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 第一百七十五章:三碗酒 (五千大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三碗酒 (五千大章)

    冬日太阳落山较其他季节要早的多。

    酉时刚到(相当于后世下午五点钟。)天色便有些昏昏暗暗。

    不出半个时辰必定会漆黑一片。

    点将台下,无数火把燃起,倒是将黑暗驱散了一些。

    犒赏已经完毕。

    六十六位道家高人登上高台,衣着高功紫色道袍,脚踏罡步,口中念念有词。

    很显然这是一种道家祈福仪式。

    就在六十六位道家高人登上高台开始祈福之际。

    台下中心处的有功将士,纷纷起身让开中心处的空地。

    五人一伍有序的将台下百姓分列开来。

    至少保证每个百姓身周一步之内再无他人。

    见到这一幕百姓纷纷乐呵呵的配合士卒重新排列。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便是最后一个重头戏了。

    那便是普天同庆。

    待六十六位道家高人祈福完毕,耿昌与毕如龙再度联手走向高台。

    与之同行的亲卫则事先将两口鎏金大箱吊上高台。

    耿昌与毕如龙站在高台上,打开亲卫吊上来的两口鎏金大箱子。

    伸手捞起一把崭新的铜钱。

    用力抛洒向下方。

    百姓瞬间高声欢呼,在自己有限的空间内,无所不用其极的抢夺那些崭新的铜钱。

    耿昌与毕如龙在台上抛洒的尽兴,台下百姓更是喜笑颜开。

    泰安城民间传说中,这种铜钱叫做得胜钱,是带着士卒满身杀气,更是有着道家高人亲自开光。

    其妙用自然无穷。

    徐阳牵着乌骓马,平静的看着这一幕,脑海中不由得想起往前千年的那些黄巾军,与往后两三百年的白莲教。

    心中不禁感叹道:“这个时代的百姓,心中需要这样一种信仰。”

    你可以说这是迷信做法,但有时候这种迷信做法,更有利于掌权者掌管百姓。

    从台下百姓喜笑颜开,纷纷抢夺崭新铜钱中便可管中窥豹。

    戌时,(相当于后世晚上七点钟。)

    论功行赏终于彻底结束了。众人开始散场,在泰安城士卒的协助下。

    所有百姓与民夫皆有序撤离。官道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

    好在徐阳等人被耿昌安排在了最前方,飞虎军与龙骑军同行护送耿昌等人归城。

    至于那些战利品与赏赐,第二日自然会有大元帅府的人亲自前去与徐阳交接,这个倒是不用徐阳担心。

    一路上众将士归心似箭,恨不得给座下战马插上翅膀。

    一路策马狂奔,用时半个时辰。

    时隔多日,众人终于再度回到了泰安城。

    进了泰安城。

    耿昌开口说道:“徐阳,今日小年,看你麾下将士一个个都急不可耐的想要回家,我就不留你了,改日你到府中,咱们一块吃个家宴。”

    耿蝉儿与徐阳的事情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了,耿昌自然乐意女儿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本想趁着今日大家一块吃顿家宴,但一路上舟车劳顿外加众将士皆归心似箭,因此耿昌也不愿在此时坏了大家心情。

    徐阳双手抱拳开口说道:“改日,徐某定亲自登门摆放。”

    二人一番客套之后,便要分别。

    就在这时耿昌忽然开口说道:“蝉儿。”

    鬼鬼祟祟想要回校场的耿蝉儿闻言楞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耿昌继续开口说道:“舟车劳顿,天色不早了,今日就不用去校场了吧?”

    耿蝉儿闻言脸红了一下,没有试图解释,知父莫若女,耿蝉儿便是明白解释也没用,这才想着悄悄溜走,谁知最后还是被发现了。

    悄悄躲到耿昌身后,满脸无奈的冲徐阳做了个鬼脸。

    耿蝉儿与徐阳等人商议好,回到泰安城之后在校场与众将士一同欢度小年,为此徐阳还让赵万石先行回城去醉仙楼请集市上买来上百头猪羊,又去醉仙楼请来十数位掌勺大师傅。

    这种事情又如何能瞒得过身为泰安城无冕之王的耿昌。

    耿昌虽然希翼看到女儿与徐阳喜结连理,但泰安城为王二十余年,有些东西、有些规矩还是要守一下的。

    徐阳无奈摊手一笑,与耿昌一家三口道别后。

    七百余人火速奔往校场。

    夜色彻底昏暗了下去,在离开东城门之后,七百余飞虎军将士,纵使在归心似箭,也不得不放慢马速。

    耗时许久,众人终于看到那扇熟悉的木栅大门。

    而大门外赫然站立着十几位身穿黑色棉袍打着火把的黑衣卫。

    黑衣卫统领赵万石见众人归来,立马上前行礼大声说道:“属下赵万石,恭迎将军归营。”

    徐阳嘞住乌骓马看向赵万石笑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赵万石心领神会立马回答道:“全部置办好了,只等将军凯旋归来了。”

    徐阳笑了笑冲着身后七百余铁骑大声说道:“弟兄们!回家!”

    :“回家!回家!”

    :“终于回来了!”

    :“好怀念我的床铺啊。”

    :“想不到这军营竟给我一种家的感觉。”

    :“几日未归,犹如三秋啊。”

    军营门口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纵马走进校场大门,众人立马闻到一股香味。

    一时间咕噜声不绝于耳。

    “原来这就是徐将军让赵统领快马加鞭先行赶回泰安城的原因啊。”

    众将士不由得想起先前大门口徐阳与赵万石二人的对话,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

    咕噜声连成一片,想不听到都难,徐阳大笑道:“快去将战马拴好,等会大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我让赵统领为大伙整整备了七百坛酒水!今夜咱们不醉不归!”

    :“徐将军万。”

    岁字还没喊出来,徐阳便急忙摆手制止。

    无他,此时营地内不只有飞虎军七百余铁骑,还有耿蝉儿的一部分亲军。

    纵使两人关系再好,有些嫌还是要避的。

    徐阳笑骂道:“还不快去拴马?谁最晚入座,这七百余双碗筷就归谁刷。”

    此言一出七百余铁骑一哄而散,大老爷们谁愿意刷碗啊。

    刷碗还叫大老爷们吗?

    看着众人慌里慌张的跑到马圈拴马。

    徐阳脸上不由得露出轻松的微笑。

    这才是生活,远离战火,三五好友,吵吵闹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片刻后,飞虎军七百余铁骑在校场中心围绕着中心那硕大的篝火有序落座。

    不一会,醉仙楼的伙计们便为众人端来一盘盘可口的佳肴。

    东坡肘子、东坡肉、碳烤羊腿、烧羊羔,每名士卒面前更是摆放着一坛烈酒。

    就当众人以为这便是所有酒菜时。

    醉仙楼的伙计们再度登场,在每一位士卒面前摆放一口小铜锅。

    铜锅内烧着滚烫的开水,水里漂浮着点点青菜。

    不一会更是端来上百盘片好的鲜肉。

    待所有菜肴上完之后,徐阳起身端起酒碗大声开口说道:“众将士起身!”

    七百余饿的饥肠辘辘的飞虎军将士毫不犹豫的将目光从美味佳肴上挪开。

    端起酒碗,全部起身。

    徐阳双手端起酒碗大声说道:“第一杯酒!敬死去的袍泽!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便没有凯旋而归的我们!”

    “敬!英魂!”徐阳大吼一声,将碗中烈酒倾洒向地面。

    “敬!英魂!”七百余飞虎军铁骑齐声吼道。

    敬字落罢,酒水倾洒在地面。

    这个时代的酒水本就不是贫苦人家享用的起的,飞虎军士卒出身皆不太好,但这一刻却没有一人心疼酒水。

    所有人满脸严肃,遥敬死去的飞虎军袍泽。

    第一杯酒敬完。

    有人握紧手中酒碗,手背青筋突起,眼神中充满了对金国的仇恨。

    更有人跪地痛苦,大声哀嚎,其中尤以王大力、刘粮最甚。

    此番大战,一个失去了至亲兄长,一个失去了最是照顾他的叔伯。

    一杯烈酒祭英魂,场中士卒泪断肠。

    徐阳端着空荡荡的酒碗,双眼望向七百余飞虎军士卒,久久未能言语。

    功劳犒赏在丰厚,也无法抵消那些死去袍泽的性命。

    此番大战,两千飞虎军士卒仅仅活下来三百余人,不可谓不壮烈。

    刚开始起兵时的五大校尉,到了此时更是只剩下三个。

    徐阳又岂能不悲伤。

    但人终究还是要向前看的。

    谷</span>  待众将士心情平复许多时。

    徐阳大声开口说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死去的袍泽未能见到得胜后的风光,无疑是一种天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