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3年 > 273章 村里多了几个有钱人

273章 村里多了几个有钱人

    ,重生1983年

    他原来以为开价两万一根,对方一定会认为已是天花板价格了。

    想不到对方还会认为开价低了。

    “我认为我手上的这些金丝楠老料,每根五万元都不贵。当然,夏总是这行的专家,价格我开得贵不贵,自然心中有谱。”

    二万一根,我就打算多放它几年再说。

    “小潘,你怎么会认为值价五万一根?”

    电话另一头的夏千易也愣住了。

    他怎么会认为值得了五万一根?

    这价格他是怎么算出来的?

    听他说话的口音,似乎还显得稚嫩,但是说出的话又显得老气横秋呢。

    “夏总,我这些木头都是老料,正宗的金丝楠木头。这种木头自古以来都有木头中的黄金美称,虽然现在市场上还有很多这种珍贵木头,但是这种五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树龄的木材不一定很常见吧。”

    “我可以先来看看木头的真实面目么?”夏千易问道。

    “夏总,价格没有谈妥,似乎看木头真正的意义也不太吧?”

    潘大章一口拒绝了他。

    良久,夏千易思考着说:“这样好不好,你我各让一步,假如你那几根木头真的是金丝楠,而且树龄已超500年以上,我给你4万一根。若是才二三百年,我就给你二万一根,行吗?”

    “可以。”

    金丝楠的树龄,做为专业人士都很容易辩认。

    时间越长颜色越深黄,带绿。

    新料颜色偏淡,全色丝线也没有那么明显。

    “那好,我星期天来俞督找你。”

    星期五刚放学回到五金店,就看见潘小章站在学校门口。

    “有什么事吗?”潘大章暗自一惊。

    不会是许大年又去捣乱了吧?

    “哥,碾米厂村委决定今晚八点搞拍卖,爸已经去报名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好,我去带点钱回去。”

    兄弟俩回到住处。

    可是带多少钱好呢?

    榨油房买了850块钱,但现在碾米房这里比榨油房多了一倍面积,还有一个庭院。

    价值比榨油房贵上几倍。

    三五千元应该都不贵。

    潘大章索性把五千块钱装进挎包。

    他让潘小章先回去。

    “我骑摩托车回,你骑单车慢。”

    潘小章刚走。

    温小芹也放学回到住处,听见说潘小章刚离开。

    “小章来了,也不知道去农贸市场买点菜回去,买几斤肉回去也好。”

    潘大章:“你现在去买些吧,我也要立即回去,干脆回家吃饭。”

    他把村里碾米房今晚要拍买的事告诉了她。

    “好,我也跟你回去。明天回我家,把我爸捎上,带他来学校开家长会。”

    说完,她跑去农贸市场买菜。

    潘大章在五金店等她。

    他把村里碾米房要拍卖的事告诉了潘广春。

    “有没有兴趣回去试试,你家四兄弟,以后要起房子的话,也不一定有那么多地皮吧?”

    前世,他家老宅拆掉后,把地皮让给了最小的弟弟。

    三兄弟在月舟村小学后面换了一块地皮,三兄弟连在一起,起了房。

    “就算感兴趣也没用,现在哪里有钱去拍卖。”

    他心里想:况且你大章叔去参予了,谁又能够竞争过你?

    温小芹买了菜,潘大章骑上摩托车。

    回去在麻油坑村路口追上了潘小章。

    “你慢慢回,我们买了菜,回去煮好饭菜,等你回来吃。”

    温小芹对他说。

    潘大章看见通向月舟村路口的一处空地上,有人拉了石头,砖块,河沙等建筑材料。

    问潘小章:“这里是谁家准备起房子?”

    “谢文军堂弟谢金华,这老小子在外面赚大钱了,据说由谢文军撑腰,开酱油厂的同时,眼里又盯着现在被孙涛承包的沙厂。”

    “他是在外面做什么生意的?”

    谢金华这名字特别耳熟,几分钟以后他就记起来了。

    在前世,这谢金华学到一门熬酱油的技术。

    首先在外县开了七八年的酱油厂,八三年底回到月舟村。

    几年后成了村计生主任。

    这鸟人心狠手辣,谁家女人怀孕了,有可能几月份怀孕,还有谁家小子对象未婚先孕,他都了如指掌。

    加上他又是在月舟村路口建了房,村里人的动静都逃脱不了他的眼光。

    前世潘小章夫妇超生也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老爸拿酱油瓶砸破他的头,也就是因为这件事。

    现在听潘小章说是他,脸上也露出不自然神情。

    几分钟后回到碾米房。

    因为晚上还要去村委开拍卖会,所以索性在碾米房这边煮饭菜。

    看见温小芹买了菜回家,老妈高兴地连连夸小芹真懂事。

    老爸和孙震庭这时也把最后一人的稻谷碾完了。

    老爸在打扫碾米房。

    小章也骑单车回来了。

    潘大章端了饭菜去榨油房喂狼狗黑豹。

    跟人吃的饭菜相差无几。

    炒熟的肉片和热气腾腾的饭。

    黑豹警觉地望着潘大章。

    片刻之后,也认出了他。

    开始享用他送来的美食。

    十几头猪仔个个都长得膘肥体壮,看见他进来喂狗食,都嗷嗷直叫。

    不一会,老妈让潘小章挑猪食过来喂食。

    潘大章挑了一根木头底部,把它刮洗干净。

    上面树轮清晰凸现出来。

    一圈一圈,密密麻麻的。

    他俯身数了数,竟然有五百多圈,也就是说,这棵树的树龄是五百多年。

    妥妥的四万元一根。

    八根就有三十二万块。

    在这个年代,在俞督县城中心搞个地皮,象前世那个欧阳一样,起个欧阳大厦也不用三十多万吧?

    拿到这笔钱后,还是要好好规划一下才行。

    现在县城地皮还不能买卖,投资房产地皮还不到时间。

    只能想想其他的投资项目。

    把钱存在银行是最愚蠢的做法,做为重生人他也不能去做这种最蠢的事情。

    “哥,你在数什么呢?”潘小章喂完猪过来问他。

    “我在数树轮,看这根木头的树龄是多少?”

    “树还有树轮?”

    “有呀,每棵树长一年,他就有一个树轮,你看,就是这个,看见没有?”

    潘大章指着一圈一圈的树轮对他说。

    “是哦,真的看见了。”

    他去数了另外一棵树,也是五百多圈。

    八根木头树龄都是差不多。

    温小芹过来叫他两兄弟去吃饭。

    潘大章问老爸:“你去村委报名的时候,还看见谁?”

    潘柴久:“谢文军那个堂弟,叫谢春华的,沙厂老板孙涛,还有那个孙树生的女婿,孟口渡村人谢小国也在。”

    “外村人也允许来拍卖?”

    “他老婆是月舟村人。”

    “这个谢小国是做什么的,他很有钱么?”

    前世这个碾米房就是他承包的,隔了五年,碾米房包括这块地,也是他以一万五千块买下来了。

    月舟村最好的一块地皮也落到了外村人手里。

    今世这事提前了五年。

    不过,他是势在必得了。

    潘小章:“这个谢小国做什么的,我不知道,但是那个谢春华是熬酱油卖的,有人说他在外县熬酱油,把盐倒入开水烧开,倒入食用色素,里面拌以少量的豆豉,就说是豆豉熬的酱油。所以发了大财。”

    邹秀花:“我知道这个谢小国,他老爸是乡财政所的,货款都要经过他签字。他鼓励他儿子去创业,承诺只要找到合适项目会给他货款投资。”

    原来是个有后台的人。

    看来今晚的拍卖会是个硬仗。

    他去孙正辉杂货店买了几包冈烟。

    七点半,他就来到了村委办公室。

    几个村干部都在。

    村会计潘育财不干了,换上了一个女的当会计。

    邹秀花低声对儿子说:“她叫孙燕,是坝上杜文生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