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不负如来不负卿1 > 第 1 部分

第 1 部分

思的是那些干尸,三千多年前的干尸依旧保存完好,脸形上很容易看出欧洲人的特点,最有名的就是楼兰美女。不过大概是因为龟兹位于丝绸之路要冲,各种人种杂居,混血而成的龟兹人比现在的印欧人种脸更圆些。

    虹←桥书←吧←。hqdoor。←

    第5节:三 终于搞清楚在哪里(2)

    兴奋之后我马上沮丧起来。秦代的西域记载寥寥,只有《汉书》有〃西域传〃。汉人记忆中的西域历史从汉武帝开始:张骞通西域,和亲乌孙,驻军屯田,跟匈奴你争我夺了几百年。不过知道了我到的时代是秦,还是很期待。我得赶紧到长安去,说不定能碰上秦末那场大动乱,见识一下那些如雷贯耳的人物。

    我再次表达了思乡心切想赶紧回长安,小和尚沉思一下,说可以安排。不过路途遥远,要一年才能到,并且战乱纷飞,很是凶险。

    嗯?已经开打啦?那我就更不能耽搁了。我开心地连声说没关系,他奇怪地看我,浅灰眼眸中满是诧异。我不知该怎么跟他掰一个女生为啥对战争这么感兴趣,只有呵呵傻笑。

    这么着聊,就近中午。秋天的正午阳光仍是火辣,我把披巾裹住头防晒。小和尚则把僧袍翻下,将右肩l露出来,蜜色肌肤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年轻健康的亮泽。这种露出右肩的僧服,是天竺和西域僧人的普遍穿扮。后来佛教流传到中原,僧服形式就改变了。这是因地制宜的缘故,因为印度天热,西域又因地处沙漠戈壁,温差很大。这样早晚披上,中午露肩的衣服,适合这里的天气。

    然后看到他的脸渐渐绯红,眼睛飘开不再看我。这才意识到我盯着他的僧服看了太久,不禁讪讪。这种样式的僧服我只在壁画里见到过,看到有真人穿,就下死劲地瞧,连礼貌都忘了。不能告诉他我是在研究,只好又呵呵地笑着掩饰。

    到达一小片胡杨林,我们休整一会儿。侍从们早就支起简易帐篷,拾来干胡杨枝烧面汤。当热乎乎的面汤就着西域的压缩饼干……馕下肚后,整个人舒服得直犯困。那对母子吃完了就在帐篷里念经,膝盖上摊一卷经书。我好奇,凑过去看,结果吃惊得跳起来。

    那经书写在丝绸上,文字非常奇特,应该是字母文字,排列着很多像正写还有横写的8。我虽然不认识,可没吃过猪r总见过猪跑,这种文字应该是失传已久的吐火罗文。是借用印度婆罗米字母发展出来的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原始印欧语言,到现在都还没有全部破译出来。

    我激动得趴过去一把将小帅哥膝头的经书拿起来,嘴里喃喃若狂:〃天哪,这是吐火罗文,吐火罗文哎!〃要是能把这完整的经卷带回现代,那该多有研究价值啊。

    美女尼姑皱了皱眉。小和尚起初被我吓了一跳,听了我的话奇怪地问我:〃你认识?这是龟兹文,不叫吐火罗1。〃

    哦,对了,〃吐火罗〃的叫法是德国人命名的,眼前的龟兹人当然不会用〃吐火罗〃称呼自己的语言。只不过在现代,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个叫法。我讪笑一下,紧盯着那些像8一样扭曲的文字,为自己发现了活生生的吐火罗文雀跃不已。

    我是研究历史的,能重听已亡失的语言,这个历史价值有多大,简直不可估量。为了能破译已死的文字,有多少语言学家倾其一生在残纸故堆中寻觅。十九世纪法国的商博良破译埃及象形文字,解开了几千年的谜团,结果青史留名。而目前解读出的吐火罗文并不完整,所以如果我能读吐火罗文……

    我一把抓住小和尚宽大的衣袖:〃求求你,教我吐火罗,哦,不,龟兹文!〃

    他先是一愣,然后答非所问:〃你识汉文么?〃

    换我发愣了:〃那当然。〃

    他转头跟美女尼姑讲了一通。美女尼姑看了看我,回他几句。两个人叽叽咕咕地讲话,让我心里越来越没底。正在担心可能会遭到拒绝时,看见他回头对着我,浅灰眼眸中带有些许顽皮的笑意:〃我可以教你,不过你要教我汉文。〃

    我嘘出一口气,原来是等价交换,这样也好。

    〃当然可以。〃犹豫了一下,我又补充,〃不过我对佛经不熟,但是教汉字,讲《论语》、《诗经》、《左传》、《战国策》啊还行。〃

    我是学历史的,不是学佛学的。佛教史还能讲点,但具体到经律论佛教三藏,我可是七窍里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现在有点后悔,早知道穿过来会跟僧人为伍,我就应该多做点佛学方面的功课。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6节:三 终于搞清楚在哪里(3)

    〃不用佛经,你说的那些就可以。〃他看起来很开心,眉梢眼底尽带着暖暖的笑。

    突然想到,中原的佛经都是从梵文和西域各国文字翻译过去的,他一个龟兹僧人,用得着向我学汉语的佛经么,汉僧向他学还差不多。

    那天我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这对母子在中午那顿过后就不再进食。古人只吃两顿饭,僧人则更为严格。我记得僧人的确是过午不食。向他打听,他用还不熟练的汉语告诉我,戒律规定,从早上到中午这个时段可以进食,超过中午一直到第二天的早晨,就不能再进食。而定这条戒的原因,是因为一位佛陀弟子在傍晚时乞食,由于光线不明,一个孕妇以为他是鬼魅,惊吓过度而导致流产,所以佛陀才制定此戒。但是对于生病的人,或劳动的人,为了维持体力必须要进食,所以还是可以用晚餐。

    我点点头。心想,佛陀时代,多半是禅坐,体力消耗不大,所以过午不食没有问题。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都是吃晚饭的。因为在中原,僧人大多要在田里劳动,所以修改了这条戒律。可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因地制宜地改变戒律,也体现了佛教的灵活性,难怪能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

    观察了他们吃饭,再看喝水,也很有意思。侍女们用一个网兜一样的东西,先过滤,然后才递给他们2。我刚开始以为沙漠里取的水有杂质,盐碱味比较浓,所以要过滤一下。但看到自己喝的水却无须过滤,便有些奇怪了。

    他再磕磕巴巴地向我解释:僧人喝水要过滤是为了防止喝水时将水中生物一并喝进肚子,造成无意间的杀生。所以,按戒律规定,僧人必须随身携带过滤网,不带滤网不得离开居住地超过二十里。

    他这番解释后我便即刻想起,玄奘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曾将皮囊里的水打翻,差点渴死。而他之所以会将珍贵的水打翻,就是因为太遵守戒律,要严格过滤水。

    晚上我坐在帐篷外的篝火边做考察笔记,将这些见证到的都记录下来。头顶,漫天星斗璀璨,在深蓝天幕中点点闪烁。

    在21世纪的新疆我也在深夜仰望过这干净无垢的天空,那时的我,也曾想到过古人是否如我一样注视过同一片天。而我现在看到的星夜,会是千年后我仰头看过的那片纯净么?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沉思,却百思不得其解。是平行空间里的两个我,在同时仰望苍穹么?我,之于我,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注解

    1〃吐火罗〃(tocharian)的叫法是两位德国学者sieg和sieglg于1908年解读并命名的,分为吐火罗a和吐火罗b。而我国研究者多采用〃焉耆语〃这个概念称呼吐火罗a,多用〃龟兹语〃称呼吐火罗b。

    2对僧人来讲,水分三种:一种叫〃时水〃,即当时就可以取用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所谓〃僧带六物〃,这六件东西之中就有滤水器);另一种叫〃非时水〃,即非当场饮用之水,但也必须滤过,放在备用的容器中,预备将来需要的时候喝;第三种叫〃触用水〃,即一般认定为干净的水,用来洗一些东西,如钵盂、手和脸等。

    ※虹※桥※书※吧※。hqdoor。

    第7节:四 语言天才(1)

    四:语言天才

    第三天我们在一条已经干涸的季节河边扎营,母子俩要先念经。他们不吃晚饭,我就跟其他人吃,还是简单的馕和面汤。由于我自己是跟其他侍女同住,而小和尚却是绝对的待遇,有最好的私人帐篷,所以课堂就设在他的帐篷里。

    走进帐篷时我愣了一下。吉波正在给他剃头,细碎的褐红发丝点点洒落在围住脖子的白布上。他看见我,温和地笑笑,让我先坐在旁边等他一会儿。

    我在等待之时不由得仔细打量他的脑袋。他的头不像他妈妈被刻意夹过,所以头形很正常。幸好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域不需要僧人在头上烧戒疤,否则那些疤痕不光是皮r受苦,恐怕他近乎完美的外形也会遭到破坏。

    想起烧戒疤,不禁莞尔一笑。这可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土特产。

    其实本来中国和尚也跟其他国家僧人一样不烧戒疤,据说烧戒始于南朝最狂热的佛教徒皇帝……梁武帝。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为了迅速扩充信徒,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

    而我个人认为,中国和尚要烧戒疤是统治者的需要。僧人不事生产,不纳税,无子女,对统治者而言,如果僧人过多,便会对生产力有影响。无子女,又对〃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历史上几次灭佛事件,究其深层原因,都是出于对经济和道德伦理的维护。但是宗教却必不可少,可以帮统治者稳定社会。所以僧人都有文牒,政府严格控制僧人数量。而外在的区分就以戒疤,只剃个光头冒充和尚一看头上没有戒疤就会露馅。幸好解放后这项习俗被废止了,不过听说还是有寺庙举行烧戒仪式的。

    〃艾晴!〃

    我猛地回神,看到他站在我面前神采奕奕。他已经剃完头,整个人看上去干净清爽。四顾一下,吉波已经出去,我居然想得那么入神,连她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吐吐舌,赶紧踞坐到几案边,开始了第一天的教学。

    先是他教我吐火罗文。他虽然讲得很仔细耐心,但毕竟汉语水平有限,吐火罗文字母又难记,比我当年学德语还痛苦,急得额上暴出了几颗痘痘。一个小时后我趴下,伏在几案上要求休息。我的第一节吐火罗文课就这样痛苦不堪地结束了。

    休息一番换我教他。我在暑假时义务担任过扫盲班的语文老师,对汉语的初级教学还是颇有心得。汉字入门其实不难,都是从看图说话开始。难的是在没有拼音的古代很难记住发音。

    古代的发音方法叫反切1。就是用两个字来注一个字的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例如秀字就可以说是西幼切,也就是取了西字的声母,幼字的韵母和声调。反切有专门的字表,叫《广韵》。但是我毕竟不是古人,自然背不出这个反切表,我又不敢提前两千多年发明拼音,只能让他死记硬背了。

    我掏出素描本和铅笔,一边画图一边讲。他对我这新奇的写字工具非常好奇,不住问我这光洁的纸和硬头的笔如何制造。我只好硬着头皮含混地告诉他这是一位奇人给的,这世上只有我一个人有,我也不知道怎么制造。然后就摆出老师的谱,让他专心听讲,不要问东问西。

    日月水火土,金木耳口手。我为了穿越练习了一年的繁体字,不过想到秦是写小篆的就头皮发麻。小篆我只能看不能写,但愿不会发生历史错位。幸好他在西域,去中原的可能性不大。

    他本来就有点汉语基础,有些字也认得。但他还是学得很认真,两眼紧盯着我的素描本不时点头,挨着我的身子传来好闻的檀香味。

    第二天我们继续赶路,我和丘莫若吉波的沟通更通畅了。他能非常快地模仿我,我只要讲一遍,当他明白意思,下回我再讲到同一词汇他就不会再问。而且他还能根据汉语语法调整原来颠倒的主谓宾。

    我要是这会儿对着汉人讲话,肯定就是文言连篇。不过对着他,我就跟平常在21世纪里一样讲话。因为他是个老外,我没有心理障碍,不怕他认为我讲话不正常。他喜欢问我中原的人文风俗地理历史,我就回忆看过的史书掰给他听。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小和尚不是一般的聪明,记忆力超好,对语言好像有种超强的天赋。

    我问他为何带着军队出游,其实是想从旁打听一下他们的身份。他说他们已经在各国游历了四年,走了不少地方。但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之间,都是几百里无水无草的荒漠,而且这些地方都是无人管辖的〃三不管〃地区,经常会遇到盗贼。他们携带有不少珍贵的经卷佛像和舍利,为防被抢,所以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我想起玄奘西游也常常经历盗贼,不由重重点头同意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不过还是没探听出他们的身份,只知道这支武装力量是他们四年前从龟兹就带出来的,而且是正规军。嗯,能够让国家机器当保镖,这两人肯定跟王室有关。

    吉波跟在我们身后静静听我们谈话。她脸上的表情总是很平静,偶尔跟儿子讲几句,虽然我听不懂,但她嗓音柔和,应该不是什么责备的话。她一直温和高雅,看得出她很疼爱儿子,但却没有寻常母亲对儿子的亲昵举动,可能跟入了佛门有关。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8节:四 语言天才(2)

    不过到了念经的时候她却很严格,表情肃穆虔诚,眼观鼻鼻观心,一丝不苟地带着儿子一起喃喃。这时候的两人,就像是抛开尘世一切超脱轮回的化外之人,那一声声经,字字敲进心坎深处。我第一次感到宗教震人灵魂的力量,倚在帐篷口,我也听得痴了。

    晚上继续教学。我狠命回想,还是吐吐舌自觉摊开手掌伸到他面前。

    〃这是干吗?〃他一直跟我练现代口语,所以他讲的话没那么文言。

    〃打手心呀。〃我嬉皮笑脸地说,〃我们汉人的老师,要是学生学不好,就拿戒尺打手心。看看我这个学生多自觉,主动承认错误。〃

    〃你犯了什么错?〃他浅灰色的眼亮得能照进人心,一眨一眨地看着我。

    〃我一点都不记得你昨天教我的吐火罗字母,那啥,龟兹语了。〃我拉长了脸苦哈哈的,老是习惯性称吐火罗文。

    他笑了,那么纯净,双眸如星辰般明亮。

    〃那是我教的不好,怎么能罚你?〃他摊开左手,右手抓住我的手,在他掌心上打了一下。虽然不重,这一下接触却突然让我有点发蒙。

    〃打的应该是我,明天要是你还忘,就打我的手心。〃

    我猛得缩回手,心里飞快流淌过一丝极细微的莫名悸动。偏偏头,集中精力看眼前的字母。

    这次我学得比昨天好,因为他的汉语讲解更深入。终于学完全部吐火罗字母。每听到一个字母的发音,我就在旁边注上音标,这样回去后也不会忘了怎么读。

    他看到音标非常好奇,我拗不过,就把音标的规律讲解给他听。他眼睛越来越亮,直呼好办法。我只好求他别告诉别人,不然历史要乱套了。

    〃为什么?是你编的么?〃

    我不好承认也不好否认。含糊地说:〃汉人不喜欢女子多才,所以你要是告诉别人这个方法我就会被当成巫女放火上烤。〃借用一下圣女贞德的故事。

    〃汉人不该如此。〃

    他沉默了一会儿,想了一下,非常认真地说:〃所有人都是一样,无论男女。女子一样有智慧。〃他接着讲了一连串吐火罗语,大概是他现在的汉语词汇还不能够让他完整表述他的感想。

    呵呵,我笑笑。这个少年认真的神情真的让我感觉很温暖。不过,得扯开这个话题了,再说下去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圆谎。

    〃你知道就好。好了,该我教你了。我们古代有个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意思是复习已经学过的,能从中得到新的知识。所以现在我要考考你昨天学过的字了。〃

    将素描本和铅笔放到他面前:〃来,默写!错一个要打一下手心。〃

    他看我一眼,眼底尽是笑。接过本子和铅笔,握笔的姿势有点生疏,但却有模有样。我看着方块字从他笔下一个个出现,他居然把我昨天教的字全部默写出来了!

    愣了十秒钟,我把下巴托回,给你个高难度的,看你给不给我打手心。〃来,把每个字都读一遍。〃

    他看看我,还是温暖地笑。三十几个象形字,他一个个念,我的下巴又一寸寸掉。虽然带着口音,却一个字都没念错!我昨天没教他拼音吧?这家伙iq到底有多高啊?

    〃i服了you!〃我震惊得只剩下这句话,当然是在心里说的。

    我继续教,象形字教完就教转注字,再教简单的词。我悲哀地想,同样学习语言,为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再这样下去,他的汉语能写作文了,我的吐火罗语估计还在背单词。更让我郁闷的是:他居然用刚学的音标标注在汉字上,虽然不像拼音那么精确,发音也能八九不离十。

    郁闷地想:我这个老师是不是很快会下岗啊?

    注解

    1关于古汉语没有音标的情况下如何发音:古代的注音方法就是反切,用两个字来注一个字的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及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