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牛吏之帝王崛起 > 519.齐王忧死

519.齐王忧死

主动投奔邯郸,让刘秀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等到新的长官到任,汉情局逐渐步入正轨,在沉寂了许久之后,又在刘章之死这一事件中现出了踪迹。

    刘秀三天没有上朝,外人可以理解为悲痛,但是如果长时间不出门见人,恐怕就会被有心之人曲解为心虚了。

    于是到了第四天,刘秀又出现在朝堂之上。

    他本想以忙于朝政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稍稍减除一些无端背上杀侄黑锅的郁闷,没想到这个朝会更让他着急上火。

    大河以南的战局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建世汉濮阳将军芳丹进兵东郡,东郡豪强蜂起响应,纷纷背叛邯郸朝廷。征虏将军祭遵节节败退,先后放弃了平丘、长垣、濮阳等城,一直退到大河南岸的顿丘。

    祭遵上书请求北渡,撤回河北境内,刘秀不允。

    这个拒绝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扼守大河防线的祭遵如果回撤,建世汉就基本完成了拦腰切断的战略,大河以南的来歙、岑彭等人便会被断了后路,再也回不来了。

    这相当于让刘秀放弃大河以南全部领土,他的地盘就只剩下幽冀两州之地了。

    在沛国,岑彭处于邓奉和孙易的夹击之中,战局十分艰难;而在青徐二州,泰山贼和张步闹得正欢,官军疲于应付。

    更雪上加霜的是,建世汉伏波大将军马援的船队自淮南北上,材官将军张允率一支队伍在琅琊郡登陆,一举攻占了沿海数县。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沿海比较著名的海港有五处,从北向南依次为碣石、转附、琅琊、会稽和句章,这五大海港连结了当时中国的南北海上交通。其中琅琊位于中间的位置,位置尤为重要。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率船队北上,与齐国水师大战于琅琊港外,越灭吴后,越王勾践也曾率越国水师北上琅琊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三次幸琅琊郡。

    汉武帝致力于开辟海上交通,先后开辟三条重要的海上航线,其中一条沿着中国东部海岸线,南北畅通。

    刘秀听说马援的船队登陆琅琊,大吃一惊。原本依靠太行山和大河天险,幽冀二州比较容易防守,即便丢了大河以南全部地盘,他还可以凭借河北之地与刘钰抗衡。但是马援的船队走海路,就可以避开大河天险,直接在河北登陆。

    比如碣石就是一个很好的登陆港口,一旦马援登陆碣石,占据要津,阻住河北之地与辽东辽西的交通,建世汉对河北就形成四面包围、瓮中捉鳖之势,到了那时,刘秀就算想要退到辽东都不可能。

    刘秀没想到几天没上朝,局势竟变得如此之坏,他立即下令右北平太守王霸征兵备战,防守几处重要港口,绝不能让马援军马登陆。

    战局坏到了极点,朝中大臣虽不敢明说,但有不少人有了放弃大河以南的想法,但是刘秀的考虑完全不同,他甚至要再一次亲征,率军渡河南下,收复东郡及陈留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