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锦衣夜行(精校版) > 第 29 部分

第 29 部分

说,我不能糊里糊涂的把外姓人拉进来乱认亲戚,需要验证的东西,我还是都要一一看过了才做准的。”

    谢传忠连忙道:“那是,那是,姑乃乃放心,真火不怕火炼,您需要查证些什么,尽管吩咐下来,传忠马上准备。”

    烧饼姑娘淡淡地瞟了他一眼,说道:“我有些累了,想歇息一下,有什么事,明儿再说好了。”

    谢传忠听了赶紧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道:“是,姑乃乃这边请,您的卧房早准备好了,本想等接风宴罢,俺就带您过去,这边,请这边走。”

    烧饼姑娘行不摆裙,如同流水一般,袅袅地随着谢传忠夫妇去了,谢家那些子女都站起来,呆头鹅一般,也不知道该不该向他爹的这个姑乃乃行礼。

    烧饼妹妹就在外边候着呢,一见小姐出来,忙也随行于后,外边的雪这时已越下越大了,风反而轻柔起来,袅袅飘落的雪花把大地染成了一片银白。几个人转廊越阁,在后花院行走了一阵儿,便进了一处极华富的房舍,内间外间,画屏妆台,绮罗绣帐,一应俱全。四个大火盆儿烧着兽炭,满室异香扑鼻,温暖如春。

    谢传忠憨笑道:“姑乃乃,这屋儿有暖墙、有地龙,姑乃乃是江南住久了的人,可能耐不得北方的天气,传忠还叫人点了四个火盆,您瞧着还成吗?”

    烧饼姑娘浅浅一笑道:“很好,你想得倒周到,我这就歇了,嗳,一路舟车,身子好乏。”

    谢传忠赶紧道:“那传忠就退下了,姑乃乃有什么需要的,您尽管说,尽管说。”

    两口子点头哈腰地退出去,房门一开,烧饼姑娘娴雅端庄的模样立即不见了,她一个箭步窜到烧饼妹妹面前,问道:“飞飞,有吃的吗?”

    那小丫环咕地一声笑,从怀里掏出个还带着体温的油纸包递给她:“喏,刚才吃饭的时候趁人不注意,我偷的r饼,羊r馅的喔,香着呢。怎么样,谢老财主没怀疑你吧?”

    “废话,本姑娘扮龙就是龙,装虎就是虎,他谢老财就算天生一双慧眼,也识不破本姑娘的法身哼哼,你看着吧,我把他卖了,他还得欢欢喜喜给我数银子”

    烧饼姑娘得意洋洋地说着,迫不及待地撕开油纸包,一边往屏风后面走,一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含糊说道:“水,给我倒杯茶水。”

    小丫环趴在门缝上往外瞅瞅,落了c销,这才走到桌前,提起壶来斟茶。

    谢老财双手拢在袖中,哼哼唧唧地唱着戏词儿,跟老婆俩晃晃悠悠地走到一座凉亭中,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喜洋洋地说道:“好大雪啊,这样的大雪下上几回,明年又是个好收成。”

    “你呀,都家财万贯,金山银山了,还是忘不了乡下那几亩地。”

    黄氏嗔怪地掸掸飞落在丈夫肩头的几片雪花,说道:“刚才怕得俺连大气儿都不敢喘呢,倒底是大世家里出来的人物,别看人家败落了,瞧瞧人家那模样,那作派,哎哟,我是怎么学也学不来的。可你这法儿行么?俺瞧人家姑娘可是忒精明的一个人。”

    “嘿嘿……”谢老财狡黠地一笑,看起来朴实憨厚的脸上闪过一抹精明神色:“怎么不行?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我就不信了……”

    他胀红着伸出双手,振声道:“俺这辈子,前半生穷,乡亲们看不起;现在有钱了,贵人们看不起;乃乃个熊,赴个宴、吃个酒,对俺都是挟枪带棒冷嘲热讽的,俺哪回不是吃一肚子气回来?可俺要是认了陈郡阳夏谢氏当祖宗,你还凭啥瞧不起俺,咱们比,俺比你有钱吧;你笑俺出身低贱?谁低贱?谁低贱俺祖宗比你能耐大了去了,嘿嘿……,嘿嘿……”

    “瞧你美的,”黄氏在丈夫额头上一点,又担心地道:“真能瞒过去?你咋的也不该先把风声放出去呀,现如今都盯着咱家看呐,要是人家姑娘不认咱,那可丢死人了,俺以后都没脸上街了。”

    “行了,你就放心吧,别唠叼了,俺耳朵都起茧子了。咱去青州接她的时候,你不也看到了么,虽说穿的住的素洁大方,终究比不得咱们家。老谢家就剩下名了,俺谢老财就只有利,认下了俺,她有名又有利,俺有利又有名,有啥不好的?”

    黄氏道:“话可不是这么讲,俺听说这些世家特别的讲规矩,哪怕穷死饿死,也端着世家的架子,不肯与咱们这样的平头百姓来往攀亲,你可别叫人家瞧出啥不妥当来。”

    “唔……”谢老财想想,吩咐道:“你是女人,方便出入,回头去陪她说说话儿,套套她的底儿,看她都想查验些什么东西,俺让江师爷花重金找了不少人等着呢,不是官府里最厉害的刀笔吏,就是北平一带有名的大儒文生,她要看什么,咱就给她造什么,她就是要去看咱们家的祖坟,俺也能一夜之间给她造出一大片来,保证看不出啥子破绽”

    谢老财忽想起一事,又嘱咐道:“俺看她最信任那个贴身小丫头,你多许那丫头些好处,说不定起大作用,最起码她能在谢小姐面前帮咱们说说好话儿。”

    谢传忠说到这儿,志得意满地道:“通过那个叫南飞飞的小丫环给她递个话儿,只要她让俺认祖归宗入了陈郡谢氏的族谱,俺就捐钱修祖祠,俺谢老财啥都缺,就是不缺钱,俺要用钱,砸出一个显贵的祖宗,哈哈哈……”

    第091章 各用机心

    夏浔和西门庆第二日又去了一趟北海子,两人在北海子附近一家门面很大的酒馆要了个雅间,叫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却摆了三副杯筷,静静地坐着,似乎地等着什么人。

    一柱香的时间之后,酒店里进来一个青壮汉子,这人身材不是非常魁梧,身手却十分矫捷,那张削瘦的脸庞上微微带些风尘之色,两眼顾盼之间有股子机警的味道。他头上戴着披风帽,身上穿老羊皮袄,下身一件青夹裤,腿上打着兽皮的绑腿,看起来像是个走远路来的,可是身上却没有带行李。

    这人两手空空地进了酒店,向店小二随口问了一句,便直奔二楼,去了夏浔和西门庆所在的房间。酒店对面一棵枯树下,两个穿着累赘的男人抄着手,好象正在那儿聊天,天气开始冷了,他们穿的却比较单薄,冻得直跺脚。

    “我说头儿,咱们整天这么跟在人家p股后面东走西走的,倒底要探出些甚么来?咱们在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又不能借助当地官府的力量,整天没头苍蝇似的跟着人家,这走走,那转转,能查出个p来啊。这不是活受罪么?”

    另一个年纪大些的汉子沉沉一笑,说道:“沉住气,咱们这一趟又不白来,如果查不出什么东西,就当出来散心了。万一查出点什么,嘿嘿,你别忘了仇大人许给咱们的好处。”

    那人想想,舔舔嘴唇不吱声了。

    雅间里面,双方已然落座。

    那人双手按膝,爽快地道:“兄弟姓任,任日上,因为是日上三竿的时候出生的,所以老爹就给取了这么个名字,呵呵,还未请教二位高姓大名。”

    夏浔道:“在下夏浔。”

    西门庆哈哈笑道:“在下高升”随又打趣道:“任兄弟,你这名儿叫着有些咬嘴啊,令尊该给你起名任三竿,听着更响亮一些。”

    任日上微微一笑:“俺还有个孪生弟弟,就叫三竿。”

    “呃……”西门庆一僵,干笑道:“兄台一路风尘,辛苦了,来,先饮一杯,暧暧身子。”

    任日上端坐不动,说道:“在下身在行伍之中,此番又是奉命而来,不敢饮酒。大家都是爽快人,不妨爽快说话。这样的买卖,也不是头一回干了,这次非要俺们派人来面谈,不知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两闰还是开门见山地谈吧。”

    西门庆笑道:“任兄弟真是个爽快人,好吧,你既不饮酒,那便以茶代酒吧,这菜还是要吃的,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谈,不必这么拘束。”

    任日上一派军人作风,听了也不客套,拿起筷子便胡吃海塞起来,一边吃一边道:“怎么,你们这一次要运进来的东西有些棘手?”

    西门庆刚要说话,他又摆手道:“兄弟丑话说在前头,两国交战,难禁民间买卖。你有所需,我有所售,互相行个方便。草原上的人缺粮缺盐缺布匹,却也有许多俺们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你们要做生意,只要无关大局,俺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予理会。比如说,你们出售些盐巴、茶叶、粮食、布匹,买进些马匹、牛羊、毛皮、兽筋。有利无害,何乐而不为?不过鉴于彼此两国间的敌对立场,有些东西却是绝对不准流出的,比如铜钱、钢铁、硝石、硫磺、药材。”

    西门庆道:“我们此次仅买不售,所买的东西也并不违反千户大人的规矩,只是这一次的数量大了一些,如此大的数量未免……所以想与你们做个商量。”

    任日上微微皱了皱眉,道:“量大了些,那是多少?”

    西门庆道:“至少……一百车。”

    任日上有些吃惊:“你们买些什么?”

    西门庆把夏浔所列的东西说了一遍,任日上吃惊地道:“这些都是对咱们明国来说极紧要的军用物资,当然是多多益善才好,可是,你们是商人,要这么多毛皮兽筋做什么?”

    夏浔摊手道:“任兄弟,你说我们还能干什么?难道是用来制造甲胄弓弩,然后扯旗造反不成?这些东西可以军用,亦可民用呀,可不是每一个百姓都穿得起裘衣的,冬季御寒,难道皮衣不比布衣暧和吗?再说那兽筋,也不只是做弓箭这一个用途吧?正因为这些物资对朝廷来说亦属希缺之物,民间能得以使用的更少,所以价钱奇高,我们是商人,牟利而已。”

    任日上目光炯炯地道:“民间禁止贩运此物,你们运得进来,运得回去?”

    夏浔微笑道:“这个,我们自有自己的门路,似乎就不在任兄考虑之内了。”

    任日上摇头道:“不妥,一百车目标太大了,有此事哪怕人人都知道,却也不能揭破,你把它搞得尽人皆知,那就是掴大人们的脸了,他们想不惩办都不成,你们要是万一出点纰漏……太冒险了……”

    夏浔见他为难,便想说出齐王的事来稳他的心,西门庆见他要说话,立即抢着道:“既然任兄为难,那我们今日只管吃菜饮酒,此事暂且搁下,改日,请千户大人托付个可以主事的人过来,咱们约齐了一起谈,总要商量个妥当的办法,解了你们的后顾之忧才好。”

    任日上一听如释重负,欣然道:“这个法子好,来来,先吃菜,兄弟不饮酒,就不陪你们喝了。”

    夏浔和西门庆拿起筷子往桌上一看,不由得呆住,这个任日上嘴上说着话,居然丝毫不耽搁吃喝,这么一会儿功夫,六道荤素搭配的菜居然被他风卷残云一般,吃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了。

    西门庆见此情状,唤来小二拾去杯盘,重又上了六道菜,才算勉强喂饱了这个边关上来的大胃王,双方约定了时间之后任日上转身就走,二人则自回客栈。

    二人一边走,夏浔一边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他所疑虑的,只是我们吃不下这批货,周转之际漏了马脚,被地方官府抓到,到时候他们也压不住这个盖头。咱们把齐王这座靠山抬出来,他们自然六神安定,这不就谈成了么,何必再费周折。”

    西门庆道:“我这还不是为你着想嘛,要不然我一个牵线搭桥的人,你生意早些了了,回你的青州去。我呢,赚了自己的那一份,回我的阳谷县调戏大姑娘小媳妇去,多么美好的生活,我在这里厮混甚么?”

    他压低声音道:“一次几辆、十几辆车的货进来,他们不怕,真被地方官府抓了,而且供来了他们,也尽可矢口否认,这么少的货物,谁知道他们是关隘进来的,还是攀山越岭偷着背过来的。扯皮官司尽管打去,朝中地方,文武势力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把谁怎么样。

    就算真查明白了,这些边军整天介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守关拼命,放进些无伤大雅的货物,赚几个辛苦钱,谁也不会小题大做的。

    可要是百十辆车浩浩荡荡的入关,声势太大了,咱们没有个稳妥的说法、肯定的保证,他们不放心。”

    “说出这些货物是齐王要的,固然能打消他们的疑虑,你不担心那守关将领又生别的心思,会拐弯抹脚的去向齐王表功?齐王的身份,还是尽量不要说出来的好,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要用势,否则齐王知道你随随便便就把他抬出来了,必然不开心,对你岂非不利?”

    夏浔这才知道西门庆是一番好意,是在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不由暗暗感激,知道西门庆是真的把他当成知心好友了。他不能对西门庆说出他根本就不想再攀齐王这棵将倾的大树,早就想要逃之夭夭了,只得接受他的好意,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西门庆道:“把北平本地私运行当的主事人请出来,齐王的身份,咱们不便告知那边军将领,告诉他却不妨的,他知道了也不敢张扬,还不敢从中抽成太多。把你背后真正的大主顾身份告诉他,叫他出面为咱们作保,他有家有业的,生意做得又大,他出面做保,那边关守将吃了定心丸,这好处才敢收,这关门才敢开啊。”

    夏浔听了点头称是,又问:“此地的主事人,我也见得?”

    西门庆道:“呵呵,本来,这是兄弟趟出来的人脉,还想保密来着,不过“不说了,现在我把你当自己兄弟,自然不能见外。这个主事人,就是谢传忠,北平经营皮裘的第一人,他呀,暗地里就是北平地面上南货北运、北货献输、坐地分赃的头一号人物!

    任日上与他们分了手,沿着北海子往南走了两条街,在一家干果店门口解下一匹军马,翻身上马继续往前跑,又过了三条长街,眼看离城门近了,看看后面确实无人跟踪,突然一拨马头转向东去,继而向南,快马如飞,最后停在一座雄狮踞座的衙门口儿,翻身下马,把马缰绳往桩上一栓,竟然快步进了大门。

    他自怀中摸出一枚腰牌,左右迎上来的守衙侍卫立即持枪退回了原位,这人把腰牌只亮了一下又迅疾收起,轻车熟路健步如飞,直往后衙行去。

    那府衙大门上,高悬一块匾额,写的是:大明北平都指挥使司。

    第092章冤家路窄

    侍卫通报进去叫他立刻进见,任日上快步走进房去,以军礼参见都指挥大人,大声自报身份。

    房中支着一个火盆,有两个人正坐在火盆旁烤着火聊天,两人都穿着燕居常服,一个五旬上下,方面大耳,重眉阔口,眉宇间带着凛凛煞气,头发虽已花白,但是睥睨之间却不怒自威,叫人一见便忘了他的年纪,只有他那猛虎般的威风气概迎冲入腑。

    任日上认得他就是北平都指挥使司韩勉韩大人。

    旁边另坐着一人,看着极是年轻,不过三十五六的模样,却能极从容的和韩都指挥对面而坐,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这人身材看来阳刚有力,脸部线条十分鲜明,微抿的唇角透着坚毅,挺拔的鼻梁,古铜色的肌肤,颌下生着一部美髯。他正垂目拨着炭火,一脸的恬淡,可任日上刚进来时,他轻轻睨了一眼,那一眼却极是冷峻慑人。

    韩都指挥开口问道:“什么事?”

    任日上看了看那中年人,欲言有止。韩指挥使笑了,笑着说道:“不必忌讳,公事私事,尽可直言。”

    任日上心道,原来那人是韩指挥使的心腹,便把他与夏浔和高升两人的对话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最后又道:“百余辆车的货物,千户大人恐也难做决定的,这事还请指挥大人做个决断。”

    韩逸听了之后面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想在那人面前表示表示亲近,却万万没有想到从任日上嘴里说出来的居然是这么一件很尴尬的事。它是不合法的,它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是约定俗成、司空见惯的事情,可它偏偏就是不好摆上台面的。

    那个人轻轻笑了,虽然没有听到笑声,任日上却分明感觉到他笑了,可他抬头去看时,那人仍然若无其事地拨着炭火,旁若无人。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我一会儿再给你个答覆。”

    刚刚将任日下支出去,韩逸便站起来,一个转身,在那中年人面前跑下,惶然叩首道:“王爷,臣有罪。”

    在北平这个地方,除了燕王,还能有第二个王爷吗?原来这个英气勃勃的中年人,居然就是燕王朱棣。

    “呵呵,逸之啊,起来吧。”朱棣放下炉钎,笑吟吟地把韩指挥使扶了起来。

    “这些事,俺也早有耳闻,无所谓,管他娘的,大道理是大道理,可要真的一切循着大道理去干,那就他娘的什么事也干不成了,只要是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的事情,碰一碰大道宏法也没甚么的。”

    朱棣拍拍韩逸的肩膀,安抚他的不安,自己负手徐行,缓缓说道:“俺大明国建立之初,父皇亦曾想过耀兵塞外,把那草地里各部各族的头头脑脑们全都收拾了,把大草原纳于掌握之中,这是解决草地里的那些杂碎屡屡南侵的根本办法啊。可是行不通,以汉武唐宗之能,也根本办不到。”

    他抬手指向北边,大声道:“那草原太大了,疆域之广不下于中原领地,其地不是草原就是大漠,地广人稀,既没有城池又没有关隘,那些骑在马上的人家滑头的很,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避,你出兵十万,需百万民众滋养吧,你出兵百万,那整个国家都拖垮了。而这百万之军投到大草地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济不得甚事。

    十年前,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彻底瓦解了北元朝廷的威信,黄金家族丧失了在北元朝廷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大部落已经不再承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拖雷一系在草原上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了,他们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