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五十章 山林可用,江河亦可用

第一百五十章 山林可用,江河亦可用

  从地图上看,海州、秀岩、凤城、镇江这道防线,并不是直的。如果把海州换成盖州,才是比较正常的。

    也就是说,秀岩的西面比较空,能指望的增援多半是凤城。同时,秀岩周边的密布的山林和纵横的河流,也对建虏的机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郭大靖率领夜不收小队一夜之间行进近三十里,拔除了建虏的三个哨地,越过高岭山,终于成功突破,逼近了秀岩城。

    说是逼近,也有几十里的路程,郭大靖没有盲目进击,率领部队在高岭山休整了一天,并对周边的敌情进行了侦察刺探。

    通过审讯俘虏,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情报,郭大靖和军官们商议之后,决定对秀岩城南面的建虏据点进行突袭作战。

    后作为秀岩城以南的前哨据点,这里约有一百多建虏驻守。在兵力对比上,郭大靖这边占据着明显优势。

    即便如此,强攻依然不是郭大靖的首选,刘兴治等军官也同样认为当以智计取胜。

    “后堡以北是西堡,然后才是秀岩城。”刘兴治指点着地图,说道:“我觉得与袭击鞍山驿堡时差不多,或许可以采取相同的打法。

    建虏所设的据点,类似于明军在辽东的墩、堡、寨,前小后大,以秀岩城为中心,向外延伸布置。

    根据情报,后堡、西堡作为秀岩城延伸出的据点,驻守的兵力都不算多,秀岩城内却有两千建虏,不可小觑。

    郭大靖微笑不语,也不插言,听着军官们各抒己见。

    任何作战计划的制定实施,都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即选定战场的地形地势。抛开这一点,就是纸上谈兵。

    袭击后堡,伏击西堡来援之敌,在秀岩敌人扑来前,撤入山林。这与袭击鞍山驿堡的战术是一模一样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一样会有陡山夹道,以炸石杀伤敌人,但此次的兵力也雄厚,就是在野地伏击,也基本上没有失败的道理。

    但郭大靖却不是这么想的,至少不是完全赞同刘兴治等人的打法。

    除了有些纸上谈兵外,对于秀岩之敌的畏惧,使刘兴治等军官放不开手脚。就象做贼似的,偷一把就跑,占点便宜便很满足。

    众人商议得差不多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到郭大靖身上,等着他拍板决定。

    在刘兴治等人看来,计划已经够好,不出意外,后堡、西堡这两百多建虏,被全歼的可能性很大。而秀岩的敌人,也不会被惊动。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计划很好,既消灭了两个据点的敌人,又不致被大股敌人很快追杀。”

    停顿了一下,他话锋又转,说道:“但在本将看来,山林的地形是有效利用了,但河流呢?”

    说着,他在地图上轻轻拍了拍,“秀岩城南面便有,虽然不是很宽,但要涉渡却做不到。我记得,在之前搜集情报资料的时候,有几个本地出身的士兵,说过河上有桥。”

    刘兴治挠了挠头,有点印象,但他没当回事儿,记得不是很清楚。

    “确实有河流,也确实有桥梁。”哨官王前说道:“军中应该就有本地的士兵,召来一问便可。”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时过境迁,你们怎么能保证桥梁还在,又怎知河水有多深?没有实地侦察,是不能作为制定计划的依据的。”

    “我军带着不少地雷,不仅能杀敌,还能炸毁桥梁。”郭大靖缓缓说道:“是阻断秀岩之敌,还是将秀岩之敌诱出,利用毁桥分作两段,歼其一部?”

    “有利的地形地势不仅是山林、悬崖、狭谷,还有纵横的河流。建虏骑术精湛,但却是旱鸭子,没几个会游泳的吧?”

    “带着畏惧秀岩之敌的心理,制定的计划虽细,我感觉有些缩手缩脚。”

    郭大靖最后笑着说道:“咱们先袭后堡,争取全歼敌人,不走漏风声。接下来的行动嘛,有个预案,看侦察的结果,再作最后决定。”

    隔着后堡和西堡,虽然能够潜过侦察,但因为距离较远,比较困难。怕的便是一旦失手,反倒被敌人提前发觉。

    先拿下后堡,再潜过西堡切断敌人退路,即便不能利用河流或桥梁对秀岩之敌进行打击,两次作战取胜,也差强人意。

    如果河流或桥梁能够利用,那就把西堡和秀岩的敌人算到一块儿考虑,进行连续作战。

    这次行动,郭大靖可是出动了一千二百多人,更携带了不少武器弹药。

    尽管和秀岩敌人相比,还是处于劣势,但利用地形地势,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可能。

    况且,秀岩敌人不太可能会倾巢而出。

    一方面是建虏对于本身战力的盲目自信,千骑已经足以横冲直撞,数千东江军也不是对手。

    另一方面则是情报的疏漏或者是误判,建虏认为能无声潜入进来的,不太可能是大股敌人。

    最重要的还是战争的形式,战斗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虏纵然有所觉察,也不会太过重视,更不可能有对应的战法。

    计议已定,刘兴治主动提出带一支部队轻装前进,先行潜过后堡,切断后堡之敌的退路,并做好伏击西堡之敌的准备。

    显然,郭大靖提出的意见对他有所触动。对于能否利用河流桥梁对秀岩之敌予以打击,他的心思也热切起来。

    夜幕降临,郭大靖带领部队开始行动,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行进,潜近了后堡。

    在夜色中,郭大靖认真地观察瞭望。后堡的守卫并不严密,这让他想起了鞍山驿堡的袭击战,简直就是一次翻版。

    也不全是,后堡并没有鞍山驿堡那么高大的城墙,那么完备的防御设施,说是个寨子或营地,倒是更为准确。

    尽管修筑在一座土山上,扼守住了山下的大路。但对于郭大靖来说,潜袭比鞍山驿堡还要容易。

    简单布置了任务,郭大靖一马当先,在夜色的掩护下,带着夜不收小队向营寨潜伏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