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二百一十一章:逆转!丘吉尔的眼泪(三十)

第二百一十一章:逆转!丘吉尔的眼泪(三十)

   虽然他们丢掉了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损失了数百万的士兵,超过四千万居民与无数城镇、矿山、农田落入敌手,然而他们的军队并未崩溃,并且稳步退守到了帝国的核心区域边缘。

    在这个核心区域里,总数超过五百万人的庞大军队背后,依然生活着一亿一千万人民,运转着帝国主要的军火工厂、产粮区与矿区、铁路与航运枢纽。此外,在巴伦支海与黑海沿岸的港口中,还堆满了盟国运来的军火与制造军火的机器。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稳住了阵脚的时候,一场蹩脚的宫廷政变把整个帝国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战争的巨大压力令俄国统治阶层失去了理智,他们急需一只替罪羊来洗清自我、重塑自信,沙皇尼古拉二世当仁不让地中选。

    尼古拉二世当然应该为他的部分决策负责,然而如果没有他的世袭权威与铁腕决断,偌大的俄罗斯帝国恐怕早在十年前就分崩离析了,更不用说在这场战略形势如此恶劣的战争中坚持到现在。

    他也许不够开明,他的宫廷也饱受争议,但他扮演好了自己的角sè——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多民族帝国的至高权威,然而他的臣民们却早已厌倦了他,进而痛恨这个帝国的一切既有制度。

    无论如何,一夜之间,沙皇的至高权威如大厦倾倒般瞬间崩塌,帝国的神经中枢瘫痪了,杜马、苏维埃、救国委员会,甚至是莫斯科的大本营,各自发号施令,军队和人民不知所措,巨大的欧洲压路机只是靠着惯xg吱吱嘎嘎地运转,随时可能失去方向,倾覆解体。

    神经麻痹的俄国暂时动弹不得,就算它还能动弹,多面受敌的战略形势也限制了其力量的使用,仅仅是要求它从高加索方向牵制美索不达米亚与bo斯的中队,就已经被认为是过分的奢望,何况是期待它介入与其一向毫无关系的亚丁湾?

    与亚丁湾的危机相比,一旦俄国巨人轰然倒下,迄今为止所有切断中德战略联系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海峡战役以来的一切成果,势必一文不值!

    美国!

    当前惟一能够指望的,就是美国这个令人既期待又担忧的“暴发户”!

    但是美国人什么也不肯做,换句话说,他们满足于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的工作:以海军主力协防澳洲,以陆军主力增援法国。

    美国人没有准备好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的战争机器崭新而未经检验,他们的小伙子充满热情却单纯无知,因此他们甘心作为小学生来学习战争。

    问题是,他们打算学习到什么时候?谁来决定,他们何时毕业?

    如果那个男人在的话……

    争吵戛然而止,原来是午餐时间到了,争执的对手们似乎瞬间从大脑中清除了刚刚的chun枪舌剑与针锋相对,三三两两结伴走向餐厅,话题也转为了诸如红酒的年份与牛排的产地之类。

    丘吉尔疲惫地站起身,想到下面的huā园独自安静一会儿,迎面却被手持电文的首相劳合-乔治挡住了去路。

    “伯明翰号巡洋舰的搜救舰队已经返航了,没有找到任何幸存者,也没有发现基钦纳勋爵的遗体……”

    丘吉尔禁不住鼻子一酸,眼中苦泪彷徨,慌忙chou出手帕,扭过头装着擤鼻涕,自以为掩饰了过去,右手从劳合-乔治手中接过电文时,才发现攥在左掌心中的那方中国绣huā手帕,早已淋漓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