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启九九 > 第一百四十四章设计奔驰

第一百四十四章设计奔驰

   奔驰会为两款车型的设计,付给劳伦士五千万欧元。预付二千万欧定金,无论是否采用开天的设计,定金不退。

    在没有付完所有合同金额以前,所有设计的专利权属于开天。在定审权上,参考李老板第一次和奥迪签署的合同,只比那次好了一丢丢。

    新一代的奔驰s级,底盘代号 w221。车身尺寸被定在、长5206/宽1871/高1473,轴距到达了惊人的3165,前轮距为1600,后轮距稍宽1606。

    全系采用五速手自一体的at变速箱,前置后驱、发动机纵置,s350和s500的部分型号,加装了奔驰的4 matic四驱系统。

    奔驰为新一代s级,提供了四款型号的动力总成。

    分别是排量28v6自然吸气的s280,排量37v6自然吸气的s350,排量55v8自然吸气的s500,排量55v12双涡轮增压的s600。

    悬架全系采用了前四连杆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并配备了最大十八吋的铝合金轮毂。

    奔驰给出了要求和技术参数,李老板肯定不会沿用,前世第九代奔驰的设计,他拿出来的是后世奔驰第十代的产品。

    在后世人们谈起奔驰,年长一些的会想起虎头奔和第十代s,年轻一些的恐怕只知道第十代的s。正是由于这一代s级的优秀设计,奔驰重新定义了豪华两个字。

    也是从这一代开始,奔驰的标越做越大。在消费者心里的位置,渐渐的把宝马、奥迪甩在身后,开始独一档的存在。

    这款奔驰s级,和市面上所有的乘用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窗线。

    市面上所有车的窗线,都是直直的一条线,靠后视镜方向的前部较低,延伸到尾部以后,每家的造型开始变化。

    有的采用大角度的锐角收边,最具代表的就是奥迪。采用钝角收边的代表,是宝马和本田。有的采用钝角上扬后再收边,后世绝大多数的suv为了彰显运动,几乎都采用这样的设计。

    还有一个就是全尺寸的大型suv,采用这样的窗线设计,会使车身看上去不那么臃肿。

    后世第十代奔驰s的设计,窗线是呈弧线的。不仅是从前到后的高低上有弧度,侧面看过去也有弧度,不过弧度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这种设计突破了以前所有设计师的思维局限,爱它的人爱的发狂,认为这种设计雍容华贵。酸它的人不多,但是闭着眼说它丑,肯定会被打脸。

    他们一般会说,这种设计比较油腻,缺乏运动基因。你他么一款行政座驾,运动你-妹啊!

    在律师们谈判的时候,李明翰两天的时间,就绘制了大部分外观的草图。等奔驰确定了具体的参数后,他会让林涛也参与这次设计。

    “我明天就要回国,这些图纸你拿到你的工作室去,这趟大概十天左右回来。奔驰下午应该就会把参数发过来,你先自己根据草图,绘制一下结构图纸。”翰哥交代着林涛。

    小伙子在工业制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诣,对于一些小部件的造型,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次能和奔驰,这种著名车厂的设计师们同台竞技,对他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嗯。。”小伙子有些激动。

    来德国一年多了,也参与了劳伦士不少的设计工作。但是一开始主要是,给李明翰设计的平面手机做绘制。

    那种六面方块型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且不说造型千篇一律吧,也就是细节上有些差异,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新的机会。

    这次不一样了,第一次参与整车的设计就是奔驰,而且要知道这是奔驰的旗舰型s级,在国人心里所谓大奔,就是指奔驰的s级。

    既然奔驰为新款的中型suv,系列号定型为glk,李老板自然会按历史的进程,把前世的方壳造型拿出来。

    其实以李明翰的审美,那一代的glk真的也很惊艳。后面奔驰开始学习大众,把卡尔斯鲁厄的套娃理论,发挥到极致。

    e系远看就是s,c级你不看车身侧面的长度,以为是e。奔驰ml刚刚改款gle的时候,和glk是两款车,一眼就能区分。

    后面glk改成了glc就开始套了,更不要脸的是,国产以后连材料都换了。也不知道是德国人欺负中国消费者,还是中国人自己干的这件事。

    反正在李明翰心里,这两货都不是他么东西,因为他闺女当年买glc时,正赶上北奔的铝换钢事件。

    明天就要回国,现在肯定没时间拿出glk的草图了。照理说s级的交付在glk后面,李老板应该先给设计glk的。

    这其实就是李明翰的一点小策略了,这次设计奔驰跟保时捷有一点不一样。去年保时捷有点走投无路的趋势,所以心态上和奔驰有区别。

    当李明翰画出cayenne的草图后,汉森-保时捷在那种气氛中能隐忍他,一个是设计的确打动了总裁,更重要的是cayenne是保时捷押注的希望。

    奔驰目前没有这种压力,李明翰自然也知道。

    按保时捷的范本,和奔驰的合同,最大的改变就是,定审权的缺失。

    虽然细节上和当初的奥迪是有差别的,那是因为现在李明翰的身份,和在设计领域的地位,跟两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

    但是根本上依然是奔驰占主动权,李老板拥有的底线就是,二千万欧已经揣在口袋里,大不了劳资就不改,你爱咋地咋地。

    合同虽然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事肯定不能这么做。别说劳伦士现在还指望着,奔驰的g55底盘,一年挣两个亿美金呢。

    就算奔驰考虑自己的利润,不在这方面卡你,李明翰依然会像在奥迪时那样,在大部分定审有分歧时选择妥协。

    虽然现在有了些身价和名声了,可是面对另一个汽车行业的巨无霸,还是得装孙子啊!

    特别是在斯图加特这一亩三分地上,虽然李老板也给当地的就业,带来了一些增长,可是和奔驰相比,根本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