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九十九章 诡异的不翼而失,两处阻击

第九十九章 诡异的不翼而失,两处阻击

的小雪包,碎石就藏在其间,在路中间被踩踏触发,杀伤却来自旁边。

    伤亡不大,只有三个骑兵和战马受了伤,并造成了短暂的混乱而已。

    但谁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这样的机关,这样的袭击呢?

    “让剃头人走在前面。”图尔乐揉着太阳穴,头痛阵阵,由轻到重,让他很是难受。

    萨尔纳用力晃了下脑袋,稍微缓解了头晕的感觉,按照图尔乐的办法,把剃头人调到了队前。

    这些依附建虏的朝鲜人,本就不被建虏重视。无论是战力,还是忠诚度,也确实不敢恭维。只有贱命一条,当炮灰倒也合适。

    到龙王坨子的路程不长,除了又遭到一次地雷的袭击外,建虏也没再有伤亡便赶到了山下。

    可以说是顺利,但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甚至是呕吐的建虏却越来越多。

    “怎么回事?”图尔乐没想到是中毒,可疫病传播的话,也太巧了点。

    萨尔纳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但很快就被他粗暴地排除。天花,不可能,怎么会这么倒霉。

    没有回答图尔乐的疑问,萨尔纳强忍着不适,调派部队,作着攻山的准备。

    “楯车,云梯,就这手段?”远望着建虏行动的尚可喜,轻轻摇了摇头,露出些许轻篾的冷笑。

    攻山与攻城同属攻坚,但却又不尽相同。要说哪个难度大,也不能一概而论。

    龙王坨子既称险要,坡度便有些陡峭,否则也不会有悬崖扼住大路。

    建虏所想到的办法,楯车也就是多些防护,云梯下铺,防止脚下打滑而已。都是常用手段,谈不上成为取胜的关键。

    兵力相当,最终还是比的士气,比的武器,比的地利。

    “这家伙,终于是回来了。”藤野英翻着眼睛,望着匆匆赶上阵地的郭大靖等人,嘴上不说好话,脸上却微露笑意。

    藤野正只是看了一眼,便又注目山下,有些疑惑地摸着下巴上的胡须。

    建虏的状态怎么看起来有些异样儿,不同于昨日的气势汹汹。有了器械,也是来报昨日之仇,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大靖,你回来得正好。”尚可喜迎上去,笑着说道:“这下某就轻松了,全交与你指挥。”

    郭大靖赶忙摆手,说道:“别,你不能图清闲,接着指挥作战好了,让我休息休息,喘口气呀!”

    尚可喜哈哈一笑,说道:“看看山下的建虏,哪里象有什么胜利的信心,说是送死来的还差不多。”

    郭大靖举目瞭望,微抿嘴角,露出了坏笑,说道:“果然有些萎靡,想是觉没睡好,或是吃坏了肚子吧!”

    尚可喜意味深长地拍了拍郭大靖的后背,心中有所猜测。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硕讬所部在龙骨山城,便着了郭大靖的道儿,与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号角声呜咽响起,建虏整队完毕,督促着剃头人推着楯车,扛着云梯,开始了进攻。

    …………………

    太阳的光芒逐渐温暖明亮,同样的进攻行动,在小铁山也拉开了帷幕。

    楯车、云梯,阿济格所率的建虏同样准备了攻山的器械,在龙川这几天,他们倒也没闲着。

    同样,小铁山的守军也一直在忙碌,在准备。工事坚固,抛石机也多了,大小石头备得足足,冰滑的坡面也延伸到了山下。

    “敌人的防御阵地推进到了山腰,是为了封锁大路。”特库殷指点着给阿济格作着介绍,“贝勒爷你看,那些木头制作的东西,应该就是能扔石头炸雷的武器。”

    阿济格微眯着眼睛仔细观察,却看得并不完全。抛石机处于防御工事之后,只露出一部分。

    即便是防御工事,也与上次特库殷来攻时不太一样。对于阿济格来说,更是头一次看见。

    树木堆砌,浇水冻实,将守军的身体大半遮护,顶上还有类似雨棚的木排,能有效防护抛射箭矢。

    工事前的坡面上不仅浇冰铺雪,还冻着两尺来长、一头削尖的木棍,斜指向天,形似木桩阵。

    木桩阵中间是滑冰雪面,十来米宽,攻击面狭窄,拥挤在此处必然遭到火力的重大杀伤。

    阿济格倒吸了口冷气,这般严密的防御,想要攻上去,即便有器械,也非是易事。

    “贝勒爷,此山难攻。”特库殷苦笑了一下,躬身禀告道:“工事完备而诡异,请容末将率部试探着攻一下。”

    阿济格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派宏科带兵进攻,他也是有经验的。”

    这些人马都是阿济格的旗下所部,要不是非要打通与宣川的联系,接应运粮部队,阿济格是真不想攻打这样防卫森严的山头。

    他算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可没想到不仅是这边的部队受阻于小铁山,宣川的运粮部队也在龙王坨子遭到了阻击,并有覆灭之危。

    道路上堵塞厉害,砍倒的大树,杂乱的树枝,还有令人恐惧的大石头。阿济格率军一路至此,心中是越来越烦闷,越来越沉重。

    敌人熟悉地形地势,可以躲进山林,不时地出来破坏,简直是防不胜防。可要搜剿,没有充足的兵力,根本就做不到。

    就算没有伏击杀伤的堵路,也让阿济格觉得烦不胜烦。从龙川到小铁山,行进的速度就令他难以接受。

    山上,刘兴祚和郑凤寿等人也在望着敌人。相对于阿济格的心情,他们倒是显得比较轻松。

    在兵力上相当,甚至还要比建虏更多一些。特别是完备的工事,足以弥补战力上的差距。

    建虏再悍勇,也不是铁打的。特别是经历过上一次的防守胜利,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有了底气和信心。

    士气这东西看不着摸不到,但却往往成为胜利的决定因素。心中不畏惧,打起来就不慌乱。建虏不过如此,有这种心理,就更能发挥出战斗力。

    建虏也深知此理,才要打造什么“满万不可敌”的不败神话。

    原因很简单,就是要让明军未战先怯。数千上万人马竟然被几百建虏打垮,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确实是心理战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