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历史军事 > 尚国策 > 第二十六章 斗文(上)【求收藏】

第二十六章 斗文(上)【求收藏】

便有幸碰上如此雅事,既然皇上与诸位大人今日只谈风月,不谈国事。那就以‘风花雪月’为题,咱们各出两篇,请皇上与诸位大人评判,不知公输大人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立马就博了个满堂彩。只谈风月,不谈国事,应声应景,大巧若愚!

    “好,好个风花雪月,下官恭敬不如从命。”公输瑾虽表示同意,但心中早已是冷笑连连,这小子不知人间喜怒哀乐,取巧选了个风花雪月作题,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三分。

    皇帝今日看的兴致勃勃,难得有机会在这朝堂上见识臣子风流,今日之事他决定命人汇成书籍,广而传之。等不及的说道:“公输爱卿年长几岁,就由你先来吧。”

    在座的文官那个不是文采风流之辈,不像是武官队伍里的那群粗人,一个个的抓耳挠腮,恨不能回去多读几年书。大家都知道,风花雪月之中,最难写的就是这风。风为何物?不请它自来,求知又不得,时而温润,时而暴躁,看不见,摸不着,难写至极。

    指不定公输瑾要在‘风’上面吃亏啊。与他关系要好的同僚见他和秦淮方才一样,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仿佛是遇到了瓶颈,大家都暗自为他着急。

    等了半天,公输瑾依然杵在原地沉思,众人又都不敢出声打断。见他时而皱眉摇头,时而又微笑着点头,都知道他在酝酿之中,只好安静的等待下文。

    又过一会,就在武将们都等得不耐烦了,准备出声询问之时,公输瑾缓缓睁开了双眼,眼中尽是得意神色,开口说道:“今日仿佛文曲星降临宝殿,下官竟也偶得词一篇,虽然算不得佳作,却也正好对上了世子大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诸君且听。

    《望风咏志》

    北墙野草一风摧,西墙倒,碾冬梅。

    飘至南苑香不毁。

    三十二年何惧死?恐年老,慌疲惫。

    未报君恩身已废。”

    ……

    话音刚落,叫好声便不要钱般频频传出。一篇词算不得是如何字句优美,但绝对是把文臣风骨完美的体现了出来,上阙暗藏东西南北,下阙对仗疲废老死,知道风难写,便借风之势来暗喻忠诚之心。确实当得起文采风流之辈。

    皇帝站起身来满意的拍手称赞:“好,好词!任那北风如何凶残,也毁不了冬梅之傲骨,南来之花香……待朕的将士们北伐归来,定要大兴祭祀,让我尚国无惧战死的大好男儿魂归故里。”

    张齐听完皇帝的话站出列来拱手说道:“公输先生大才,短短两句,不仅话出了我大尚将士们的铁骨铮铮,更是将这朝堂上众臣的一颗赤子之心唱的淋漓尽致,我大尚官员岂是那墙头草之流,忠心耿耿之辈自然当得起冬梅之傲骨。”

    薛大丞相也附和道:“一个是忧国忧民的老者,一个是壮志未酬的将士,确实当得起绝配。”

    秦二在暗自吐槽,公输瑾这篇短词何德何能配得上杜甫的巅峰大作?不过心中对他也是感到敬佩。不管他词写的如何,在这甚短时间里作出一篇对仗工整,寓意深刻的词,实属不易。

    皇帝赞叹了些许,回过神问秦二:“不知秦小子你的词,又是如何?”

    “回陛下,既然公输大人作词一篇,不如小子就作诗一首,再由公输大人作诗一首,小子以词对之如何?”

    “准了。”皇帝坐回龙椅随意的说道。

    “诸君且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