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1176章:起死回生

第1176章:起死回生

    第1176章:起死回生

    在启程前往天津参加阅舰式之前,某新皇还要听从母后与皇后这两位“临时名医”的叮嘱,在北都的皇宫里静养一个月。

    这是她们的底线,某病人绝对不能僭越一步,等养得白白胖胖了,才能获得启程的资格,也不知道这是阅舰式还是“阅猪式”……

    吃饭、睡觉、搂着美女们娱乐,这应该是某肥宅亲王最喜欢做的三件事了。

    某新皇对最后一件事的兴趣不是很大,除了八只最上心的老婆之外,另外三十三只,只要意思一下就行了。

    至于其他居心叵测的妇女,等以后再说吧,那是漂亮亲妈该费心的事情。

    对某只野心家来说,玩美女哪有毁灭蛮夷更爽啊???

    再说在昏迷的这七十七天里,某新皇的脑子已经上线下载了大量的资料。

    从矿藏到核技术,趁着还没就饭吃了,得赶紧奋笔疾书,变成书面材料才行。

    本来还想自己当把打印机,但考虑到老婆们的禁足命令,于是将一群女人请过来做记录。

    不懂不要紧,只要字迹工整就行了。

    要是真懂的话,那就离死不远了……

    薄珏倒是非常懂,但年纪跟甩锅爹不相上下。

    让大明首席科学家因为写字而累死,有些太不人道了

    至于自己的老婆们,由于每年都要支付给她们大把的零花钱,趁此机会刚好可以出口恶气!

    一个人半小时,轮流给自己当秘书,谁也别想跑!

    上午写完,下午核对,没问题就直接在仙宫的一个房间里印刷。

    由于事关机密,而且内容价值连城,一张纸都不能被带走。

    有了前车之鉴后,某新皇就命令负责印刷的宫女在工作时要穿专用的工作服。

    下班之后,再换上自己的衣服,所有工作服都要留在工作区里,这就可以避免资料外泄。

    某些人要是会特殊携带技能,那就……

    大明已经在诸多项目上有所突破,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譬如火炮、导弹、火车、蒸汽机、铁甲舰、织布机等等,但在某些领域,譬如计算机,还不那么先进。

    早在崇祯十五年,也就是西历一六四二年,不到二十岁的帕斯卡便展示了他的“加法器”,也就是机械式计算机。

    大明科学院自然也早就造出来了类似的机型,并且对其进行了多次升级,不过机械式计算机的上限很低。

    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电子式计算机,某新皇也说过前世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的构造。

    但近两万个真空管、一千五百个继电器、七万个电阻器、一万八千个电容器,以及高达五十万个焊点。

    放在当下的环境里,能够造出了这玩意,简直堪称人类第九大奇迹!

    科学院上下历史十年时间,总计耗资近七十万两银子,还真的给造出来了。

    大明能工巧匠有的是,只要有足够多的银子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就没有造不出来的玩意。

    更何况这玩意体积很大,并不需要显微镜,只要工匠们经过相关培训,按照工程师的图纸,就可以一点一点造出零部件,最终组装成一部巨型计算机。

    制造“埃尼阿克”的难度其实并不算大,真正的困难是在此基础上往上升级,一直升到可以玩cs反恐精英……

    但是,某新皇只记得全球第一部计算机的结构,至于后来的,哪有那么多的脑容量记那些啊?

    除了“埃大爷”之外,对于计算机,某新皇就剩下输入器、计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器!

    更多的,那就是36g的显卡和倭国的动作片了!

    但是现在,某新皇可以将断档给接上了。

    电子管之后是晶体管,然后是集成电路,一直到八核纳米级又酷又睿的cpu和老黄的3090挖掘机级矿卡!

    不过,先用上千万奴隶去全球挖矿,最终的目标是制造出来矿卡……

    这貌似是人类文明的倒退!

    有钱有图纸,也不一定能造出来实物。

    可是有银子、有图纸、有时间,就一定可以尝试成功,灯泡里的钨丝就是这么试出来的!

    按照十八个月,约等于两年计算速度翻一倍的摩尔定律来估计。

    一百年之后,大明的土豪们就应该可以开网吧了!

    一想到全珉在各地的网吧里联机打游戏,根本没工夫造返。

    某新皇就激动得心潮澎湃,立刻干劲十足!

    鉴于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待发展和研制的项目是很多的。

    某新皇就花了一张科技树,规定了优先发展的项目,譬如计算机、电视、导弹与火箭加卫星、药物这4a项目。

    就这四个项目若是细化到可以适合科学院的院士们研究的水平,光是口述一堆相关资料,便足够让自己无暇游玩了。

    现在全国各地有漂亮女儿甚至孙女的富绅和官吏们,都盼着某新皇跟隋炀帝一样,可以四处闲逛呢!

    由于某新皇不是昏君,严于律己,节俭成性,反而成了百姓眼中的千古一帝,故而这帮家伙成天哭着喊着要上贡小姐姐!

    若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荤、不好色、不菠菜,某新皇就要直接出家了……

    某新皇去辽东是为了打辫子,去天津是班师回朝,顺便视察造船厂的进度。

    至于其他地方,貌似还从未以考察的名义过去看看呢!

    说是考察,其实就是过去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去了。

    加上随行的人员以及侍卫,少说也得有三五千人。

    按照每人每天一银子的生活费计算,三千人出去五十天,那就是十五万两银子。

    由某新皇自掏腰包还可以,换作当地,不是大城市就要花掉一年的税费了。

    所以外地的小姐姐们拿某新皇没辙,外地的刺客们也拿某新皇没辙!

    直至除了之前那档子事情,这才算是某新皇自监国以来的第二次意外。

    想来也是因祸得福,再来一次车祸或者绝症,貌似就完成“神圣三位一体”了!

    “陛下,宋应星长子宋士慧求见!”

    “哦?”

    “说是宋应星病危!”

    “嗯!速请!”

    “是!”

    想来老宋头今年已经八十有五了,原来可是应该八十就咽气了,这下算是多活了五年呢!

    当年玉树临风的薄大才子都到了花甲之年,连宋士慧都头发花白了,老宋头自然也应该离死不远了。

    这么说虽然难听,但的确是自然规律。

    除非……

    “臣宋士慧叩见吾皇……”

    “免礼平身,速跟朕说说令尊病情如何?”

    “家父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