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镜花缘之蓬莱仙缘 > 第二十五章 太后避暑神都洛阳 李显奉旨出洋探花

第二十五章 太后避暑神都洛阳 李显奉旨出洋探花

品目繁多,有上千种,且各花的养护之法亦不相同,真另人眼见大开呢!”太后听闻忙问道:“这《百花清册》你可带了回来?”小山道:“当日父亲说尚有不少的花卉未及编入,新品又层出不穷,只说待来日编撰完成,再抄录刻印。只是各色花卉皆由手工绘制着色,须着画师描绘,方能传播。”太后憾道:“如此说来,眼下朕倒是不得一观了。”说话间薛怀义已备好了车驾,请了太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唐小山,又叫了武三思并宫女、太监、侍卫等一众百余人,前往邙山。

    日及正午,太后一行才抵达邙山。这邙山在洛阳城北,虽不算远,但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山路难行。行至山腰,车驾无法攀行,薛怀义忙上前搀扶了太后下车,太平公主同薛怀义左右搀扶着太后,武三思、上官婉儿、唐小山紧随其后,沿山路行走。不久便行至那四千株牡丹被贬之地,只见这片牡丹扎根在沟壑之处,枝叶繁盛交错,各色牡丹娇艳夺目,因在近水背阴之地,故而炎炎夏日也花开不败,由山腰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皆是牡丹,众人皆道美不胜收。太后见这牡丹果然如司花太监所言,长势良好,才略解了愧疚之心。而小山见了这些牡丹,有些枝叶已然枯败,花却依然,想必是昔日在上林苑受了炙烤之刑,故心下不忍,又想起若花乃牡丹花仙,如今远在他国,虽为一国之主,但并非她志向所在,故心中默道:“因我昔日失职,连累了牡丹花仙,受这炙烤之刑!又被贬深山,忍受分离思念之苦。”不觉闭上眼不忍再看,滴下泪来。众人正自欣赏,忽见山腰牡丹花瞬间收起苞来,叶子也垂了下来,有些牡丹花竟落了下来,一片颓败之势。太后这一惊可不小,竟呆呆愣住,薛怀义和太平公主也不知何故,呆呆的看着,只说好好的正开着,怎么顷刻间便凋谢了。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亦无从解释,只见上官婉儿向武三思递眼色,暗示其巧言安慰太后,武三思忙上前向太后道:“陛下,想必这牡丹花期已过,只是一直强撑着等陛下稽查,才肯收苞。如今陛下已然看过了,才支撑不住瞬间凋谢了!”太后只直视着这片牡丹花海,道:“休要再骗朕了,定是这牡丹花神怪罪于朕,才会如此罢!”薛怀义和太平忙好言宽慰,只是太后神情淡淡的,不肯听信,只说起驾回宫。

    回至九州池,太后深觉不安,不思茶饮,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及小山陪伴在侧,极力承欢好言相劝,亦无济于事。只说昔日下旨命百花齐放乃酒后谬误,前有花神托梦,后有牡丹凋零,皆是问罪于她。太后如此一说,太平公主猛然想起庐陵王祭拜花神归来之后便一病不起,忙向太后道:“昔日母后命皇兄前往金陵祭拜花神,皇兄一回房州便不省人事,莫不是皇兄已然替母后受了罚?”太后恍然道:“若果如此,那显儿是替朕受苦了!只是如今这牡丹凋谢之事,又作何解呢?朕犯的错,朕自会承担。”太平沉思片刻道:“母后,依儿臣所见,这牡丹瞬间凋败确是奇事,不可等闲视之。世间之花,一直以来深受母后庇护,必不会因母后一时失误而嗔怪母后,母后日后只需加倍护花,多行有益于花卉之事,必然可以化解这牡丹的戾气。”太后道:“话虽如此,朕还是不安心。前一次是显儿仁孝,替朕受罚,这次谁又能替朕呢?”太平公主忽想起去房州探病之时,庐陵王被困房州度日如年,曾言平生所愿就是可游历四方的话,故心生一计,向太后道:“母后,儿臣倒有一个化解的法子。适才唐才人说她曾出洋寻父,其父编撰《百花清册》一事,陛下何不派人前往小蓬莱,向唐大仙求取此书,再命宫廷画师绘图着色、抄录后传播四方,母后一人护花功德无量,世间百姓人人护花的功德自不必说了!”太后听闻,心想这倒不难,权作一份救赎之心了。遂向小山道:“唐才人,你可愿再去趟小蓬莱看望你父亲?”小山听闻忙道:“陛下之命,微臣无不奉从。只是去小蓬莱往返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载,陛下命微臣草拟《垂拱集》,虽已过大半,但后续修校之事亦需慎重对待,微臣一去,此事怕要耽搁一阵子。”太后道:“这倒不急,朕另着他人接替。你只去求你父亲,取回《百花清册》即可!”太平公主又道:“母后,唐才人虽出过洋,却是个女儿身,且是为皇家求取此书,唐大仙已然位列仙班,若寻常人等怕是求取不来,母后应再派皇兄亲往求取,想必唐大仙念及母后真心便不会推辞。”太后道:“显儿?他倒是真成护花使了!每每有关花的差事,都派他头上了!也罢,他久居房州也烦闷了,让他出洋去游历一番,也算朕如了他的愿了,只是仍需化名前往,省去许多麻烦。”太平忙道:“母后圣明,快吃杯茶用晚膳罢!”

    话说小山听闻太后命她前往小蓬莱寻找《百花清册》,想到能见到父亲,自然喜不自胜,只不便流露。又听太平谏言着庐陵王同行,万料不到她与庐陵王竟能有这出洋同行的缘分,顿时心下柔情丛生,竟盼早日成行。

    庐陵王接到太后旨意后亦深感意外,他是如此日夜盼望着去长安,不料上天竟赐予这样的良机,故而急急叫来裴忠、贾银,安置王府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