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王小波十年祭 > 第 11 部分

第 11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古流芳的爱情。

    令人惊奇和引人入胜的是,王小波把某种显然是出于胡诌、虚构的唐人生活情景描写得那样具体、言之成理,充满富有戏剧性的细节和奇闻轶事:李靖住在泥水洛阳,人们都架着拐在街上行走,不是老百姓的人坐在8匹马拉的轿车里呼啸而过时,老百姓就得撑开伞接泥巴。这样要上一趟街还得带上换洗衣服、牛n脬(里面装洗脸水),以及另一把备用伞(以便两把伞对起来在里面换衣服)。当然如果你有钱也可以叫taxi,大隋的taxi是一些黑人,他张开口袋驮你,不过也可能碰到冒充黑人的taxi,他会把你按到臭水沟里抄去你的钱袋……王小波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那些流氓“头发用榆皮水梳得贼亮,嘴里嚼着蜜泡过的老牛皮(当时已经有了阿拉伯树胶做的口香糖,但是太贵,一般人买不起)”。还有“红拂穿的皮衣裙是真正的摩洛哥皮,不像别的妓女,穿着土硝硝的假摩洛哥皮,不但格格作响,而且发出臭气”。

    李卫公擅长发明(这发明当然也不外是王小波的设计),他发明过开平方的机器、手摇的鼓风机,(王小波让这些机器具有古代的朴拙外表,又与一些数学原理、公式联系起来。)可是李卫公的发明要么变成了皇帝治人的工具,要么落到蠢货手里造成火灾。等到他证出了费尔马,他就成了被朝廷监控的人,落入了卡夫卡式的处境:走到哪里,p股后面都有听差押着。就这样,一旦他走出了听差的视线,听差们就被杀掉一批,再按几何级数增补上。终至于有一天听差们与洛阳城的老百姓发生误会,混战一场,李靖却还不知他就是罪魁祸首,人们都在讨论拿他的r泥做茅坑里的砖头还是做包子馅。这么着,李靖就和红拂逃出了洛阳城。

    。 书包网最好的网

    重说生命、死亡与自由/艾晓明(2)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王小波这不叫写小说,这整个就是胡搅蛮缠,以捣乱为叙述策略。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在新时期小说各路豪杰、各种写实、以现实为指涉的小说模式里,王小波实属一路异数。鲁迅对我国唐代传奇小说有这样的评价: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

    鲁迅所说的“文采与意想”,实在是中国小说在其童年时代自由放任的性格体现。至近现代以来,小说背负意识形态使命,天真尽失,积重难返。小说形式的活力直至新时期文学才逐渐释放出来。王小波在移植唐传奇的同时,把传奇那种尽幻设语,作意好奇,换句话说,把小说作为假定性情境的这一精髓尽兴发挥,在发挥的同时寄托讽喻。在这一点上,他的追求与米兰·昆德拉设想过的小说素质之一不谋而合,昆德拉说的是,需要一种特殊的小说论文的新艺术,它并不自称提供了一种无可置疑的启示,而是停留于假设、游戏或讽刺。

    在《红拂夜奔》中,李靖、红拂、虬髯公以其各自特异的生活方式、人生追求成为现代人的不同象征。他们全都陷进一个大怪圈里,这个大怪圈是现代读者十分熟悉、感同身受的某种心理、某个群落、某类生存困扰。李靖年轻时要证明自己聪明,惹出了杀身之祸,到了他在长安的后半生就是穷其心智证明自己傻。他的智慧变成了装神弄鬼,到了装得不小心,和皇帝鬼扯说漏了嘴,他就第二次完蛋了。他不再用长棒面包充当阳具作为皇上尽忠精神抖擞状,他设计的长安城也就荒腔走板,一团糟了。

    虬髯公在小说中是个不得志的变态分子,后来到扶桑国当了独裁者,他那曾经自我压抑的性欲向了相反的方向发展,变成了与正常人嗜好相反的准虐待狂。假如说红拂和李靖代表了一个有灵有欲、有智有趣的性a世界,虬髯公则按照他的权力意志,制造了一个只存在权力与服从的“鱼德”世界。作品描述到,虬髯公久而久之也变成了一只鱼的模样,“等到他老死的时候,只有一寸厚,嘴脸都长在背上,但是有半个排球场那么大。”他的独裁和施暴都在滑稽又古怪的变形状态下进行,仿佛流动不定的黏痰,令人不是恐惧而是恶心。

    像王小波的其他几部作品一样,作为情人和朋友的女性凝聚了生命世界的动人魅力。她们比男性更少承受社会责任,在追求爱情时比男性更热烈、更无畏。她们也都是现存的、井然有序地礼仪社会的淘气包、精灵鬼怪的恶作剧者。在李靖死后,红拂申请自杀,作品中作了数种假设,这可能是出于恐惧,又或者是出于厌倦;无论出于哪一种动机,红拂的欲求和意志仍然包含了巨大的激情,是以否定生命的方式表达了对无智、无爱、无趣人生的坚决拒斥。但是从自杀指标的审批到一系列典章制度礼仪的履行,手续无比繁琐复杂,作者以他对死刑知识的丰富想象展示了作为承受死亡的个人和作为看客的整个社会各自的心理反应。死亡的痛苦和恐惧是潜在的,得到充分描写的是死的仪式化程序、死的可观赏性,死对于执行死刑者的娱乐性。而死亡的性质在这一系列庆典仪式中不可避免地变成滑稽。仪式令死的过程旷日持久、漫无终点,几乎是无限地延宕下去,它是消除了生死对立的某种垂死状态,生非生、死非死,生不知始于何时,死不知终于何时。这样,作者也就最大限度地渲染在某种绝对权力之下,生的荒谬处境。红拂和李靖都曾拥有过他们的乌托邦,但是,当他们发现这个乌托邦出了问题,想要再度逃亡时都失败了。

    到现在为止,上面介绍的还只是传奇在小说中的再生,而小说中王二的叙述,既展示了这一再生的c作过程,又是一个类比、一种人物、情境的引申及对照。就情节发展而言,这种类比是对话和共鸣,当卫公和红拂野合时,我和同居一套房子的离婚女人小孙搞到了一起。当卫公位极人臣,我也当上了数学“人瑞”。“我们享受非法性生活,可以想象卫公和红拂享受性生活的姿势的要点”,这种描写,解构了传奇的浪漫色彩,令之变得陌生,因而复活了人物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就小说的结构原则而言,它从现实和幻想两个极端不断触发作者想象的机关,使他在空前广阔的叙事空间里借题发挥。关于聪明人装傻、上上下下互相糊弄、关于连坐、折腾人、打小报告、坑蒙拐骗、作为群众的算计及其当领导的人愚弄人的理由……总之,关于中国人心理、思维方式及做人态度的含糊、怪诞,这种种不可告人、不可理喻的心理缺陷,在李靖与红拂、王二与小孙的遭遇中,时时得到双重的影s。而将这一双重人物、双重情境的类比综合起来,我们获得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个人生活的立体图像,想象与真实、内心与外表、他的社会角色与自我、他对于自由的强烈欲望与这个欲望仅不能发于内心又止于内心,这一切,以极其矛盾、分裂、全然不可能又浑然一体的形式共存。莫泊桑说:漂亮朋友就是我。王小波说:我们就是j细、盗墓贼、菜人。我们还可以说:我们就是李靖、红拂、虬髯公。

    书包网 。。

    重说生命、死亡与自由/艾晓明(3)

    《红拂夜奔》在王小波的《怀疑三部曲》中是厌倦之作,它把有趣作为一种价值、理想和美的境界重述了生命、死亡和自由,这话题属于人的终极关怀,同时也属于艺术的永恒主题。在王小波的创作道路上,这也是一部风格化的成年作品。他的叙事艺术特别见之于比喻的运用,这种比喻的巧思和意象的密集令作品肌质紧密富于弹性,经得起重读、细读而且要求这种阅读方式。他的比喻方式是一种远距离的意象衔接,常常不是就事物的表象,而是就其抽象性质来建立类比关系,如说当年洛阳城里领政府津贴的线人“比前东德所有的雷子加起来还要多。”又如做a的时候:“我的那个东西直挺挺,仿佛在行纳粹礼”。比喻有时是对某个外形特征的夸张,比喻体与喻象及其不相称的比例构成奇特的相似:“红拂头发三丈长,洗完了头她就像一个大蚕茧,这时她得把自己一点一点地从头发里摘出来。”又如:“无数条人走的路,就像一束没有绞紧的毛线,到了崎岖的地方束紧成一团,到了空旷的地方就散开成一片。”王小波得自由联想常常就是借助着比喻铺陈生发,它是描绘人物的手段——虬髯公变扁了以后,他就无孔不入、无所不在了,“假如有门的话,他就可以从门缝底下滑进来;没有门的话,他可以从墙头上飘过去,就像风吹动的一幅床单飘过墙头一样。”它也是情节过渡的动力:今与昔、叙述者与被叙述者、此种情境与彼种情境,彼此都是对方的喻象或喻体。由于佯谬的语气、双关语、设问与明显不合情理的回答,在这些特定的上下文语境中,明喻成为隐喻和反讽。

    在严肃文学和实验性作品面临重重出版困难的今天,王小波是个不走运的小说家,至今国内尚未有一家出版社明确落实出版他的长篇三部曲。然而,小说手稿在多家出版社的编辑个人、在若干高校文艺批评的专业读者那里,赢得了强烈的好评。有论者预言,将来未必没有人像研究乔伊斯、卡夫卡的作品那样重视这部作品。就此而言,王小波是幸运的,因为,只有真正的才会遭遇这一殊荣。

    1993年11月16日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跳下床来评《红拂夜奔》/张世君(1)

    作者:这篇书评是我在3年前写的,那时我刚调到暨南大学不久,没有住房,情绪忒低落。读到友人晓明推荐的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手稿,竟然对自己的生存困境也有了一种幽默,当即写下这篇文字。可是由于某些禁忌,此书不得出版,我写的这篇书评也不被刊物采用。3年后的今天,我刚刚分到了住房,却突然得知王小波不幸仙逝,我震惊得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这正是他写作的高峰期呀!就像我有了住房一样,他也该在中国大陆看到自己的小说集出版呀!又闻花城出版社以出版家的良心与魄力出版了未删节的《红拂夜奔》,王小波地下有灵当是一个慰藉。我从手稿中找出这篇书评的底稿,不加修改把它交给编辑,谨以此纪念王小波先生。

    1997年5月6日于暨南园

    我读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不多,总以为花那么多时间,还难得读到一本好书,也就没了兴趣。说这话,显然很有些得罪那些已经著名的和即将著名的当代小说家,也显出自己的愚昧。可这就是我的现实生存状态,我是个“工资很低,没有住房”的教师,我得为喂饱我的女儿而奔忙。我愚昧,没有工夫。挚友艾晓明博士向我推荐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并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把电脑打印稿寄来广州,说是可以从中获得一种阅读的乐趣和想象的解放。受朋友热情的感染,我就拿起稿子来读。谁知一读就被勾住了,昨晚一气读完它,今早跳下床就来写这篇书评。

    《红拂夜奔》,看这题目,知道历史的读者会以为它写的就是隋末杨素家妓红拂敬慕大军事家李靖,私奔相从的风流逸事。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没有多大意思,现在地摊上多得是够刺激、够性感的读物,何必要费脑筋去读那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死人的爱情呢?早就化灰没味了。这本书的有趣就在这里,它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观照历史,又以历史文化原型来建构现代小说的结构。历史的重建和复归在于人类有共同的心理品质、共同的生存状态和共同的生存困境。正如王小波的序中所说:“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人类自身的进化是在不断循环、重演的历史中进行的,唯有如此,那些世代相传的古典名著才能震撼现代读者的心灵,引起我们的共鸣;那些借鉴历史原型的现代作品才能激发我们真正的兴趣,使像我这样读当代小说不多的人开卷有益。王小波写的就是这样一部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双向建构的小说,是一部读时会心会趣,读后要大声喝彩“太棒了!”“太霸道了!”的书。

    王小波采用荒诞、象征、影s、黑色幽默、反讽、类比、还原等手法来写他的小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现在写着这个古代大科学家李靖的故事,也在煞费苦心地把各种隐喻、暗示、影s加进去。”书中把历史和现实穿c交织在一起,古代主人公是李靖,现代主人公是大学教师王二。他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有惊人的相似,从而成为古今两兄弟。

    李靖是个发明家,他的各项发明不仅不被采用,反而因此受到迫害。他做不好知识分子就改行当流氓,得到妇女的青睐和满城人的敬畏。他的学术著作不能出版就画春宫画,立竿见影卖大钱,备受书商和读者的欢迎。他考数学博士总是考不取,不是他的数学不够精通,而是同时要考和数学风马牛不相及的《周易》。他答不出这儒家经典,就在考卷上写“大隋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谁也不敢给这个政治性答案打零分,他得了满分。但考官觉得他在取巧,就给他该得满分的数学卷子打零分。这说明考官也贼精。洛阳城容不下能人、聪明人,李靖四处受追打。洛阳城市民不满官差,大隋军队便连夜开进洛阳城镇压s乱,各个兵种都出动了,装甲步兵、轻步兵、铁甲骑兵、工程兵、炮兵等,不一而足。当晚洛阳城的男人死掉1/6。李靖被看做是s乱的头领,受到官府追捕,不得已逃离他喜欢的洛阳城,红拂随他一起夜奔。

    书中还写了侠客虬髯公,这是个畸形变态的人物。他在杨素家打草鞋,教红拂剑术,红拂视他为亲兄长。殊不知他却是政府派来的密探,专打红拂的小报告,并使很多无辜进了万人坑。政府鼓励民妇为娼,雇佣李二娘做李靖的姘头,每月发给她25两银子的政府津贴,任务是和李靖做a,记下他在床上说的不法言论。李靖老来装疯卖傻,死后红拂申请自杀指标,为盖满上下官府数不清的公章差点没跑断腿。凡此种种,读着既奇异,又能引起人的种种类比联想。

    。 书包网最好的网

    跳下床来评《红拂夜奔》/张世君(2)

    王二是个大学教师,他一心求证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在17世纪提出的费尔马定理,夜以继日地努力。他对自己的研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不知究竟有多大意义。他生活在一个讲连坐的环境,系里的一个女教师超生第二胎,全系扣发奖金,他这个单身汉也被罚了款。他和周围的人都遭到异化,互相监视,人人自危,他好不容易甩掉了钉梢的,新的盯梢者又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他的“工资很低,没有住房”,领导安排他和孙女士合住一套公寓,共用一个卫生间,免不了进进出出你躲我闪的尴尬。环境造成的气氛刺激他不断研究孙女士的身体,下意识地对她喊出了米兰·昆德拉的话:“脱”,他们终于未婚同居了。事后他把这事与政府收买李二娘刺探李靖的事联系在一起,不禁毛骨悚然,不明白领导为啥让男女混住。他喜欢睡觉,一遇上开会就打瞌睡。他的心思与红拂做a时睡觉一样:“等我睡着了随便你干什么。”

    千年活一回,李靖和王二的蒙太奇组合折s出中国知识分子从古到今的生存状态。现代人竟和古人一样活得无奈,活得尴尬,活得痛苦,活得绝望,活得变态,令人感到震惊、愕然。这是跟东方文化传统有关,还是跟人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大循环有关?小说没有提供答案。作者只是把现代人的这种生存困境暴露出来,别的就留给那些热爱智慧,喜欢有趣的读者去思考。

    这部小说的白话语言的表达力极其漂亮,文笔恣肆,色彩飞扬,毫无禁忌,充满奇思异想,显示了作者的大智慧、大才气和大勇气。它是真实与想象的结合,真实得叫人感到难受,坦白得让人觉得丑恶,想象又给人带来幽默感,使你产生一种冲破禁忌的渴望,也想跟着作者来游戏一番,大说大笑一吐为快。这表明王小波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张力和内在自由,虽然活得无奈,但思想活跃,使得笔下的文字妙趣横生,妙语连珠。它让一贯拘谨严肃的中国读者也有了肌r松弛、幽默玩笑、解除思想捆绑的宣泄时候。也许这种幽默的人生态度、毫无禁忌的心灵自由是摆脱生存困境的一条出路,它增强了人们对现存困境的韧的承受力,使人“强忍着绝望活在世界上”。人生虽无奈,但还有心的自由,也算来人世潇洒走了一回。

    这是一部立足未来、面向世界的东方现代派小说,王小波在总序中说:“写作的意义不仅是在现在,而且在于未来。”他还在正文中说:“我讲这个故事虽然和中国大陆、大唐朝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全部只能在这里发生。……我们可以设想这个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

    《红拂夜奔》的风格、技巧和内容,在中国当代小说中是罕见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过,它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奇书,可以想见后人对《红拂夜奔》会像研究乔伊斯和卡夫卡的作品那样认真。能在后人之前读到这样一部未来的名著,是当代读者的一种荣誉,我感到有幸。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