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 第 6 部分

第 6 部分

。”

    吴梅也点头同意,她也觉得粉红色的可爱漂亮。

    周小云不敢苟同,虽然她现在年龄还小只有七岁,可是心里年龄足有三十了算是“成年妇女”级别的,怎么也忍受不了自己带着粉红发卡装可爱。

    周小云把浅蓝色发卡带在头上,借了摊子老板的梳子把头发梳顺扎成高高的马尾,再去照镜子,只见镜子中的女孩眉目清秀发卡素净别致,她对自己的眼光很满意。

    周小霞这时见了也觉得周小云带上了浅蓝色的发卡说不出的好看,现在再去看那个粉红色的,似乎有些俗艳了。

    吴梅“哇”的一声惊叹:“大丫,你带这个颜色好漂亮哦!粉红色的那个一定不如浅蓝色的适合你,你的眼光真好。干脆,你也替我来挑一个发卡吧。”

    周小云见得到两人的一致赞同也很开心,她自己是清秀的长相,并不见得就适合鲜艳和醒目的颜色,她想长大后,就这样淡雅朴素一点就行了。

    在吴梅的要求下,周小云又当起了狗头军师替她选了一对嫩黄色的夹子,夹在吴梅耳际显得娇小天真的吴梅格外可爱了许多。

    三人尽兴而归,等到了三叔家,只见周志远和大宝他们还在外面,又玩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大宝人跑的快,执意做了小偷,吴磊是大宝的跟班也做了小偷,周志远和周志海加上小宝怎么追也追不上。大宝笑的很猖狂,看来小时候就有做坏人的潜质。

    见到妹妹们过来,大宝向她们招手:“大丫,你们也过来玩,让你们三个做警察来抓我和小磊两人。”

    瞧大宝那张狂样!

    周小云手里拿着一大包东西,玩起来不方便。再说了,就算手里没拿东西也不能和大宝去玩警察抓小偷啊,谁能跑得过他。所以,周小云压根不理他,和周小霞吴梅两人一起进三叔家去了。

    赵玉珍正在奇怪怎么一眨眼大丫和小霞小梅就不见人影了,见几个女孩现在都回来了,心里才放下心来:“大丫,你们去哪儿啦?”

    没等周小云说话,吴梅就抢着说:“二舅妈,我们去买东西了。就在外面那条街上,不远走几分钟就到了。”

    说完,把头上的夹子和手里的彩色皮筋拿到妈妈周芳面前献宝。

    大过年的孩子用点钱是被允许的,周芳宽容的笑了笑还夸吴梅买的东西漂亮。

    周小霞不甘示弱,也去了沈华凤身边。自家女儿爱美爱打扮可不是一天两天的,沈华凤心里当然清楚,见周小霞戴着大红头花脸色娇艳,心里有些自得:自家女儿长相在三个女孩子中可是拔尖的。

    做母亲的嘴上不说,心里哪又不会暗暗较劲呢!孩子出色,自己面上也有光啊!

    赵玉珍心里想的差不多,自家大丫成绩好又能干,在妯娌小姑面前给自己大大争了脸面,她对着周小云时声音越发温柔:“大丫,你买了什么?”

    周小云最了解自家老妈好面子的个性,趁这时候老实交待了买了毛笔墨汁毛边纸的事情,坦诚身上的钱用的差不多了。而周小霞和吴梅这时才知道周小云一个人悄悄去买了拎在手里的一大包东西是什么。

    赵玉珍心里那个心疼哟,十几块呢,不是小数目。可是当着宋明丽和沈华凤她们的面,她也说不出一句责备的话来。

    宋明丽要了周小云手里的东西过来看,她自然是识货的,发现周小云买的居然是写毛笔字专用的中狼毫和小狼毫,墨汁是一得阁的,毛边纸质量也很是不错。宋明丽心想还真是不能小觑了周小云:“大丫,你怎么会想起买这些的。”

    周小云在三婶面前不自觉的有些紧张:“三婶,过年时门上贴的对联很好看,我想练习写毛笔字以后替家里写对联。”

    做老师的宋明丽对侄女的行为给予了极大地评价,赵玉珍心里因女儿“乱”花钱引起的不快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听着宋明丽一连声的称赞,赵玉珍满面笑容心花怒放。

    周小云长呼出一口气,时机选的太好了,看来老妈是不会再计较自己花掉压岁钱的事情了。

    从三叔家走的时候,宋明丽还大方的找出家里的旧报纸大概有半口袋,让周小云平时练习写字用,这让周小云很高兴。

    若天天用毛边纸她哪来这么多钱买,正为此发愁呢,宋明丽的举动真是解燃眉之急啊!更别提宋明丽还承诺以后家里有看过的报纸都留着给她,周小云打心里感激宋明丽,知识分子的觉悟就是不同啊!

    第四十一章 开心时刻

    在大吃大喝中,日子过的似乎特别快,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了。

    大宝在家长吁短叹,感慨着美好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怎么还没玩够就又要开学了呢!

    小宝和二丫的压岁钱早就如数交公了,赵玉珍的理由是“你们还小不会用钱还是把钱收在妈妈这儿”。

    大宝的压岁钱被用了一半,大部分都买洋火鞭放掉了。他交剩余的压岁钱时朝妹妹周小云瞟了一眼,心想老实地大丫肯定一块都没敢用。

    等他知道周小云把钱都用来买了在他看来没什么用处的东西时,眼珠都瞪圆了。

    原来看来老实巴交的妹妹才是不动声色的用钱高手啊,厉害的是爸妈连一句都没责备,反观自己,“不过”才用了一半“而已”,凭什么就他挨骂啊?

    大宝心里有些不服气:“妈妈,我才用了一半,你都骂我半天了。大丫把钱都用了,你怎么不骂她?”

    赵玉珍没好气的白了大宝一眼:“用钱和用钱不一样,你的钱都买那个什么鞭瞎放一通,又吃不到肚里又放不到手里一点用途都没有,纯粹是乱花钱。你妹妹可是好学上进勤奋努力的好学生,她买的东西是用来练字用的。你三婶可说了,孩子想练字是件好事,做家长的要支持培养,她还给了一大堆报纸给你妹妹带回来练字。你好意思和妹妹攀比吗你。”

    宋明丽夸女儿的话一通一通文绉绉的,赵玉珍有些听不大懂,不过“好学上进勤奋努力”她是牢牢记住了。

    自家女儿能得到向来眼界高的宋明丽如此赞扬,赵玉珍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自家样样不如其他几家,除了孩子多一些找不出什么比兄弟家强的,周小云可是狠狠地争了这口气。让赵玉珍在沈华凤、周芳和宋明丽难得的扬眉吐气了一把。

    所以,甭说周小云把压岁钱都买了“有用”东西,就是再花点赵玉珍也不会责怪。

    可怜的大宝踢到了铁板,摸摸鼻子到一边反省去了。他反省的主要内容是:怎么大丫做什么都是好的,他做什么都被骂呢?

    反省不到一分钟,大宝就被不远处玩“攻城”的孩子们吸引过去了。

    用尖锐的石子在地上划出了长长的痕迹,两个大长方形就是“城堡”,外面环绕了一些不宽的走道,拐角处有几个大大的半圆。

    孩子们分作两堆,在各自的“城堡”里呆着,每边都留一些在家守城,另一些出去攻城。攻城的路很窄随时要防止对方的攻击,只要被推的踩了线就算“死”了得退出游戏。所以游戏异常激烈有趣,不停的有孩子被冷不防的推倒。

    好在是冬天都穿着厚棉袄跌倒也是不痛不痒,爬起来为自己方剩下的人加油助威。

    空地上不停的传来“注意后面有人推你”“快快跑去攻城”的呐喊声,有人嗓子喊哑了尚不自知,个个激动地满脸通红。

    攻城游戏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男女不拘多少人不限―当然人多更热闹好玩些,大宝最喜欢玩这种靠速度灵巧和暴力取胜的游戏,早冲过去参加了人少的一方。

    人少的一边本已快输了,只剩三个孩子其中还有两个女的在“守城”,对方来“攻城”的有五六个一个接一个往里冲,眼看要被攻进来了。

    多了大宝这个生力军局势立刻不同了,大宝一个人站在路口苦苦抵挡住了进攻,前面的两个小个子被大宝一用力就掀的跌倒在地。

    旁边的伙伴纷纷鼓掌为大宝喝彩加油,大宝找到了成就感使出了吃奶的劲和前面的人对抗。最后居然获胜了,孩子们欢呼起来。

    周小云也喜欢玩这种游戏,跃跃欲试的也要参加。

    大宝怕妹妹吃亏,吩咐妹妹:“大丫,你过来和我一边,跟我后跑,有我护着你你别怕。”

    说句良心话,大宝对她一直很好,他有再多的缺点也是个爱护妹妹的好哥哥。周小云心里浮上阵阵感动,扬声答应了大宝走到大宝旁边。

    在一起玩的都是本村的孩子互相都很熟悉,周志海和周小霞也在里面,冯铁柱和王晶晶也要跟大宝周小云一边,两边的人相差一两个谁也不去计较什么,各就各位,继续玩起来。

    大宝是“攻城”的主要人员,他身高力气大腿长跑的快没几个是他对手,一会就跑到了对方的攻城道上了。

    不过,这边其他人就不行了,王晶晶和周小霞早早的就被推踩线了,周志海多撑了两分钟也光荣“牺牲”,冯铁柱人胖跑的太慢,好处是别人推不动他。

    周小云最是狡猾,在半圆型的“安全堡垒”里稳稳呆着,按游戏规则只要跑到一个这样的“堡垒”里不出去,就不会被攻击绝对安全。

    她趁着对方不注意从这个“堡垒”跑到另一个,中间绝不逗留给对方推倒自己的机会,不一会儿,居然和大宝到了一起。

    大宝轻声吩咐:“大丫,对方城中还有四个人,有三个女的肯定劲不大,一会我来朝里面冲进攻,你在后面把我朝前推就行了,听见没有。”

    玩游戏大宝可是真正的权威,周小云答应下来。照着大宝的策略两兄妹一鼓作气的攻进了对方的城堡。

    耶!胜利的一方欢呼起来。

    周小云小脸通红满头是汗,也跟着跳起来,找到了久违的儿时的那种单纯的欢乐。

    第四十二章 受震撼的方文超

    开学时煞是热闹,孩子书包里装的不是书本而是砖头,个个见面都先评比对方的砖头多不多好不好。

    有的孩子带的是半截的有的带的是砸碎的也有的带的是家里存的新砖头,周小云和大宝两人带的是大伯家的砖头,他们家前年盖瓦房剩了一些在家院里,这次倒是正好派上了用场。

    开学后,老师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学校盖起了围墙,没钱请不起太多瓦匠,所以让老师和高年级的大孩子帮忙运砖头抬沙子石子。

    大孩子们见不用上课都挺开心,在校园里来来回回的抬东西没人嫌累。

    不过,这可苦了手无缚j之力的方文超。他家境不错,在家很少做什么重事,抬抬抗抗的话真不是他擅长的,两天一过就腰酸背痛。

    好在周小云替方文超把班级管理的很好,解了他的后顾之忧。

    等大半月后,学校围墙盖起来了,一米多高的围墙把整个校园都包围起来只剩一个供进出的大门,看来总算有学校样了。

    乔校长捋着胡子来回转悠,喜得整天满脸带笑,总算了了一桩大事。

    校园从之前的熙熙攘攘渐渐恢复正常的秩序,有了这样一道围墙,逃课的现象得到了极大地抑制。

    大宝从开学后学习就认真了不少,跟周小云是不能比,但比以前晃晃悠悠的态度可要进步不少。上课肯听了,回家作业完成了才出去玩。

    周小云为哥哥的点滴变化感到欣慰,时常在父母面前夸大宝。

    赵玉珍见一向调皮的儿子开始知道学习了也是非常开心不吝啬的表扬了大宝,加上周小云的帮腔,一时间把大宝美的不知道东南西北。

    周小云自开学后就练起了毛笔字,她舍不得用毛边纸来写都是用报纸来练。从方文超那借了一本字帖,练起了横竖撇捺点这些基本笔画。

    周小云发现自己自新生后性格变化了许多,本来是个文静内向平庸的性子,现在却是大方得体聪颖能干,这当然和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最重要的变化是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立了目标后就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就拿练字来说,其实她前生水平很一般,没有毅力去练,可是她现在七岁的外表下是一颗成年人的灵魂,她的毅力连自己都为之惊讶。

    一开始抓不住要诀,写的真是惨不忍睹,可是每天她都在作业写完后坚持写上一个小时,渐渐的练出了感觉也练出了兴趣。

    她坚持要练好笔画,一个多月下来总算有点模样了。

    之前周小云没好意思把毛笔字拿给方文超看,等自己感觉比较满意了才拿着写满了笔画的报纸来向方文超请教。

    方文超说不出心里的感觉,当他接过周小云手里的报纸的那一刻,他就被不屈不挠有毅力有恒心的周小云震撼了。

    展开了那张报纸,眼前现出了一张满是笔画的毛笔字。字体很有些稚嫩,可是能看出在写时用了多少的心在里面。

    方文超不知道该对眼前这个饱含期盼的小女孩说什么,在那一刻,他下决心要好好的培养周小云。

    他没有办法再当她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或孩子,而是多了一分师徒甚至父女的感情。

    在方文超的精心指导下,周小云的毛笔字开始有了突飞猛进,除了固定的练习笔画外,周小云练习起了简单的字。看着方文超看字时的笑容一日多过一日,让周小云也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周小云已经能用口琴吹些简单的曲子,方文超就教周小云拉起了手风琴。

    手风琴不能让周小云带回家,她只能趁着中午早点去学校在方文超的宿舍里练习。

    不久,学校的老师们都知道了方文超有一个出色的学生。

    黄老师笑着调侃:“方老师,可让你捡到了棵好苗子。像这样好学勤奋的孩子实在少见,听说今年我们学校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要派学生到县里去文艺汇演,你这时候多培养培养,到时来个一鸣惊人。”

    有人这么夸奖周小云,做老师的方文超与有荣焉,他经黄老师这么一提醒也开始觉得要及早做些准备。

    他教周小云着力练习一首曲子名字叫让我们荡起双桨,周小云不清楚方文超的用心,只是她很喜欢这首曲子。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印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美丽的歌词悠扬的旋律使这首校园歌曲在一届届小学生口中传唱不休,这是周小云最喜爱的歌曲。

    她每天轻声唱着这首歌来回于家与学校之间,慷慨的方文超把心爱的口琴一直放在周小云那,每当周小云用口琴吹起这支歌心情总是特别愉快欢畅,觉得人生这样单纯的幸福喜悦只能在童年时才能享受到。

    第四十三章 令人着迷的电视

    在初春三月,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里开始通电了。

    家家户户都喜洋洋的,有了电以后就可以不点煤油灯用电灯了,电灯用不了多少电比煤油灯亮堂多了。

    等周国强家装上了电灯后,周小云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煤油灯比较昏暗,看时间长了对眼睛很不好。现在,四十瓦的灯泡照的不大的屋子里亮堂堂的,写字看书都方便了许多。

    周小云自动地把练字时间延长了半小时,赵玉珍没有心疼那点电费随她了。她不识多少字也能看出女儿写字越来越好看,走到哪儿提起周小云都是满嘴骄傲。

    大伯周国富年前给人家做板凳,剩了不少边角料,拼拼凑凑做了一张书桌给周小云和大宝用。周小云喜欢的不行,四四方方小小巧巧的桌子让她写字读书都顺手。

    屋里原来那张破旧有些不稳的桌子被大宝用小刀刻了不少划痕,周小云一直嫌弃又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就着用,如今有了新的立刻把旧桌子淘汰掉。

    每到晚上,周小云和大宝两人面对面的坐好各写各的作业。小宝被这种学习气氛所吸引也赖在桌边不肯走,周小云怕他在旁边吵吵打扰学习就教他写数字。

    其实,她自己倒不怕打扰,主要是怕有了认真苗头的大宝会因为小宝而分心。

    有了事做的小宝像模像样的学习起了数字,时间久了,居然学会了1到10。

    果然是没有笨孩子,只有不肯学的孩子啊!周小云这样感慨着。

    弟弟小宝长大后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后来外出打工,一年回不了两趟家。其实小宝比哥哥大宝头脑要聪明的多,若引导好了说不准是块念书的料,还得从娃娃抓起啊!

    赵玉珍对小宝的行为自然举双手赞成,怎么着也比出去乱跑好。

    周国富家在通上电之后,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时,村子里有电视的人家也就冯铁柱家和周国富家,一时间,一波波的人到周国富家去看热闹。

    新买的熊猫牌十四寸黑白电视上竖起了一根天线,用手按下按钮后,得用手拨动上面的圆圈来调频道,没有遥控器纯靠人力。带遥控器的彩色电视出现在村子里最少还有十年,现在有这样的电视都够稀罕的了。

    周国富家的正屋天天都有来蹭电视看的孩子,后来有些大人晚上在家呆着没事也过来看。地方不够坐就站着看,甚至站在屋外看的都有。没办法,没有什么娱乐的农村有电视看谁不想看。

    这蹭电视看的人群中就包括了大宝和小宝,大宝总算还记得把作业写完,每晚一写完作业连作业本都来不及收拾就去了大伯家,通常等到大妈宣布要关电视休息了才才依依不舍的回家来。星期天就干脆在大伯家待一整天午饭都在大伯家吃,小宝跟在哥哥后面也成了周国富家的常客。

    周小云见去大伯家的人多不想去凑热闹,一个人在家练练字自得其乐。

    时间一长了,沈华凤心疼起电费来。

    她初开始见到自家来看电视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些自得,那些日子说话底气都分外足。到她家来看电视的大人免不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