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唐双龙传全集 黄易 > 第 243 部分

第 243 部分

谁是小姐信任的人?”

    纪倩不悦道:“为何我要告诉你?这件事巧合得使人心寒!给我滚,以后我都不想

    见到你。”

    徐子陵反大感兴趣,微笑道:“小姐请勿随便下逐客令,有事可仔细商量。小姐究

    竟信任谁?例如李建成、李世民又或‘多情公子’侯希白?”

    纪倩娇躯微颤,好像首次认识他般对他重新打量,秀眉轻蹙道:“你认识他们吗?”

    徐子陵道:“我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子,小姐若肯说出信任的人,而在下凑巧又认识

    他们,可由他们证实我是个可让你信任的人。”

    纪倩冷哼道:“你不是随口乱说的,至少侯希白就不是随口乱说,好吧!你给我去

    找候希白来证实你的清白吧!其他话我不想听下去。”

    寇仲与王玄恕并骑驰上天津桥,心底一片茫然。

    今趟到洛阳是来错了?

    他本以为至不济王世充也可像上次对付李密般因强敌当前采纳他的意见。岂知实情

    非是如此,他还卷入洛阳本身的政治斗争中,弄至现在陷于进退两难之身。

    魔门要去之而后快的态度又是另一个烦恼,使他不能专于对付李世民压境而来的大

    军,可是他已泥足深陷,身不由己。

    尚未现身的塞外大明尊教更是另一个隐忧,可令他在猝不及防下陷于杀身之险。

    假若现在立即回头,驰离洛阳又如何?

    这想法对他生出极大的诱惑力,但又知这就等若放弃与李世民的斗争,对自己的声

    誉更有严重的打击。

    宫门在望。

    守卫明显加强,刁斗森严,充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王玄恕靠过来压低声音道:“待会如果父皇怪责少帅夜闯荣府的事,少帅请容让一

    二,我知父皇内心仍是倚重少帅的。”

    寇仲叹道:“倚重?”

    王玄恕正容道:“我不是砌词来讨少帅欢心,自少帅光临,我们大郑军的土气比前

    好哩。所以父皇不理皇兄的反对,定要少帅来参与今早的誓师仪式。”

    寇仲一呆道:“不是军事会议吗?怎会忽然变成誓师仪式。”

    王玄恕尴尬道:“会议昨晚于新安失守的消息传来后早开过哩!所以今早只是调兵

    遣将,安排职责。”

    寇仲心想那岂非连杨公卿和张镇周均被拒于王氏宗亲的家族会议之外,这样的态度,

    异姓诸将不作反降唐才是怪事。

    他还有什么话好说的!到随王玄恕进入皇城,始醒觉错过拂袖而去的最后机会。

    他会行刺王世充吗?

    徐子陵匆匆赶返多情窝,踏入厅门,兴奋的心情立即冷却,还直沉下去。

    石之轩背着他在一边凭窗凝望院侧的小园圃,似毫不知他回来。

    徐子陵头皮发麻的立在门旁,沉声道:“希白呢?”

    石之轩淡淡道:“我的徒儿很好,有劳子陵关心。”

    徐子陵听不到房内任何声息,心中涌起怒火,踏前数步,移到石之轩身后,冷然道:

    “你是否处决了他?”

    石之轩缓缓转过身来,双目异芒闪闪,上下打量他道:“你倒很关心朋友,为何偏

    不关心自己。”

    徐子陵暗中提聚功力,集中精神,使心灵重归平静,道:“前辈尚未回答我的问题,

    希白是否已死?”

    石之轩仰天洒然一笑,负手朝他走来,直抵他左侧,像研究他侧面轮廓的线条般细

    审他道:“我着你到巴蜀去见青璇,子陵因何不领我的情?”

    徐子陵默然不语。

    石之轩不满的冷哼一声,往前举步,到两人背对背相隔达五步的距离,石之轩悠然

    立定,沉声道:“这叫喜酒不饮饮罚酒。我石之轩纵横天下,从来不会对要杀的人手软,

    不过念在青璇份上,再给你徐子陵最后一个机会,限你三天内离开长安,否则勿怪我心

    狠无情。”

    徐子陵一字一字缓缓道:“希白在那里?”

    石之轩声音转寒,亦是一字一字的缓缓道:“蠢材!”

    徐子陵一声冷喝,旋身一拳击出,向这魔门有史以来最出类拔萃的高手主动出击,

    因为他再没有其他选择,纵死亦要死得轰轰烈烈,明知不可为而为。

    只有这样方不会在九泉下愧对他的挚友“多情公子”侯希白——

    上一页下一页

    第四十七卷 第一章 不死七幻

    大唐47卷

    第一章不死七幻——

    旌旗蔽空下,王世充在一众同宗将领和追随他多年的心腹大将簇拥下,登上临时搭

    建位于皇城与宫城间的阅兵大广场南端、承天门外的木构帅台,亲自调兵遣将,颁授兵

    符帅印。

    广场上列阵参与誓师大典的过万郑军,全属王世充的亲兵,乃支持王世充帝权的核

    心力量,故人人士气高昂,战意甚浓。

    文武百官,分立点将台两侧,足有三百余人。

    寇仲在王玄恕引领下,来到张镇周和杨公卿之旁,三人对视苦笑,晓得在这样的情

    况下,刺杀王世充一事提也休提。

    王玄恕安顿好寇仲后,到帅台另一边加入以王氏宗亲为主的行列去。

    寇仲环目一扫,认识他的如田瓒、杨庆、郎奉、宋蒙秋等纷纷向他含笑致意,其他

    不认识者,亦礼貌地向他颔首点头,显示他寇仲在王世充诸将中是无人不识和备受重视

    的人物。

    张镇周凑到他耳旁低声道:“誓师大典后,王世充会立发军慈涧,我们须另寻机会。”

    广场上虽聚集过万人,却是鸦雀无声,气氛庄严肃穆。

    寇仲凝望台上安坐龙椅的王世充,身后站着十多名亲卫高手,贵为太子的王玄应立

    在他右侧,讶道:“王世充在等甚么?”

    张镇周答道:“他在等良辰吉时。”

    话犹未已,承天门楼响起钟声,众将士同声呐喊,呼叫声浪直冲宫城上的晴空。

    王世充志得意满的长身而起,举起双手,待将士欢呼声逐渐收敛,才高声陈辞道:

    “自隋室倾覆,唐起关中,郑帝河南,我王世充从没有北侵之意,现今李渊命次子世民

    来犯,欲毁我家园,实是欺人太甚之举。朕受禅登位……”接着是连串歌颂自己功德的

    好话。

    寇仲听得直摇头,只是从王世充的开场白,便晓得他仍只是割据称雄的心态,比之

    李阀以一统天下为己任,明显给比下去。

    再没听下去的兴趣,凑过去低声问杨公卿道:“慈涧形势如何?”

    杨公卿亦压低声音道:“形势危急,李阀由秦叔宝和程知节率领的先头部队已抵新

    安,与罗士信的叛军会合,随时进军慈涧。三人均曾为李密部将,合作上如鱼得水,罗

    士信又深明我军虚实,所以慈涧这场硬仗绝不轻松。”

    寇仲心中一阵难过,第一仗就要对上自己的朋友秦叔宝和程咬金,确是造化弄人。

    苦笑道:“罗士信好好的为何要叛郑投唐?至少该等郑国出师不利时方投降亦不嫌迟嘛!”

    杨公卿无奈的道:“还不是王世充的多疑反覆累事,王世充本来对罗士信非常厚待,

    后来见李密其他将领亦纷纷来降,对罗土信不再重视,还下诏命罗士信回洛阳,摆明是

    要用其他将领代他镇守新安,罗士信遂一怒降唐,令慈涧陷于险境。”

    此时王世充说话完毕,在王氏宗将带领下,郑军齐呼“我皇万岁!大郑必胜!”掩

    盖两人的对话。

    分派军权和职份的重要时刻终于来临。

    ※※※

    徐子陵终于明白“没有破绽的石之轩”是怎样的一回事,且切身体会到师妃暄千方

    百计阻止石之轩“复元”的苦心。

    以前的石之轩身法归身法,不死印管不死印,两者只是互相配合,可是眼前的石之

    轩,阔别十五年的两种功法,终重新汇合,结成完美无缺的一个整体,再没有半点破绽

    瑕疵。

    石之轩哑然失笑,似瞧不到徐子陵照面轰来的那一拳般,道:“子陵可知不死印其

    实只是一种高明的幻术。”

    徐子陵心中叫苦,暗忖若连我这个与他多次交手的人,亦看不破他的幻术,其他人

    更是不行。

    “邪王”石之轩仍是神态悠闲的立在距他半丈许近处,且似快被自己的拳劲在他脸

    上轰出个拳头般大的窟窿来,可是他却完全看不到石之轩有何应变之道。

    石之轩既在那里,也似不是在那里,正出入于有无之间,动中含静,静里生动。徐

    子陵完全把握不到他下一步的动向。

    没有破绽的石之轩,就该是这个样子。

    他这一拳再不敢用老,拳往后收,化为掌心向外,另一手移前会合,两手合拢作莲

    花状,然后十指波浪般抖动,活似新荷盛放,颇有像能将某种玄妙的奥理释放出来的秘

    异意态。

    这朵以双手模拟出来的活莲花,本身亦是完美无瑕,同被视为他徐子陵式的不攻。

    石之轩饶有兴致的审视徐子陵疑真疑假的莲花手印,动容道:“我从没想过可以这

    方法应付石某人的不死印,也令我生出妒才之心,怕终有一天你能成气候。子陵勿要怪

    我无情,我是别无选择。”

    左手探前,以迅疾无伦的手法在胸前连续画出近十个圆圈,大小不一角度各异,古

    怪诡异至极点,登时气劲“环”空。

    徐子陵心神晋入井中月的境界,双目一眨不眨的盯着石之轩的动作,不敢有丝毫遗

    漏,微笑道:“邪王若打开始就这么坦白,岂非不用浪费那么多唇舌吗?”

    石之轩洒然一笑,左手功成身退似的重收背后,轮到右手撮指成刀,循着某一玄异

    的路线灵蛇窜动般恰好穿过刚才虚画出的十多个气环每一个的核心,用劲神妙得教人难

    以相信。

    如此奇招,徐子陵作梦亦未想过,千多个充满杀伤力的气环全给“挂”在石之轩的

    手腕处,右掌锋往徐子陵的莲花手印疾刺而来,取点是花x的正中心。

    那是最强的一点,亦是最弱的一点。

    徐子陵有十足把握可硬捱石之轩掌锋的戳击,却心知肚明无法应付继之而来十多个

    充满杀伤力的气环进袭,所以最强的一点,立即沦为最大的破绽弱点。

    没有人比徐子陵更了解石之轩的厉害,他曾与之多次交锋,更曾旁观他全力应付师

    妃暄和祝玉妍的联攻,但那仍是有破绽的石之轩,不死印和幻魔身法尚未能如现在般水

    r交融、浑然无间。

    徐子陵两手分开,迅又合拢,当掌心相距约半尺时,左右掌心分别吐出一卷劲气,

    合而成螺旋的气球,往石之轩刺来的掌锋迎去。

    这一下还击是无计可施下硬被迫出来的。

    “蓬!蓬!”气劲交击之声不绝如缕,石之轩掌锋的劲气首先将徐子陵震退三步,

    接着每一个气环,均把徐子陵冲得后退一步,徐子陵连续释放出十多团螺旋气球,挡到

    最后一个气环时,“砰”的一声背脊撞上厅内西壁,喉头一甜,猛地喷出一口鲜血。

    石之轩出奇地没有乘胜追击,仰天笑道:“好!以圆破圆,亏你有此本领。我从噩

    梦苏醒过来后,已将毕生所学融会囊括、化繁为简于七式之内,名之为‘不死七幻’,

    这是第一幻法‘以虚还实’,取其意而不重其实,千变万化,你能只伤不死,非常难得。”

    徐子陵听得倒抽一口凉气,他的内伤经喷血减压后已大幅减轻,又凭长生气神奇的

    疗治,故仍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石之轩这番话传进耳内,却令他知道石之轩不但回复

    精神分裂前的原状,更作出突破,创出“不死七幻”的奇功。

    只是第一幻他便挡得这么辛苦,其他六幻他凭甚么能捱得过去?但又隐隐感到此为

    石之轩的心理战术,务要瓦解自己的斗志,若自己生出逃走之心,便正中其下怀。

    他是绝跑不过石之轩的不死幻的。

    石之轩看似从容潇洒,事实上他的劲气将他紧锁笼罩,且徐子陵更明白石之轩有

    “借气窥敌”的本领,自己体内任何真气变化,均瞒不过他,他徐子陵稍有异动,不论

    反击或逃遁,只会招来针对性的致命攻击。

    不幸地他再不能从气劲接触中反窥对手动静,因为没有破绽的石之轩再无隙可寻,

    无虚可窥。

    这种形势若不能改变,明年今日将是他的周年忌辰。

    徐子陵情愿面对毕玄,也不愿对上石之轩。

    倏忽间他把体内真气保持在绝对的静态,从容笑道:“邪王请赐招!”

    石之轩露出讶色,皱眉道:“子陵高明之处,确大出我意料之外。唉,你可知我若

    不能一鼓作气,根本无法狠下心肠。”

    劲气忽消。

    徐子陵只觉虚虚荡荡,生出无处落实的难过感觉,心中叫糟,石之轩像从有转无,

    再从无转有般出现身前五尺许近处,右手探出中指,往他眉心点至。

    短短的距离内,石之轩的手法却是变化万千,每一刹那都作着微妙精奇的改变,只

    要看不破其中任何一个变化,都是应指败亡的悲惨结局,且每一个变化都造成一个幻觉,

    令人再分不出甚么是真,甚么是假。

    ※※※

    寇仲随杨公卿的队伍出发,开赴慈涧。杨公卿本部有五千余人,都是追随他多年的

    子弟兵,即使以王世充对人的多疑,亦不敢动杨公卿这支部队,例如以别人取代杨公卿

    等举措,因为那只会立即惹来兵变。杨公卿本是著名的起义军领袖,后来投诚王世充,

    故地位特殊。

    这支训练有素,久经战阵的队伍驻扎在洛阳城西洛水东岸,寇仲和杨公卿两人轻骑

    出城,拔营起行,成为王世充开往慈涧的先锋军。

    张镇周则另有任务,被派往守慈涧以南的寿安。若慈涧失陷,寿安是最有可能被攻

    击的另一重镇。

    王世充摆明在安抚这两位最重要的将领,明知两人交情甚笃,故将杨公卿安排在身

    旁,那张镇周若想反叛,亦须三思。他肯让寇仲与杨公卿一起上道,也是妙着,因为寇

    仲是绝不会向李世民投降的人,只是没想过杨公卿早暗里向寇仲称臣而已。

    对兵权职份的分配,王世充仍是以本宗将领为主,外姓将领为辅。以楚王王世伟、

    太子王玄应、齐王王世恽、汉王王玄恕、鲁王王道徇五将镇守洛阳。

    东边最重要的虎牢由荆王王行本负责,附近重要的城池则出杨庆守管川、魏陆守荣

    阳、王雄守郑阳、王要汉守汴州。这些将领大部份都是从旧隋随他过来的,又成与他有

    密切关系,例如杨庆的妻子是王世充的侄女。

    另一个比较特别的安排是派魏王王弘烈往襄阳,与钱独关联合坚守这洛阳最南面的

    重镇,俾能与朱粲互相呼应。

    其他有实力的大将如段达、单雄信、邴元真、陈智略、郭善才、跋野纲均被策封为

    各种衔头的大将军,由王世充统御出征。

    更厉害的一着是王世充公布全军只有郎奉、宋蒙秋和另一心腹将领张志方是有资格

    为他传递诏令的使者,此着可见王世充的老谋深算,免去因手下叛变假传旨意之祸。

    杨公卿乃精通兵法者,把五千军马分作前、中、后三军,互相呼应,又派快马先行,

    占领往慈涧沿途的掣高点,确保行军的安全。

    寇仲与杨公卿在中军并骑而行,均有点意兴阑珊,没有谈笑的心情。

    寇仲叹道:“杨公对王世充这人知得多少?”

    杨公卿皱眉道:“你指那方面的事?”

    寇仲望往前方看不到队头延绵不绝的兵马,沉声道:“我是指他的出身来历,他既

    是胡人,为何炀帝仍肯重用他?”

    杨公卿道:“我不太清楚,只听人说过他本姓支,属西域那一胡族恐怕没人晓得。

    他的老爹幼时随母嫁霸城王氏,故改姓王。至于炀帝为何会重用他,应与他拍马p的工

    夫有关,对吗?哈!”

    寇仲听出他语气里对王世充的憎厌鄙视,叹道:“然则杨公你为何肯为他效力呢?”

    杨公卿脸色一沉,满怀感触的道:“他从前不是这个样子的,但自从斗垮独孤阀,

    更赶跑你,兼之大胜李密,便整个人都变了,且变得教人难以相信。若当年他就是如今

    这副嘴脸,我宁愿自尽亦不会降他。”

    接着往寇仲瞧来,目光闪闪,压低声音道:“少帅不是说过要我尽量保存实力吗?”

    寇仲暗吃一惊,低声道:“你不是想现在就掉头开溜吧?”

    杨公卿道:“这是最后一个机会,少帅一言可决。”

    寇仲的心脏“霍霍”跃动,又颓然摇头,道:“若我们这样开溜,保证张镇周第一

    个开城迎接唐军,而王世充则阵脚大乱,被李世民势如破竹的席卷而来,那时我们的彭

    梁能捱得多久?”

    杨公卿苦笑道:“我不是没想过这些问题,只是要我和众兄弟为王世充这卑鄙小人

    卖命,太不值得!”

    寇仲摇头道:“我们不是为王世充,而是为自己的存亡奋斗。我有另一个较能兼顾

    杨公感受的提议:就是假设我们能把李世民迫回新安,我们便和王世充各行各路,如何?”

    杨公卿淡淡道:“你到过慈涧吗?”

    寇仲闻弦歌知雅意,骇然道:“慈涧不是洛阳南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吗?”

    杨公卿叹道:“王世充一直想联李渊对付窦建德,故把董淑妮嫁入关中作皇妃,又

    为表示友好,所以没有对慈涧大造防御工事。加强慈涧与诸城间的军防是破李密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