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八十九章:龙与熊!世界岛对决!(三)

第一百八十九章:龙与熊!世界岛对决!(三)

他们当然知道,这个勃鲁西洛夫究竟是何方神圣。

    根据另一时空史书记载,a-勃鲁西洛夫开战时任俄军西南方面军第8团军司令,以作战积极主动闻名,所部在一九一四年的加里西亚战役中表现突出,在俄军全面败退的一九一五年战局中。勃鲁西洛夫多次率部动大胆有力地反突击,成功掩护友军撤退,并屡屡重创当面的奥军部队。

    一九一六年,声名鹊起的勃鲁西洛夫升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官。是逢德军主力西移。动了企图“令法国流干最后一滴血”的凡尔登战役,为牵制德军,改善凡尔登地域的法军态势。俄国于当年3以北方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动纳罗奇湖战役,牵制了德军部分预备队。到当年5月,由于意大利军在特兰提诺地域被奥匈军队重创,为改善意大利的态势,应意军统帅部的直接要求,俄国大本营命令勃鲁西洛夫的西南方面军对当面的奥匈军动进攻。经过精心准备的进攻一开始就取得了巨大胜利,方面军在头三天内便从主要突击方向上打开了一个正面宽七十到八十公里、纵深二十五到三十五公里地缺口,随着后续部队的不断投入,奥军战线彻底崩溃,到7月下旬战役结束时,奥军伤亡被俘达一百五十万人,损失大量武器物资,富饶地加里西亚省得而复失,俄军损失不过五十万人。为了阻挡俄军的攻势,德奥军还被迫从法国也意大利战线抽调来三十多个师,从而改善了法军和意军的态势。这便是一战史上赫赫有名的的“勃鲁西洛夫攻势”——由此一战,奥匈一蹶不振,直到战败投降,再也没能缓过气来,另外,受此影响,夹在奥匈与俄国之间的罗马尼亚于当年8投向了协约国阵营,一时间,同盟国在东线面临空前危机。

    勃鲁西洛夫在战后的回忆录中豪气万丈地写道:“……西南方面军的进攻已过1916年春季对它寄予的一任务:拯救意大利免于覆灭,使其摆脱战争,此外,还改善了英法战线上英、法军队地态势,使罗马尼亚站在我们一边并打乱了奥、德这一年的全部计划和意图……”

    虽然上述评语免不了稍许自吹自擂的成分,“勃鲁西洛夫攻势”却着实是军事学术上的卓越成果,它对筑垒正面地宽正面、大纵深突击虽然局限于物质装备的落后(比如说,主要依靠骑兵而不是机械化合成兵团实施纵深突击),却是当时最成功的作战样式之一(当然,也不能不考虑到其当面奥匈军地腐朽与虚弱)。后世的苏联军事专家在制订突破筑垒地域的理论时,也曾广泛地利用这一战役的经验,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以具体的体现和进一步展。

    没错,应该就是这个勃鲁西洛夫!

    荷兰问题,俄军东调,后贝加尔方面军,勃鲁西洛夫,这之间的联系究竟是……

    “看来毛子要给我们一些惊喜啊。”

    刘百良心想,环顾众人,淡淡问道:“诸位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