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水浒枭雄 > 第 2 部分

第 2 部分

我们,我们何不投效兄长。”

    晁盖三人闻言便如溺水之人看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翻身便拜,吴用也跟着跪倒,道:“我等愿为兄长执鞭坠镫,还请兄长收留。”

    张扬扶起四人,道:“四位兄弟能上山聚义,山寨便如虎添翼,我哪有不允之理。”

    晁盖三人闻言自然是大喜,吴用虽然也相信事情已然泄露,但仍有些疑虑,问道:“黄泥冈一事,我们做的极为隐秘,如何便事发了。”

    其他人闻言也都看向张扬。

    张扬知道吴用有些怀疑自己,笑道:“你们准备确实精细,却有一个致命的疏漏。”

    吴用对自己计谋可是十分有信心,疑道:“恩人且说来看看。”

    张扬笑道:“你们只是扮做贩枣客人,却忘了保正平日仗义疏财,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这十里八乡村中捣子哪个不曾来过保正庄上。保正扮做客商,不但无法隐藏形迹,反而惹他们怀疑了。你们那日在安乐村王家客店歇息时,可曾注意那记名的人?”

    吴用闻言,一拍脑袋,道:“是了,保正在附近乡里多有相识,想来是被人认出来了。”

    晁盖想了一阵,道:“不是兄长说起,我险些忘了,那人确实有些眼熟,可能来过我庄上吧!”

    张扬笑道:“那人是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的弟弟,事情便坏在他手里。事不宜迟,保正马上让人收拾细软,我们先上山再说。”

    晁盖闻言自去招呼家人收拾细软,众人也都c了器械戒备。

    梁山篇 第十章 烧庄落草

    众人正忙碌间,只见庄客来报道:“郓城县押司宋江求见。”

    张扬道:“济州公人必然已经到了郓城县,此人想必和保正有旧,才来通风报信。”

    晁盖道:“兄长说的不错,此人是我结义兄弟,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在山东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众人出的门口,见那宋江三旬年纪,身高不到六尺,五官虽然也不差,但面色黝黑,因此显得有些委琐了。众人顿时都有种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

    那宋江见晁盖出来,上前急道:“哥哥不知,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济州府差人来捉你等,道以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州里的人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道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必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耽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晁盖笑道:“我已知晓此事,”说着又示意宋江道:“这位乃梁山张扬兄长,我们已经投效他,兄弟不如与我们一起上山,逍遥快活,好过你每日在衙门间看人脸色。”

    宋江听的晁盖已经知晓,不由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但转瞬即逝,听的晁盖让他落草,不由暗骂道:自己好歹是个朝廷官吏,如何会与你们落伍,若非现在世道不太平,怕以后有用得着你的地方,我何必管你死活。

    心里如此想着,嘴上却道:“家中老父管教甚严,怕不能与众兄弟上山。那公人还在茶坊等我,去迟了恐他疑心,小弟先告辞了。兄弟别忘了小弟今日心意便行。”说完,便又上马而去。

    晁盖还要说话,见宋江已经跑远,只好与众人回庄收拾东西。

    张扬见宋江临走还不忘提醒晁盖今日之恩,便知道他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了。

    晁盖祖业丰厚,还未收拾妥当,天色已晚。

    那郓城县又近,宋江生恐何涛起疑,回去便领他去见知县。知县听的劫太师生辰纲的人居然在自己治下,哪敢怠慢,带了尉司并两个都头朱仝、雷横,点起马步弓手并土兵一百余人,就同何观察并两个虞候,出得东门,飞奔东溪村晁家来。

    朱仝与晁盖却有交情,半路禀明知县,要让雷横领人攻打前门,他先带人到后门拦截。知县时文彬刚刚上任,哪晓得个中曲直,听他说的有理,便让他去了。朱仝到的村内也不潜踪匿迹,一路大张声势给晁盖报信。

    庄客看见,来报与晁盖说道:“官军到了!事不宜迟!”

    张扬也想会会朱仝、雷横两人,道:“保正,你率庄客护着老小先走,我来断后。”

    晁盖见张扬如此义气,也是大为感动,道:“学究护着便行,我与兄长一起断后吧。”

    说完便叫庄客四下里放起火来。

    吴用率几个庄户先护着老小、细软从后庄走了。张扬几个豪杰在后面护着,刚刚出了院子,便见一条大汉赶来。

    晁盖喝道:“朱都头,你不要迫我,免得伤了兄弟情谊。”

    朱仝到的跟前,见土兵已被自己落在后面,方才敢说道:“保正,你兀自不见我好处:我怕雷横执迷,不会做人情,被我赚在后面。我先赶来给你报信。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

    晁盖道:“深感兄弟救命之恩,旁边这位就是梁山张扬兄长,我等此去便是要上梁山。”

    张扬见那人身长八尺四五,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也生爱才之心,抱拳道:“久闻都头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义气干云。只是你放了保正众人,回去恐难逃罪责,不如与我等同上梁山,替天行道。”

    郓城县紧挨梁山,朱仝又是都头,平日自然也多关注梁山之事,见前些日子力压几大豪杰做了寨主之位的张扬居然是个俊俏后生,不由一愣,听到后面土兵已经到的近处,推脱道:“久仰寨主大名,只是小弟还有些夙愿未了,待日后有机,再往山寨奉兄长号令。追兵已经不远,我去引开他们。”

    张扬知道他所说夙愿多半还是想在仕途有所发展,也不好勉强,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在山寨恭候都头。若有什么差遣,都头让人捎个口信便可。”

    朱仝见张扬说话如此周全,也是心底暗赞,听的土兵们的脚步声渐近,便拱手道:“我去引开他们,日后有机再会。”

    说完便转身向土兵们迎去。张扬几人也隐入黑暗中,追向吴用他们。

    知县众人离村子兀自有半里多路,只见晁盖庄里一缕火起,从中堂烧将起来,涌得黑烟遍地,红焰飞空。知道事情有变,忙令雷横带人赶来。

    雷横领人赶来,见朱仝正领着土兵在四下乱转,心内寻思道:“朱仝和晁盖最好,多敢是他放了人去,我没来由做甚么恶人。我也有心要放他,今已去了,只是不见了人情。晁盖那人,也不是好惹的。”

    两人又胡乱追了几里,便到庄前禀告知县道:“事先贼人已经得到消息,细软也全部带走了。我们那里赶得上?这伙贼端的了得!”

    何涛闻言道:“还有三个贼人是石碣村的,他们必然去了那里。我们可连夜去那里,必然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朱仝恐他再追上晁盖众人,道:“那里靠着梁山水泊,周围尽是深港水汊,芦苇草荡。闲常时也兀自劫了人,莫说如今又添了那一伙强人在里面。若不起得大队人马,如何敢去那里捕获得人?”

    何涛闻言,也只好先捉了几个邻里和不愿上山的庄客回州里充数,同时回去搬兵。

    梁山篇 第十一章 梁山议事

    张扬一行人离了东溪村,晁盖又遣庄客先去知会阮氏弟兄。众人来到石碣村口时,便见三阮弟兄执着器械来接应。

    阮小二迎到跟前,道:“后面可有追兵?”

    晁盖道:“亏得朱仝引开官兵,一路而来并无人追赶。”

    阮小二道:“那便好,只是官府必定还会来拿人,此地也不宜久留。不知哥哥做何打算?”

    晁盖笑着示意道:“这位是梁山张扬兄长,这次多亏兄长下山送信,我们已经入伙,三雄何不也一起上山,到时众兄弟便可每日相聚了。”

    阮氏兄弟闻言才注意到旁边的张扬,想起他在黄泥冈的言行,也顿生膜拜之心,一起拜倒,道:“哥哥若不弃贫贱,小弟三个情愿执鞭坠镫。”

    张扬扶起三人,道:“兄弟言重了,既是三位肯从大义,便请收拾起程。我们上山再谈。”

    阮小二道:“我们已经把家小送到湖内,湖边也备了船只,我们随时可以上山。”

    张扬道:“众人赶了一夜都累了,我们先上山歇息吧。”

    当下众人乘船从石碣湖入泊,一齐望山寨里来。行了多时,早来到一处水口,只听的岸上鼓响锣鸣。众人看时,只见七八个小喽罗,划出四只哨船来,见了前头张扬,都声了喏,自依旧去巡逻了。

    众人到的金沙滩,沿路上关到的大寨。杨志等几个头领听的几个豪杰上山,也都赶来迎接。杨志见到张扬身后几人是那黄泥冈上之人,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从旁边喽罗手中抢过朴刀,便向张扬身后扑去。

    张扬知道杨志是仍旧心怀朝廷,恨晁盖他们坏了他仕途,拦住杨志劝道:“兄长不要冲动,当今天子昏庸,j臣弄权,不值得你卖命。而且晁盖兄弟劫的也是梁中书搜刮的民脂民膏,你若真的送给j臣蔡京,让他用来收买爪牙,坑陷忠良,才是大罪过。你想想元佑党案,多少忠臣被害,近年又大行苛法,使得民不聊生。难道你真要助纣为虐吗?”

    杨志以前便是制使,专程运送花石纲,也见过不少江南百姓被残害的事,御河沿岸百姓更是经常被征为苦力,死伤无数。被张扬这么一说,也不由一愣。

    张扬自然也知道打一巴掌就要给个甜枣的道理,又对晁盖众人道:“众兄弟也向杨志哥哥陪个礼,以后同在山寨,当团结互助。”

    晁盖等人已经到了人家地头,又念张扬相救之恩,闻言都拜倒请罪。

    杨志见张扬已经给足自己面子,想起张扬救命之恩,便也顺势下坡,扶起众人。

    张扬见众人已经初步说开,便安排众人吃些酒饭,先歇息了。张扬却是精力过人,安排妥众人,便又去找杨志赔话。杨志见张扬对自己如此看重,便也释然了。

    烈日在肆虐了一整日后,终于想起了更替的宿命,慢慢的退入了西山后,却又仿佛害怕人们忘记它似的,用最后一丝能量把天边几片云朵映成了血红血红的,格外绚丽。

    练了一日兵的张扬回到大寨,便令人去请众头领和新上山的众豪杰。众人都知道又要重新安排职务,都各怀心思到的聚义厅。张扬见众人都站着,笑道:“众人休分远近亲疏,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再另行定夺各人席位。”

    众人闻言便也分做两边坐了。

    张扬又道:“座次不分大小,职务却不可混乱,我便先依众人擅长分派职责了,吴用计谋过人,便先做山寨军师;三阮水里功夫了得,便做水军头领;公孙胜擅时天时,又精通书算,便管山寨钱粮;晁盖、刘唐便先做步军头领。”

    如此分配,张扬也是深有考虑。三阮和晁盖不过是因为生辰纲才有了一些关系,得了金银后,三人便回到石碣村。相处时日短暂,并无甚感情可言。自己给了他们权利,他们想来会偏向自己。

    吴用虽和晁盖相处时间最长,但二人性格迥异,感情显然也一般,不然吴用后来也不会帮宋江夺权。自己待人接物不会比宋江差,又给了他权利,他该会效忠自己。

    公孙胜则是唯一识字的人,让他管钱粮也是无奈。

    而且以前七人以晁盖为尊,现在地位平等了,甚至吴用、公孙胜实权高过他,必然无法再抱成一团了。

    先前头领权利没有损失,新上山头领又都有安排,众人闻言自然都满意不已。

    张扬见众人神色,也知道自己之言深入人心了。又装做担忧的道:“白胜兄弟还在牢里受苦,众人可有办法救他出来。”

    晁盖众人闻言不由一愣,晁盖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投靠过自己的闲汉,其他人更没和白胜有过什么往来,自然没有把白胜放在心上。水浒中他们也确实没有出大力营救过白胜。

    张扬要救白胜则是另有考虑。自从张扬上山,便不准喽罗出泊劫掠,山寨钱粮已经不多,劫了蔡京生辰纲,肯定会有大军来攻,不如索性攻下济州,既可以补充钱粮、兵器,又能扩大梁山声威,还能得个义气干云的名声。

    吴用一愣,便道:“白胜的事,可教人去那里使钱,买上嘱下,松宽他,便好脱身。”

    张扬摇头道:“我怎忍他在牢里多受苦痛,且他夫妇都在牢中,怎么能全部脱逃。济州知州为了交差,必然会派官兵来攻打山寨,我们便先打败他们,然后冒充官兵,去济州救出白胜兄弟。”

    吴用道:“如此一来,恐怕朝廷会派大军征剿山寨。”

    林冲前几日,刚刚得知妻子被高俅死,却是想把事情闹的越大越好,只有那样才能引来高俅报仇。听了吴用话语,不由大急。

    张扬可不想把心里想法说出来,见林冲虎目圆睁,不由心中一动,坚定的道:“我们便是要杀尽贪官劣绅,若畏手畏脚,林冲兄弟大仇几时报的。”

    林冲闻言不由大为感动,翻身拜倒,道:“兄长大恩,林冲愿舍身以报。此次济州官兵若敢来,林冲愿打头阵。”

    张扬扶起林冲,笑道:“兄弟言重了,兄弟事情我一直放在心上,但有机会,必叫兄弟亲手报仇。此次我已有计策,定叫官兵片甲不回。最要紧的是练好兵马,准备抵敌朝廷大军。”

    众人见张扬待人如此热诚,也是佩服不已。

    当晚众人饮酒至半夜方散,次日便c练兵马,修理寨栅,打造军器,准备迎敌官军。

    梁山篇 第十二章 亲身诱敌

    且说何涛回到济州,只好如实禀告知州。知州听的贼人脱逃,哪敢怠慢,忙令一个捕盗巡检,点了五百官兵人马,和何涛向石碣村而来。一路而来,便如蝗虫肆虐,沿路百姓家养的猪、羊、j、鹅,都被杀吃一空。

    到的石碣村,听的晁盖众人已经上了梁山,二人可没胆领这些人马去攻打梁山。一面让人去州里求援,一面在石碣村住下,搜刮百姓,征集船只。

    二人一路劫掠而来,自然瞒不过梁山耳目。张扬本已安排好水军要把他们歼灭在泊里,但等了一日,见官兵在石碣村住下,并没进泊的意思,便也猜到他们计策。召来众头领道:“官兵似乎在等援军到齐,若是官兵到齐,到时我们即使能胜,恐怕伤亡也不小。众人可有什么计策,能引官兵进泊。”

    众人闻言,都开始苦思,想了许久,都没一个办法可行。

    吴用道:“我们何不主动出击,官兵不过五百人,又c练不勤,山寨可以稳赢的。”

    张扬摇头道:“那样伤亡也会不小,我已有计策可以引官兵进泊,原计划不变,水军继续设伏,我领官兵进泊,等他们进入埋伏,你们便连放三轮箭,然后再截断他们退路。”

    阮小二道:“不如让我去引官兵,我水性好,成功后也可以从水里脱身。”

    张扬身手超人,可没把几百官兵放在眼里,但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收买人心的机会,闻言道:“不用了,我可以自保,而且你是他们要拿的人,我怎么能让你冒险。”

    众人虽然已经有些习惯张扬的“义气干云”,但见张扬宁愿亲身犯险,也不肯让兄弟冒一丝风险,还是感动不已。

    张扬又吩咐众人一番,便单身下山,划了只小船向石碣湖而来。

    刚刚进的湖内,便见几十条小船四处撒网,怪异的是其中多数是老弱,甚至有几个村妇。

    张扬划到一个老汉跟前,问道:“老丈,您年纪高大了,怎么还自己进湖捕鱼?”

    老汉看了看张扬,见不是官差,才叹了口气,道:“你不知道,村里最近来了几百官兵,说是要攻打梁山贼寇,为民除害。这本来也是件好事,可他们又要等援军,还没带钱粮。吃着我们的口粮,还要我们下湖捕鱼给他们吃。村中精壮又都被抓去城中搬运兵器,为了达到他们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全村下湖捕鱼,你说这不是作孽吗?”

    张扬听的老汉说本来是好事,愣道:“我听说张扬上山后,并不让喽罗下山劫掠,怎么老丈还想让官兵捉拿他们。”

    老汉道:“先前那王伦刚上山时,也是如此。可他们要吃喝呀,过往行商被劫几次后便绕路了,他们又不敢劫州掠府,这样一来自然苦的还是我们四乡百姓。”

    张扬听的是自己考虑过的问题,便也释嫌了。笑着和老丈告别了,便向村里划去。

    老汉见状,忙叫道:“他们正在村里抓人侍侯他们了,你要去干吗?”

    张扬笑道:“我去把他们带走。”说完便径直向村里划去,出了众人视线,张扬便把衣服撕开几处,再咬牙给自己来了几个伤口。

    上的岸边,便见几个军汉提着几只j走来。张扬上前,拿出一锭银子,道:“几位军爷,我有要紧事求见你们将军。”

    当先一个军汉接过银子,掂了掂,又上下打量了张扬一番,便道:“跟我走吧。”

    张扬随那几个军汉走不多时,便到得一处,只见一个小河湾里枯桩上缆着数十只大小渔船,倚山傍水,约有十数间草房。几十个军汉在院中晒着太阳,见张扬进来,只当是其他军汉又打村民了,并不注意。

    那军汗带张扬到的中间一个草房外,便道:“你先在这里候着,我去通报一声。”

    张扬在外面等了片刻,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