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部分

的,这广告拿到中央电视台放都都够资格……”

    “这本来就是要拿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张恪笑着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只是最后5钟广告,15广告会拿到各地的地方台播放……”

    “那黛儿这下子不是要成名了?”令小燕兴奋的说,“你家的公司确定要请黛儿做形象代言人喽?”

    大家都接受张恪学着替他家里打理公司事务的说法。

    张恪扭头看了黛儿一眼,她眼睛里藏着羞涩与期待,笑着说:“目前国内比较好的广告模特一年的代言费用大约在八万左右,我不会开出更高的价格,工作还是蛮辛苦的,你可以直接跟我们公司签广告代言合约,也可以找经纪人代理……”

    “八万啊,”没见过大钱,张恪报出的数字让令小燕兴奋叫了一声,“朱小军在经贸委工作,一个月基本工资才四百,他不是要工作二十年,才抵得上你一年?”

    第三篇 启航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来做经纪人

    经贸委普通公务人员的基本工资是不高,每年加上各项福利也不过万元左右,不过到地方上调研、审查、开会拿的费用就相当可观。要是有省级机关人员到地方厂企调研、考察,一次的专家费二百元是东海省在九五年的惯例,企业条件越差,给的专家费越多,至于其他的收入,本书不予讨论。

    令小燕一惊一诧倒是引起周叔惠的注意,她抬头问朱小军:“小朱在省经贸委工作?”

    “今年刚毕业,到八月份才去报道……”

    “蛮好的工作……”周叔惠就这么一说,接下来没有下文,张恪看得出朱小军、令小燕两人眼睛里有些失望,嘿嘿一笑,周叔惠也是省劳动厅的资深干部,能这么问一下,已经说明她落在心里,还能指望她给什么允诺不成?忙将他俩支使开,免得他俩太着痕迹自毁前程。

    江黛儿倒没有想到广告代言能拿这么多钱,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张恪这时候也不细说,吃过晚饭,让傅俊先送周叔惠与芷彤回新梅苑,广告片的事情既然顺利解决掉,张恪便决定明天赶回海州,期末考试能不能缺席,还是尽量不要缺席,方方面面的面子都是要给足的。李明瑜与惜容、惜羽两小姐妹今晚就住在这里。

    待傅俊送周叔惠与芷彤走后,张恪借着机会敲打朱小军:“朱哥有些c之过急啊。”

    让张恪这么说,朱小军心里多少有些不甘,脸涨得通红,张恪微微摇头笑了笑,他还不如自己刚毕业时,大概是家庭的原因,朱小军虽然待人处事都温和小翼,但这种温和都是训练出来的。年少得志的傲气还是遮掩不住,人不可无傲骨,但是傲气要不得。刚毕业就让他太顺利,只怕对他以后的发展反而不利,张恪也不再多说什么。

    这小小的c曲,旁人自然注意不到。

    令小燕、林冰拉着江黛儿来问张恪广告代言的事情,既然每年的代言费用高达八万,当然不会只是拍广告片这么简单,还要参与公司组织地各种营销宣传活动,她们都是学国际贸易的。对基本的情况还是清楚,林冰担心的问:“你家公司不会让黛儿做些不好的事情吧?”

    “什么不好的事情?”客厅的沙发给惜容、惜羽两姐妹占着。张恪他们在坐在餐桌旁说事,张恪让林冰这么一问。愣了一下,旋即嘴角露出意会的浅笑,偏偏撇着嘴,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神态问林冰:“什么不好的事情?”

    林冰比令小燕耿直多了。她还没有学会察颜观色,直接就吱吱唔唔地说:“比如就陪客户吃饭喝酒,或者客户提出的其他一些特殊地要求……”

    “正常的商业应酬应该要地,至于你说的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要是黛儿愿意,公司会额外支付报酬……”

    “啪……”后脑勺给扇了一记。张恪回过头看见许维叉腰站在他的身后正瞪着眼睛看他:“多大地人。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什么叫特殊要求,真搞不懂现在小孩子脑子里装着什么东西?还是啊。黛儿是你能随口唤的?”

    许维故态复萌,张恪头皮发麻,嘿然一笑,说道:“林冰先瞎问的……”

    令小燕笑着说,“其他人我倒不担心,就怕张恪趁机提什么特殊的要求,黛儿傻乎乎,很容易一迷糊就吃大亏,我们应该帮她找个强势的,可以镇得住张恪地经纪人,免得他打黛儿地主意……”

    江黛儿经不住大家地戏弄,粉脸涨红;张恪坐在她左手边,坐直身子透过t恤衫领口能看见她的细润的锁骨都是粉红色,要是江黛儿能犯迷糊,说不定真会提什么特殊的要求。

    江黛儿心虚的说:“我让许维帮我,行不行?”

    “只要你乐意,阿猫阿狗都可以,不过经纪人的工作很复杂,就怕许维姐照顾不来……”

    “5岁的孩子我都能照顾,黛儿又有什么难照顾的?”

    见许维嘴硬,这么容易就落入圈套,张恪颇没有成就感,笑了笑,说道:“经纪人可不是保姆,国内保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还很罕见,不要以为经纪人照顾黛儿姐的生活起居就可以的,那是保姆,不是经纪人……”

    九十年代中期,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纪公司,国内所谓的经纪公司只是赚取差价的客,不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服务。

    许维愣了愣,气焰没有那么嚣张了,问他:“那什么才是经纪人?”

    张恪笑着说:“经纪人需要负责策划黛儿姐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训练,确定她的公众形象,决定参加那些活动,制定两到三年的发展计划;在黛儿姐出道之后,经纪人帮她负责处理一切外来业务、活动邀请,黛儿姐只需做艺人应该做的事情、专心提高演艺水平就可以了……比如说,现在黛儿姐离一名合格的代言模特还差一些,形象需要请专门的设计师指导,大量贴合设计形象的品牌服饰必不可少,形象代言人还需要主持公司的商业活动,主持、才艺方面都找专门的老师来培训,形体训练、普通话纠正、舞台表现力训练等等都包括在内,若确定要向歌手的方向发展,先要确定适合发展的音乐路线,联系国内的音乐资源,包括音乐制作人、歌曲创作人、音乐制作单位、发行单位、电视台、电台等,还要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旨在提高黛儿姐的演唱水平,参加活动可以促进她音乐人的公众形象……这些都是在黛儿姐出道需要经纪人精力安排与策划的,等到黛儿出道之后,围绕在黛儿姐周围是一个团体,经纪人将是这个团队的领袖,不仅要领导包括化妆师、保姆、宣传助手、保镖在内的团队,还要负责交涉一切外事活动,有必要时,甚至要精心策划一段绯闻提高一下黛儿姐的知名度……”

    张恪的一段活,围坐在餐桌上的众人眼睛都傻了,虽然她们理解张恪的这番描述更接近经纪人的定义,但是国内哪里找得到这样出色的职业经纪人?当时国内比较著名的艺人,都是用自己家里人,包括那英都用自己的姐姐当经纪人,这更接近保姆或许私人助手的角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

    “那按照你的要求,黛儿要找个合格的经纪人还真不容易……”许维疑惑的问。

    “我啊,你没见我说得头头是道,除了我还有谁有资格当黛儿姐的经纪人?许维姐顶多够资格当黛儿姐的私人助手负责黛儿姐的生活起居……”

    “怎么感觉不对劲?”许维张了张嘴,疑惑的注视着张恪好一会儿,才说道:“你怎么对这些东西这么熟悉,你是不是早就有别的意图,挖好了坑等着黛儿跳下去?”跟令小燕、林冰对望了一眼,林冰掰着手指说:“张恪主动找黛儿去拍广告,又让黛儿做他家公司的形象代言人,绕着弯子又毛遂自荐做黛儿的经纪人,绕来绕去,都是他家的那一亩三分地里转悠,不是他精致设计的监守自盗,那是什么?”临了还感叹了一句,“年纪小归小,追女孩子的功夫倒是超一流的啊!”朝令小燕挤挤眼睛,说道:“我还以为就你家小军的花花肠子多,倒不是贬低你家小军,跟张恪比起来,就剩提鞋的份了。”

    令小燕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恨的是,黛儿还心甘情愿的闭着眼睛往里跳。”揶揄的朝江黛儿挤挤眼睛,江黛儿满脸羞红,听着她们肆意的哄笑,完全没有反击的余地。

    张恪恍若未觉她们的揶揄与哄笑,嘴角挂着从容的微笑。张恪心里清楚,黛儿要走上歌手的坦荡星途,可不是太简单的事,就国内九十年代的音乐发展模式,江黛儿不可能轻松。江黛儿的天然未雕饰的纯净声音,不适合国内的流行音乐路线,在国内既然找不到优秀的流行音乐制作人,也很少有优秀适合江黛儿声线的流行歌曲创作人,港台歌曲依旧是流行歌坛的主流,但是在九七年前香港回归之前,音乐制作方面的交流,两地还很不充分。

    当然,也不是没有捷径可走,只是张恪目前腾不出手分心做其他的事情。张恪亲自负责爱达的市场运作与宣传,捎带着引导黛儿在商业宣传活动中的行为,根本就不增加工作量。

    第三篇 启航

    第一百八十八章 小酒馆大作为

    无论令小燕、林冰她们怎样取笑,江黛儿还是接受张恪的安排,先安心在飞鸿广告帮爱达电子拍摄平面宣传图片,暑期里配合爱达电达商业宣传活动之余再进行一些音乐与形体上的培训,许维最终只能接受黛儿私人助理的角色。

    总之,代言的费用虽然有八万元,但是张恪一句“经纪人要对开支用度有统筹”的话,将江黛儿、许维的生活削减到每月六百元,一句“黛儿姐还没有出道”的话,将服装费削减掉,说什么“未成名就不能享受知名艺人的待遇”,让江黛儿先去报名参加那些大众化的培训班,培训费节约了一大截,让人怀疑一年能不能用掉八万元代言费的三分之一。

    张恪第三日才与傅俊如期返回海州,为了装模作样给家里交待,返回海州就留在富贵园小区的住处温书,虽然课本的内容都有学习,但是只花两三天的时间温习远远不够,六月三十日考完试,唐婧问他的考试感觉如何,张恪只能回答说:“还行,感觉不比期中考试难。”他忘记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缺席他最擅长的英语科考试,考分当仁不让的蝉联文科年级倒数第一,倒不坠他四大公子的名头。

    唐婧见他这样回答,就大感头疼,还不忘劝慰他说:“反正大家对你的成绩也没什么期待,你不要太担心了……”

    “你暑假怎么安排?”平日重点高中的学习任务繁重,每个学生的业余时间差不多都给挤占了用去学习,特别是唐婧这样让大家期待着、性子又好强、加上又是班长的好孩子,几乎没有时间缠着张恪。但是漫长地暑假总不能将唐婧完全丢下不管。

    “唉,除了暑期补课之外,我妈还给我报了很多培训班,她倒不考虑她女儿能不能承受!”

    这个夏天以华东、华南地区的市场为重,张恪注定要奔波不歇,捎上唐婧倒不是不可以,就怕她吃不了这苦,让顾建萍找来这么多培训班缠着她也好,张恪嘿然一笑,没有多说什么。问唐婧:“上次让你帮忙搞的那个新产品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稿,整出来没有?”

    唐婧将随身的挎包打开。拿出一叠纸递给张恪:“因为搞这个要是考试有退步,那就惨了。”

    爱达推出的第一款影碟机上市。由盛鑫那边负责组织新产品上市新闻发布会,盛鑫有爱立信398市推介的成功经验,省城那边的媒体都乐意跟他们合作,活动交给盛鑫负责,让人放心,张恪只安排刘明辉配合他们,此时只需要尽量多的联系潜在的经销商到会就可以了。

    让唐婧做同样地策划案。只是让她有机会锻炼一下。不然无缘无故的将她丢到一边,谁晓得她心里有多少怨言?张恪接过那叠纸。翻看了一遍,唐婧对这事还相当上心,还真担心会耽搁她地学习:“嗯。比公司那些专门做这个的人还周全,我先看一下,再让他们拿去参考……”

    “我能参加新闻发布会吗?”

    唐婧长眉修直,眼眸子又长又媚,清澈地眼神却天然有股子魅惑劲儿,让她定睛看着,张恪哪忍心拒绝:“发布会在省城举行,也不是很远,到时候我让人开车来接你。你不是也要看看芷彤吗?到时候就住徐伯伯家里。”

    “那就这样说定了,你可不要爽约啊。”

    张恪哪敢爽唐婧的约,不过心里想着晚上还要去见许思,跟唐婧说话的底气就没有那么充足。今天许思家里搬家,许维还特意从省城赶回来。

    许思家房子的事情,由她小舅在中间筹谋,三四天就办妥当,张恪托邵至刚代表公司出面,将许思家那栋宅子买下来。当时市里给出的拆迁安置标准是有效建筑面积以每平方米八百元补偿,许思家的有效建筑面积是三间正屋加上一间作厨房的耳房,差不多一百个平方,既然要帮许思家,就要算糊涂账,许思小舅将许思家院子也计算在内,折算出一百八十六个平方,邵至刚装出焦急地样子要让许思一家人尽快搬出,将购置价提到每平方米一千元,最终将十八万六千元交到许海山手里。

    至于今后会不会被拆穿,张恪也管不了太多,当然,事情能按照张恪地设想发展,只要对沙田东片进行商业化运作与修缮,这里的房产价值两三年后会上升相当大地一个台阶,也就是只需要瞒着许思家人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了。这时候不能给许维太大的压力,有了这十八万,许思家就差不多能将外债还清大部分,虽然还短缺几万元,但以许思家地收入,也没有必要太迫切。

    无论是许思还是许思父母,都想从沙田搬出去,虽然她们一家人生于斯长于斯,但是往事中掺杂着太多沉重的东西,颇有让人不堪回道的感触。

    许思家在启秀中学附近的老干休所租下两室半的中套房子,房主是退休的老军官,他退休后随儿子、媳妇住在北京,海州的房子就空了下来。虽然听老军官吹嘘是大校衔退休,但是对房租斤斤计较,每个月三百二十元一步不让。虽然房子没有装修过,但是毕竟是给退休老干部安排的房子,房子质量以及宿舍区的环境都相当理想,许思父母觉得租金还是贵了些,但是许思坚持要租下来;仔细衡量一下家里的收入,倒也没什么,许思父母最终没有坚持。

    搬家的这天,倒没舍得请人,只请了两名工友帮忙,施卫忠当上厂长,也没有空闲过来帮忙,许海山自己用平板车将整个家移到新租的房子里。

    张恪将唐婧送回师院,寻着地址赶到离一中不算远的干休所,赶着看见陈妃蓉骑车往里走,想必她爸妈也过来帮忙搬家,车子绕过陈妃蓉,张恪按下车窗,跟她打招呼:“你也去许思姐的新家?”

    “啊!”陈妃蓉惊讶的轻呼了一声,出乎张恪意料的,她点头应了一声,“嗯!”

    车子转眼就超了过去,没看到陈妃蓉一贯冷淡的表情,张恪倒有些意外,摸了摸脑袋,心里想:难道最近魅力又增加了?自嘲的笑了笑,赶到许思新家,没有等陈妃蓉过来,先跟傅俊上了楼。

    虽说是中套,房子依旧很小,靠着墙角摆着一张红漆八仙桌,大家都围着桌子歇坐,刘芬看着张恪过来,就笑着说:“张恪脑子果然灵光,流水席才办了这几天,每天两餐都要有八九桌……”

    陈奇下午过来帮忙了一会儿,这时候赶回餐馆。张恪之前建议陈奇在酒馆里摆流水席,每天只需要准备八种大碗菜,凑起十人就开一桌流水席。陈奇狠狠心,隔天就拿五百元到海州日报发了两天的中缝消息,按人头每人收十五块钱,一天八九桌,加上酒水,差不多一千六七百元的营业额,这是只能摆下四张桌子的小酒馆所无法想象的。

    听刘芬介绍,她家酒馆办流水席时请了一个人手,没两天见这么受欢迎,没两天过,又增加了一名人手。

    本来刘芬见张恪就热情,眼着张恪进门来,眼睛都笑眯了,嘴里还说:“今天考试啊,妃蓉还说考过试要过来玩呢,张恪过来,有没有看到妃蓉?”终是忍着没问张恪考试怎么样,听说不大灵光,万一问恼了,可不成了弄巧成拙?

    张恪也没提在路上遇到陈妃蓉的事情,没看见许思、许维她们姐妹俩,许思父母在房间里收拾,还没有意识他过来,问刘芬:“许思姐、许维姐两人呢!”

    “她们去店里了,听着你要过来,让陈奇烧几样拿手的菜让她们拿回来。”

    许思、许维将几样菜拿过来,等许思她小舅施卫忠人过来才开席。八点钟不到,陈奇也赶了过来,他看着张恪疑惑的眼神,解释说:“晚上只做六桌菜,这里用去一桌,还给一家庆生的订走一桌,店里四桌菜,一批头就清空了,现在每天增加到十桌左右,再不能增加了,地方小,人吃不消……”

    张恪笑着说:“陈叔虽然只做八样大碗菜,只要在这八样菜式上下功夫,再坚持每个月在海州日报做中缝、小版广告,指不定一两年就有大作为……”

    陈奇也不是没有想法的人,只是人生受挫太多,一直不敢轻易妄动,妻子刘芬工作稳定下来,才使让狠狠听了张恪的主意办流水席,十天的工夫能顶以往小半年的收入,这是他之前所不敢想象的,他也反思过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主要还在于两点,八样大碗菜精致实惠,流水席的形式新奇引人。张恪之前给他总有些纨绔子弟的印象,这下来,印象就迥然不同了。

    第三篇 启航

    第一百八十九章 农机厂的出路

    陈奇的酒馆真要做起来,张恪倒不介意介绍邵至刚、吴天宝给他认识。

    张恪对吃食还是很讲究的,不然也不会有一手好厨艺,只是从没有做厨房开饭馆的念头;九十年代厂企效益不好,男人大多数没有更好的出路,研究吃喝的人倒是不少,大家就陈奇办流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