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盛世收藏 > 第 1 部分

第 1 部分

分段制作后,再用胎泥粘接成型的,接胎痕迹明显。既然是拼接而成的整体,这类青花的图案就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按照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之间的平行花边纹饰可以将外表的装饰图案进行分层。元青花的装饰图案大多分为4层,大名鼎鼎的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就是4层,此外,大器型元青花还有多达层的。

    人连东西都没有拿出来,唐风就一口断定这是假的,这不存心找人晦气吗?二饼再一看唐风那没见过世面的模样,不满的说道:“你懂不懂啊?这都还没有拿出来呢,怎么就说这一定是假的?”

    唐风说道:“不用看,肯定就是假的,元朝重九恶七,怎么会出现七层的青花?”

    “重九恶七?”二饼似乎懂点行,他也想知道唐风的依据,他说道:“重九听说过,蒙古人喜欢九。但这恶七还真没听说过。”

    既然对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唐风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他说道:“那你总该知道天饶一、地饶一,君饶一吧?”

    “知道啊。”中年男子说道:“这是忽必烈的规矩。”

    唐风解释道:“元朝刑罚两位数以十为基数单位,但忽必烈自认功高堪与与天地齐,遇罚十必减三,比如,判刑十年,天饶一年,地饶一年,皇帝饶一年就是七年。如果打二十g,减三就是十七g,所以,七这个数字在元朝很不吉利,因为事实上的刑罚是以七作为尾数单位的。所以,迄今发现的元朝所有文物都是避开七的,连文字上出现的‘七’,下边的拐弯都是向左拐而不是正常的向右拐。这个青花有七层,那不用看,肯定是赝品。”

    “我得印证一下,看到底有没有这个规矩。”二条装备齐全,他立刻从电脑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资料,一会儿,他摇着头对同伴说道:“他说的没错,元朝的七都是向左拐的,我们上当了。”这类历史知识跟文物本身没有关系,但却可以作为旁证证明一件文物的真假,两个中年人对历史不是不了解,而是疏忽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细节。

    二饼怒气冲冲的说道:“狗日的,专拣熟人下手呢!还说什么是民国时期的仿品,扯淡!我们回去找他们!”

    元青花不是喇叭花,怎么可能随便抓?唐风笑着摇头,这两人都不想一想,倾国家之力都没找到几个元青花,怎么可能让他们随随便便就捡到一个。

    现在的古董商当然不会傻到随便拿一件青花交到你手上,然后对你说,这是元青花。他们的做法恰恰相反,首先,他们会肯定这不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官窑青花,然后,他们会言之凿凿的说这是古代某某时期的民窑仿品。一些老想着捡漏、并自以为懂得比古董商还多的人就寻思了,会不会是古董商搞错了,把真的当成仿的了——上当的就是这些人。

    购买到这种假古董的人还往往以为自己捡到大漏了,p颠p颠偷笑的同时,也不忘暗骂古董商两声,傻,有眼不识金香玉!他们不知道,古董商在偷笑着数钱的同时,也不会忘记问候他们一声的。

    每个人都在靠自己的特长生活,古董商就是吃内行骗外行这碗饭的,想在他们手里捡漏,难!

    黄馨儿的茶才端出来,两个中年人已经离开了,她问唐风道:“人呢?”

    唐风说道:“走了。”

    “我知道走了啊。”黄馨儿说道:“我是问为什么走了。”

    唐风说道:“因为他们拿来的青花是假的。”

    黄馨儿说道:“是你看的?”

    “对啊。”唐风点了点头。

    “才这么一会儿功夫,你就确定那是假的?”黄馨儿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唐风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黄馨儿开动小脑袋瓜儿一想,说道:“嗯,好像有这么个理儿。”她说完话又问唐风道:“那你跟他们说是假的了?”

    唐风再次点头。

    “哎呀!”黄馨儿有些着急的说道:“你是怎么回事嘛,如果是真的,当然可以说,也可以开鉴定证书。如果是假的,就应该说——看不准或者是不好说,像你这样会得罪人的!”

    唐风有些纳闷,他们家老头子一直教导自己要诚实,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还什么不好说、看不准,城里人这是什么毛病啊。

    看着唐风在发愣,黄馨儿说道:“唐风哥哥,我这不是怪你,行有行规,不好说破的。”接着,她将一杯茶递给唐风,笑着说道:“哥哥不要生气哦,喝杯茶消消火,看不出来你还是个行家。”那是当然,他们家老头子压箱底的东西全让唐风给掏出来了,学会了当然要出来试试手,不能赚钱,学这些枯燥的玩意儿干什么。

    午饭前黄韬略回来了,一家人准备吃饭,听完黄馨儿的汇报,老人家笑着说道:“嗯,唐老头教出来的徒弟果然非同凡响,这回老头子我可有一段清闲日子过了。”接着,他转向唐风说道:“小风,以后我不在的时候,真宝轩的事情你多关照一点,一会儿我把印章给你。”

    “爸。”黄培源在一边说道:“琉璃厂这地方太复杂,小风年纪还小,这不合适吧。”这事非同小可,等于是把真宝轩交给唐风了。

    黄韬略说道:“唐老头在信上打过保票的,嗯,别说,要是真出了问题,我只会高兴,好歹也可以笑话笑话他。”

    每个人都有或是显赫或是y暗的过去,谁都不知道唐家村那个不起眼的干瘦老头曾经盗过墓,家里拿出的坛坛罐罐还能卖几个钱。看来这位黄老爷子过去也不简单,唐风基本可以断定两位老人过去的关系——盗友!

    吃完饭,唐风决定到琉璃厂走一走,下水游泳之前,总要先试试水深水浅的。

    第四章 青玉璜

    从狭义上来说,琉璃厂是一条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长度只有八百米的短街。如果说这条短街是一棵树的主干,那琉璃厂附近的街区就是这条主干所延伸出来的树枝,那些大小店面和散落在各处的摊贩就是这棵树的树叶。那么,这棵树就是广义上的琉璃厂。

    唐风此刻就穿梭在这些“树叶”之间,今天他换了一身衣服,衣服不错,但套在他身上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唐风逛了几个小摊,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时,他看到前面一间店铺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他也跑过去凑热闹。

    这家店名为宝玉堂,是一间主营古玉的商店。今儿好天气,阳光充足,又是城犬城管休息的礼拜六,老板将一些古董玉器连同货柜一起摆在了街边。

    一个伙计正唾沫星子乱飞的介绍着一块玉雕,他说道:“什么翡翠?什么钻石?都是外国人的玩意儿,一克拉一克拉的卖,价钱贵得离谱不说还没有什么人文价值,咱中国人讲的是内涵,玉器才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您看这块玉玦——”

    “——这不是玉玦!”唐风忍不住又要扫盲。

    玉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品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就有大量的玉雕艺术品涌现。这个伙计手上的这块“玉玦”在器形上叫做“圆玉”,圆玉的种类很多,扁平相连的圆环状称之为“玉璧”,玉璧的圆环中间有一道缺口的称之为“玉玦”,半圆或弧形的圆玉称之为“玉璜”,玉环是从玉璧演化而来的,它的环不是扁平的而是圆形的。

    伙计瞧了瞧唐风,说道:“这位先生外行了吧,玉璧缺一块就叫玉玦。”

    唐风说道:“玉玦哪有缺这么大一块的,缺口大于宽度就是玉璜了。”

    “我知道这区别”伙计平常没怎么注意,现在仔细这么一看,这缺口是挺大,他说道:“这块玉玦的缺口虽然有些大了,但却并没有大于宽度。”

    唐风说道:“你不是有尺子吗?量量不就得了。”

    “顾客就是上帝,既然这位先生有意见,那我们就来现场测量。”伙计拿起一把尺子开始测量,他一边测量一边说道:“缺口是二点四五厘米,肯定不会超过宽度,您看,这款度有二点四三呢二点四三?寸,缺口刚好比宽度长两毫米,伙计再次望向唐风,心里直纳闷儿,这丫什么眼神呢,隔着这么一段距离,用r眼居然可以看这么准。

    事实面前,伙计不得不挠着头皮说道:“多谢这位先生的提醒,这还真是一块玉璜。”开店的毕竟不是搞科研的,他们不会在乎什么玉玦玉璜的,他们在乎的是价钱。

    “这玉璜怎么卖的?”一个戴着眼镜、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问道。

    伙计言归正传,说道:“这玉璜可有些年头了,这是东周时期的青玉,一口价

    “拿来看看。”眼镜兄走到伙计跟前,伙计小心翼翼的将玉璜交给他。

    相传盘古死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肌r化成土地,而骨髓变成了玉石和珍珠。把玉石和风云土地相提并论,可见中国人对玉的情有独钟。唐风正想着呢,一缕淡淡的幽香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一般将他拉回现实,他忍不住循着幽香转向身侧。

    这是一位身材极好的美女,她的装束有点像女子网球运动员,一身白色的耐克。她上身穿了一件运动t恤,下身则是七分裤,脚下穿了一双崭新的运动鞋,棉白袜的上方露出了一截诱人的嫩白小腿。

    唐风的目光忍不住瞟向了她的胸部,啧啧,真挺,由于胸部的饱胀,让她那紧致的运动t恤看上去有点摇摇欲坠,哎,人r负重啊!

    此刻,周围的人似乎忘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眼睛齐刷刷的聚集在这位美女身上。看到这群人的贪婪目光,唐风打心眼里鄙视他们,他是站在艺术的高度欣赏她,而这些人简直就是在亵渎她。

    “嗯,好大,真的好大”眼镜兄忍不住赞赏道。

    这位美女倒没什么,她身后、与她同来的那两个男人的表情就有些不自在了,果然是十个眼镜儿九个色啊,但再好色也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吧。

    “——好大的玉佩啊。”在周围所有人的眼睛都聚集在这位美女身上的时候,疑似高度近视的眼镜兄不停的对着这块玉璜点头。最后,他将玉璜还给伙计,说道:“东西没得说,好啊!伙计,能少点吗?”

    “这可不行。”伙计说道:“我们不玩虚的,开的都是实价,不能再少了。”

    眼镜兄说道:太离谱我就要。”

    “您以为这是服装店呢,还价六折起?”伙计摇着头说道:“您要是诚心要,大不了我那点提成不要了给你。”

    “能给我看一看吗?”美女礼貌的问道。

    “当然可以!”伙计连忙回答。

    美女接过那块玉璜仔细的观察着,唐风顺眼望去,这是一块青玉璜,曲度较大,几乎呈现出马蹄状。上面有双y线刻划出的双龙双凤,线条流畅婉转,两端各穿有一孔,这是用来穿线的。由于这块青玉璜的质地不算上乘,所以价值并不高。

    “这位小姐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买一块?”伙计问那位美女道。

    “很好啊。”那位美女将玉璜交还给伙计,摇着头说道:“但我并不喜欢。”

    伙计失去了这么一位目标客户,心里很是失望,做生意的眼睛亮着呢,只要这位美女开个口,她身后那俩男的铁保抢着买单。

    “这位先生,您就别犹豫了。”伙计这回只好盯着眼镜兄了。

    眼镜兄说道:“东西是好,但价钱实在过高,最后一个价成就成不成就拉倒。”

    “能不能给我看一看。”伙计这边还在犹豫呢,唐风就说道。

    伙计心中一乐,有人竞争就是好事,他马上把玉璜交给唐风,唐风看了半晌之后,点头说道:“好啊,好啊!”

    “您看这位先生多有见地!”伙计对眼镜兄说道。

    岂料,唐风接着说道:“仿的好啊!”

    第五章 乡下来的

    “哈哈!”周围人的人一阵哄笑。

    仿的好?那意思就说这是现代仿品了。

    在古玩交易中,坏买家的事儿叫截和,坏卖家的事儿叫搅局,周围的人看到有人搅局,一下子来了兴致,都等着好戏开场呢。

    那伙计刚才还说唐风有见地,听他这么一说,脸色马上就变了,他说道:“怎么说话的呢?什么叫仿的好啊,它压根儿就不是仿的,这绝对是正宗东周古玉。”

    “还东周的。”唐风说道:“我看它就是上周的。”

    “上周?”周围人先是一纳闷,接着又都大声笑了起来,那位美女捂住了嘴,没让自己笑出声,这家伙可真会损人。

    “光耍嘴皮子有什么用?你以为你是中央领导,随便说说就是三个代表?”伙计非常生气,但又不方便发作,他嗤之以鼻的说道:“你说这是仿的,总要拿出一点依据来吧?”

    唐风指着那块玉璜说道:“古语有言,玉,石之美,瑕,玉小赤,你这块玉璜底色又嫩又纯,看上去连一点瑕疵都没有,怎么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玉石。”

    伙计想不到这家伙还有些道道,他说道:“哪儿纯了,你没看到上面还有沁色吗?”

    但凡古玉,都有深浅不一的沁色,玉石是自然矿物,玉石分子与水气分子长时间接触就会产生沁色,这也是长时间佩戴玉器会导致玉器颜色变深的原因。

    “既然你说这是东周的古玉,这几千年下来,受沁程度应该很深才对,颜色也应该自然通透。”唐风接着说道:“而这块玉璜沁色只流于表层,沁色跟底色之间一点过渡都没有,哪像是经过岁月沉淀自然受沁的古玉?”唐风说完之后,将那玉璜放到了货架上。

    伪造古玉的手法很多,作假者往往会使用蒸烤、醋酸浸泡,甚至涂抹颜色等手法摹仿古玉的沁色效果,但这些速成的沁色只能沁及表面,无法将沁色与底色融合在一起。

    眼镜兄经唐风这么一提醒,拿起玉璜凑在眼前看了又看,之后,他什么话也没说,轻轻将玉璜放在了货柜上。旁人看出来了,这回别说三万,就算三千他也不会要了。

    唐风笑着摇头,高度近视还出来捡漏,真不知道这位眼镜哥哥是怎么想的。

    一笔生意眼瞅着就泡汤了,围观的人群开始散去,那位眼镜兄的眼睛不好使,但腿脚却挺利索,不知不觉就没影儿了。

    虽然宝玉堂那边的人对唐风很是不爽,但光天化日之下也拿他没办法,只是很不友善的看着唐风。如果眼神可以杀人,估计这会儿唐风已经在天地人鬼畜妖魔六道中不断兜圈子了。

    “喂。”刚想走的唐风听到一声轻呼。

    唐风转过头,看到那位美女正对着他微笑,他问道:“你在叫我吗?”

    “不是你是谁呢?”美女来到唐风身边,说道:“你刚才搅人家局了,现在还不快些走?”

    行有行规,也有潜规则,唐风这样做确实是坏了规矩,但这家伙是乡下来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城里人的规矩,关键在于,他本身并不认同这些。

    这道理可不分城里乡下,唐风懂,他淡淡一笑,说道:“我明白,谢谢你的提醒。”无论如何,人家也是一片善意。

    美女微一点头,说道:“没什么的,再见。”

    第二天上午,黄韬略将真宝轩的印章交给了唐风,黄老爷子还真是放心,他把教唐风开具鉴定证书的任务交给了黄馨儿,之后,便乐呵呵的出去了。

    开具鉴定证书可不是盖个章签个字就完了,首先要用数码相机拍下所鉴定文物的照片输入电脑,然后在电脑上输入这件文物的特征,再输入鉴定结果,之后用打印机打印在专用的打印纸上,最后盖章签字。

    黄馨儿将开鉴定证书的流程给唐风演示了一遍,然后问他道:“唐风哥哥,你会了吗?”

    “会了。”唐风点头示意自己学会了。

    “真的会了?”黄馨儿问唐风道:“唐风哥哥可不要不好意思承认哦。”

    唐风轻轻松松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

    黄馨儿点头说道:“嗯,哥哥学得真快,这里可就交给你了,有事打我电话,号码抽屉里有。”

    “放心吧,没事的。”唐风很有把握的样子。

    黄馨儿才一走,很有把握的唐风就打开了百度的首页,输入了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的字样。对他来说,开具电脑打印的鉴定证书比鉴宝可难多了,黄馨儿哪里想得到,唐风连数码相机都不会用,而唐风也没好意思问她。

    “哎,可算好了。”琢磨了好久才弄明白如何使用打印机和数码相机的唐风伸了伸懒腰。

    门口传来一个声音——请问有人吗?

    “是你?”唐风抬起头,看到昨天碰到的那位美女正站在门口。

    她走进真宝轩,说道:“怎么,不欢迎呢?”

    “哪里话。”唐风笑了笑问道:“你是来看东西的吧?”

    “不看东西。”她笑着对唐风说道:“我是来找你的。”

    她是来找自己的,唐风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人品值,难倒她看上我了?很快,这种念头便如同星星之火——闪过长眠,根本就不可能燎原。

    唐风有些纳闷的说道:“你找我做什么呢?”

    “你好,我姓林,林沐雨。”美女客客气气的向唐风伸出了手。

    “我叫唐风。”如此正式的开头,后面必有下文,唐风在衣服上擦了擦手,轻轻跟她握了一下,说道:“有事儿您直说。”

    林沐雨拿出一张工作证递给唐风,自我介绍道:“我是影视公司的编剧,最近要写一部跟文物鉴定和收藏有关的剧本。”

    美女作家,唐风的眼光再次瞄向林沐雨的胸部,嗯,很适合身体写作。

    林沐雨接着说道:“由于我对这一行并不了解,所以才到琉璃厂这边来寻找素材,嗯,我希望能够得到唐先生的帮助。”

    第六章 人在屋檐

    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