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玄幻奇幻 > 爽歪歪的做爱 > 第 321 部分阅读

第 321 部分阅读

诀,功成退步是英雄。

    安得骑鲸上丹阙,且把一肩尘担歇。

    第二书包网免费txt小说下载

    玉箫金管沙棠舟,间向五湖弄秋月。

    苒指光阴人一年,劝君莫惜居酒钱。

    不见秦皇与汉武,只今陵树无寒烟。

    文英听完道:「这一首古体是警醒人,不可把「名利」二字虚哄过日。我想改仕归林实是乐事,且再混几载

    ,便可急流勇退。」

    却说天表见文英起身,他便心高气硬,不肯回庄住。在楼门内,仍如当日做公弟的光景。交接官客转将文英

    妆头。有不谙来由的,被他哄骗便把天大公事送与他。

    有晓得其中情迹,只是淡淡相交,虽然如此,也还在文英身上趁些闲钱。文英知了风声,恐玷自己官箴,心

    中不悦。

    凡是江宁官府选出,便亲自嘱咐道:「奸棍刘锦虽系亲属,不必以礼相加。」

    如此数次,那些官府都知道了。天表自觉了数难移,依旧往南庄去了。

    再说文英刎二十馀日,将到黄河口。忽天色昏黑,狂风骤雨,大波大浪,半日不止,不免有泊碎舡只之虞,

    淹溺人口之悲。

    文英道:「想是船中淫秽触怒神朗城,今虔告天地龙神,请息尊怒。待下官虔诚备礼酬谢,幸勿见青。」

    祷毕,忽望见西边放出一条亮光,看见一个道人,口把法水乱喷,又将仙帚乱摇,道:「吾奉玉帝敕旨,庞

    国俊逢此险阻已将一日,可作速荡平,让他前去。」

    又道:「俺系地仙赤松,汝是吾一列之人,因汝凡心未尽,容当从容度汝,故来扶救。」

    文英半空听说,正欲谢问,只见那道人化阵清风而去,不见踪影。自此风平浪静,现出红日。他人船内各有

    损坏,独文英的舡诸事保全,皆赖此仙之力。

    便顺风而行,不及潮已到都门。众人把行李先搬进城,文英母亲并夫人、小姐,俱穿红圆领,头戴翠花朵。

    美娥四人也是满头珠翠,身上皆穿桃红夹袄,叁寸金莲,娉婷 娜。叁人上大轿,四人上小轿,一齐抬到署内。

    文英等待事毕,方自进城。次早五鼓,於午门外伺候圣驾。

    俯觐龙颜,奏道:「臣庞国俊蒙皇上钦赐状元,除授翰林院编修,今假满还朝,特来奏上,愿效驰驱。」

    圣旨命暂退原官起用,文英谢首已过,便自欣幸非常,且自回署。未知结局如何?下回分解。

    ……………………………………………

    第十二回 历久言尊富贵足 阅尽尘埃仙境高

    诗曰:

    人生百岁古来少,红尘劳碌何时了;

    富贵贪心只不回,使尽机关又已老。

    其二:

    第二书包网txt电子书下载

    子房辟谷求仙早,渊明抛弃玉斗高;

    利禄淡泊能知足,身登玄圃弃蓬蒿。

    话说文英还朝奉旨,仍将原官起用。只是职任清高,署位荒凉,无钱可觅,文英幸假归时,说得些公事,聊

    以将此度日。

    迨至京、邸,凡要路衙门,就要厚礼供献。少不遂意,便寻是生非。文英未免又费寮金方能无恙。自此朝则

    入班执事,一日有半日之暇,非是同年饮酒谈心,便与妻妾风谑。猜拳行令、赌色叫牌,无不备至。

    过了一载,是大比之年,钦命文英典试盛京,为正主考。又发翰林院检讨史在廷为副主考。天下数限,惜盛

    京额最广,文英所取之士联登甲榜者十之六七。词林中谁不服其水鉴,俄而多士献策金门,得占文英官职者

    ,亦有十馀人,文英深幸且喜。

    凡文英超拔者,无不登堂求见,文英应接了潮,及看试录,己晓得张子将中了二十一名进士,殿在叁甲头上

    考定推官,一时未得赴选边。

    一日任伯衢特来拜望,文英道:「仁兄名列副榜,今因何事而来,北上乎?」

    伯衢道:「幸遇恩典,凡天下副榜十名,俱准恩贡。晚弟叨其首名,今到都门来赴廷试。」

    正在闲叙,恰值张子将亦来趋谒,叁人相见坐下。

    文英道:「将兄恭喜了,足为吾党增光。回忆昔日分袂,今又几度春秋矣。」

    茶罢,遂唤摆酒,叁人入席畅饮,都吃得酣醉,方作别而散。

    伯衢待得廷试,选得知县,过了叁年才得换。自文英孤署昔署,幸有几个门生在外作县作淮官,颇有资囊,

    常以厚质酬谢老师。那些入翰林的转了叁个,入科道衙门,一个差分两,惟巡盐不及一年,竟大有所得。

    迨至覆命,将一少半送与文英。两个一入户科,一入吏科,潜消当道豺狼,凡寻着官司有一误失,便具疏参奏。

    两人家资饶裕,不借此以为贿赂之门。明知老师清苦,常将寮金以供日用之资。隔了叁年,文英方升翰林侍

    赞。文英同榜李元,他得岳父方彦庵之力,不多几年,便由翰林转入右通政矣。

    他与文英最契,常常往来。两人面貌不甚悬远,相好犹如手足。文英起初点了盛京主试,他也点了浙江主试

    ,少年鼎甲谁不喝采,凡二人所拔举子悉,皆少年英迈,所获佳文又如天生扬璧。所以覆命之日,皇上谆谆

    嘉许:「庞李二主试,他人不若也。」

    再说刘天表住在家中阁说事情,凡是江宁官不拘大小凡所选,庞文英当面有谤言,便谁来礼貌他?

    一日,遇着江宁太守,是文英同年,他借此一脉便去往拜。太守竟不理他,他就怒气冲冲,大相争竞,反受

    了一场污辱。纳闷几时,冒一疾而亡。纵有陶朱之富,总无一子,亦有何益!那平日奸骗的与夫苛算的,俱付之东流而已。

    文英还朝之後,小姐生一子,美娘、琼娥各生一子。

    文英大喜,爱如珍宝。过了周岁,将小姐所生名曰麟儿。美娘琼娥所生,一名大儿,一名喜儿。至五六岁,

    又请名师调诲,以期克绳祖武,无忝家声。且又颖悟非常,相貌清秀,至十二岁便能吟诗作文。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文英自进京以後,约略算来,历十馀年。不料由翰林竟累升兵部尚书。这一日阁人传进,南京陈次襄拜望,

    文英鞠躬迎入。

    只见次襄竟是道家打扮,相见动问已毕,文英道:「自在金陵一别,忽又经十馀年,但不知大驾何往?曹夫

    人在内,可要一会否?」

    次襄答道:「在达人,视妻小如一粒芥子耳,会之何益?晚生年将强仁,并无儿女拜以相遗。薄座吩咐弟侄

    ,久已闲云野鹤,到处为家,凡名山胜境无不游历。正恨日月易逝,有道难逢。既而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

    ,同舡有一老道,晚生与之谈论,讲到精微玄奥之理,其足令人抚掌,便拜他为师,遂至一山峰之下,犹如

    蓬莱佳境。草舍数间,晚生修真炼性,静坐十年。家师对晚生道:『庞尚书一介书生之状元而至尚书,可谓

    富贵极矣。他跟器不凡,你可度他前来,我有一个小札命汝持去。』」

    文英道:「快取出来!」

    便开看道:

    忆昔足下还朝时,将到黄河口上,遭逢大难。若非老道救援,不免有覆溺之悲矣!幸今已是一十馀载,但令

    官居极品,家处富贵,又非若俗骨凡胎,足下原是仙骨,众夫人亦是仙姬。须知苦海无边,极早回头是岸,

    一堕浮尘,那时悔之晚矣。今特告达,祈早却尘埃, 侯驾临,不胜欣幸。

    文英足下

    赤松道人白

    文英看毕,忙将此字以示母亲并夫人、小姐及丫鬟,众人皆欣欣。

    文英道:「我今官居上品,阅历已久,富贵已足,不如洗渚尘,才为上计。常看那撇官的譬如泛海,不至覆

    溺能有几个?况且光阴易去,青春不再,人生世间,总是一场大梦。若再把富贵萦心,恩爱牵惹,焉得有超

    凡日子?我今把欲网跳出,再不向虚浮世界寻觅,生活九州五岳,从此逝矣!」

    言罢,修了一回书,着次襄持去往复,次襄临行,又题诗二句道:

    餐芝辟谷终羽化,莫疑仙术是荒唐。

    文英答道:

    凡尘劳碌总是空,仙术清高子所衷。

    文英立意已决,就上了一个告病表章。幸蒙圣旨准允,回籍调理。遂携了家眷一同还乡,便留几个停当管家

    。即将田产房屋、金银财帛,分析叁子,却命家人管理。又训诲读书之事,示以无间。竟昂然挥手,带了二

    位老夫人及五位夫人,叫舡已定,命泊在河边。

    忽一日早起,竟下舡投太湖而去。你看他:

    名载事朝廷,勋名着简青;

    位高恐被谤,身退恰全名。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花落能重发,人亡岂再生;

    打破功名念,全无追悔心。

    他人超凡入圣,便要废许多修炼之功,惟文英一家原系仙种,不必修为,自悬以待之。那日去後,忽到一个

    所在,桃花夹岸,高柳拂烟。山顶上多少五色异鸟,群飞巧啭。遂又向南行去,无数遥草琪花。

    过了一大桥,见有白鹤数对,见了文英,飞舞近前如迎接之状。远远望见高殿连天,层楼凝目。将次入门,

    便有多少侍吏称文英为君,跪迎登殿。

    文英伺了众位夫人一同上殿,只听得金管玉萧云 象板,齐齐吹奏。

    文英道:「与其为尘凡枯骨,不若越世登仙。就如我辈何等优游快乐。为人百倍矣!」

    只见文英上坐,众吏叩头,口称仙主复位。又有无数仙婢,广排筵宴,罗列佳肴。芬芳扑鼻,俱是旧所未赌的。

    文英欢喜异常,便启口道:「今日喜登此地,可无佳作以畅幽怀?如诗不成者,罚以金谷酒数。」

    文英先请母亲大人吟起,李氏劝夫人首倡。夫人不能固辞,便吟绝句道:

    只为儿女担青春,终日碌碌在凡尘;

    深喜发白戚仙骨,甚悔尘埃误杀人。

    夫人吟毕,文英又请母亲再倡。庞夫人遂吟一绝道:

    意谓空门殊寂寥,不知紫府甚逍遥;

    人间修有起仙路,笑逐群真奉碧桃。

    庞夫人吟毕,文英斟满瑶觥,一吸而尽。便吟道:

    仕途纷扰甚时清,举家欢合叙幽情;

    抛却荣华心淡泊,快登仙府听箫笙。

    文英吟毕,小姐遂徐徐吟道:

    忆昔邂逅遇仙郎,谁想终身偕鸾凰;

    共向蓬莱莅仙地,不似人间渺茫茫。

    小姐吟毕,文英道:「如今该是你四人了,请速吟来,如迟罚酒。」

    只见美娘、桂萼与琼娥、秋香,俱各抽身辞道:「妾辈愧不能诗,何敢班门弄斧,令人作笑谈哂。」

    文英道:「不论工拙,聊以适兴。」

    美娘吟道:

    琪花瑶草满径生,坐轮明月映青灵;

    我辈竟与凡尘隔,莫记家中子女情。

    美娘吟毕,桂萼思想多时,方 吟出,便徐徐念道:

    谁道仙居冷梦魂,玉冠随意晓 新;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瑶台瞬息光阴过,不游人间几度春。

    桂萼吟毕,琼娥也不假思索,便吟一绝道:

    身历凡尘闹烘烘,一游仙径总为空;

    不顾人间乐与苦,此趣自识莫能公。

    琼娥吟毕,秋香吟道:

    超凡入圣信有缘,非易遽升大罗天;

    汉皇误受乐成诈,到底艰难会列仙。

    秋香吟毕,文英唤左右艳婢点起巨烛,进内房寝歇。但闻香气氤氲,非复人世之乐处,遑闻及於富贵哉!

    仅听後人相传,以为文英八人尽成地仙,云他叁子後来也不低微。长燥荫授官生,官至太守。次 成名进士

    ,官太常侍卿。次 仅以恩贡作一任邑令,数传而後,历代簪缨不绝。不期次子 ,後亦为文英所拾,并成

    地仙云。

    ……………………………………………

    予作《庞刘传》,以为庞生天缘奇遇,凑合颇多。然尤不若祁羽狄之佳遇甚多也。殊不知世间奇奇怪怪,如

    才子名媛无端而邂逅,投起便咏诗唱和,暗订姻盟,真乃巧遇。今岁孟秋,友人有以庞刘事请余作传,予遂

    援笔草创而为句 就其事。虽与祁生彷佛,然以庞生看榜为由,突会佳人,订约赴期,殊出望外。至於寡居

    之桂萼,处子之琼娥,一旦乔扮贺喜,两人而为淫污,则桂萼、琼娥之遇,尤为奇艳。後来小姐相思,全仗

    假医生之挑病。後来全愈间,母氏之酬愿,适叔子之归家而捉奸鸣法,官判脱罪,子民是有念於王学宪之恩

    深且大也。假使按律正法,则庞生无所用其施为,信乎?天付良缘,不容人所不肯尔。乃世固有志读书求一

    人眼,卒不可得者。文英以十四游泮,而鼎甲争先。官居尚书,为之身登仙府,即云赤松点化,然其前生固

    是仙君也。

    予适饱小点,不过以传文英事,聊以自怡。友人必欲请之梨枣,公诸国门。予亦不能强,只得听之而已。

    情士自跋

    ……………………………………………

    》

    155

    ●桃花

    ●桃花

    ●桃花

    序言

    《桃花 》又名《桃花 鼓词》四卷廿四回,每回七字单句,仅第五回、第六回为八字,目录题「新刻绣像

    第二书包网免费电子书下载

    桃花 目录」卷首附图,有石印本及光绪十叁年京都琉璃厂刊本,不题撰人,书中多破体字,如「窦」字作

    「豆」、「谷」字作「谷」、「师父」作「师付」、「滋」字作「旨」、「苏」字作「禾」等等不一。

    书序苏州城内张员外,因洪武爷与陈有谅大战,兵败破荒而逃,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亡之际,即时赠於

    廿万石仓谷援助。事後洪武爷获胜即位,重加封赏,由於张员外官金不授,皇命恩赐世袭进士。张员外谢恩

    回家,几年身亡。留下一子,名叫张才,字学富,十六岁取妻窦氏,守制叁午,日日家中诵读诗书,正值叁

    月虎丘山迎春大会,欲往游览,遂告知窦氏,出外观会。

    在会上遇见桃花 中少尼陈妙禅与师父前来观游,两人搭上线,张才随妙禅师徒回返桃花 中,妙禅瞒过师

    父老道姑,将张才打扮成女尼,要求老道姑收其为徒。尔後两人行影不离,夜日不分地行欢作乐,张才留於

    中叁月有馀,终极病恹缠身,未几离世。妙禅怀孕在身,待产,後生一子,托付媒婆王叁思将遗孤送回松

    竹 窦氏夫人处抚养。途中,王婆遇苏州府大人盘诘,因无法遮拦,遂顺水推舟以纹银十两卖於苏大人,苏

    大人为其取名苏宝玉。

    十五年後,宝玉长成,一日途经窦氏房宅门前,被窦氏看见,引进收为义子,详述其夫婿出走十五年,乍见

    宝玉如同夫婿像貌,咸慨良深。此时王婆七十有馀,家无柴米度日,想起当年还有一件蓝衫可以打换几两银

    子,遂来至城中乾女儿处商议,乾女儿将蓝衫拿至窦氏处请议,窦氏一见,万分惊叹,遂将王婆叫至客舍诘

    问;方知事情缘由,遂嘱咐王婆领路,往桃花 中走访。

    妙禅见窦夫人来 参拜佛像,自承素果茶食,亦欲探其子消息,几番对辞,两相情结化开,急於赴苏大人处

    认亲。时值苏大人领着州府各县举子进京送考,苏宝玉入试,连过几场,皇榜出示,宝玉中了头名状元,又

    为承相招了女婿,苏大人派人报喜回府,同时打点回家

    一路领着窦玉进了苏州地界,各县大小官员迎接,翌日俱来叩喜,大厅上崛宴席,命状元一一拜见,窦氏闻

    讯前来叩喜,苏大人接至後堂,窦氏诘问苏府要人,遂引出王婆道其根源。

    苏大人百般无奈,请出府堂大人、教授商议,因状元出於张门,礼宜归宗,苏大人抚养成人,名登金榜,膝

    下无後,亦不可缺,随即裁定双挑入赘。即承相女,生子承挑苏门,另择妻妾成婚,生子承挑张门,苏大人

    与窦氏皆喜,终得两全其美。

    《桃花 》一书,作品艺术水平低俗,立意构思与才子佳人如同一辙,内容简单,大部份多在论及张才与陈

    妙禅相遇後,在桃花 中作乐,张才贪欢,留念忘返,以致病恹身亡。书中最无知者老道姑,她对张才是男

    是女一概分辨不清,任凭妙禅说张才的样儿,道姑皆以为是。尤其是在男女欢幸的动作上,更是苍白的痴愚

    不近常理。

    本书在人物方面,仅以张才、妙禅、王婆、苏大人、窦氏夫人为主体回绕在他们身上打转,十八回以後提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