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 第110章 攻城略地

第110章 攻城略地

    戚家营在陈虎的率领下,一路急行军。

    整个台岛中南部在郑家兄弟的经营下,略显不错,部队经过的数个村寨都人声鼎沸,不过目前大抵都是知道北边打来的消息,慌乱的不行。

    一路上军队不是在招降就是在招降的路上,据参谋刘仁青统计,现在招降人口已过两万余口,且随着南下攻城拔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

    等到到了郑家大本营,已然是夜色深沉,自古以来,利用夜色掩护,偷袭敌方城池的战例并不鲜见,但那仅限于偷袭。

    郑芝虎刚刚经历一场大败,断然不会没有防备,不过望着城墙上稀疏的士卒,陈虎就知道郑家是强弩之缟,不堪一击。

    为了不造成更大的伤亡,他还是决定先修造营地,明日再战。

    两军在夜里摆开战阵堂皇交战的基本没有,别的不说,光是如何在夜里指挥军队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双方的人马一但交战,主将受视力所限,根本分不清敌我,怎么指挥作战?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士兵大多患有夜盲症,在夜里看不清东西,所以难以展开夜战。

    不过好在这个情况在戚家营里面的不是很严峻,大部分人其实都还能在夜色里看得清。

    这就要归功于秦浩了,秦浩在训练新兵的时候,继承了现代军队的传统,非常注重夜战能力,特意加强了夜视能力这方面的饮食。

    当年读《民兵训练手册》时,他看过某位将军的回忆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正在我们感到左右为难之际,从朝鲜老百姓中得知了两个治疗夜盲眼的土法子。

    一个就是煮松针汤喝。这个方法,据说是我国古代民间传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在南洋作战时用过,很有效。方法是把马尾松的针叶放在大锅里煮,煮1个多小时后,把针叶捞出,让松针水沉淀一下舀出,放上点白糖喝。没有白糖,干喝也行。松针水味道有些苦涩,只要连续喝六七天,眼睛就能看见了。朝鲜漫山遍野都是马尾松,不愁没有松针汤喝。

    这个方法确实管用,秦浩这七千人马常喝松针水,所以能经常性的开展夜战训练,而且有了白糖提供葡萄糖解决夜视问题,在夜里行军更不是问题。

    有了这般优势,陈虎自然不会放过,他料定郑芝虎不敢在夜里出城作战,所以嚣张无比的逼到城下,当然,若是郑芝虎敢出城夜战。

    那更好,别说他城中只有数百人马,就算是十万,也不怕他。

    为了提升士气,陈虎干脆让士兵逼近城下两百步,对城头嚣张地叫骂。

    “城里的叛贼听着,你爷爷来了,赶紧出城投降,可免一死。

    “郑芝虎你这个狗娘养的,敢出城吃你老子拉的屎吗?”

    “郑芝虎你这个缩头乌龟。我日你十八代祖宗。”

    “”

    士卒们的叫骂声让陈虎听了哭笑不得,你一下子说是人家爷爷,一下子要日人家十八代祖宗,这乌龙摆的。

    秦浩也懒得多管,让士兵肆意谩骂一阵,就当是舒缓一下急行军的枯燥和疲惫,这对提升士气还是很有作用的。

    郑芝虎站在城头,看着漫山遍野的火把,影影绰绰的也难以断定城下到底有多少士卒,不管城下如何谩骂,又哪敢出城夜战。

    陈虎见他不出来,也就回营去了,只是叫士卒们分兵在四周的山上架炮。

    第二天一早,天色才蒙蒙亮,南门的郑家军远远看到两百步外突然多出了一个小山。

    黑呼呼的看不太清楚,南门守将一支烟,他这个诨号的由来,就是在海上接弦战,几乎没有一个人在他手中过得了一支烟袋的功夫。

    他见城外没什么动静,便命人悄悄打开南门,然后带着一队士卒出城查看。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透过清晨淡淡的雾气,终于看清了那座小山。

    “啊!”

    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