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 第 6 部分

第 6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吃饭时大人坐一桌喝酒,端了几样菜到小桌子上让孩子在一起吃。

    二丫被妈妈抱着在大桌上,周小云兄妹三人和大姨家的两个孩子、二姨家的一对双胞胎围着小方桌吃的也很热闹。

    小宝人矮够不着爱吃的有些着急,周小云拿了碗夹了些菜给小宝吃。

    赵玉珍忙里偷闲看了一眼,见周小云把小宝照顾的很好也就放心了,回过头去和姐妹们寒暄说话去了。

    第三十七章 谁不爱压岁钱

    在外婆家待了一整天,等天晚回家时周家兄妹的口袋都是鼓鼓囊囊的。

    外婆和大姨二姨分别给了一元钱的压岁钱,没结婚的舅舅在外打工了一年,手里有钱一人给了两元。数着兜里的压岁钱,大宝开心的眼眯成了一条线,嘴张的可以塞下一个j蛋。

    周小云不像大宝那么喜形于色,她知道这个压岁钱得“交公”一大部分,最多留些零头给自己用。

    这互相给孩子压岁钱只是场面上好看,对农村人来说也是一笔必不可少的过年开支了。他们兄妹收了这么多压岁钱,赵玉珍也得相应的给出不少。所以孩子得来的压岁钱理所当然的“交公”,估计压岁钱揣在兜里能过得了俗称“小年”的正月初五就算不错了。

    即使如此,很少见到这么多钱的孩子们也得乐呵呵的把钱装进兜里,兜里有钱在伙伴前走路都神气了很多。

    大宝是个机灵鬼,早把身上的压岁钱拿出去用了,和一堆男孩子在一起放洋火鞭。“嘭嘭”的响声整天响个不停。

    小宝跑小店勤快了不少,家里好吃的不想吃,专门买了一些平时就眼馋的零嘴来吃。

    只有最小的二丫还不知道用钱,但是她也天天把她自己的压岁钱放在棉袄的兜里谁也不让碰,小小年纪就有“守财奴”的倾向。

    周小云也在心里盘算着要把钱在充公前用一部分,至于买什么,她也早就想好了。

    初三这一天一大早,姑姑一家来了,老远就听到姑父吴有德的三轮车的动静。吴磊率先跳下车,直奔周小云家来找大宝玩,加上周志海共三人不知疯到哪玩去了。

    吴梅见了周小云分外开心,紧贴着周小云她走到哪吴梅就跟到哪亲热的不行。周小云自放假后还是第一次见吴梅,家里父母都忙的不得了哪有时间带她去姑姑家。

    吴梅的情况和她差不多,两人十来天没见面现在有说不完的话―有说不完的话自然是吴梅。

    十点来钟的时候,城里的三叔一家也回来了。

    三叔周国民穿着深色的夹克衫带着眼镜,比起两个哥哥来年轻帅气了不少。

    三婶宋明丽是城里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她今年刚二十九岁,身材苗条,穿着呢子大衣,有种知识分子的优雅气质。

    宋明丽身上这种气质让周小云深深羡慕,她觉得一个女人可以不漂亮不妖娆不艳丽不时髦,可是一定要有气质。气质这东西很飘渺看不见说不清摸不着,可是却真真切切的能让人感觉到。

    说起来,妯娌三人各有特色。

    大妈沈华凤年龄稍大一些三十多岁了,偏胖一些,有着中年妇女的丰腴和圆润。

    自己妈妈赵玉珍小一些,五官最端正好看,穿的很朴素但是掩不住天生的几分姿色。

    三婶宋明丽没有大妈那种丰满和自家老妈的漂亮,但是她浑身有种说不出的独特的女人味。她的穿着打扮绝不赶潮流但是也绝不落伍,自有自己的知性风格,谈吐见识更远非没见过市面的农村妇女可比。朝那一站,立刻将妯娌们比了下去。

    看吧,这就是知识女性的气质啊!

    周小云一直喜欢三婶,她说话温柔有礼知分寸,为人处事很周到。周小云一直衷心期盼着将来自己也能变成像三婶一样的女人。

    三叔家只有一个儿子,叫周志远,今年和小宝一样大六岁了。不过能说会道可比小宝强多了,虽然不常回乡下老家,可是一会就和几个哥哥混熟了玩作一团。

    周小云爷爷在大宝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只剩乃乃一人长期跟着三叔生活。

    三叔和三婶都忙着上班哪有时间顾家务事,乃乃六十岁腿脚利索,在三叔家带孩子做饭洗衣服把家务事都包了。宋明丽很会做事,经常给乃乃些零用还季季都添置新衣服,乃乃觉得三儿媳妇孝顺就更不肯回来了。

    赵玉珍常常在背地里抱怨婆婆偏心,老三家不过一个孩子,自打周志远一出生就带着直到现在,自己家这么多孩子也不见她回来替自己带孩子。

    周国强听了这话不乐意了:“老三和他媳妇都要上班,哪有时间带孩子。我妈替带着还能做饭给他们吃,咱们农村人天天家前往后的转,要谁来替咱们带孩子。自己多的是时间呢!再说,家里多一张嘴吃饭也就老三家供的起了,这么多年咱妈可都是老三他们养活的没让咱们出过一分钱。要是搁我们家,我们养活孩子都吃力哪还养活得了咱妈。”

    提到婆婆的供养问题,赵玉珍识相地闭嘴不提了。

    乃乃回来见了这一堆孙子孙女也是说不出的高兴,把平时积攒的私房钱拿出来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大的上学的是两元,小的一元,孩子们见领压岁钱都围了过来,乃乃发压岁钱发的分外开心。

    姑姑也给了每个孩子一元钱,不过,三婶出手可大方多了。崭新的五元票子简直亮的晃眼,赵玉珍和沈华凤忙着也给周志远五元钱的压岁钱。不过,三叔家就一个孩子,周小云心想自己家孩子最多可是最划算了。

    她默默的在心里算了算,发现自己身上的压岁钱十几块了,在这时候孩子身上有这么多钱简直是巨款啊!

    第三十八章 过年就是吃吃吃

    按例这一天当然是在老大周国富家吃的午饭,当晚,三叔一家就在大伯家住下了。到了初四一大堆人就到了周小云家,赵玉珍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

    周父从大伯家借来了大圆桌,足够坐下十来个人,连大人带孩子勉强能够挤着坐下。

    赵玉珍从年前就备好的j鸭鱼r都烧成了一大碗一大碗的上了桌。

    过年时亲戚来家里吃饭那可是家里的最高招待水准才行。若是个个没吃饱没吃好,主人家的脸都没地方放。所以,平时做菜舍不得放油的赵玉珍卯足了劲舀猪油烧菜。

    虽说周家兄弟们和出门的周芳一起要算自家最穷,但是赵玉珍向来是个好强的个性,大过年的怎么说也得做些像样的菜才行。别让人都小瞧了去,赵玉珍这样想着,又把家里炸好的r丸子放进了锅里。

    周小云不爱去坐桌子的角落,这么多人大的小的都围在一桌上,孩子要想夹个菜得站起来伸长手才够得着。她借口到厨房帮忙躲了出来,周父忙的也顾不上她随她去了。

    锅底用树枝烧着火旺盛的不得了,赵玉珍在忙着做菜,周小云就跑着帮忙端菜。

    滚烫的碗边连大人端着也烫的受不了,赵玉珍怕周小云被烫到不让她上手。周小云拿起家中的抹布围住碗边,温度刚好又不担心滑手,赵玉珍直夸周小云聪明。

    周小云见了有自己爱吃的菜,就让赵玉珍盛一些到小碗里,一个人没争没抢的比在大桌上吃可舒服多啦!

    等一顿午饭散了场,也快到下午两点半了。赵玉珍收拾着残羹剩肴,大妈沈华凤和三婶宋明丽也过来帮忙。孩子都跑出去玩了,只有周小云待在一边帮着扫地收拾凳子。

    沈华凤夸起了周小云:“他二婶子,你家大丫真是懂事的好孩子。这小小年纪的,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像个小大人似的。前几天和大宝两人把笼抬过来,我见里面有小点的包子就多嘴问了一句,这才知道是大丫包的包子呢。你说,她这几岁的孩子手怎么这么巧,还会做j毛毽子,我家小霞在家天天踢那个毽子听说就是大丫做的。”

    赵玉珍满脸带笑谦虚了几句,实则心下别提多高兴了,谁不爱听自家的孩子被人这么称赞?

    宋明丽大半年没回乡下来,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由的朝周小云看去。

    只见周小云听了夸奖也没有露出得意的样子,礼貌的朝沈华凤笑了笑,把桌子边的长板凳一个一个的排好。

    看到周小云不骄不躁,宋明丽赞许的微笑着点了点头:“我好长时间没回来了,孩子都变了模样。大丫可比上次见的时候长大了不少,都能去上学读书了。”

    “他三婶,咱家大丫去年就上了一年级了。”赵玉珍很荣幸的说,宋明丽可是正经学校毕业的有文化的人,又是教师,她夸自己女儿两句份量比大嫂重的多。

    宋明丽惊讶了:“哦?我记得大丫翻过年才七岁吧,去年她六岁就去上学了吗?这念书可够早的,大丫,你在学校能跟上班听懂课吗?”

    周小云不喜炫耀,点了点头简短的回答:“能听懂。”

    “这孩子,也太谦虚了。期末考试可是两个一百分呢,听海子说是全年级第一名。”沈华凤早听自己儿子周志海说过了周小云考年级第一的事情了,当时在家感慨了好久,怎么孩子和孩子差别就那么大呢?

    在宋明丽诧异惊奇的眼神中,赵玉珍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能在这个样样都比自己强的妯娌面前露回脸,是件能载入史册的事情了:“大丫自己要求上学,我和你二哥先是不大同意的。觉得孩子还小上学太早了,可是孩子自己坚持我们也没办法,就答应了。也没有想到成绩能这么好。”

    宋明丽立刻对周小云刮目相看,作为一位老师,对成绩好爱学习的孩子总是有好感的。接下来,赵玉珍絮叨起来周小云种种优点,虽没有过分夸大事实也足够宋明丽听的了。

    周小云很高兴三婶对自己的欣赏喜爱,可是听自家老妈滔滔不绝的夸赞自己她就是脸皮再厚也待不下去了,干脆落荒而逃。

    第二天,一大堆人浩浩荡荡的又去了姑姑家。

    这天是初五,又称小年。周芳家的地方很宽敞,孩子跑前跑后能把房顶吵翻了。女孩们以周小霞为首,加上周小云和吴梅,再带上最小的二丫不过四人,在一起跳绳踢毽子还算文雅。男孩子中大宝最大,其次是周志海和吴磊,再有周志远和小宝,五个男孩子在大宝的带领下狂翻了天。

    这两天最开心的要数三叔家的周志远,他在家是独生子,很少有伙伴玩。这次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一大堆,可把他乐坏了。到了晚上,怎么说也不肯回去。

    周志民劝了半天败下阵来,宋明丽把脸一板,还没等说上两句,周志远就乖乖的走人了,围观家人都好笑不已。

    乃乃不忍心见最疼爱的孙子垂头丧气,在他耳边轻声说:“远远,你别不高兴,明天大伯一家和二伯、姑姑一家都去咱们家吃饭,明天你再和大宝哥他们玩好不好?”

    周志远听了,立刻喜笑颜开。

    第三十九章 县城三叔家(一)

    三叔周国民在县城的邮局里上班,专门负责向各个单位送报纸,邮局专门配了一辆后座挎着包的自行车。

    那时吃公家饭的都被称作“铁饭碗”,周国民是邮电学校毕业的,虽说是中专毕业,可是专业非常好。论起来,普通的本科生也是不如他学的专业好分配的。

    三婶宋明丽本就是城里人,本科念的是师范专业,毕业分配到了县城的重点中学英明中学,那时候教师待遇不算太高。她拿的工资远不如周国民,可是女人有文化有工作在那时候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家中其他兄弟妯娌都对宋明丽高看一眼。

    宋明丽倒不至于看不起农村人,但是仍然有一种自然的优越感。

    她很会做人,在乡下老家里绝不拿捏着城里人的架势处处帮着做些事情。

    沈华凤和赵玉珍对她不是没有点想法的,同为周家媳妇,宋明丽处处高出一头谁心里也不是那么痛快的。但是,大场面上宋明丽很舍得花钱撑场面,让她俩说不任何话来。

    不拿远的就说近的,宋明丽给孩子们压岁钱都是五块五块的给,几家加起来共八个孩子,这一番给下来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那时教师的一月工资也不过四十多块。

    可宋明丽掏钱时笑容可掬,眼都不眨一下,沈华凤和赵玉珍虽也给了周志远五块钱压岁钱,可是老三家就这么一个宝贝蛋,算起来,自家都占了不少便宜。因此,在一起吃饭沈华凤和赵玉珍对着宋明丽不自主的笑脸多了不少。

    新年时节,吃饭是挨家转着吃的,终于轮到城里的周国民家了。

    县城离周小云家大概四五十里路,骑自行车得一个多小时。好在姑父家有三轮车,开着半小时也就到了。

    一路上,不大的三轮车坐满了周家人,吴有德开着车不算,车上共计周国富、沈华凤、周国强、赵玉珍和周芳五个大人,孩子共八个。这时候,周国强和赵玉珍总算冒出点自家孩子太多了的感慨,八个孩子里自己家的可就占了一半。

    孩子们见要进县城都很兴奋,一个个小脑瓜争先恐后的朝车外面张望。先是经过一些庄稼地,到后来,路越来越宽敞,视野里开始出现了店铺街道,终于到县城了。

    周国民家住在邮局发的宿舍楼里,三室一厅的房子被勤快的乃乃收拾得干净整洁。九十多平方的房子一家四口住了挺宽敞,可是这么多人一进立刻显得拥挤了。

    宋明丽和乃乃在忙着做菜,客厅里摆了张大桌子,厨房里还准备了张小方桌给孩子们坐。

    在城里吃饭,每个人都稍有些拘束不像在乡下那样大声喧哗,吃饭速度快了不少。

    吃完后,大人们在一起说话,孩子们到旁边玩耍。周志远在自己的地盘上神奇了不少,带着大宝他们出门玩去了。

    周小云前生来三叔家的次数寥寥可数,记忆早有些模糊。

    这时细细打量,发现这时的房子结构都是方方正正的谈不上什么装潢,屋里是水泥磨子地平墙上涂的白白的,非常简单。

    不过,周国民在邮局上班家里到处是杂志报纸,而且宋明丽是语文教师书架上堆满了作文书和故事书,这让周小云如获至宝地随手拿起了一本作文书看了起来。

    周小霞和周小云在一起待得有些不耐烦,怂恿着:“大丫,咱们难得来一趟城里,也出去转一转吧。海子他们早就出去玩了,我们去找他们吧!”

    周小云本不太想去,后来一想自己还想去买些东西,也就点头同意了。

    二丫太小就在赵玉珍腿上呆着,周小霞和周小云、吴梅三个女孩子一起出了门。

    等出了门口一看,周志远、大宝他们几个男孩子正在空地上放鞭呢。

    女孩子谁也不愿意玩这种危险游戏,周小霞和吴梅都不肯过去。

    周小云趁机说:“我们三人去前面的街上逛一逛吧,买点头花戴一戴,反正身上都有钱。”

    周小霞最爱美,赞成道:“成,咱们几人去买漂亮的头绳和头花去。”

    吴梅有些犹豫:“可是,这地方我们都不大熟悉呀,别找不着回来。”

    周小云劝她:“怎么可能找不着回来呢?你看,就沿着路走也没有路口,回来时也就顺着路走不就成了。再说,小霞姐都十岁了,她肯定认识路。”

    被点名的周小霞立刻昂首挺胸作出“我是大人”的样子,吴梅禁不住劝的再说也想去转转就跟着去了。

    街道二面都是商铺,有卖衣服的有卖鞋子的有卖干果食品的有卖文具百货的,周小霞和吴梅被一个摆满头花皮筋发卡的摊子吸引住了,在摊子前东挑西捡的讨论的不亦乐乎。

    周小云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她吩咐周小霞和吴梅在原地等她一会儿就向着店门走去。

    其实也不用她嘱咐,周小霞试试这个戴戴那个,吴梅看看这个望望那个,两人哪还舍得走。

    周小云进去的这家店专门卖笔墨纸砚,老板是个年轻的男人,正低头在算账。见客人进门带笑迎了上去,等看清来人心里不由嘀咕起来:这哪家的孩子大新年的也不看好了跑到卖毛笔墨汁的店里来玩。

    那个刚到柜台高的小女孩清晰地生意传进老板的耳朵里:“老板,我要买两支毛笔,再来两瓶好些的墨汁,把毛边纸也拿一叠给我。”

    直到生意做完了钱收到手了,老板都有些晕乎乎的,这世道真是奇怪,什么时候几岁的孩子也买这些东西了。

    第四十章 县城三叔家(二)

    周小云拎着一大包东西,心里非常高兴。

    她早在压岁钱到手时就想好了要来买毛笔墨汁和写毛笔字用的毛边纸的,想以后练习写毛笔字。身上的钱被她花的七七八八没剩多少了,可她的心情却飞扬起来。

    走到摊子前一看,周小霞已经选好了一朵红色的头花,吴梅挑了一包彩色皮筋正在付钱。周小霞先看到了周小云,她使劲朝周小云挥手,示意她来看自己手中的头花。

    周小云看了一下,大红的有些鲜艳,不过女孩子戴着平添了几分娇艳,夸赞了几句。周小霞高兴起来,把头花立刻戴到了头上。自得的去照摊子上的小镜子,欣赏起来。

    吴梅眼尖的看到了周小云手里的大包东西:“大丫,你手里买的是什么?”

    周小云不愿详细解释,只说是有用的东西。

    吴梅已经习惯了周小云的说话只说一半的习惯,也不去追问了,催着周小云也来买皮筋。

    周小云蹲下身来,看着眼前的一堆小零碎玩意儿。她看中了一个素净的浅蓝色发卡,一问是五毛钱,当下就掏钱买了下来。

    周小霞和周小云的审美观点迥然不同:“大丫,你买这个发卡哪儿好看,我觉得还是那个粉红色带蝴蝶结的发卡漂亮,你去换那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