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战炮岁月 > 第311章:各组都有风彩

第311章:各组都有风彩


    而同期报名的李锐飞却说,想转个组,不想练篮球了。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自己根本抢不到球。

    其实,他哪里是抢不到球,他是不敢抢。

    参加篮球组的人,多半是第二年以上的老兵,他一个新兵蛋子够胆跟老兵们去争球吗?

    梁荆宜把李锐飞想转组的想法,向指导员作了汇报。

    领导听了说,参加兴趣小组完全是凭个人的自愿,但是出去了,就不能转到别的组,规矩不能乱,毕竟,这里是部队。

    担心这小子想不通,梁荆宜委婉地告诉他,出了篮球组你其它组也进不去,要不继续留着?

    谁知道他微微一笑,说这样更好,什么组也不用参加,空余时间会更多。

    我考,没想到小小年纪的这个二货,来部队才半年多点时间,把那享受的心态,就给滋生出来了。

    搞写作的是徐陈伟,连队要求六班写的广播稿,几乎都是出自于他之手,文化水平摆在那里,不用纯属是浪费。

    前些天,团政治处压任务,让每个连队选送两篇写中国历史方面的广播稿到团报道组。

    接到任务后,指导员姚江生转手交给了两个炮排,二排的任务嘛,自然落到了徐陈伟的头上。

    话说写历史方面的广播稿,那都是需要有扎实历史功底的。

    你不仅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地理,还得知晓民俗风情,甚至包括它独有的特产小吃等等。

    徐陈伟愉快地受领了任务,他利用熄灯后的个把小时,就整出了一篇关于汉朝的广播稿。

    广播稿的题目是——大汉雄风。

    他写出的汉朝最霸气的四条语录,那是令梁荆宜看了佩服不已。

    四条语录分别是:一、寇可往,我亦可往;二、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四、凡明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

    排长钭星宇看了这篇广播稿也是赞不绝口,在排里集合时,他也念给众人听了。

    底下听不懂的人,只当是听了个无聊的故事;而听得懂的人,在那一刻,心里只有羡慕两字。

    连满口“之乎者也”的聂国政,事后也和排里的同年兵说,自个对徐陈伟写的文章,那是心悦诚服。

    这人还自嘲说,和徐陈伟相比,自己就是一只乌鸦,而乌鸦和凤凰的差距,那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他甚至用“无厘头”的方式抹黑自己说:“我是女娲造人时泥巴不够,慌乱中,她可能用排泄物把我给捏出来的!”

    众人直接笑喷,徐陈伟当即还了他一句:“老聂,请你把后面的‘可能’两个字去掉好不好?”

    因为这句话,老聂追得老徐差点跑遍了整个营区。

    徐陈伟的那篇广播稿被送到了团报道组,然后,又毫无悬念被连续播了一个星期。

    细心的梁荆宜发现那段“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还被指导员姚江生改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至于他为什么肯定是姚江生改的?

    那是因为徐陈伟跟他说,写历史也不能完全抛开现实。所以,姚江生把原词“大汉”改为“中华”,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大汉”只是代表着一个朝代的地盘而已,而在那个朝代与汉朝并存的还有其它一些小国家。

    “中华”则不一样,它泛指华夏民族全境,不仅是包括地理层面的,更包括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虽然说,只是简单改了两个字,却充分体现出姚江生超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捕捉时政的能力。

    参加过京城阅兵这种大场面的人,眼界都会高一些。

    班副张明黎和三个学声乐的家伙,那也是搞得有模有样的。

    这“四人组合”经常在宿舍里整个小型的“演唱会”,尽管他们所会吹奏的曲子不多,但却一个个乐此不疲。

    这四人里面,体能垫底的李光军吹奏起口琴来,倒是令人眼前一亮。

    他把任贤齐的那首“流着泪的你的脸”,吹得让人听了是如痴如醉。

    连玩乐器出神入化的“大拿”陈生路都羡慕得不行,他不无感慨地说:李光军是把口琴吹出了两种以上和弦的味道,高手在民间啊!

    这也说明,人都是优点的,主要还是看机会有没有降临,或者是伯乐有没有出现?显然连队组建三个兴趣小组,对李光军而言,就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