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战炮岁月 > 第057章:新兵和老兵的区别

第057章:新兵和老兵的区别

个份上了,他俩只能立下“军令状”:为了连队荣誉,奋力一搏。

    新兵连各桌打饭,安排的是一人一天轮流打,可下了老兵连队却不一样了,老兵不打饭,新兵包场,而且涮盘子、擦桌子这些破事,也是属于新兵的业务范围。

    由于新兵第一天下连,所以连队安排晚上各班开班务会。

    因为宗儒麟要参加比武的缘故,李强特意交待二排长钭星宇,让他这几天多关注四班,不要让连队的“尖子选手”分了心,考砸了回来。

    四班开班务会的时候,钭星宇也参加了。

    按照流程,每个人先进行了一番简短的自我介绍。

    接着,宗儒麟好像背书一样的,回顾了四班以往的光荣历史,就是四班的这一段光荣历史,听得梁荆宜当即心潮澎湃。

    为什么梁荆宜会起这么大的反应呢?

    因为宗儒麟说,炮四班是基准炮,连队所有火炮的表尺和方向,都是在炮四班弹着点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计算和修正的。而且连队在入党、当班长、立功、提干等等方面,都是把炮四班的人当作是首选。

    “新兵要是不相信,可以问问钭排长,他就是上一任的炮四班班长。”宗儒麟借这个机会,把话语权交给了钭星宇。

    “四班长说的话,我完全赞成。连队把你们几个人放在炮四班,是经过综合考虑的。强将手下无弱兵,你们新兵和老兵的素质,那都是相当过硬。”钭星宇朝大家赞许地点点头,突然他话峰一转,“过几天呢,你们班长要参加团里的‘尖子比武’,希望在他复习迎考的这段时间里,你们团结协作,把训练、内务和生产搞好,有没有信心?”

    “有。”梁荆宜和杜军安迅速从小板凳上站起来。

    这是新兵连养成的良好习惯:但凡班长或者是干部问有没有信心,作为新兵的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站起来答“有”。

    与新兵大声回答说“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俩老兵那略显疲软的回答声。

    钭星宇不满地拿眼神斜了斜余白水和王勇学,随即又问了一遍,“有没有信心”。

    这下俩老兵也算是识相多了,他俩的声音顿时高了不止八度。

    八点二十分,连值班员吹哨通知:戴帽子、扎腰带,八点半晚点名。

    王勇学推门而入,他的手里拿着几块木板:“来,每人两块。”

    梁荆宜接过木板,好奇地翻来覆去打量着,他不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处。

    “傻鸟,一个放在上衣里,一个放在裤子里,这叫内衬。”宗儒麟从王勇学手里接过木板,啪啪啪对着自己的手掌连续抽了几下,他是故意做给俩个新兵看的。

    “老同志晚上可教教我?”杜军安向王勇学投去求助的目光。

    他说话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他们老家的“口头禅”。比如,这个听起来好像是打着商量的“可”字,出现的频率,那是相当之高。

    “没问题,我喜欢像你这样肯学习的人。”王勇学对杜军安投去赞赏的目光。

    他晚上问过杜军安,得知他俩是ah老乡,有了老乡这一层关系,他俩的距离瞬间就被拉近了。

    部队里虽然不允许明目张胆的拉老乡,但是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相同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多多少少让他俩心里生出一些亲近感来,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

    王勇学与杜军安之间的互动,让梁荆宜听起来觉得肉麻,等知道他俩是老乡之后,这种肉麻感,也随即神奇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