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镜花缘之蓬莱仙缘 > 第二十九章 赠玉佩为约定终身 择吉日启程赴仙山

第二十九章 赠玉佩为约定终身 择吉日启程赴仙山

甚是透彻,且为人老成可靠、面慈心善。自上回同唐敖在小蓬莱吃了灵芝,虽已八旬开外,却比往日更觉康健。又因在歧舌国得了一千银子,颇可度日,如今在家,专以传方舍药济世消遣。见林之洋求他再度出洋,只说这把年纪,恐再飘不了三年两载,若是客死他乡岂不可怜?林之洋无奈,只得将小山奉当今圣上之命随同庐陵王出洋去小蓬莱之事说予他,只叹主上受困于房州多年,如今好容易能出洋走走,因想到九公熟知海外山水,且精通诸国语言,才恳请陪同主上同游。多九公得知此行是陪同中宗出洋,忙改了主意,应了下来!只说若是为了主上,拼了老命亦无不可。如此说定,林之洋告知他下海之期,请多九公略做安置,只说一应饮食用度,皆以备好。

    临行前日,小山、紫绡陪同林氏去田家探望婉如。林氏先被田家请至上房用茶,小山等姐妹久别重逢,自然欢喜异常,小山见了小花,更是欢喜的落下泪来,抱起来逗弄,轻声唤她乳名“小花”,紫绡亦是喜爱,只是不敢抱她,婉如直笑她舞刀弄剑之人,却连个小婴孩也对付不过。二人皆送上初见之礼,小山的是一块雕花翠玉佩,紫绡的是一对儿羊脂玉镯。而婉如虽难掩初为人母的羞涩,昔日女儿家时的顽皮劲头却依旧如故,说是要谢过小山、紫绡及红蕖的赐名大恩!转而又愁叹,说若不是小花尚在襁褓,定要随小山去小蓬莱,亦想去看望若花。小山及紫绡只得好言宽慰,只说来日方长,等小花长大一些,自然是要去女儿国认她的国王姨母,届时再结伴同行等话。小山、紫绡又将在京里时与卞宝云等姐妹相聚情形及各才女在京里各部司任职之事说了一遍,三姊妹多日未见,竟似有说不完的话,直至田廷陪林氏从上房来,三人才止了说笑。林氏将初见之礼给小花戴上,只见是一个金裸丝项圈,配着一朵鎏金牡丹花坠,取了金玉富贵之意,并呈上吉言说小花来日必然如金似玉,如牡丹一般富贵吉祥,田廷及婉如忙谢了姑母及小山、紫绡,林氏又逗弄了一回小花,才向婉如不舍道:“天不早了,府里有贵客在,姑母和你姐姐不便久留,侄女儿好生保养身体,姑母得空再过来。”婉如听闻便红了眼睛,看着小山及紫绡,不忍告别。田廷更是再三挽留,只说已备了宴席。小山知母亲惟恐外出怠慢主上,又见婉如产后虚弱,这几日断然出不得门去找她们,故向林氏道:“母亲,田府盛情备下午饭,若不领实则不敬,女儿亦想和婉如妹妹多待一刻。今日一早我已禀明了主上,说是来看婉如妹妹,要赶日落才能回去,又请叔叔及小峰代为照应,故母亲不必悬心。”林氏听闻只得罢了,只得叫田廷自去忙,留她们母女说说体己话儿。小山又将与庐陵王在花神庙偶遇、避雨相识、又在长安重逢等事说予婉如,并将父亲命其襄助主上之事亦告知婉如,如今太后竟命他二人一同前往小蓬莱,直叹机缘之凑巧。婉如得知主上倾心于小山,心中甚喜,转而又替二人将来之事担忧,正欲择言宽慰,不料姑母和小山反而笑言安慰起她来,只说好事多磨,全凭上天护佑,婉如虽不解只得说等出了月去求佛祖保佑姐姐的话。

    林氏、小山及紫绡等用罢饭,同婉如、小花等洒泪别过,回到府上。小山郁郁寡欢,用晚饭时亦是笑意勉强。李显问她,方知是不忍亲情别离,只得将小山拥在怀里,任其洒泪。只听小山倚在他怀里说道:“世上最苦的并非黄连,亦非莲子之心,而是离别之痛,思念之苦。这些年来,唯独离别,是我不愿承受的。可偏偏又有太多离别,一次一次,与父亲、母亲、与若花、婉如等姐妹,还有与你……”小山不再言语,只闭目垂泪。李显听闻,想到过几日便要远行,小山又得与父母亲人道别,心下着实不忍,他伸手拂去小山面庞的眼泪,轻声安慰道:“好在我们如今在一起了。”如此相依良久,小山才强作振作,向李显道:“夜深了,我该回去了!紫绡在等。”

    到了九月初三这日,李显、裴忠、小山及紫绡与唐敏、林氏、小峰及红蕖洒泪别过登上海船,扬帆起航。林之洋将家事托了丈母,同吕氏、多九公上了自家海船,顺风而行。不及半日,两船在海港相聚,直奔小蓬莱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