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六十三章:瓦胡岛攻防(八)

第一百六十三章:瓦胡岛攻防(八)

单射击的声音,全是连的机关枪声!到处都在爆炸,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门火炮,三辆卡车眨眼间全部被炸毁,绝大部分人在开头的一两分钟里就被打死了,我被爆炸掀飞到路旁的排水沟里,头上血流个不停,但是很幸运,没有伤到骨头,于是顺着排水沟往回跑,终于在珍珠桥遇到了怀特中尉的卡车,多亏有他为我包扎……”

    听到这里,史考利压了压手:“够了,就到这里吧,怀特中尉,送他去医院。”

    本莱特少尉道了谢,在怀特中尉搀扶下摇摇颤颤地离开了。

    史考利关上门,转向众高参:“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布莱克少校一脸不信地摇头道:“我看本莱特少尉是被打昏了头,才会说出这种夸大其词的话,敌人都还没登6,岛内怎么可能出现携带大量机枪和火炮的敌军部队?这些部队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查尔斯参谋长抱臂道:“但是少尉的巡逻队的确遭到了袭击,与福特桥守军以及北岸防御部队的电话联系也全部中断了,这说明岛内一定有一股敌对武装力量在活动,不管他们是敌人的正规军还是岛内的匪徒,必须立即对其起进攻,尽快打通与北岸防御部队的联系。就按少校刚才说的,先从预备队里抽调一个营前往福特桥,夺回大桥之后,顺道赶去支援北岸防御部队。”

    史考利想了想,拍板道:“很好,就这么办,让53团1营带一个炮兵连和一个机枪排去,我倒想知道福特桥那里到底生了什么。”

    生了什么?

    福特桥南边的河岸上,梁根生斜躺在仓促挖就、散着新鲜泥土气息的散兵坑里,嘴上叼一根带过滤嘴的“麒麟”牌香烟,眼望蓝天浮云,手指熟练地往毛瑟手枪的二十长弹匣里压子弹。

    德制1896型七点六三毫米毛瑟手枪由于价格昂贵,并未成为6海军的制式武器,倒是一度流行于东亚黑社会,令警方大为头痛。除此之外,最大的用户就是隶属内政部的国内治安部队(机动部队)与6海军的各特种部队,普通军官也可自费订购,平时由部队统一保管,训练与作战时还各人。

    梁根生的这把毛瑟手枪,就是他用自己的薪水订购来的。

    之所以会选择用毛瑟,而不是制式的金陵一零式九毫米自动手枪,按梁根生的说法,是“电影情结”。没错,在另一时空反映中国2o世纪2o年代到4o年代的战争、黑帮电影中,泛称为“盒子炮”的毛瑟手枪流行于军阀、土匪、黑帮、间谍、抗日英雄、革命战士之间,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男人味”与“英雄气”。要够帅,够酷,尽显男子气概,就拿一把、不,拿一对毛瑟插在腰带上,开打的时候,两手一甩,带枪上手,左右开弓,瞄都不用瞄,指哪打哪,见神杀神,见鬼杀鬼——

    只是这特种部队还是要讲形象的,腰带上松松垮垮地别着两把盒子炮跑来跑去,是要被上头批评成游击作风滴,所以即便是联队长,也只能自选一件防身武器,另外的标准配备则一件不能少:金陵一二式冲锋枪(手提机枪)、金陵一零式自动手枪、望远镜、地图包、指南针、水壶、防毒面具、压缩干粮袋、备用弹匣、散装子弹包、一体化装具背心、通用背包……

    刚才的战斗结果全在他预料之中,三分钟内,三辆卡车,四十名美国兵,全部毁灭在三个空降中队的扫射中。

    也正因为如此,梁根生感到有些无趣。

    当初之所以选择留在这里,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杀戮的,确切来说,是杀戮洋人的。

    为什么那么想杀洋人?

    难道是中了21世纪义和团的毒?

    梁根生对这些问题毫无兴趣。

    非要说理由的话,只需想象一下前女友在一个可以做她爷爷的美国老头身体下扭转呻吟,之后现患上艾滋病而从十三楼跳下的情节;再回忆一下亲妹妹因为在莫斯科留学时被光头党强暴残害,从此凝结僵固、无法融化的死一般的表情……

    足够了。

    其实原本就不需要那种切实、详细、符合逻辑的理由,所谓符合逻辑的理由,只不过是欺骗与自我欺骗的鸦片。

    杀戮时的体验——肾上腺素和脑多巴胺大量分泌带来的快感,才是根本的、真正的意义所在。

    真的是这样吗?

    河岸边蹲着昨晚攻打守桥部队时俘虏的美国兵,那两个女飞行员正在照料其中的伤员,高个子的那个蔡中尉看起来英语水平不错,从刚才起就跟他们聊个不停……

    有什么好聊的!

    梁根生唰地站起身,提枪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