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玄幻奇幻 >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 第 51 部分阅读

第 51 部分阅读

    朱宣笑了,隔了榻上的小方桌,把玉妙抱在怀里,笑道:“这一次不吃醋了。我真的没有去。”我自己送上门去,她想得倒美。

    这两天我到处流连,处处可以看到昭阳郡主,她看了我,我才不看她。除非昨天穿得美,我只看了她一眼。我身边随手就是一个女人,个个不比她差。哼,跟我玩花样。

    玉妙觉得这样说话最称心,缩在朱宣怀里,什么话都能说出来,就问他:“那什么时候去呢?”

    朱宣在她脸上亲一亲,笑道:“这么贤惠,急着帮我找侧王妃?”

    侧王妃,玉妙听了,原来这位昭阳郡主还不是一个姨娘那么简单。

    玉妙抓了朱宣的衣襟,眼睛里黑幽幽的,朱宣有些不忍心了,就是要联姻,也没有必要把这个孩子逼成这个样子。

    看了看怀里的玉妙,想想她倔脾气一上来,不是一时能哄好的。抱了她轻轻摇晃,朱宣才慢慢道:“礼仪上总是要去看一下的,梁王以前在京里,我也去拜望过。现在女眷们来了,天天家里人多得很,过几天人少一点,她来看母亲,你就看她去。”

    玉妙嗯了一声,人人都是你手中的棋子。看你怎么摆弄。

    朱宣温柔地道:“你放心,表哥最疼你。”

    玉妙又嗯了一声,两个人这一会儿都不记得,朱宣是两天没回来。

    过了一会儿,玉妙才想起来沁兰,拉了朱宣问他:“表哥又说对了。”

    朱宣抱了她正在温馨中,怔了一下:“什么又说对了?”

    玉妙道:“你说重新打扮了也系不了几天?”

    朱宣呀地一声,人家正在和你温存,你又提这些不相干的人。一次解释到位:“你先要弄清楚,那个卢瑞到底喜不喜欢她。”

    喜欢了无盐嫫母也当天仙,不喜欢的天仙也当成夜叉。不是对你解释了心意相通。朱宣又想笑了起来。

    玉妙想一想道:“为什么不喜欢她?”

    朱宣心想你来问我,我又不是那个卢瑞:“为什么要喜欢她?”

    玉妙回想着沁兰:“她长得也挺好看。”

    朱宣立即反驳了:“好看的太多了。”

    玉妙又想起来一条:“她很温柔。”说话从来都是慢条斯理的。

    朱宣又反驳:“温柔的到处都有。”

    玉妙开动脑筋,过了一会儿笑道:“她从小就养在公婆家里,是青梅竹马。”

    朱宣哈哈笑了几声,难怪那么帮忙,又是一个童养媳。

    玉妙红了脸:“你别笑,我在和你说话呢。”

    朱宣一笑,这会儿表哥也不喊了。笑道:“从小就多了一个媳妇,也许是有了反感。”

    玉妙又瞪圆了眼睛,看了朱宣薄薄嘴唇吐出来这样的话,立即就在他怀里坐直了身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感。。。。。表哥你。。。。。。。”

    你是不是也反感我。这话问不出来,接了来一直都很好,除了层出不穷的风流事情这一条。

    朱宣抱了她,把脸埋在她胸前,肩头抽动着,有轻微的笑声传出来。玉妙就抚了他束发的金簪子,这有什么好笑的。

    就推他:“这么笑,除非你也反感。”

    朱宣就是不抬头,笑得不行。

    当然反感,十几岁的少年,正在鲜衣怒马,年少得意之时,突然多了一个媳妇。让朱宣对感情一直怀了绮思的心情大受打击。

    被人笑了很久,找一个那么小的小媳妇,你再大上几岁,可以当孩子了。少年人自尊心最强。为了这个同母亲闹别扭,在外面到处招惹。

    我不招惹人,人也来招惹我。京里原先的那两位姨娘都是朱宣外面弄来的,母亲给的不要。安排了一个媳妇,还要安排房里人。

    不让两个姨娘进来,不行,偏要进来。为了这个同太夫人生了好几年的气。

    再就是母亲让年年去看去,第一眼看到,那个红通通扭动了哭泣的婴儿,要我娶这个。朱宣吓了一大跳。

    身边到处是唇红齿白的美女,这个一身红虾虾的人是我以后的媳妇,吓也吓坏人。

    母亲年年逼了自己来看,再过一年,竟然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婴孩,正在扎牙,抱了在手里,口水流了我一身。

    让朱宣又是一阵难过,自小诗词歌斌看多了,总想着有一个人伴在身边吟风咏月,所以才教你认字。

    自己年龄渐长,对父母亲心情较为理解。还是年年来看,玉妙一年年大了,越来越拘谨。玉妙母亲去世时,朱宣来奔丧,灵前那一个哀哀痛哭的人,看上去让人怜惜。

    朱宣才不由自主走过去,对她说了:“以后你的事,是表哥来管。”

    好不容易不笑了,抬起了头,看到玉妙有些生气的眼光,朱宣又想笑了。

    接了来这两年,越长越漂亮。人也乖巧,无事就管闲事,是个什么样的人都同情,也不分分人。

    你不是怕我吗?一遇到别人的事情就同我缠不清楚。这又来一个亲戚,人人都有烦恼,我还烦呢,谁来帮帮我。

    玉妙气得嗓音都有些变了:“表哥,你真的是反感,为什么还接了来?”

    朱宣忙笑道:“没有反感过,好的很。你几时见过我反感过?”

    玉妙怎么也不相信,人总是有直觉。笑成那个样子,又追问他:“那为什么笑?”

    朱宣收了笑容,板了脸,斥道:“没完没了。坐回去吧。”

    玉妙气得不行,从他怀里下来,又不是我要过去的。又盯了朱宣一眼,见他的眼光更冷,才不说话。

    低了头一个人想,你没有反感过怎么就知道卢瑞反感了。

    有什么好反感的,沁兰那个好看,又温柔的人。再说订了亲,古人不是都应该守礼法,表哥不就是守礼法才对自己这么好。

    再见了沁兰,就细细地问她几岁到了卢府,都记得事情吗?果然沁兰是记得的。

    “进了府里,人人都知道我以后是媳妇。都对我很客气,只有瑞哥儿从来没有过好脸色。”

    玉妙不由得佩服,表哥又说对了。忙问道:“当时怎么对他说你是谁的,他又是什么样的表情?”

    沁兰就仔细回想了,颦了眉道:“当时让人请了瑞哥儿来,来的时候还挺高兴,婆婆对他说,瑞哥儿,这个是你以后的媳妇了,你要对她好才是。

    当时瑞哥儿就变了脸,噘了嘴说他不要,他不要媳妇儿。他喜欢张家的小姐。”

    玉妙糊涂了:“张家的小姐?”

    沁兰笑道:“以前在京里当京官,同卢家走得很近的,两家的孩子差不多大,经常在一起玩。自我去了以后,没过两年,就调任出京了,再也没有来过。”

    玉妙这才明白了,原来这个才是青梅竹马呢。唉,这么反感,还怎么扭得过来。

    沁兰倒明白了,对玉妙笑道:“还是王妃厉害,瑞哥儿后来书房的小丫头长得都有些象张家小姐的品格。”

    玉妙装作喝茶,用茶杯捂住了脸,哪里是我厉害。是表哥最厉害。表哥是个可以好好利用的大奸细。

    眼前的沁兰一心的欢喜,还以为找到一个厉害的老师。

    玉妙心想,这可怎么办,人家是青梅竹马在心里念了十几年,对你是厌恶了十几年,这个海口夸了出去,这件事情可怎么收尾呢。

    又听到沁兰带了笑说话:“姐姐今天没有来,但是有一件事情托我求王妃。”

    玉妙立即就来了精神,果然沁兰笑着说了:“姐姐求王妃闲的时候帮她也张罗一门亲事。”

    玉妙一下子喜笑颜开。这件事情在心里有时也是想想的。全然没有发现自己最近改变了许多。环境也太造就人了。

    天天被朱宣训来训去的,说不稳重,虽然高兴,也不愿意一下子就答应了。太明白了这古人要的就是稳重二字。玉妙稳了稳心情,才含蓄地笑道:“既然托了我,当然是要帮忙的。以后不趁心意,可别怪我。”

    沁兰高兴的就站起来给她行了个礼:“怎么会呢。求也求不来的。”

    玉妙心里早就一大把子人选,家里的亲戚们还没有聘完呢,这都是我的事情。想想也很得意,这些人天天上门来请安,来求我。

    第两百七十三章,思虑

    第两百七十三章,思虑

    玉妙去回太夫人,很久没有去看过外祖母了,要去蒋家走一趟。太夫人听了就是一笑道:“早去早回。”

    又问玉妙有没有问过朱宣,母子两个人还是不太喜欢玉妙同蒋家的人在一起。玉妙笑:“回过表哥了。”表哥也是不以为然的样子,玉妙一定要去,只能依她。

    带了人坐了车到蒋家去,蒋太夫人一听说外孙女来看自己了,高兴得不行。玉妙又挑了蒋太夫人午睡起来的时辰来看她,这样好说话。

    两位舅母见她肯主动上门来,不是要一定去请,脸上也有了笑容。陪了玉妙坐在房里,玉妙就笑看了梅表姐一眼。

    梅表姐当时就明白了,脸一红站起来指一件事情出去了。在帐房坐了一会儿,又有人过来请她:“太夫人请了梅姑娘去。”

    梅表姐又是不好意思,又不能不去,过去后,果然一个房里的人都看了她笑,玉妙本是坐在蒋太夫人左边,蒋太夫人拉了梅表姐坐在自己右边,笑对她道:“妙姐儿帮你操心了一门亲事。”

    梅表姐是孤儿,只能和她自己说。梅表姐就红了脸,低了头应了一声。蒋太夫人就笑着把玉妙刚才说的提了一遍,大家都看梅表姐的神色。

    梅表姐是当惯了家的人,虽然脸红不好意思,心里是认真的听了,不说好也不说不好,站起来端端正正的给玉妙行了礼,低声道:“多谢王妃上心想着。”

    大家就都笑了,玉妙为梅表姐许配的是朱宣帐下的将军,一成了亲就要跟了离京的。蒋家的人舍不得梅表姐,她走了就少一个管家的人。

    蒋太夫人却是愿意,她拉了玉妙的手笑道:“妙姐儿是几时回王爷封地上去?”总不能在京里一直就住着。

    玉妙对于蒋太夫人是真心的尊重,笑道:“想来虽然还要住一段日子,总是要去的。”过了夏天难道还住着?

    蒋太夫人就笑着对两个媳妇道:“那小梅的亲事就早些办了吧。她也大了,不能总留在家里,跟了丈夫去王爷帐下,也可以同妙姐儿作个伴。”

    梅表姐也愿意早些自己当家过日子,而且玉妙为她选的这门亲事是细心挑了的,对方家里并没有中馈的人,连个姨娘都没有的。

    和别的出嫁的人一比,梅表姐很感激了,亲戚之中,不少姑娘许的亲事,房里都是有人,去了以后就是战场。梅表姐觉得,就是房里有人,也要我来为他选,这样才好管。

    想到了这里,就对玉妙很感激,可是听了蒋太夫人又说要自己和玉妙作伴,梅表姐心里想,怎么我的命运就是给妙姐儿作伴的呢,她难道少贵夫人陪,我不陪着就冷清。

    听了玉妙又笑着对蒋太夫人说了一番话,就是两位舅母也是连连点头。玉妙笑道:“家里一年办两次喜事是好事,不过梅表姐的嫁妆还是我来办吧。”

    玉妙出嫁,蒋家倾尽了所有陪嫁,谁叫王府里聘礼下得多。玉妙有时为几位表兄妹发愁,她们出嫁成亲可怎么办?两床被子就陪送了吗?送了钱来,蒋大夫又退了回来。唉,学孔孟方正不对之处也很多,视钱财为粪土可不是好心态。

    玉妙执意要办,蒋太夫人和两位舅母就同意了,一则家里也确时为了玉妙花了不少的钱,王爷送的聘礼大多回了去,又重新陪送了。二则玉妙既然说了要办,一定是为了面子上好看。王妃的亲戚嫁给王爷帐下的将军,玉妙要办就让她办去吧。

    大家都知道南平王府有钱,大舅母提了一句,笑道:“妙姐儿有这个心,还是要去问过王爷的意思才好。”现在家里就出了这一个凤凰,总是要时时为她着想。

    两位舅母知道自己成了恶人,可是不为她着想也不行。她现在实实在在是蒋家的体面,再生下小王爷那就是蒋家的依靠了。

    玉妙觉得不用,自己手里有私房银子,不过舅母说了,就让人现喊了朱禄来,对他笑道:“我在这里等着,你现去回表哥,昨天我和他说的那门亲事,我要给她置办嫁妆。”

    梅表姐能干之极,玉妙有笼络她的心,所以才把她许给了朱宣帐下的将军。费了一番唇舌才让朱宣同意。

    朱宣是不愿意玉妙的亲戚留在玉妙身边,他对玉妙的亲戚一提起来就敏感,不是呆板过于方正,就是糊里糊涂的惹人烦。

    玉妙用了一整个晚上缠了朱宣,把梅表姐夸得是一朵鲜灵灵的喇叭花,朱宣听了就笑,第一次听到妙姐儿这样用心用意地在自己面前夸别的女人。

    弄明白关系,原来是上次要送进来给我的那一个,朱宣看了怀里的玉妙舌灿莲花,说得小脸都有些通红。笑着问了一句:“这么好的姑娘,真是天上难寻。”

    玉妙当时就明白了,装作不知道,笑道:“所以才配给表哥帐下的将军,别人也配不上。”朱宣一笑了之。

    沈玉妙根深蒂固地明白了自己为别人作媒,是他们的荣耀,再也不会有别人会不高兴的想法,不过还是要留一手,如果梅表姐不喜欢或者有什么变故。

    朱宣同意后就道:“睡吧。”玉妙不让他睡,一一的盘问军中单身的将军还有多少,一问之下大吃了一惊,原来有这么多,这下子备胎很多,这个挑不中还有一大堆在等着,就当是买彩票,二十选一,三十选一也能挑得中一个,才喜滋滋的睡了。

    两位舅母见了玉妙总是会有目瞪口呆的时候,提醒她问一问王爷,想着她晚上见了王爷再悄悄的问,没有想到玉妙就这么简单直接的喊了朱禄来:“。。。。。。昨天说的那件事,我要置办嫁妆。”

    想想她不会管家,王府里钱不在你手里,你就这么问吧,一点儿温情也没有,王爷不同意看你有钱办嫁妆。

    梅表姐忍住了笑,妙姐儿的恣意总是能吓到太太们。然后大家就接着说话,蒋太夫人也弄不明白这亲事到底是许给了谁,因玉妙说了要梅表姐同意才行,就一听是帐下将军就喊了梅表姐来。

    见嫁妆的事情解决了,就笑着问玉妙:“只说是从五品的将军,姓什么叫什么?”

    玉妙又让她们吃了一惊,笑道:“到是有好几位,是写了履历来挑选,还是喊了人来相看呢?”

    梅表姐努力忍住了笑,心里满意得不行,好几位将军里挑一下,这倒真是不错。

    两个舅母先是愕然了,想说什么,后来还是没有说。蒋太夫人呵呵笑了,道:“好,好。”转过头来问梅表姐:“你要怎么样?”

    梅表姐低了头,忍笑忍得不行,道:“想来不是都在京里?”玉妙笑道:“就喊了来,快马二十多天也就可以到了。”

    梅表姐笑道:“那还不是不用了,不然被人说不好。写了履历来看一看也就是了。”两位舅母觉得自己对外甥女儿的行事方式还真的要习惯一下,收起了惊愕,带了笑议论亲事。

    大家笑着在房里谈论亲事,梅表姐也很高兴。认识的姑娘们都是一听到自己的亲事都在躲的,就有人过了门以后回来哭的,这样也不满意那样也不满意。现在自己出嫁前议论好了,当然以后不会有烦恼。

    玉妙今天来不仅是为了梅表姐的亲事,还有别的事情。听长辈们谈得高兴,也不插话了。没有想到这么能话长话短的,居然说了半个时辰还要多。

    直到朱禄来回话,朱禄回话也很干脆:“王爷说知道了。”玉妙又让朱禄再去一次:“再去回表哥,写了履历来。”大家都没有话了。

    玉妙就对蒋太夫人笑道:“我还想去看一看沁兰,只是不知道卢家住在哪里,请梅表姐陪了我一起去。”

    蒋太夫人笑道:“晚上在家里吃饭不好吗?”玉妙笑道:“改天再来看外祖母,再陪了吃饭。”

    就带了梅表姐出门坐了车往卢家来。

    梅表姐坐在马车里谢了玉妙,红了脸道:“车里不好行礼,明天专门去给王妃行礼去。”然后又真诚得很:“以后只有伴了王妃,为王妃一心一意地,决不会有二心去。”

    玉妙微微一笑,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一次就是表哥知道了,也不会再说我不懂事了,做了事情我记得问人要人情去。笑对了梅表姐道:“明天还真的来接你,不是为了让你行礼去,我家里还有成亲时用不完的摆设,都是新的,你去看一看,有趁心意的挑一些去。选定了人,定了日子,封地上有大管家会置办的。”

    梅表姐一一答应了,心里也涌出了一个想法,有权有势就是好。

    到了卢家,卢家的人早早就迎了出来,原来两位舅母怕她们失礼,先派了一个人来报信。

    卢夫人见梅表姐身边一位年纪小小的女孩子,唇红若新开之玫瑰,肤色莹白有如冰雪,嘴角边象是总有一丝笑意,观之可亲,又让人忘俗。

    忙笑着上来行礼:“王妃里面请。”沁兰梅表姐左右伴了玉妙进了来,在正厅上坐了奉茶。

    第两百七十四章,思虑

    第两百七十四章,思虑

    卢夫人见她们倒有许多话说,觉得自己老天拔地的,怕玉妙不喜欢,就笑道:“我后面看了人弄点心去,沁兰陪了王妃说话。”

    她一走,正中三个人下怀。沁兰就引了玉妙往书房里来,玉妙是实地来考察来了。卢家有一道曲栏,外面栽了几道修竹,有亭亭之势。

    玉妙问了是卢瑞的手笔,觉得卢瑞也还不俗,怎么就不长眼睛看不上沁兰呢。

    前面是三间房子,沁兰引了玉妙走进去,玉妙看了一看,房里是满满的书,桌子上是写字的笔砚。

    房里垂首站了两个小丫头,有卢家陪了来的老家人就让她们来行礼:“这是南平王妃。”

    两个小丫头没有出过门,沁兰引了这一堆人来,她们不明白这位少奶奶又打什么主意了。先是把自己弄得象个蓬头鬼,不梳妆不打扮的,然后就是惊艳。

    两个小丫头背后里不高兴,天天就会和我们斗气,少爷不喜欢你,有什么办法。果然少爷没有惊艳几天,就又丢开了。

    今天无端引了这一大票人来,跟玉妙的人一向不少。两个小丫头一开始就垂首站着不来行礼,还以为引了这么多人来打架的呢。

    听说是王妃,两个小丫头才过来行礼,听了让她们起来,就站起来准备走开,玉妙轻轻笑一笑,道:“站着。”

    两个人只能站住了。卢家陪了的老家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