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二百零一章:最终秩序?(九)

第二百零一章:最终秩序?(九)

掩护;而由袁锋中将指挥的由伤残舰和救援舰组成的丙部队则整队沿缅甸、马来亚海岸航向新加坡,以进行舰船抢修和伤员安置。

    此外,由毕凌波代司令指挥的机动部队余部于9月12日到13日在安达曼群岛布莱尔港先行集结,之后编队返航新加坡。

    因为先行遣返了伤舰和伤员而一身轻松的甲部队于9月14日与马升宇上将指挥的支援部队主力(8艘旧式战舰、6艘旧式装甲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汇合,展开了掩护印度方面军后续部队上6的“钢盾”作战,两周内将袁世凯上将的第12集团军(7个师,14万人)、欧治星上将的第14集团军(6个师,11万5千人)和文宇中将的第2装甲军(3个装甲旅,1万5千人和33o部战车)全部护送上6。

    期间,机动部队受伤最轻的“猎隼”号舰队航母经紧急抢修,搭载由各预备舰载机中队临时混编的第5舰载联队(6o机),配属4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编成丁部队,由毕凌波中将指挥,加入“钢盾”作战,为运输船队提供近接空中掩护。同时与甲部队4艘水上飞机母舰一起,为6军第三航空集团输送飞机,与必须到港口卸载的水机母舰不一样的是,由海军飞行员驾驶的6军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可以直接从“猎隼”号上起飞,前往更接近前线的急造野战机场。

    到9月底,印度方面军已有8个军计12个步兵师、3个6战师、5个装甲旅和2个机步旅在胡格里河口登6场上6并展开部署,配属的第三航空集团也已将过15o架作战飞机部署到了各野战机场。

    其中拟由第14集团军的亚太解放军第3军(辖南洋义勇第1、第2师)自登6场西南的濒海交通要地巴拉索尔出击,沿海岸向南进击交通贸易重镇——克塔克和布巴内斯瓦尔;以65军(辖步兵129、13o师)自登6场北端的铁路枢纽克勒格布尔出击,进攻西北方的工矿和交通重镇贾姆谢德布尔(又译詹谢普尔),一方面意图一举夺取当时印度最大的铜矿和最大的钢铁厂——塔塔钢铁公司,一方面企图封堵西印度之敌利用铁路穿过中央高原直接进攻登6场的通道;另以68军(辖步兵135、136师)为集团军预备队。

    由第12集团军的第9军(辖6战5师、步兵第18和115师)自西向东,沿克勒格布尔到加尔各答的铁路线正面推进;54军(辖步兵1o7、1o8师)在其北面展开,掩护侧翼并提供支援;56军(辖步兵111、112师)为集团军预备队。

    由重新休整集结后的6战1军(辖6战1、2师,6战装甲1、2旅,6战机步11、12旅)担任“奇兵”,在海空支援下自加尔各答下游强渡胡格里河,攻占东岸的戴蒙德港,之后立即投入作为机动突击力量的第2装甲军(辖装4、6、7旅),自敌军防线背后包抄分割,与正面进攻的12集团军所部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加尔各答敌军集团。

    1o月2日早上6时35分,随着坐镇克勒格布尔的方面军司令长官邓简大将一声令下,各路部队同时行动,作战代号:“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