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无良皇帝 > 第 22 部分

第 22 部分

着波浪,缓缓飘向远处。没一个花灯,都代表着一个愿望吧。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个女孩子的愿望,会实现呢?

    喜儿找人借来笔,与陶莹莹俩人,躲到了一边,在花灯上刷刷的写上了愿望。旋即点燃中间的蜡烛后,便放到了河里。

    恰好一个小波浪打了过来,花灯随着波浪,缓缓地往中间飘荡而去。

    我和白士行交换了个眼色,白士行投来一个放心吧的眼神。原来我让白士行去买花灯的时侯,就已经做下了暗记。过得一会,自然会有御前侍卫,将她们的花灯打捞上来,让我看看究竟是什么愿望?不得不承认,这个陶莹莹,确实将我的好奇心,全部吊出来了。

    良久之后,当那花灯消失在茫茫花灯群中后。两女才恋恋不舍的回到了岸边。

    “吴公子,白公子。小女子真的要告退了。”陶莹莹缓缓说道,脸色有些潮红,似乎刚才那放花灯之举,对她也是蛮有触动的。

    “陶小姐,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强留了,但愿后会有期。”我轻轻笑了一下,却暗地里对白士行使了个手势。

    “但愿吧。”那陶小姐欠了欠身,准备转身离开。

    白士行收到我的手势,迅即用担心的语气说道:“爷,我从衙门那边听说,最近京城治安不是很太平。前些日子,已经有两个妙龄少女,在夜间行路时,被先j后杀了。那y魔到现在还没有被抓到。”

    “士行,你是说真的?”我大声惊讶地说道:“那陶小姐她们这样回去,不是太过于危险了?”

    “小姐,我怕。”喜儿被我们一唱一和,说的有些心虚了起来,拉着陶莹莹的手不放。

    陶莹莹却神色坦然道:“喜儿莫怕,我们跟随着人流走,就没关系了。”

    “陶小姐,在下是越想越不放心。”我眉头皱着,颇为忧虑道:“是在下害得小姐晚归的,若是万一小姐你出了什么事情,我心里会内疚一辈子的。”

    “公子无须多言。”陶莹莹淡然地往了我一眼,轻轻一笑,似是已经看穿了我的用心:“公子既然有此心意,奴家在此谢过了。”

    这陶莹莹,开始对我自称奴家了。虽然还是有些陌生的称呼,但是比那自称小女子,要亲切上不少了。心中微微喜道。

    我和白士行,一路保护着两女往白虎街走去。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只是这陶莹莹,性格委实沉稳,我每讲一个笑话,她都会微微一笑,颔首一下。不像那个喜儿,经常笑得前仰后翻。

    我故意讲了两个冷笑话,发觉那喜儿倒是不笑了。然而那陶莹莹,却仍旧浅浅笑着。不愧是老狐狸的女儿,沉稳地可怕。

    一路来到白虎街,陶莹莹止住了步伐,淡淡道:“公子请回吧,在这里已经非常安全了。”

    这倒是说的是实话,在这条大街上,大多住的是朝廷官员。守卫比别处森严了许多,没有几个小毛贼,敢在这里撒野的。

    “对了,公子是否认得家严?”那陶莹莹突然开口问道。

    她怎么会突然开口这么问?不过,我迅即撒谎道:“不知陶小姐父亲是?”

    “家严礼部尚书陶迁。”陶莹莹说着,对我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轻声道:“公子,奴家走了。”

    说着,携着喜儿,缓缓离去。

    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疑惑道:“士行,她怎么会突然问这一句?”

    白士行也是摸不着头脑:“按理说,这陶莹莹不像是个喜欢抬出家庭背景出来炫耀的女子啊?”

    对了。我一拍脑袋,汗颜道:“我们都没有问她们住哪里,就直接带她们来白虎街了。呵呵,估计她心中定在怀疑,我们是不是故意接近她的。她刚才这么说,摆明了是告诉我们,她已经看透了我们的用心,别演戏了。”

    “这陶莹莹,真和陶大人有些相像啊。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白士行也有同感的说道。

    “管她,反正从那花灯上,就可以看出她心中的隐私了。”我一弹手指头,嘿嘿笑道:“真是期待,像她那种特别的女子,会有什么样的愿望呢?”

    白士行会意,立即往暗处走去。不多会儿,便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面前,将几张叠好的纸张送到我面前:“爷,这就是从那几个花灯里找出来的。”

    我结过手来,先打开一张看了一眼:“我的第二个愿望是,今年会发大财,赚很多很多的钱,用银子打造一张床,可以整天在上面睡觉。”

    我顿时愕然,汗。这一定是喜儿那丫头的愿望。

    再打开一张:“我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小姐平平安安,不要有什么灾难才好,保佑她,可以实现她的愿望。”

    这应该还是喜儿那丫头的愿望。

    再打开一张,从字迹上来看,这应该是那陶莹莹的笔迹:“辛苦你了,吴公子,半夜三更的,还派人打捞花灯。”

    我顿时愣在了那里,这陶莹莹也太厉害了吧?竟然能够猜到我会去把她的花灯捞上来?

    急忙再打开最后一张,上面写道:“吴公子,从你的歌声中可以听出,你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希望你能投效国家,真正的为民做事。若有什么难处,可以去找我父陶迁,他一定会给你帮助的。顺便说一句,你的歌词不错,但是嗓音需要练习。陶莹莹,留。”

    呼。这陶莹莹,真是每每出乎我的意料啊。不过,从她语气中看出来,她还是满欣赏我的。

    “皇上,夜已经深了,该回宫了吧?”白士行见我不说话,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我望着远处天空中炸开的烟花,良久之后,才叹声道:“回宫吧,皇后她们也等得焦急了。”

    依照惯例,仍旧是从神武门处进入了皇宫内院。我没有让白士行陪同,一人从御花园,径直穿越到我的养性斋。我在养性斋的暖阁中,如今是灯火通明。

    甫一进去,便见到皇后娘娘她们齐刷刷的在那里等我。

    “皇上。”皇后见到我出现,小脚一跺,微微不满道:“这元霄佳节,您不与我们一起吃元霄,一个人却跑到了宫外去逍遥了?”

    我见她脾气有些起来了,便忙搂住了她,柔声安慰道:“幼红,朕也只是在宫里憋得荒了,所以才出去散散心了。”

    “爷,先盥洗一下,把衣衫换了吧。”兰儿和杏儿,各自来到我身旁,端着热水。一个帮我擦面,一个帮我换衣服。

    “今天你们猜朕在外面遇到了谁?”我呵呵一笑道。

    “这还用说么,当然是一个花容月貌的美丽女子喽。”蓝海凝嘟着小嘴道:“她呀,一定把爷的魂儿,都勾去了。”

    我走上前去,在她皱起的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你这么多姐妹,就你爱吃醋。”说着,躺到了塌上道:“凝儿,过来帮爷捏捏脚,今日路走得长了。”

    “不捏,不捏。”凝儿小嘴嘟得老高:“今天皇后娘娘一回来,见到你留纸条子离家出走,她伤心的哭了。亏她还亲自为你下厨,给你做元霄呢。”

    “凝儿,不得这么放肆。”蓝初晴脸色一板道:“爷做事情,自有她的打算。”

    “呃……幼红,今日是朕不对。下次再偷偷溜出宫去,一定带上你们。”我歉意的搂住了皇后,随即又道:“给朕做的元霄呢?朕的肚子已经饿了。”

    “皇上,您说的是真的么?”皇后娘娘忽然一脸的企盼。

    “当然是真的,朕是金口,说话自然算数。”我见她雨过天晴,便道。

    “太好了,我们早就想出去走走了。”皇后雀跃不已道:“今日的戏,没有白演。”

    演戏?我靠,原来是故意都装出这么一副沉重模样的啊?

    皇后白了我一眼道:“就许你一个人成天在外面潇洒,我们姐妹们也要出去热闹一下。”

    无语……

    是夜,众人大被同眠,听着我讲述今日遇到陶迁女儿陶莹莹的全部经过。一开始,听得我如何费尽心思去接近她,却被众女取笑了一番。然而说到最后,陶莹莹在宫灯中留下的那两张纸条后,不由得都佩服了起来。直唤她是女中诸葛。

    陶莹莹的故事讲完了,众女晓得我会讲故事,便缠着我说故事出来解闷。我无奈,只好从肚肠中搜刮出几个经典的小故事,一一讲了起来。

    最后听完后,她们还是不依不饶的还想再听。我只好祭出了绝招: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山上有座庙……。

    当我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将述着这没完没了的故事后。她们实在忍受不了疲惫,纷纷睡着了过去。我咬了一下舌头,强迫昏昏欲睡的自己清醒过来。摸爬着往最里面的蓝初晴偷袭而去,欲准备练习我那御女心经大法。

    ……

    由于木公公被我准假回家探亲,是以一大早由小三子叫醒了我,提醒我今日要开始上朝了。

    已经连续二十天没有上朝了,该处理的事务应当不少了。尤其我惦记着刘枕明那个案子,是否已经可以开始进入试行阶段了。

    匆匆吃过点早餐后,我还抽时间打了一会太极。这玩艺就像吃鸦片一样,非常容易上瘾,每天不玩上那么一套,就会浑身不得劲。

    上得朝后。有许多大臣们,也都一副庸懒的模样。很可能这些日子以来,都睡懒觉习惯了。骤然间又要上早朝了,都觉得有些不习惯。

    我见状,便淡淡的提议:“诸位爱卿,朕有一个提议,早晨上朝的时间。拖后一个时辰,如何?”

    我这提议,虽然有几名年纪比较大的大臣们反对。但是那些年岁不大,也喜欢睡懒觉的大臣们。立即赞同起来。

    呵呵,这也是因为今天提出来的缘故。否则要是换作以前,恐怕不会有这么优越支持率。在我一槌子定音下,那几名老臣,只好憋着一肚子气,却又发作不得。

    解决完这件事情后。便是开始真正的朝政处理了。积累了半个多月的事情,果然是总类繁多。几乎每个大臣,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事情要征求我的意见,或者要我审批通过。

    陶迁最近又要开始忙碌了,他作为礼部尚书,自然要为迎接秀丽公主做准备。毕竟是迎娶一国的公主,乃是显示大吴皇朝皇威的关键时刻,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当然,若他猜出我真正在暗地里打的主意,恐怕会为自己百费心思而气得吐血吧?

    工部的徐良,也要开始为治理黄河,进行前阶段的筹备工作了。而最忙的,却是户部尚书刘枕明了,我看他似乎春节也没有过得安稳,比之以前,好像少了不少r。我交给他的任务,实在种类繁多,且又都是重要的任务。

    令我寻思着,是不是要给他再安排两个得力助手?否则,以他户部那些人手,又是临近冬税上交的季节,还不得把他忙死啊?看着他的r刷刷往下掉,我也心疼啊,多么好的一位臣子啊。

    “皇上,国债的发行,已经推广到全国范围之内了。若不出意外,三月份的时侯,就能有一大笔的国债收入了。目前,仅京城试行一地,已经筹集了一千三百九十六万两银子了。估计在全国范围之内,完全征集的话,可以抵达八千万两以上的国债银。”刘枕明虽然辛苦,却神采奕奕,我如此重用他,恐怕是朝中很多大臣所不明白的吧。

    “另外,关于青楼行业整顿一案,微臣已经列出了详细方案,请皇上过目。”刘枕明恭恭敬敬的递出了折子。

    小三子急忙一路小跑下去,帮我把折子递了上来。

    我翻看了一下,他工作做的的确不错。看来,这段时间他是真的没有休息。便称赞道:“刘爱卿真乃国之栋梁之材,希望众爱卿要多多学习刘爱卿的刻苦精神啊。”我此话一出,摆明了将刘枕明的地位,提高到了红人这个层面上了。恐怕此后,他家的门槛会被人踏破吧?呵呵,就算是我赏他的了。

    “皇上,微臣还有一事要请奏。”刘枕明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说道:“关于成立的那个新部门,规范部,微臣心中,倒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哦?我淡淡地应了一声?难道这刘枕明持宠生骄?当面想提拔起派系亲信来了?我迅即便又将这个念头抛掉,刘枕明此人,非常识趣。而且目前看来,前程似锦,断然不会做出如此自毁长城的事情。否则被御史一道密折参上来,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听听他到底想干什么也好,便轻笑道:“能够入刘爱卿法眼的人选,说出来与朕听听。”

    “回禀皇上,此人就是目前京城通判陶东文。”刘枕明沉色道:“陶东文任京城通判,已经七年有余,对京城大大小小的头面人物,都非常的熟悉。而且此人办事能力非常强,在龙蛇混杂的京城市井中,有着很好的声誉和威望。”

    陶东文?这又是谁?难道真的是刘枕明的嫡系?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陶迁却站了出来,大声反对道:“陶东文乃老臣的侄儿,老臣的这个侄儿,人缘虽然广阔,但是性情却十分的义气用事。新部规范部,乃是一个需要铁面无私之人,才有可能真正将行业规范下去。”

    “陶大人此言差异。”刘枕明侃侃而谈道:“虽说陶东文通判大人交情广阔,但这也是好事。再者,通判大人为官这么多年,又什么时侯询过私,枉过情?”

    我他妈的要抽笑起来了。这刘枕明倒底是在玩什么把戏,竟然如此大力举荐陶迁的侄子。要说这规范部虽说目前比之六部要差好几个档次,然而时间一长,等各种行业的规范都由这个部门管理的话,这个部门立即就会升至与六部同等地位的大部门。

    以刘枕明和陶迁,都不可能看不出来。然而陶迁,却又为什么会大力反对呢?我寻思了起来。

    一是可能刘枕明情知陶迁是我最信任的大臣,欲找这个机会向陶迁示好,但是陶迁为了避嫌,只好大力推托。

    二是这陶东文虽然是陶迁的侄儿,但是与陶迁关系并不好。这刘枕明想提拔着陶东文,拉拢为自己所用。毕竟现在乃是敏感时期,刘枕明没有这个胆子明目张胆的提拔自己派系的人。这样迂回出击,准备收额外之功。

    “皇上,以老臣之见,此事最好交由吏部处理。吏部自然会根据官员的考核,寻找出合适的规范部官员来。”陶迁一脸的严肃道。

    底下那些大臣们,均面无表情,不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些什么。

    “陶爱卿,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我出言试探道:“若是这陶东文,真有刘爱卿所言那番才干,朕启用他,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陶迁顿了一下,迅即又道:“回禀皇上,老臣那侄儿有几分斤两,老臣自然是知晓。朝中比之能人,比比皆是。”

    “皇上,以微臣看,陶大人是在避嫌。”刘枕明恭声道:“陶通判的盛名,在京师早有传闻,论其威望,论其能力,当这个新部尚书,乃是绰绰有余。”

    “好了,好了。你们都别争了。”我挥手道:“今日就此打住,朕自有一番考量。刘爱卿,陶爱卿,午后都到朕的南书房来。对了,带上陶东文。”

    “微臣遵旨。”刘枕明沉色道。

    “老臣遵旨。”陶迁也是面无表情,看不出他心中在捉摸什么。

    等他们消停后,我清理了一下嗓音,朗声道:“诸位卿家,朕的一贯方针就是唯贤任用。只要有能力,有魄力,朕都会有所重用。众卿家可记住了?”

    “臣等铭记在心。”众位大臣,齐齐喝道。

    “皇上,老臣还有一事要奏。”陶迁上前一步道:“本届春闱,已经都在准备中了。本应微臣寻人担任主考官,但是考虑到皇上新登基,初次涉及春闱一事。老臣斗胆,想请皇上担任主考官。”

    “哦?春闱?今年春闱,定在几时?”我感兴趣的问道。

    “老臣早已经安排妥当,今年春闱,定在了二月十八。”陶迁说道:“各路生员,早的,已经都陆陆续续进入到了京城。再过几天,京城就会热闹许多。”

    “如此啊?今天题目定了没有?”我思索了一番后道。

    “题目已经拟定了几份,分别已经妥善保管。就连老臣,也不能确定到底选用那份题目。要到最后一刻,由皇上亲自抽取,防止不法官员徇私舞弊。”陶迁说道。

    有意思,给天下读书人考试啊?我又说道:“那朕再出额外的一份题目,成不成?”

    第三十一章 大家一起来跳舞

    “皇上要出题目,自然是没有问题。只是皇上是想将题目加在春闱试卷中,还是在殿试时使用?”陶迁说道。

    “自然是加在春闱试卷中了,不过,你不用去动那些已经封存好的试卷了。我重新出一份,两份试卷一起解答。”我沉思了一会,迅即道。

    陶迁往下弯腰,恭声道:“老臣遵旨。”

    “其他爱卿若没有事情的话,那就退朝吧。”我淡淡挥手道。

    “皇上,臣有事要奏。”吏部尚书古宏良,出列恭声说道。

    我看了他一眼,这古宏良虽然是吏部尚书,然却为人处世向来非常低调。以前可能是因为不愿意与李太师等人直接引发冲突,最近到有些活跃了起来。

    “古爱卿,有事就说吧。”我轻轻一笑,对他露出了个和蔼的神色。

    “启奏皇上,关于兵部尚书空缺一案,臣奉旨在官员中进行了考察。”古宏良顿了一下,迅即又说道:“臣认为,原兵部左侍郎段鸿,为人清廉正直,常有悲天悯人之心。且精通兵部业务流程。臣以为,由段鸿升任兵部尚书一职,乃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