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北朝求生实录 > 第1268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上)

第1268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上)

    当然,哪怕他年轻时,也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了。

    “头还疼?”

    韦孝宽的长史辛道宪关切问道。

    后者微微摆了摆手,将手里的一叠纸交给了辛道宪说道:“看看吧,高伯逸这家伙真是……唉。”

    韦孝宽长叹了一声。

    “《阿房宫赋》?”

    辛道宪读了起来,当他看到最后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时候,也忍不住想击节叫好。

    只是想到写这篇文章的人,就是自己和韦孝宽需要面对的敌人,他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比你更有权势的敌人,还比你更加的理智和清醒,试问你绝不绝望?

    “看到这份邸报,我当真是夜不能寐。民贵君轻,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唉。”

    韦孝宽又叹了口气,见微知著,洞中窥豹,从一点点小事里面,他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小到一城一地,大到王朝气象。

    很显然,高伯逸这样的人在权位上,他写这样的文章,发表在邸报上,本身,就能代表着王朝气象!

    朝气而有活力。

    这是典型的“有为之君”才会说的话。历史上,韦孝宽哪怕是在战场上被斛律光打得节节败退,然而看到了高玮在齐国胡作非为,暮霭沉沉,他就知道,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周国的!

    而现在,他看到的这一幕,让自己的内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惶恐。

    高伯逸才二十多岁,他还很年轻!他完全等得起,熬得住!

    韦孝宽今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当然会很怕!韦氏一族,在他身后那一辈人里面,并没有什么惊才绝艳,能跟高伯逸相提并论的同辈人。

    就算没有一点意外,就算他在玉璧顶住了齐国的疯狂进攻,可是,他韦孝宽还有几年可以支撑?

    “据说,高伯逸在邺城以西,又新建了一座城,很多人称为工坊之城。现在晋阳这边的前线军需,很多都是来自那里。

    还有一种可以爆裂的陶罐,他在对付段韶的时候用过。我们一直打探不到具体消息,只知道在神策军中某些部队装备了。”

    辛道宪面带忧色的说道。

    只有宇文邕认为玉璧城是固若金汤,齐国举全国之力都没办法的。其实韦孝宽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韦孝宽还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据说,赋闲在家的王思政,为了儿子的前途,似乎将一本名为《筑城要略》的书,交给了高伯逸。

    这本书,是王思政当年在西魏筑城的各种心得。这其中就包括弘农城跟玉璧城!

    每座城池都有些“关键节点”,也就是建筑者考虑到城池可能会被敌人攻占,所以为了能够方便夺回,或者弃城的时候能够让敌人落不到好,所以在这些“关键节点”留了“后门”,让自己人可以方便去破坏!

    虽然韦孝宽不曾听说王思政给玉璧城留下什么弱点,但他心里还是会很担心。守城这种事情,跟行车安全一样,小心一万次都是应该的,然而只要出一次错,大意一次,就会前功尽弃。

    “高伯逸,他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攻打我们。很可能,下次就会从玉璧城开始。”

    韦孝宽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种感觉没由来的,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对了,齐王(宇文宪)怎么样了,他上次,我避而不见,后面他没有写信来什么的么?”韦孝宽好奇问道。

    “没有,不过属下听说齐王在蒲坂城周边募兵。”

    蒲坂,其实应该算是周国的后方,并未直接面对齐国兵锋。宇文邕考虑的是,让一个有分量的人坐镇这个关键节点。说白了,就是用粮草和物资来控制玉璧城等前线节点。

    又没有能力兴兵造反!

    敌国蒸蒸日上,自己国家皇帝和齐王勾心斗角,韦孝宽当然感觉心中腻歪。可是他又一点力气都使不上。

    当大将就是这点不好,这个国家毕竟不是你的,能守好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头痛,你代笔,帮我写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今年冬天,齐国很可能会从玉璧入侵我国,希望长安能早些调配粮草入库。”

    韦孝宽忍着头痛说道。

    ……

    磁县是高氏皇族墓地所在地,不论是高欢、高澄还是高洋,他们都是葬在此地。晚饭后,高伯逸带着竹竿,两人离开神策军驻地,来到一处隆起的大土丘上。

    这里是高洋的墓地所在。

    火把的照耀下,竹竿看着高伯逸的目光有点古怪,二人走在上土丘的斜坡上。此刻天上仅仅看得到几颗星星,四周的景色在火把照耀下显得十分荒凉而凄美。

    “你看我的眼神很奇怪,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高伯逸受不了竹竿的目光,忍不住说道。

    “主公,为什么要晚上来墓地呢?白天来也是一样的啊!”

    竹竿有些无语的说道。谁他喵的晚上没事去墓地啊!

    “因为我在想,或许晚上,高洋就会显灵。”

    高伯逸若无其事的说道。

    “所以你就晚上来?”

    “对啊,要夺人家江山,我心虚得很。”

    这也能算是个理由,竹竿简直无言以对。结果,他之后就真的一句话都没说,一路护卫高伯逸来到山顶的墓碑前。

    他很自觉的退到上土丘的唯一一条山道上守着,留着高伯逸一人点着火把,大半夜的给高洋“上坟”。

    高伯逸将白天摘的一把野花放到墓碑前,出神的看着墓碑上的斑驳的字迹,最后发出一声长叹。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管你帝王将相,死后皆是一抔黄土而已。”

    他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一个酒壶,将里面的酒全部倒在墓碑上。酒倒完了以后,随手将酒壶扔到一边。

    “周军这次惨败了,明年,我就会挥师西进,到时候等我的好消息吧。放心,你交到我手里的国家,我会把它发扬光大的。

    对了,你那几个庶子,我都派人保护起来了,将来务必要让他们一生富贵,你就别操心了。”

    高伯逸轻轻拍了拍墓碑说道。

    天上的云散去,月亮露出半个头,洒下了一片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