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心态的能量 > 第 4 部分

第 4 部分

    有什么事情发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成绩?

    是什么在困扰你?

    经过立体式d察和360度区分,我们对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进行了整理。在启发性发问的第一步,我们就要针对这些整理后的资料提出问题。

    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我们既要有好奇心,也要有耐心。因为这个环节的很多问题,答案可能跟你之前d察和区分的结果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再问一次呢?

    因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人的条理性往往会更好。所以,通过提问得出的答案,等于是帮助你按照一定的逻辑重新整理了一遍资料。

    其次,我们要问自己下面这些选择性问题:

    你计划在今年还是明年做这个项目?

    你的目标是想尽快赚更多的钱?还是想将企业规模做大?

    遇到压力时你是习惯找人倾诉还是自己逃开?

    你会让自己回避还是面对这个逆境呢?

    你能够答出好的答案,就是因为你问了正确的问题。

    通过资料性问题回顾了我们的根本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性问题,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让自己必须做出非a即b的选择,这样的压力会转化成更大的动力,从而激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回答。

    然后,可以开始问测试性问题。

    不同心态的人,对于不同的外部情况,反应也是不同的。问测试性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对外部情况的反应来检测你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

    下面这些问题属测试性问题:

    对这件事情、这个人,你有什么看法?

    如果对方不支持你,你会怎么办?

    别的小组成果超过你,你有什么想法?

    达不到预期的成果时,你有什么体验?

    接下来,问一些引导性问题。

    我们进行心态修炼通常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心态问题而进行的,所以启发性发问应该是一个方向性、策略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问题来引导自己去探索某些特定的方向。

    比如,如果你希望增加企业的销售额,你可以问:

    在同一个行业里,排在前两位的企业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

    有没有问过你的业务人员该怎么调整?

    你的企业在产品上有什么优势?

    而针对自己的心态,你可以问这样一些引导性问题:

    你是否留意过你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是怎样的?

    第49节:启发性发问找到人生无限可能(3)

    你这样做反映出自己一些什么问题?

    你需要调整些什么而令你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你留意到对方的优点是什么?

    再接下来,要问的是可能性问题。

    问到可能性问题的时侯,说明启发性发问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可能性问题通常用于启发自己突破局限,去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努力地去穷尽一切的可能性,多问一些“你还可以做什么?”或者“还可以怎么样?”

    下面这些问题属可能性问题:

    你认为在人与事方面的调整会带来什么效益?

    如不改善此情况,会导致什么影响?

    你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善目前的情况?

    你还需要什么其他资源?

    通过可能性问题,我们能找到新的可能性,要通过宣言性问题把它确立为行动方案。

    经过可能性问题的洗礼,你的心态一定已经修炼到了新的境界,你发现了很多新的可能。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宣言性问题,确认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与成果,为之后的建设性回应和全方位互动提供备选的行动方案。

    下面这些问题属于宣言性问题:

    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你下一步要达到什么成果?

    最快是什么时候做到?

    具体成果是什么?

    最后,我们还需要问自己一些挑战性问题:

    还可以做些什么?

    要更快做到,可以是什么时间?

    是否已经做到最好?

    哪方面有保留?

    挑战性问题是对自己最后的洗礼和追问。通过挑战性问题,我们会再一次冲击自己原有的信念,促使自己调整心态,并激发自己的心态张力。

    第50节: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1)

    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

    前面对启发性发问做了很多的介绍,下面就让我们假设一些情景,大家根据这些情景来尝试进行发问,尽量把我们前面所学到的技巧用进去。

    1明天是周末,你想去见本地的一个朋友,但同时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游玩。你要如何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解决自己的矛盾?你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做出选择?

    a究竟哪一个选择对你更重要?

    b这是谁的问题,要由谁来决定?

    c你想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一天?

    d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让你这么犹豫不决?

    参考答案:

    a你不知道怎样回答,没有进行原因分析就进行选择,会让自己感觉到更加迷茫;

    b除了感受到压力,你仍然没有得到支持;

    c这个问题可以打了10分,通过询问自己的需求,来给自己做出决定的理由;

    d这个问题也不错,通过分析自己的障碍,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

    2你明天要参加一个课程的培训,但是明天又正好是你岳母过六十大寿。你要通过什么样的问题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a究竟是参加完培训对你更重要呢,还是为岳母过生日更重要呢?

    b这一次你能不能挑战自己两件事情都做好?既让老岳母感受到你的爱心,又准时参加培训?

    参考答案:

    a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是很犹豫,选择带来的是压力,而不是支持决定的理由;

    b这个问题让你感受到鼓舞,因为这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所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也需要你进行思考,尽量突破原有的心态界限,来提供新的可能。

    3你最近一个月经常迟到,你感到这样不好,你要通过怎样的发问来了解引起自己迟到的内心原因?

    a你为什么常常迟到?

    b你近一个月经常迟到,原因是什么?

    c你是一个没有承诺的人,下一步有什么行动?

    d迟到是一种违反纪律的表现,你准备接受什么处罚?

    参考答案:

    a这种语气很像质问,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反弹;

    b与第一个问题指向相同,但是语气更加中立,是一种了解真相的态度;

    c没有原因分析就自责,是很不恰当的行为;

    d没有透析原因,只讲处罚,只能触发自己行为上的改变。

    4你在第一次的业务推广活动中失误,心情很低落,几乎想辞职,因为这次的推广活动很失败。你要问自己什么样的问题,来调节自己濒临崩溃的内心?

    a新人就是这样的,不失败哪会有成功的可能?

    b你那么快便放弃了,你到底是怕面对挫折?还是有其他原因?

    c为什么那么快就要辞职?

    d你是想找人诉苦?还是想自己做得更好?或者做点别的?

    参考答案:

    a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而且是在讲道理不是在提出问题;

    b这个问题夹杂了判断,不够客观;

    c是客观的原因分析,但对于负面情绪的调节作用不够;

    d提供了多种选择方案,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稳定情绪,调节内心。

    第51节:启发性发问情景测试(2)

    5公司里很多人投诉你,说你脾气很暴躁,常常和其他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会以什么样的角度发问帮自己认清问题?

    a你是否知道你做人有点问题?你这样下去,会被要求离开公司的,公司很重视自己的士气和形象。

    b你是否留意到你的脾气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

    c以和为贵,你的脾气如果不收敛一下,同事们恐怕不能和你合作了,你打算怎么办?

    d你经常和同事以及客户发生争执,你认为这样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a批判性问题,通过批判和后果展示给自己压力,但没有真正解决心态问题;

    b封闭式问题,很难引发自己进一步的原因分析;

    c同样是呈现后果,只会造成对于自己的压力;

    d启发性发问,引导自己分析原因。

    6你总是喜欢很快地说出自己做到了些什么,你的下一步会如何行动。同时,你喜欢把实质的行动和计划快速做好。看上去你的表现已经不错了,你还可以应该通过怎样的问题来让自己进一步提高?

    a你玩的游戏太小了,为什么你不挑战自己、再超越自己的舒适区域?

    b你一直以来都做得非常好,你的表现也达到满意的水平,但你在管理团队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你认为呢?

    c你好像在交功课,你认为你是否已经做到最好了呢?

    d你能自发地做到你的目标,这相当好。你认为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

    参考答案:

    a可以算作一种自我激发;

    b启发自己看到改进的空间;

    c这种激发语气强硬,类似批判;

    d这是最好的正面启发。

    第52节:“照镜子自省”的人生大智慧

    差距到底在哪里——“照镜子自省”的人生大智慧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来看清自己最真实的一面。镜子不会教你如何穿衣服,但镜子会告诉你穿得怎么样,之后你可以有一个新的选择并进行改进。

    照镜子,就是把自己经历或听到、看到的人、事、物作为镜子,比照自己,看到自己的盲点、差距和障碍,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或者发现新的可能性,并最终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照镜子可以震撼心灵,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湖心投下一块石头,一石激起千重浪,引发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

    照镜子自省,方向很重要。如果不小心走错了方向,反而会适得其反,把自己身上原本穿对的衣服换掉了,反而套上了自己穿着很难看的衣服。那么,“照镜子自省”的方向是什么呢?

    第一、看到自身盲点;

    第二、认清自身需要学习及改善的地方;

    第三、反映现状,清晰自己目前的位置;

    第四、引发自己发现更多可能性。

    “照镜子自省”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真实就是力量,真相可以让人恍然大悟!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见兴衰;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唐太宗的这句古训,可以说很好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照镜子”这个问题。

    以社会和他人作为镜子,镜子里折s出的是内在和外在最真实的你——你的优势,你的缺陷,还有你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的表现平时自己很难看清楚。如果没有镜子,一个人很难发现自己的好与坏到底是什么。而如果我们有了镜子,我们就可以通过别人照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及时调整心态,修正行为。

    首先,照镜子让我们归因于内。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原则。

    这个原则是说,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去找原因,让自己减轻压力、卸下责任。换句话说,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

    然而,习惯性地归因于外部因素,会让人看不到自身的盲点,错失许多学习的机会,找不到自己提升的方向,甚至流失了很多的力量。

    归因于外,也会让我们错过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其实,谁也不想人生如白开水一样平淡,而精彩恰恰在于风浪来时,象冲浪一样勇于冲向浪尖!决不让机会因恐惧、害怕而溜走。

    而通过照镜子,我们将不再从外界去寻找原因和借口。我们通过镜子照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归因于内,达到自省的效果。也就是你要常问的:“你自己要为此负什么责任?”或者“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能做成功?”

    照镜子就是针对归因原则,让我们自己来面对事实、找出真相、从中学习,不但为失败负责任,同时也把成功的因素归为自己。无论怎么样我都接受我自己、认可我自己。

    照镜子自身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盲点,还能让我们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其次,照镜子让我们发现新的可能性,尽快找到解决之道。

    在了解事情成功或者失败的内部原因之后,照镜子的使命并没有完成。最关键的,是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以付诸行动的方案,也就是我们说的“解决之道”。因为我们反复强调过,我们改变的是心态,但是最终还是要作用到行为上,通过行为来影响最后的结果。

    第53节:成功的人就是最好的镜子(1)

    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呢?

    照镜子自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看清自己潜意识里的真我——自己究竟是谁?想要什么?在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接下来,照镜子自省,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优点、缺点及盲点,如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有效摆脱原有信念的束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得以在更丰富的选择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成功的人就是最好的镜子

    以成功的人作为镜子,我们可以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态让他成功,什么样的成功心态他拥有而你没有。

    成功的人最成功的地方,相当于是他的“木桶”里最长的一块板。通过看他的最长板,你可以很快地照出自己的最短板。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认识的一位c总裁,原来经常爱发火。他一直觉得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一个关于古代高僧——金代禅师的故事,他才恍然大悟。

    这位金代禅师种了很多兰花,他也很珍视这些兰花。平时修佛的空闲时间,他基本上都在摆弄自己的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之前,金代禅师千叮咛万嘱咐,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兰花。弟子们对于这些兰花也的确是细心呵护。

    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和尚在浇水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兰花架,所有的兰花盆都摔碎了,兰花也都摔散了,没有救活的可能。

    金代禅师云游归来的时候,弟子们都非常恐慌。

    金代禅师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便召集弟子到他那里议事。他对弟子们说:“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金代禅师的这句话,让c总裁顿时产生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他悟到,自己总是因为某件事情未达到预期而生气,却忘记了那件事情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有一次他的秘书忘记提醒他去见一个重要的客户。如果按照他以前的心态,肯定会大发雷霆。可是,这一次他想起金代禅师这面镜子,他忽然意识到,让秘书立刻去补救,把原本已经做砸了的事情挽回来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他再生气,这个错误也已经发生了。而把注意力放到事情的解决上去,他就有机会不用再为这件事情生气。

    通过以金代禅师为镜子,c总裁很快就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并且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了一种更好的实际行动方案,促成了最圆满的结果。这就是镜子的魅力!

    第54节:成功的人就是最好的镜子(2)

    照“镜子”可以预防可能犯的错误,避开“暗沟”和自己内心的障碍,更加快速地达到目标,实现事业的成功!

    美国最近五十年来评价颇高的两位总统也喜欢以过去的大人物为“镜子”。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聪明的总统。他的智商据称有182,是另一位前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两倍。就是这样一位天资颇高的总统,仍然没有忘记从历史的“镜子”中学习经验,自我反省。1996年,他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邀请,列出了自己正在读的12本书,其中有三本是美国前总统——林肯、罗斯福和杰克逊的传记。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学问的总统。这位总统的学问从哪里获得的?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从“镜子”中得来的。

    金融危机发生后,奥巴马选择的“镜子”,就是上世纪30年代解决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罗斯福总统。

    奥巴马曾说,他分别读了美国历史学家史密斯所写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及新闻记者艾尔特所写的《决定性瞬间:罗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胜利》。这两本书,一本是讲述罗斯福一生的传记,另一本则描述了罗斯福执政的前一百天所经历的事情。

    林肯总统是奥巴马的另一面“镜子”。奥巴马自己亲口说过,《政敌团队》是他最爱读的书之一。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总统林肯如何将自己以前的政敌纳入自己团队的故事。这面“镜子”的直接作用,就是让奥巴马邀请希拉里进入了自己的内阁。作为美国现任的国务卿,希拉里曾经是奥巴马初选时的政敌。

    以成功人士为镜,可以让人快速地自省,找到自己的盲点和差距,积累丰富而有效的经验,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第55节:“照镜子”有绝招(1)

    “照镜子”有绝招

    照镜子是我们通过分析外界和他人,主动地寻找自己的盲点,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完全由我们自己发起的,主动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第一个技巧:主动发现问题。

    别人来评价你的时候,总是主观的,或者善意的回避你的问题。当别人没办法给你诚实客观的评价的时候,就需要你主动出击,通过你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来最终找到答案。

    第二个技巧:在照镜子的同时注意区分。

    有时候,别人在给你反馈的时候,会带着很多负面的情绪,而不是实质的建议。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把负面的情绪当做建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