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392章 极度萧条的凉州【第二章,下午还有一章】

第392章 极度萧条的凉州【第二章,下午还有一章】

还是偏远山旮旯的豪强呢,他都养活好几百家丁亲随,名下耕种的佃户、奴仆那能少了?临洮官吏前来核定户籍人丁,董卓说董家就七口人,实际上却有七百藏匿的奴仆,即便是县太爷俩眼看到七百人站在脸前,那也得在户籍账册上写下“七人”数字,敢写“七百”俩字,第二日乱坟岗就多了个尸体。

    世家豪门藏匿人丁是公开的事实,没人会在这些事情上太过认真,也没人敢捅这个马蜂窝,即便各大家族争斗得血头血脸,也不会用这种事情攻击他人,除非这个家族愿意成为无数家族的敌人。

    世家豪门藏匿人丁是公开的秘密,无非是藏的多些与少些的区别,凉州也是一样,但凉州情形不大一样,凉州易乱,想躲避赋税什么的,直接披头散发就是了。

    十余万人造反,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青壮,有不少是老弱妇孺,是无数羌民村寨所有人,也有连窝端一起造反的汉民村寨,但也一定有不少人还在挣扎不愿造反,或者说想跟着造反却无法加入反叛行列中,诸如战争之下的附带产物,无数失去了男人的孤儿寡母,孤儿寡母的,十余万贼人会这么好心的拿自己的牛羊养活毫无价值的孤儿寡母?别扯淡了!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战争之下,死的最多的都是男人,虽然战争时候,会有无数肆意羞辱女人的事情发生,可最后活下来的,一定是女人,一定是妇孺占据绝对的数量。董虎自幼生长在凉州,年岁稍大些就跟着他人贩盐,之后就南征北战,在并州一待就是四五年,又岂能不知道这些事情?

    十余万贼人,陇西、汉阳境内至少还有倍数以上的妇孺,还有不少人躲在山林中狩猎、放羊躲避战争苟延残喘,若算上十余万贼人,两郡至少有三十万人,而凉州这几年死去的人也绝对不会少于这个数字,而且死去的大多是良善老实的人。

    董虎知道,这个时候,韩遂、马腾还能拿出十余万贼人,而这些贼人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隶属于河西的湟中义从胡,但一年之后,两个家伙若能拿出两万人,董虎的名字都倒着写!

    听了董虎一半话语时,阎忠就知道他想做什么了,心下也更加感慨。

    牛羊是军队作战物资,若非逼不得已,董虎是不愿意拿牛羊救济百姓的,就算用牛羊救济,也是以借贷的方式,盖因军队的作战范围较大,需要常年保持一定数量的自己行走的粮食。

    董虎没有过问董骨、董小乙他们杀戮了多少人,通过劫掠的牛羊数量,他也能大致得出来个数字,河西四郡算是被他打废了,陇西、汉阳郡境内大概有三十万人,这个数字是羌汉所有人,而这点人还没有河湟谷地内的人丁多呢。

    自董虎抢了河湟谷地至今已有七年时间,七年来除了有三四万老弱妇孺羌人堵在老鸦峡东侧外,河湟谷地内并没有任何战乱,甚至连尝试杀出老鸦峡的举动都无,七年来有些人病死,也有不少妇人生了娃娃,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躲避战乱翻山越岭投靠的汉民、羌人,能投靠的,大多都是陇西郡的百姓,总之七年来,仅河湟谷地一处就有五六十万人,十岁以下的孩童超过二十万,大丫与他说这些数字时,董虎也是呆愣不已,自己当年俘获的配字军别的事情没做,全他娘的可着劲的生娃娃了!

    心下好气,他在并州的十万兵马,几年来也没生了这么多娃娃,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当年他杀入河湟谷地内部时候,谷地内大多都是些老弱妇孺,男人都跟着北宫伯玉、烧当老王他们去造反了,而且还被堵在了外面,河湟谷地内这么多妇孺,一个男人娶好几个女人都不稀奇,而并州的女人最多的就是匈奴女人,被董虎俘获的二三十万黄巾贼大多都是男人,抢了十几万匈奴女人,也才能每个男人占有一两个女人,远不似河湟谷地内情形。

    董虎对大丫、三丫和一些留守河湟谷地的弟弟妹妹最满意的地方不是增加了多少人口,不是生养多少娃娃,而是在河湟谷地开办了许多学堂,是他们对兵卒的识字建设。

    离开河湟谷地时,除了十副将带在身边外,自幼供养的几百弟弟妹妹大多都留给了大丫、三丫,便于大丫、三丫可以更好地掌控河湟谷地,而董虎对弟弟妹妹的教育一直都很重视,不期望他们个个都能成为名士、宿儒,至少不能成为睁眼瞎。

    一代代影响,他影响到了几百个弟弟妹妹,他们又继续影响更多的人,儒家文化影响的人多了,不是汉民也成了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