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红楼贾府 > 第307章被迫妥协

第307章被迫妥协

营兵马直接进宫掌控皇城,自己是先帝唯一成年的皇子,禁军不会在这个时候阻止自己进入皇宫,况且那时候,太妃和皇后还没有被限制行动。

    悔之晚矣!!

    一个小太监在门口禀报道:“王爷,东厂主事黄太监来了!”

    刘旦连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相较于睿亲王刘恭,他还是更加相信这些内宫宦官,因为他们是依附皇权生存,权利全部来自皇帝的宠信,天生受到朝臣的敌视,一旦失去皇帝的恩宠下场会非常的凄惨,所以不到生死危机之时不会轻易出现反叛。

    最主要就是,隆治帝曾经和他提起过黄锦,说他和乾清宫总管戴权、绣衣卫指挥使马顺一样可靠,危难时刻可以选择相信他。

    片刻,黄锦在王府管事的引领下匆匆走进了刘旦的书房,黄锦上前两步,跪倒在地行礼道:“老奴参见殿下。”

    “黄大伴不用客气,快快请坐!”

    刘旦非常满意黄锦的称呼,忙上前拉起他,并亲切称呼他为大伴,亲热地请他坐了下来,又命人上了好茶,寒暄片刻,方问道:“大伴这么急着过来,可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刘旦的态度让黄锦不禁暗暗赞叹,不愧是皇帝看好的接班人,瞥了眼书房门口,凑上前小声道:“陛下醒了。”

    刘旦一震。

    “不过又昏睡了过去。”

    “”

    刘旦怔怔地望着他。

    “太妃请内官监老供奉行的针,因为担心伤着陛下的本源,所以只苏醒了片刻。”

    “父皇有话让大伴转告我?!”

    黄锦点点头,叹了口气道:“神京局势骤变,陛下也是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时间有限,太妃只是将太后所做之事告诉了陛下,另外又将当前皇城的局势简单的说了一下,陛下说了,太后那边无论做什么都影响不了大汉的整体局势,内阁和军方会掌控好军政大事,让太妃和皇后娘娘安心,另外,陛下让老奴来告诉殿下,往后的日子千万要小心谨慎,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要谨记一点,你是陛下选定的未来储君,保重身子才能迎来曙光。”

    “父皇!!”

    刘旦起身冲着皇宫方向跪下,重重地行了大礼。

    “殿下快起来,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刻。”

    黄锦连忙将刘旦搀扶起来,又沉吟了片刻,这才缓缓道:“老供奉正在配制秘药,以后辅佐行针,陛下三五日可以苏醒盏茶功夫,不过非事情紧急不能滥用。”

    刘旦大喜:“太好了!”

    “这件事情殿下自己清楚即可,万不可对外泄露,就是睿亲王也不可!”

    “十三皇叔?”

    刘旦愕然,“他,他不是父皇最信任的人吗?”

    “防人之心不可无!”

    黄锦面色阴沉道:“陛下中毒的时间太蹊跷了,皇宫之中要想给陛下下毒几乎不可能,这件事要说和睿亲王府无关,老奴说什么都不相信,可惜陛下心慈,不愿意让人搜查睿亲王府,要不然怎么能出现这样的局面。”

    “说什么?你说什么?”

    刘旦才缓过神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便紧紧地盯着黄锦。

    黄锦:“陛下饮食有着极严的验毒手段,要想再御膳中下毒几乎不可能。唯一可能就是那夜在睿亲王府的晚餐中动手脚。”

    “会不会是回来的路上”

    “不好说。”

    黄锦这时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明黄色信笺,“这是陛下亲口所述,由皇后娘娘所书并盖有宝印的圣旨。殿下千万要收好,不到万不得以情况,不可示人。”

    顿了顿,又正色道:“内宫没有存档!”

    “”

    刘旦望着他又犹豫了片刻才接过了那张信笺,飞快看了,这是隆治帝册封自己为太子储君的谕令,接着又望向黄锦,“没有存档,内阁是不会认可的,这”

    “这也是为了殿下的安全考虑,情况紧急,交给老国公便可!”

    听了这话,刘旦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片刻,忙问道:“宫里怎么样了?”

    “养心殿正在交涉,估计,三皇子会登临太子宝座”

    “”

    刘旦静静地望着他,袖中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临近中午时分,神京各大城门全部打开,跟着内阁传来消息,经过皇室和大臣们的紧急磋商,由于皇帝昏迷不醒,决定拥立三皇子刘胥为太子以稳定朝局,由于太子年少,暂不能监国,朝政大事有内阁处理,军事则有兵部和几位国公、武侯相商,内阁有知情否决权。

    黄昏后,慈宁宫传出懿旨,晋封贵妃贾氏为皇贵妃,四皇子为福王,实封洛阳,成年后将正式就藩。

    这个消息让满城为之震惊,顿时议论纷纷,国朝从未有过皇后在世晋封皇贵妃的先例,这不仅严重削弱了皇后的权利更是将皇后至于尴尬的位置,另外四皇子可是实封,这也打破了太宗皇帝的遗训,皇子不得实封就藩。

    梁国公府,武威堂。

    “大奶奶,姑娘,贾福来了。”

    李嬷嬷小心领着自己的儿子贾福走进了花厅,花厅中央摆了一张屏风,将花厅分为内外间,贾福跟着李嬷嬷来到屏风一边,也不等里间传话,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给奶奶姑娘请安!”

    尤氏:“免了,什么事说吧。”

    “这”

    贾福迟疑了一下。

    黛玉:“说吧。”

    “姑娘,外面传来消息,各家都加强了护卫力量,咱家就五百亲兵,还要守卫三府,压力有点大,焦太爷说将城外三百亲兵调进城来。”

    听说是焦大的主意,黛玉也不多想,直接道:“行,我知道了。李嬷嬷,你进来。”

    一面说,一面拿起放在茶几上的诗集,从中取出一张信笺,那是贾琦的手令,望着进来的李嬷嬷,“拿出去吧。”

    “哎。”

    李嬷嬷双手捧着手令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