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铁血帝国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家事国事战事(四)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家事国事战事(四)

面作战;第二骑兵军辖第3、5、7蒙古骑兵旅,独立第2骑炮兵群,按编制共二万二千人,由苏塔德楞台少将指挥,负责收复蒙西。

    苏塔德楞台部于5月7日自外蒙中部的车车尔勒格出,分三路向西急进,沿途收拢自蒙西溃败的边防军和民团,3天内在大草原上策马急弛4oo余公里,主力于5月11日与俄军前哨遭遇,蒙古骑兵一拥而上,一场白刃混战后,俘虏哥萨克骑兵数十名。5月13日,兵力膨胀到三万人但仅装备五七骑炮的苏塔德楞台部攻乌里雅苏台不下,遂以少量兵力监视该城,一部截击敌补给线,主力则趁夜袭向45o公里外的科布多,两天后与企图增援乌里雅苏台的科布多之敌遭遇,苏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三面突击俄军,俄军支持不住,丢下七六野炮数门及大批弹药撤入科布多要塞内。苏塔德楞台遂命部队以备用战马轮换牵拉野炮,主力迅赶回乌里雅苏台,于5月19日对乌里雅苏台起总攻,敌军士气低落,放弃要塞向北奔逃,结果被熟悉当地地形的蒙古骑兵大队大队地消灭,此战毙敌三千余,俘四千七百余。苏部马不停蹄,于5月25日携俘获的七六野炮及一五二重榴炮共十余门进抵科布多城下,俄军望风披靡,丢弃辎重连夜遁逃,科布多遂告光复。

    胜利的消息自然鼓舞人心,皇帝的脸上也有了喜色,命左右呈上纸笔,亲自撰写起嘉奖电来。自努尔哈赤收服蒙古以来,满蒙关系一直十分密切,除满族之外,惟有蒙族得封亲王,贵族间时有联姻,前清著名的孝庄太后即是蒙古人,皇帝对其蒙古远亲取得的胜利加以特别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封电报来自西北方面军,言称昨日伊犁方面第一军团主动出击,于伊犁要塞下大败俄军,毙敌千余,俘虏甚众。喀什方面第二军团则于前日与俄军会战乌鲁克恰提,战事不利,伤亡三千余名,主力整队退往喀什,沿途坚壁清野,以备长期坚守。

    杨正金表的意见是:“启奏陛下,西北方面军所处战区较为靠近俄国腹地,本地贫瘠,又远离国内富庶地区,兰迪铁路也迟迟未曾完工,补给增援十分困难,暂时只能靠战区内有限的人力物资实行迟滞作战,更应为他们打打气,恳请皇上为西北第一军团也亲撰嘉奖电一份,为第二军团撰抚慰电一份。”

    光兴皇帝点头道:“爱卿所言极是,奏准。”

    谢过皇帝,杨正金又转向胡克:“此外,电告张遥前,援军近月内可开抵新疆,要他便宜行事,稍安勿躁,暂时惟以护卫疆土为要。”

    当天,宫内史官记载下了皇帝对其侍从武官长的感叹:今见杨兵相举目断言,有武威公之风。

    第四封电报来自东部方面军,内容虽在杨正金与胡克的预料之中,却还是令他们感到了稍稍的不快。

    自5月15日起,刘百良上将的东部方面军对海参崴要塞第二道防线的第一次总攻击正式开始,战斗异常激烈,但我军进展缓慢,直到25日仍未能夺取安全的重炮安放点以轰击港内敌舰,而为此次战役储备的重炮弹药已见枯竭,由于伤亡巨大,部队士气日渐低落,连队甚至团队抗命之事时有生,不得已于昨日暂停进攻,全军重整以待再战。

    “必须尽快启动‘蜂群’计划。”

    对于这份东线战报,杨正金只有这个意见。

    当日,由原西部方面军航浮集群司令官郭志飞少将统率的海参崴航空方面军正式编成,司令部驻在海参崴以北仅三十余公里的阿尔乔姆。方面军下辖:

    第一航空集团,含6个侦察机中队,6个轰炸机中队。

    第二航空集团,含5个侦察机中队,6个轰炸机中队,2个联络机中队。

    第一浮空集团,含9个攻击飞艇中队。配备强云、紫云大型攻击飞艇。

    第二浮空集团,含6个攻击飞艇中队和6个侦察飞艇中队。配备青云轻型攻击飞艇和平云侦察飞艇。

    合计2个联络机中队、11个侦察机中队、12个轰炸机中队,15个攻击飞艇中队和6个侦察飞艇中队。

    配备:121架各型侦察机,22架联络机,12o架轻轰炸机,11艘强云重型攻击飞艇,22艘紫云中型攻击飞艇,24艘青云轻型攻击飞艇和24艘平云侦察/校射飞艇。合计263架飞机和81艘飞艇,分别占当时各航浮部队可用兵器的71和92。

    方面军的任务确定为:在5月底至6月初之间的适当天气情况下与6海军配合执行“群蜂”作战案。

    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外的阿尔乔姆周围,群蜂正轻轻摩裟翅膀,等待花开采蜜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