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梦仙觉 > 第一百八十章 与丞相辩论

第一百八十章 与丞相辩论

    大梦仙觉第一百八十章与丞相辩论据林间查到的资料,现在蜀地季汉治下之民,除去那些世家大族隐瞒不报的人口,只有百万左右。

    魏国还有四百万,吴国两百万。

    一国之民,仅剩百万,与三国初期一场大战就号称百万人参与相比是多么凄惨?

    “天下之人,皆为汉民,王司徒既然以汉人身份到我军阵前,只应望风而降,迎我王师,为何反拄枪于马前,莫非想助曹为虐?你身为汉民,世代食汉禄,反助逆贼,是何居心?”

    祖上还是秦人,还是鲁人,还是周人呢!

    当然这些话说出来就又回到“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的话题上,林间不想自寻死路,他拱手道:“我并非为大魏开口,而是要给天下百姓发声,恳请诸葛丞相罢刀兵,息军事,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尚且不能田尽其耕,人尽其力,何必多兴征伐,徒造杀戮,使万民不安?北境之地,胡人犯边,南方初定,百废待兴,中原大地,人地皆疲,何苦强起疲兵,使地伤民病?久之以往,恐怕万民有累卵之危,神州有陆沉之难!”

    三国归晋之后,汉人元气还没有恢复,大病初愈之躯,再遭五胡乱华,人口锐减,几致灭绝境地,不得不放弃中原,南迁以求存。

    不是诸葛亮不懂这个道理,历史中的诸葛亮是个很重视民生的人,诸多后世之人在攻讦武侯军事能力不足的时候,都选择性地拔高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来贬低他的军事才能,足见他的治国之才,连对手都挑不出毛病。

    而是他现在不得不北伐,谁都想休养生息,可是养不起,魏国人多地广,比养民生季汉根本比不过,他只有北伐,不停骚扰,让魏国无暇他顾,才有可能为季汉取得一丝喘息之期。

    “王司徒此言本末倒置,须知欲使国强,先得民安,欲使民安,先正国体,王司徒自问,曹魏篡汉,其体正否?”

    废话!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法尧禅舜…林间赶紧将刻在骨子里的台词忘掉,拱手示意:“丞相以为民、社稷、君王,孰轻孰重?”

    不等诸葛亮回答,林间又接着说道:“私以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乃国家根本,他们在意的并不是谁当君王,而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安定…”

    “莫非王司徒认为只有曹贼能使国泰民安?自桓灵以来,国乱岁凶,企图乱汉者,岂止曹贼一人?便是这些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才使得百姓流离,社稷危倾,幸天命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身为汉朝之民,世代为汉朝之臣,本该望风来投,你却非但不佐汉室正统,反助汉贼,同谋篡位?谄谀之臣,有何面目自称汉民?有何胆色敢阻我军阵前?”

    淦!又被扯回了人身攻击上面!

    王司徒的身份根本就立不住脚,只要抓住他的身份做文章,不管他发表什么样的言论都没有用!何况他本身世代食汉禄,反做出了不忠的事,去到哪里都说不过去!

    果然诸葛亮抓住弱点不放,一套逮住王司徒出身的言论连击,不给林间任何反驳的机会,骂得三军失色。

    林间这次上场连王司徒的表现都不如,起码电视剧里的王司徒吹了一波魏国,让曹嘟嘟点头称赞,自己上来先示敌以弱,打算灭自己威风以体现蜀军恃弱凌强的不道德,结果扮得太过头,真成了猪,言语上丢尽了面子,还没能达成想要的结果,回去之后这件事往上一报,少不得落得祈老回乡下场,别说配享太庙了,

    不过林间并非王司徒,被一顿骂,虽然面红耳赤,却没有闹得死亡结局。

    伴随诸葛亮正义凛然落地有声的“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场辩论宣告结束。

    “我投降!”反正只是幻境,又不会改变历史动向什么的,林间觉得还是和气为好。

    实际上争来争去,还不是为了当皇帝?曹丕能当,刘禅不能?一直国泰民安才好呢,成天打来打去的,到头来不是便宜旁边虎视眈眈的异族吗?

    男儿真想建功立业,大把的事情可以证明自己是个英雄,何必非要在沙场上与同族刀兵相见?

    骂得正舒坦的诸葛亮“哈?”地一声出来,即使足智如他,都没能从林间态度剧变中反应过来。

    早就觉得对面这人不对劲了,远没有传说中的王朗那般风采,莫非是一直藏着辅汉之心,刚好在阵前伺机倒戈?

    “我乃天外之人,借王司徒身躯降临此间,久仰丞相大名,今日有幸相会…”林间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