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骑砍三国之御寇 > 32、彼汝娘之

32、彼汝娘之



    不仅畏惧之心渐去,反倒生出了立功的热切。

    无他。

    便在两年前,与崔腋同为文人儒者的泰山太守应劭,同样无甚行军作战的经验,便曾在面对青州黄巾时创造过骄人战绩。

    仅凭三万人据城相抗,力拒数十万的黄巾贼人,令其最后无奈退却。

    应仲远做得,吾亦做得!

    崔腋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用三百人拒几千贼众,未必事不可为。

    只是当他和左晋真正亲眼看到对面的贼寇时,曾今的妄想瞬间粉碎消散。

    “这是青州军?”

    望着眼前的这支队伍,明明有几个年长者似乎就曾是县内人,左晋依旧觉得无比陌生,有些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语。

    第一支抵达县衙的队伍自然是天罡军。

    武备库虽已到手,这五百人却还没有换装,除了王政和徐方外,大都还是衣衫褴褛,破烂不堪。

    只是破烂的外衫更遮掩不住浑身的肌肉,也再不是之前的面黄肌瘦,人人身材健壮,面上更带着强烈的剽悍之气。

    最令崔腋左晋诧异的还不是这些人单个的变化,而是整体。

    那整齐有序的队列,笔直挺拔的站姿,令人一看便觉英姿赳赳,竟是一派强军之像。

    越是细看愈发惊骇,此刻的崔腋已是面沉如水,视线来回扫掠始终默然,突然惊疑一声,指着队伍左侧喊道:

    “左公,这人是谁,你可识得?”

    被他这么一喊,左晋循声望去,也登时面露惊讶。

    那是一个披甲挎刀身材高大的少年,看上去年纪不过弱冠,十分年轻。

    此刻他并未站在队伍前头,反而随意地斜靠门外某处树身,正从容地打量着县衙四周。

    两人打量他时,对方似是有所感应,视线立刻扫了过来。

    崔腋左晋同时心神一具震,只觉对方眸光辉烁,亮如星辰。

    登时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那少年只看了眼便笑了笑,朝着二人做了个古怪的手势,随即侧转过头。

    “此子定是这群贼人头领!”左晋冷哼一声,说出自己的判断。

    “左公所见不差。”崔腋颔首认可,此时再看那几百人的队伍,分明是隐约地向着少年靠拢,形成拱卫之势。

    想了想,崔腋疑惑道:“只是好生奇怪,如此年轻为何能聚众成事?”

    “他那个手势又有何用意?”崔腋回忆对方刚才的动作,也伸出右手中指,问道:“左公见识渊博可知?”

    “稀奇古怪。”左晋摇头,不屑道:“定是黄巾贼寇的惯用伎俩,装神弄鬼!“

    两人正对王政的身份惊疑时,一批接一批的天军不断涌入。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两人的面色愈发难看起来。

    “最少三千人。”左晋年少时也曾行伍,望着人头攒动已估算出了大概。

    “如头一批的精锐之士也不在少数。”崔腋观察许久后,出言补充。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慨然长叹。

    ps:“竖中指”最早出现在英法百年战争的末期,英国弓箭手让法军损失惨重,法军发誓在击败英军后,将英军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斩断,但结果法军惨败。在法军撤退时,英军弓箭手纷纷伸出右手中指,炫耀他们依然存在的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