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卡萨布兰卡(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卡萨布兰卡(一)

三个月以上。

    飞机的损失为:基尔基地航空队27架飞机被击毁在地面::的海德基地航空队25架战斗机中12架被7报废;韦斯特兰基地航空队的2o机中3被击落、2降落时坠毁,落后报废。总计损失

    由此看来。水份虽有,但与德方那块浸水海绵相比,倒显得客观了许多。

    公道地推测。当战斗进入尾声时,在四处赶来增援的德国战斗机威胁下,慌乱的英军飞行员将已经东倒西歪或甲板接近水线的敌舰看做“沉没”,应该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英国方面宣称地“仅损失少数飞机”,大舰队司令官杰利科上将提交给丘吉尔的战役报告中详细罗列了以下数字:

    第一攻击波:出动96架,返航着舰69,[

    补充攻击波:出动2o架,返航回收9架。

    第二攻击波:出动84架,返航着舰41架,舰队附近着水5架。

    共出动飞机2oo(单座战斗机6o,双座攻击机和水上轰炸机架),返航着舰或回收119架,舰队附近着水9(战斗机2架,攻击机7架),战斗损失、故障损失、迫降敌境或中立国合计82架(架,攻击机和水上轰炸机67架),总损失率达百分之四十三踪飞行员合计164,损失率达百分之四十八。

    如果说过百分之五十才可称之为“多数”,在此严格定义下,这样的损失叫做“少数”也还说得过去,但非要在前面加上个“仅”字,自然是严重倾向性的文字游戏,你不能说他骗人,只是有些不厚道,事实上,战争中这种程度的不厚道已经厚道到不能再厚道了。

    无论如何,这次丝毫不亚于珍珠港奇迹——不,甚至可以说,远胜之上——的闪电突袭,总算在可承受的损失范围内达到了预期目的。

    某中立国报纸如是写道:“在珍珠港事件震撼全世界之后两个月,始作俑者中华帝国最重要的盟国德意志帝国,却被敌对方的英国人用相近地手法,在诸方面条件更为艰难的情形下,达成了足够光辉耀然地战果,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温斯顿,我们好象来早了?”

    阿斯奎斯相一下子把丘吉尔从回忆中拽了出来。

    “是的……阁下,不过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是么?”相眨眨眼,故作不明所理状。

    “因为我们是事实上的东道主。”丘吉尔轻松地耸耸肩。

    “吁——”相夸张地把食指竖到嘴前,“这话可别让法国人听到。”

    “那美国人呢?”

    “没关系,反正给我们做饭的不是美国人。”相俏皮地笑道。

    丘吉尔缩缩脖子,摊手道:“如果我们的商船继续像前两个月那样损失,如果失去印度和澳洲的粮食来源,总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靠吃美国人的饭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