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唐小郎中 > 第 59 部分

第 59 部分

是食物的野菜,所以大多保持了原有外形。

    左少阳拿过马桶刷仔细翻看着马桶里保持原样的野菜,突然,他眼睛一亮,一团枯黄色野菜引起了他的注意,外形很熟悉,他小心用马桶刷将那野菜展开,不禁咦了一声,这朵外形跟喇叭花一样的枯萎了的花,竟然便是洋金花就是用于麻醉药制作的曼陀罗花

    左少阳原以为曼陀罗只有白芷寒后院才种有,没想到别的地方还有不知道什么原因恰好被草儿当食物吞了下去。

    曼陀罗花直接服用是有毒的,可以导致心率呼吸增加,视线模糊,嗜睡,意识模糊等等,严重的可以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难怪草儿会一直昏迷不醒,连用醒神开窍的药都没有用。却原来是服用了曼陀罗中毒才昏迷不醒

    解曼陀罗的毒跟使用以曼陀罗为原料的麻醉药复苏是两回事,不能用麻醉药复苏的办法解救,曼陀罗中毒的解药配方是绿豆、金银花、连翘和甘草。

    别的药都好办,可是金银花不好找。

    金银花虽然在唐朝首次作为药材记载于医书,但是唐朝初年,很多医馆没有使用这种药材,当时左少阳准备种金银花,左贵劝说金银花很多医者还不会用,方剂也很少,所以需求量并不大建议他不要种。想不到现在就用到了。

    白芷寒摇摇头。

    “这花这么漂亮,你怎么不种?”

    白芷寒微笑道:“世上漂亮的花多了去了,全都种了,我种得过来吗?再说了,金银花山上多的是,想看上山摘就是了,没什么稀奇的,种它作什么。”

    左少阳苦笑:“这种花是一种清热解毒的好药,我现在就要用来给草儿姑娘治病。”

    “是,中的是曼陀罗的毒,需要用金银花配伍解毒。”

    “那看看药铺有没有吧。”

    “嗯。”

    唐初称呼金银花是银花,山上有很多野生银花,苗佩兰长年在山上打柴,自然认得,忙点点头。

    “那好,我需要银花来给草儿姑娘治病,你帮我去城里各个药铺找一下,看看有没有银花卖?”

    “好”

    苗佩兰答应了,迈步正要走,又被左少阳叫住了:“等一下。你顺便去发现草儿的那地方附近地上看看,有没有枯萎凋零的曼陀罗花。草儿是吃这种药中毒的,现在这种药我正大量需要。你帮我好好找找。”

    曼陀罗花上次从白芷寒外公家后花园找到送来的时候,苗佩兰曾经见过,所以认得。当即答应了,快步出门走了。

    左少阳把其他几味药找出来配好,单等银花买回来配药给草儿煎服。

    这时,门口进来一人,却是隔壁瞿老太爷家的奴仆龙婶。眼睛红肿了,想必是伤心瞿家少爷惨死给哭的。

    龙婶对左贵老爹福礼道:“我们老太爷想请你们一家人过去,包括芷儿,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

    “哦,什么事啊?”左贵问。

    “我也不清楚,只说请去就知道了。”

    左贵老爹点头,留小徒弟倪智看家,把房门关了,一家人跟着龙婶来到瞿家老宅院里。

    偌大的老宅冷冷清清的,死一般沉寂。几人径直进了瞿老爷的正房。

    瞿老太爷斜躺了床榻上,面如死灰,瞿老太太和瞿夫人坐在床边,在默默流泪。见到他们进来,两人忙起身见礼。瞿老太爷也努力要起身,左贵忙迎上前按住他的肩头:“老太爷您躺着就是,不用起来。”

    龙婶和白芷寒拿来三根凳子,围在床边,让左贵、梁氏和左少阳坐下。她们两人却站在门边侯着。

    瞿老太爷瞧着他们,慢慢说道:“请贤伉俪及令郎过来,是想商议一件事情。”

    “老太爷有话请尽管吩咐。”

    瞿老太爷环顾四周,黯然道:“这栋老宅,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本来,是准备一代代传下去。无奈老朽命薄,没能承续瞿家香火,唯一的儿子,先于老朽命丧黄泉,无儿无女,半点香火都没跟留下。唉……”

    左贵陪着叹息摇头。

    古代有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儿子承续香火,是最大的悲哀,瞿老太爷虽然还有个外孙女白芷寒,但根据古代宗祧传统,外孙女是归于女婿家的人,是外人,不是瞿家人,所以是不能承继香火的。瞿老太爷的儿子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便死在了大牢里。可以说,瞿家香火已经就此断绝了。

    瞿老太爷顿了顿,又才凄然续道:“令郎曾救过老朽性命,又收了芷儿为奴,前日又蒙厚赠四斗粮食,以度饥荒。老朽无以为报,与家人商议再三,反正这老宅已经无法往下传了,所以决定将这老宅赠与令郎”

    左贵一家人又惊又喜,左贵忙拱手道:“这个可不敢当,犬子只是尽医者本份,值不当如此厚礼。”

    “唉,要说厚礼,是我们亏欠你们家太多了,为救老朽一条老命,贤伉俪拿出价值千金的千年老山参,这棵人参,买两个这样的宅院都足够了。先前馈赠的四斗粮食,现价高达六十贯,凡此种种,这宅院还不足以弥补贤伉俪所赐呢。”

    左少阳在一旁c话道:“那人参是抵芷儿为奴的。”

    瞿老太爷淡淡道:“值不当的,一个奴婢,几贯钱就足够了,这一支老山参,价值千金,一千个奴婢都能买下。”

    左少阳微笑道:“一千个奴婢也比不上芷儿一个。”

    白芷寒娇躯微微一颤,抬眼看了她一眼,冰清玉洁的脸颊泛起两朵红晕。

    第259章 瞿家老宅

    瞿老太爷和瞿老太太相视一笑,瞿老太爷道:“多谢公子对芷儿的眷爱。芷儿能跟了公子,是她的福气。”

    左贵老爹c话道:“老太爷为何不过继宗族子嗣,延续香火,将此宅传承下去?”

    瞿老太爷摇摇头:“罢了,过继子嗣,不过是自欺欺人,已经算不得老朽的香火了。还是赠与令郎,也好了却老朽一番心愿。更何况,老朽还有一点私心,将来还要烦劳令郎c劳呢。”

    “老太爷有事尽管吩咐。”

    “嗯,老朽儿媳年纪尚轻,老朽不愿他为那不孝之子守节,所以已经责令她待叛乱平息之后,便回归娘家,择夫另嫁……”

    瞿夫人嘤嘤地低声哭了起来。

    瞿老太爷喘了口气,又慢慢续道:“老朽夫妻二人,均是年逾古稀之人,没几天活头了,老朽当年告罪辞官,皇上恩典,留了两成月俸给我养老,所以日常用度也够了。身边事务,也有龙婶照料,不劳牵挂。只有一件,便是老朽夫妻二人将来归西了,还想劳烦令郎安葬送终,寿材两口早已备好,只需央人收殓发引,葬于城外西山祖坟便可。——所以,说起来是将老宅馈赠令郎,其实是老朽讨了个巧,想麻烦令郎将来替我夫妻二人送终呢。令郎若不愿意,却也无妨。”

    左贵这才明白,瞿老太爷把宅院赠与左少阳,是附了条件的,——将来给他们二老送终安葬。捋着胡须转头瞧向左少阳:“忠儿,你意下如何?”

    左少阳心中明白,瞿老太爷这主意肯定是想了又想才作出的决定,他儿子死了,没有孙子,只剩白芷寒这一个外孙女,算起来也是瞿家的骨r,所以想把这祖产赠给外孙女白芷寒,但是,现在外孙女的身份是自己的奴婢,如果直接赠与白芷寒,会让自己很为难,如果将宅院赠与自己,自己感激之下,便会好好对待白芷寒,甚至娶她为妻,那样也就等于赠与外孙女了。

    所附的这个送终安葬的条件,其实也不过是个幌子,老两口的棺材墓地都有,这丧事自己贴不了什么钱。要说c办丧事,其实他们身边有龙婶在,又有一些家财,送终是不成问题的,而他故意郑重地把这个作为条件提出,无非是掩饰他前面的目的,这个赠与的最关键关节,其实是落在白芷寒身上的。

    左少阳扭头看了看白芷寒,见她红晕已经消失,俏脸上依旧冰洁如霜,不喜不悲,仿佛说的事情与她无关一般,心想以她冰雪聪明,肯定已经猜到了外祖父的用意,而以她现在的身份,作任何表态都是不适宜的,装作不知道才是最高明的,不禁有些赞叹这小妮子为人处世的老到。

    不过,左少阳不想因为这栋宅院而影响自己对正妻原配的选择,也不愿意占这个便宜,当下拱手道:“多谢老太爷。请二老放心,二老今后的生养死葬,我会尽心尽力的,芷儿跟着我,也不会让她受委屈的。龙婶是瞿家老仆,为瞿家尽心一辈子,将来二老归西之后,龙婶年迈奉养之事,我也会尽心,不会让龙婶后半辈子没有依靠的。”

    瞿老太爷听左少阳这话,显然已经明白了自己真心所想,不禁欢喜,脸上展露一丝笑意,跟瞿老太太相视一笑,都缓缓点头。龙婶眼中噙泪,屈身施礼道:“多谢左少爷。有少爷这句话,老身就心安了。”

    左少阳接着拱手道:“只是,这栋老宅是瞿家祖产,我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不能接受如此厚礼。”

    “公子既答应照料老朽夫妻后半身,却又不肯接受这老宅,是要老朽无地自容啊”瞿老太爷情急之下,不停咳嗽。

    左贵和梁氏也很为难,望着左少阳。

    瞿老太爷跟瞿老太太互视了一眼,听左少阳猜到了真正用意,不禁又是感激又有些尴尬。

    左少阳道:“这个二老尽可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先前给你们的粮食,肯定不够支持到饥荒结束。现在大将军规定每人只能有一斗粮食,所以不敢多给你们送来,先前大将军又馈赠了我家一些粮食,所以,保证你们一家两三个月的口粮是没问题的。等几位的口粮差不多吃完之后,我们会再送粮食来,直到饥荒结束。”

    瞿老太爷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战乱,这场战争也估计不会短时间结束,四斗米根本不够三人支持多久,瞿老太爷把老宅赠与左少阳,的确正如左少阳所说,一来是想增加左少阳选择白芷寒为妻的砝码,二来,便是想再要一些粮食,能度过这场饥荒。只是这个实在不好开口,想着以左少阳的性格,加上白芷寒在旁,不会见死不救的。所以这话始终没有出口,连提都没有提到。

    现在左少阳居然主动明确表态了,说他们吃完了之后还会提供粮食,这后顾之忧就解除了,瞿老太爷悬在心中的石头也就落了地,当真是又惊又喜,拱手感叹道:“老朽残生,多亏遇到公子,得以苟延残喘,当真幸事也”

    左少阳忙躬身道:“老太爷言重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他这话本来是随口客气,但说出来之后觉得有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可是想改口已经来不及了,但见瞿老太爷和老爹左贵他们都面露喜色,把自己这话理解成了会娶白芷寒为妻妾,但要解释,又不知如何开口,反正这种可能也不排除,也就不用解释了。

    不过到底有些不自然,回头瞧了瞧白芷寒,竟见她嘴角有了一抹笑意,见自己瞧过去,忙把笑容敛了,又是一副漠然的样子。

    瞿老太爷道:“左公子既然已经知道老朽用心,又答应了帮助老朽一家度过饥荒,这宅院,就请左公子收下吧。”

    左少阳摇头道:“我不能接受。”

    “为什么?”

    “现在饥荒,很多人不得不做迫于无奈的很多事,我不是君子,但我也不是乘人之危的小人。即使二老是真心希望将宅院赠与我,但我不愿意让别人觉得我在乘人之危。这点脸面我还是要要的。”

    “这个……”瞿老太爷傻眼了,瞧了瞧瞿老太太。

    瞿老太太道:“既然如此,那等饥荒过后再行赠与,如何?”

    左少阳道:“饥荒过后还不行,等到将来天下太平了,粮食富足了,老太爷和老太太你们驾鹤仙去的时候,二老还想将宅院馈赠与我,我才能考虑是否接受。”

    瞿老太太道:“左公子,你……”

    左少阳一摆手,道:“我意已决,二老不必多说了。”

    瞿老太爷叹了口气:“那这样吧,咱们折衷一下,我这老宅庭院很大,住我们四人,太空了,也太落寞,年纪大了,就图个热闹,就请左公子你们一家搬到老宅里来住,也算陪陪我们两个老人,如此可好?”

    瞿老太太也陪笑道:“是啊,这兵荒马乱的,这老宅墙高院深,躲避盗贼流寇总比你们木房子好。大家住在一起也热闹,宅院里空着呢,我们几个住着,夜里空荡荡的很吓人的,要是你们能住进来陪陪我们就好了。咱们两家也都不是算外人了嘛。”

    “这……”左少阳转头看了看老爹左贵和母亲梁氏。

    左贵老爹道:“既然老太爷有这个意思,说的也是实情,现在兵荒马乱,住进大宅院里也安全。”

    梁氏也微笑道:“是啊,忠儿,老爷说的对。只是借住,等将来太平了再说呗。”

    左少阳点点头道:“既然老太爷、老太太如此好意,二老又愿意搬过来,那我们就搬过来暂住吧。”

    瞿老太爷喜道:“好好就这么定了西边有一座小院,有房舍十数间,客厅厨房茅厕一应俱全,我们四个搬到住,那里有单独的院门通往外面的。你们一家就住我现在这院落。”

    左少阳忙道:“不不,要是这样,我们就不搬了,哪有客人把主人挤走另住的道理。我看这这宅院房舍挺多的,我们随便住在哪里都行,二老不用搬到西园,仍住在这里,两边也好有个照应。”

    左贵老爹也道:“是啊,是啊,你们要腾房子,那我们还真不敢搬过来了。”

    瞿老太爷叹了口气,道:“那好吧,那我们还住在这里不动,左郎中你们夫妻两还有小徒弟就住西边那个小院,左公子和芷儿住后面花园芷儿原先的小阁楼里。这样如何?”

    左贵点头道:“行啊。这样挺好。”

    “是啊,”梁氏也微笑点头,对左贵道:“老爷,这样一来,咱们贵芝堂的房间可以改造成女人专用留诊病房,男女病患分开,这样方便一些。乔老爷一家可以搬到病房里暂住照料巧儿姑娘,房中的那些药材搬到园中来找个房间放着。老爷意下如何?”

    左贵点头道:“这样挺好。明日就搬过来好了。”

    第260章 y沉木

    商定之后,左少阳顺便帮瞿老太爷复诊,发现正稳步康复,口眼歪斜和言语都已经比较正常了,这得益于用药及时准确,特别是那棵千年老山参的功劳。

    又说了几句闲话,这才告辞出来。

    他们回到药铺里,倪智还老老实实跪在药柜后面凳子上抄书背书,草儿依旧躺在地铺昏迷不醒,左少阳开了药铺门,听到响动,隔壁李大壮乐呵呵跑了过来:“老爷、太太、公子,匾额已经雕刻好了”

    左贵等人大喜,忙跟着过来观瞧。只见那金边青底的大匾上,凸纹雕刻“拥军楷模”几个大字,还有上下题字,都跟大将军书法形似而且神似。那刀砍斧劈的的气势跃然匾上,如同大将军亲笔题写在匾额上自动生成凸纹雕刻一般。

    左贵捋着胡须连声赞道:“好李师傅当真是能工巧匠,刻得栩栩如生。嘿嘿嘿”

    李大壮憨厚地笑了笑:“多谢老爷夸奖。”

    “挂上马上挂在药铺大堂供桌上,这可是我们家光宗耀祖的宝贝啊,马上挂上”

    李大壮答应了,找来梯子,先把挂匾额的撑架栓索弄好了,然后准备上匾。只是苗佩兰出去买药了不在,正好对面杂货店的蔡大叔出来瞧热闹,请他帮忙抬匾,又借了他们家一架梯子,两人一边一个,小心翼翼将匾额抬了上去,挂在了大堂正面供桌正上方。

    一众人站在大堂里,上看下瞧,越看越高兴,乐得左贵咧着嘴捋着胡须呵呵直乐。

    大将军亲笔题写的墨宝,自然不能挂出来,万一损毁了那可是大罪过,所以,左贵已经请装裱匠把墨宝装裱起来,放在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交给左少阳自己保管。

    挂好匾额之后,李大壮便回病房开始制作病床了。他觉得不赶紧把活干完,愧对左少阳给的那么多的馍馍。

    乔巧儿在父母的搀扶下,也来到药铺大堂瞧热闹。左少阳忙道:“你的伤不宜挪动,赶紧躺回床上去”

    乔巧儿笑道:“我不反正你说了这夹板只是暂时的,等你想好了用什么替代之后,就更换过来,既然要更换,那就不妨了。”

    “什么话这夹板固定不牢固,一旦错位,又得重新整骨,很痛很麻烦的”

    “还没呢。”

    “你准备怎么固定?能说说吗?我一起帮你出出主意。”

    “行啊,”左少阳在腿上比划着,“我要用几根骨针这样穿过你的大腿,然后外面做一个支撑套和牵引杆,用来固定和牵引,现在问题是,我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制作这种骨针。”

    乔巧儿想了想:“用铁或者铜会生锈,用木头最好。”

    “是啊,这我也想到了,当初华佗就曾经用柳枝接骨。但是,我们现在需要固定的是大腿骨,需要承受很大的重量,而骨针又不能太粗,要比筷子头还略小一点。这种木头必须足够硬,而且潮湿环境下不会腐烂。”

    乔巧儿歪着头脑袋琢磨着,望着大堂上挂着的匾额,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李大哥不是木匠吗?他应该知道什么木头适合你的需要啊?”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左少阳一拍脑门:“我当真是闭门造车,都忘了请教专家了,对这种事肯定要问木匠才最有权威了走,咱们过去问李大哥。”

    乔老爷夫妻搀扶着女儿,跟着左少阳回到隔壁李大壮正在做木匠活的留诊病房里。

    李大壮想了想,道:“很多木材都耐潮,这个好办,就是硬度。做硬弓的柏木,硬度很大,一般的刀剑根本砍不烂。不过,做成筷子还要小的木杆,我估计还是能折断的。硬度比柏木还高的木材,听说南海一种叫铁檀的,树心的硬度非常高,比柏木还要硬得多,做成的硬弓,一般大力士都拉不开的。不过咱们这一带没听说有这种木材。对了,我听说北疆一带产一种叫铁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