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科幻灵异 >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 第181章 长征九号的意义

第181章 长征九号的意义

  前段时间自由联邦的sls火箭首飞了,现在繁星的长征九号火箭也快要首飞了。

    就像几十年前的那个时期,也是两个大国要载人登月,只是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带来的结局也是一个“失败”一个“成功”。

    那么现在这次……不知道是重现过往呢,还是因为技术确实发展了,大家都成功呢?

    而这次的两国登月活动,又会促成什么样的新世界格局?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想知道。

    所以繁星这次长征九号首飞任务相当的重要,它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长征九号箭体巨大,原先供给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组装使用的大楼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又建了新的。

    不过考虑到这玩意只用几次,没考虑过长期使用,所以采用的是模块化组建方案,这让它看起来总有种“临时使用”的感觉。

    当然,这种临时的感觉也不是埃玛隆那种直接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建造不锈钢星际超级火箭,毕竟那玩意从一开始就是铁皮筒,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设备都是概念机、工程机和试验机这些东西,一直在测试发动机行不行、不锈钢结构行不行、试飞行不行等等项目。

    很多人都当这个尘土飞扬的工地就是火箭最终的建造场所,其实不是,那只是埃玛隆为了赶时间选择的齐头并进。

    一边是快速建造样机,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测试火箭的能力,炸了也不要紧,至少排除了一个废案,并且拿到了实验数据,所以测试一项就扔掉,赶紧测试下一项。

    另一边则是抓紧时间建造真正的制造基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等正式的火箭方案确定了,真正的制造基地也就建成了,然后就能快速建造定型的火箭,然后快速执行任务。

    比如飞往月球、飞往火星什么的。

    长征九号的相关设备比星际火箭的“工地”要强,不过确实是“临时”的,所以才能建造的那么快。

    也幸亏李未来的实力足够强大,要不然很难让繁星这边下这么大的决心陪着他一块“玩”。

    当然,这种临时感一般人感觉不太出来,只觉得模块化真厉害,但是各方的专业人士总感觉繁星没打算认真玩。

    可从各种计划和准备来说,繁星执行的又是那么的严密。

    这种违和的情况一汇聚,专业人士发现了另一种可能。

    就是繁星那边可能有更强的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需要时间准备,所以在那个计划出来之前,并且长征九号又准备了那么长时间,干脆就用了得了。

    不过不再当成“百年大计”去执行。

    这方面就比如自由联邦原先为土星五号准备的垂直组装大楼,它先是为五星五号服务,后来又为航天飞机服务,现在又为sls火箭服务,从开始建造然后使用到现在差不多有60年了。

    要是以后真按照发射十几枚sls火箭的计划进行,它的使用年头就奔着70年或80年去了。

    当然,不管是“临时”的还是“百年”的,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所以当人们看到新组装大楼的超级大门开启,身形巨大的长征九号被推出来之后,人们的情绪是相当复杂的。

    有欢呼的。

    有哭泣的。

    有皱眉的。

    有欣慰的。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