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一)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一)

来,加高了干舷,换装了新式3o5毫米主炮,排烟方面也改为了较靠前的纵列双烟囱,满载排水量增加到1o4oo吨,主尺度为长1o7点2米,宽2o点73米,吃水8点25米,马力为85oo匹,最大航16节。武器包括4门3o5毫米主炮(2x2),6门152毫米炮廓炮,12门37毫米炮,2门64毫米炮,4挺7点62毫米马克沁机枪,6座432毫米鱼雷射管和2艘舰载鱼雷艇。装甲防护方面与“纳瓦林”号相近。

    第八艘……老掉牙的破烂货……1885年下水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一艘尽显衰朽之相的老式装甲巡洋舰,满载排水量8524吨,武器为8门2o3毫米炮、1o门152毫米炮、2门64毫米炮、8门37毫米炮、2挺7点62毫米机枪以及3座381毫米鱼雷射管。装甲配置:水线254毫米,炮塔2o3毫米、司令塔152毫米。

    紧跟着开进海峡的第九艘战舰是1889年下水的“亚历山大二世皇帝”号,这艘仅配备1座双联3o5毫米主炮的战舰有着与时代相悖的过时外形,满载排水量9672吨的身躯依靠7864匹马力的立式三段膨胀式蒸汽机驱动,航不过15点5节,除主炮外的其他武器包括:228毫米炮4门,152毫米炮8门,64毫米炮4门,37毫米炮2门,7点62毫米机枪2挺、381毫米鱼雷射管5座。装甲配置:炮塔254毫米,水线356毫米,甲板63毫米,司令塔254毫米。

    第十到第十二艘……只能用垃圾来形容的东西……3艘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装甲海防舰:“谢尼亚文海军上将”号、“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号和“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这些干舷极为低矮的军舰原本是打算用在风平浪静的波罗的海的,把它们赶到大洋上航行根本就是一种犯罪行为!部分旁观的皇家海军官兵不由得露出了了怜悯之情。满载排水量的4648吨的舰体上搭载着2座双联装254毫米主炮,此外还有4门12o毫米炮、4门37毫米炮和2挺7点62毫米马克沁机枪。在装备了以上武器之后,该级舰还配备了254毫米的水线装甲带、152毫米的炮塔装甲和18o毫米的司令塔装甲,于是乎,这种设计航15点5节的东西在三级海况下连11节都开不到……

    第十三和第十四艘……总算令人眼前一亮,这两艘19o2年下水的新式装甲巡洋舰原本是热那亚的安萨尔多船厂为意大利海军建造的,下水后却被阿根廷买下,准备用于与智利海军交战,但是随着阿智两国关系的缓和,阿方又取消了合同,两舰遂以“米特拉”和“罗卡”的名字留在意大利的船厂中待售,俄国的采购代表团闻迅赶到,在中国人与船厂接洽前三天签完了购买合同,分别以o3年9月9日战沉在北海道函馆的“瓦良格”号和o3年1o月2日战沉于彼得大帝湾的“留利克”号为两舰命名,在热那亚港挂上了圣安德烈旗后,两舰径直开回波罗的海,随即编入第二太平洋舰队。两舰沿用了意大利战舰的典型风格:主桅位于船体中央,两座烟囱分别居于其前后两侧,除此之外,其装甲带的长度和厚度也不及同时期的英法装甲巡洋舰。在武器方面,该级舰的主炮采用了前部1门最大仰角35度的254毫米炮配后部1座双联装2o3毫米炮的奇特配置方式,此外还配备了14门152毫米炮、1o门75毫米炮、6门47毫米炮、2挺7点62毫米机枪以及4座381毫米鱼雷射管。该级舰标准排水量为7628吨,采用2台往复式蒸汽机,135oo匹马力,最大航达2o节。装甲配置:水线18o毫米,炮塔15o毫米,司令塔36o毫米,甲板5o毫米。

    接下来的第十五艘……又是垃圾,老式装甲巡洋舰“得米特里≈8226;顿斯基”号,1883年下水,满载排水量5796吨,武器是6门152毫米炮、1o门12o毫米炮、8门37毫米炮和2挺7点62毫米机枪,航仅16点5节,防护方面仅在水线布置有152毫米的舷侧装甲带。

    第十六艘,老式装甲巡洋舰“伏拉季米尔≈8226;蒙诺马赫”号,还是垃圾,比前一艘早一年下水,满载排水量5593吨,武器是5门152毫米炮、8门12o毫米炮、8门37毫米炮和2挺7点62毫米机枪,航更慢,只有15点2节——还不如舰队中最古老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二世皇帝”号。防护方面,除了152毫米的水线主装甲带外,还为152毫米主炮配备了1oo毫米厚的炮塔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