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声惨叫,倒在了地上。

    后面拖着贞娘的两个婆子听了便以为出了鬼,吓得丢了贞娘就跑,没跑几步,也是接连两声惨呼,倒了。

    锦娘使劲憋着笑,就知道那人会在自己周围派人了守着呢,要不要起来?算了,看看那人将婆子们打晕了又会怎么样。

    但湖边除了风吹湖水拍岸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锦娘忍着冻又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动静,只好爬了起来,环顾四周,除了地上躺着的几个人,再也不见半个人影,丫丫的,救人不救到底,若自己真中了迷药,他也任自己在这里挨冻吗?太不负责任了呀。

    拍拍手,扭了扭被两婆子硌痛的胳膊,锦娘走到贞娘身边,推了推她,结果,贞娘没动,锦娘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三姐姐,对不起啊,你最好不要太重,不然我会很累地。”

    完了便去扶贞娘起来,却听扑哧一声笑,贞娘自己坐了起来,吓得锦娘差点跳了起来,不可置信地指着贞娘:“你……你也是装的?”

    “从来都不将咱们两个放在眼里的人,突然会那么友好的请咱们相聚,又好茶好点心地供着,她们,真当人人都是傻子呢。”贞娘细声细气地,声音里却带着丝笑意。

    “三姐,你……都不气?”锦娘更是诧异了,伸就拉贞娘起来。

    “气?若被她们两个气着,我早八百年就气死了,难道四妹妹你不是被她们两个欺负大的么?”贞娘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感觉湖边寒风瑟瑟,不禁打了个寒颤,抬脚就往回走。

    锦娘连忙跟上:“是呢,想着就气,凭啥咱们两个就要被她们欺负啊,三姐,你刚才也是想着要揭穿她们的吧。”

    贞娘双臂环抱着自己的身子,回头笑看锦娘:“我是想看你想要做什么。”

    锦娘一听楞住了,原还以为自己精明呢,没想到这位看似柔弱老实的贞娘比自己更狡猾呢,怪不得自己起来后,她还在装死,看来,这府里还真没一个是软蛋啊。

    “你……你知道我会自救?或者说,你知道会有人来救咱们?”锦娘有些不甘心,挽了贞娘的手问道。

    贞娘正是冷呢,见锦娘靠过来,她也不客气地一手抱住了锦娘,看着地上的几个婆子说道:“我可不知道会有人来救,三妹妹,你命真好,要嫁的那家人,定是很在乎你的,不然……也不会派了人来保护着你。”

    呃,连这也知道?太牛了吧,锦娘不禁有些傻眼,“你……你怎么……”

    贞娘不由笑出声来:“我虽不太去大夫人那里请安,但府里的事我还是知道一些的,那日大夫人的手腕无故肿得老高,她自己对外说是不小心伤了,但当时在小树林里的人终是会传言出去的,她原是要打你,后来却变成了自己被打,这事,稍稍想一下就能想通的,四妹妹,三姐说得对不?”

    两人边说边走,又说笑了几句,倒是惺惺相惜了起来,至了分岔口,贞娘对锦娘说道:“三妹妹,你下个月就要出门子了吧,想不到我这个做姐姐的还在你后头呢。”语气有些揶揄,一点也没有嫉妒不满的意思。

    “是啊,下个月我就要离开这里了,三姐,以后咱们多走动走动吧。别老闷在自己院子里了,就是嫁了,咱们也要多走动,这个府里,除了咱们自个的娘,谁会想到咱们呢?”锦娘拉了贞娘的手,真诚地说道。

    “也是,那就说好了,不过,我嫁得可没三妹好呢,到时,我可是攀贵亲了。”贞娘拍了拍锦娘的手,含笑说道。

    “姐姐这是说哪里话呢,姐姐嫁的也不差,只是没见过姐夫,侯府公子定然也是好的。”锦娘忙安慰道,自己却眼神悠长,脑子里浮现某人那张倾国倾城的侧脸来,那天真可惜,没有看到正脸呢,会不会美得天怒人怨呢?

    贞娘但笑不语,锦娘知她不想谈极未婚夫婿,便扯了几别旁的事,两人便告辞各自回院了。

    一回屋,倒是让四儿惊了一跳:“不是才使了人来说,姐姐去了三姑娘屋里了么?这会子又回了?”

    锦娘听了便皱了皱眉,小声骂道:“该死的孙芸娘,计谋蛮缜密呢,真的是要嫁祸贞娘,太恶毒了。”

    四儿没听清楚她在说啥,只觉得姑娘脸色不太好,又一身冷嗖嗖的,衣裳也是乱皱皱的,还沾了泥和草,忙拖了她进屋,服侍她换洗。

    “出啥事了吗?怎么秀姑醉熏熏的让人送回来了,姑娘却是这副模样儿?”

    锦娘不想多说,听得秀姑只是被灌醉回来了,也就放了心,洗了洗便睡了口

    第二日,她起来后,秀姑还醉着没醒,四儿和平四两个嘀咕着抱怨她不尽责,哪有把主子丢下自己喝醉了让人送回来的理?

    锦娘还在气昨天的事,没怎么理睬她们,一会子外面鼓乐宣天,热闹非凡,十全婆婆已经请进府里来了,要给孙芸娘梳妆呢,四儿和平儿两个就两眼冒光。

    锦娘知道她们两是想看热闹,又想讨赏钱呢,她自己也想去看看,一是想故意好端端地出现在孙芸娘面前,气气她,二则便也是想看看故代嫁姑娘的礼仪,当现场观摩学习也好,等下个月轮到自己时,也不知道一摸黑,啥都不知道。

    于是派了小丫头服侍秀姑,自己带了四儿和平儿两个去了芸娘的院子,走半路就遇到贞娘了,两人相视一笑,心里都明白对方的心思,遂牵了手,一同前往。

    谁知到了芸娘的院前,里面竟传来大哭大闹的声音:“不!我不嫁,我不嫁,改日子,快快通知宁王府改日子。”

    竟是孙芸娘歇斯底里的声音,锦娘与贞娘两个面面相觑,不知出了啥事,便挤过看热闹的人群进了院子。

    “咣当!”又是一声脆响,怕是打烂了某件瓷器了。

    “芸娘!我的儿,你这是做什么?”听得大夫人带着哭声嚷嚷着。

    锦娘与贞娘更觉得好奇,加快了脚步,只见芸娘屋里人来人往,穿进穿出的,两个十全乃乃反倒没有进屋,被安在穿堂处喝茶。

    锦娘打起帘子正要进去,就见玉娘从里面冲了出来,一脸苍白,见了锦娘和贞娘,顿时一震,像见了鬼一样,调头就逃。

    锦娘忙叫道:“二姐姐?出啥事了。”

    玉娘被她叫得身子一僵,慢慢地回过头,突然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四妹妹,四妹妹,我……我没做那事,我没做,我没参与的。”

    锦娘便看了贞娘一眼,很是诧异,昨晚孙芸娘不会下了要害死自己两个的心思吧,怎么玉娘见了她们,如同见讨债鬼一样啊。

    正要扶起玉娘呢,突然就冲出一个人来,扯着玉娘的头发就往里拖,“死蹄子,你想害死我呢?”声音吵哑着,像是哭过一样。

    锦娘抬眼一看,立即吓得三魂只余两魄,“鬼啊……”转头就要跑,却被贞娘揪住,“四妹妹,你鬼叫什么,那是咱大姐姐呢。”

    锦娘这才回神,转头一看,还是吓得一怔,闭了眼,再睁开时,那人已经拖着玉娘进去了。

    屋里就听见大夫人在怒骂:“那些个服侍的人呢,统统拖出去打死咯,竟然在大姑娘出嫁的前晚上下毒害她,胆子忒大了,来人啊,把这起子谋害主子的贱人全拖出去,乱g打死。”

    屋就听好几个丫环婆子们在哭着求饶,一时哭声震天,哪里像办喜事嫁姑娘的样子,接着就有粗使婆子进去拖人,最先拖出来的就是给锦娘送信的那个小丫头,一脸惨白尖叫着,两个婆子便扯了块破布去堵她的嘴。

    锦娘还是莫明奇妙,仍想进去瞧瞧,贞娘却死死扯住她,附了身,在她耳边细说道:“这会子进去不是当炮灰么?就在穿堂里等吧,一会子戏更好看的。”

    锦娘听了不由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会子也没人招呼她们,两人便与十全乃乃们坐到一起闲聊起来。

    没多久,二夫人扶着老太太来了,锦娘和贞娘忙上前去行礼,老太太哪里还有心思理她们两个,红袖一掀帘,老太太便急急地进去了,二夫人回头匆匆看了锦娘一眼,见她好好的,脸上就露出一丝笑意来,跟着老太太进去了。

    屋里就传来老太太的怒喝:“你还嫌闹得不够,丢丑不够么?大喜的日子你弄得血雨腥风的,想要做甚么?一会子迎亲的人就来了。”

    “乃乃,您看……您看我的脸,昨晚好好的,今儿一早起来,就肿成这样了,孙儿又没出去过,睡在自己床上出的事,不是跟前的人,能害到孙儿么?一定得让她们招出来,是这么狠毒,故意毁了孙儿的容貌,这叫孙儿过去了,如何见人啊,孙儿不嫁了,不嫁了。”孙芸娘在屋里又气又哭,歇斯底里的,差一点就要岔了气去。

    锦娘终于是弄明白了,不由捂了嘴,强憋着笑,想着定是某人的杰作呢,那次玉娘那是不也是他弄的么?某人的性子如此别扭小器,定然是帮自己报复了,只是这法子……这法子也忒毒了点吧。

    不一会儿,太医来了,正是刘医正,下人们忙将他引了进去,很快诊断就出来了,芸娘的脸上被人撒了毒粉,起了一脸的红斑,肿得吓人,却不会有大碍,无需用药,三天就会自动消除。

    老太太总算松了一口气,又骂了大夫人几句,叫人把下人们都放了,此事不能再闹大了,孙府丢不起这个脸,又把十全乃乃请了进去,给芸娘梳头换服,脸上尽量扑厚些粉。

    芸娘虽然仍是气得不行,但想着不会就此毁容,倒也不再闹了。

    老太太又下了封口令,往后府里任何人不得再议论此事,发现一个,打死一个,刚从g下逃生的下人们忙齐声应了。

    老太太便与二夫人了屋,y沉着脸回去了。

    玉娘瑟缩着从屋里溜了出来,见了锦娘便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心虚地往锦娘和贞娘身边挨。

    锦娘终是忍不住,没理玉娘,拉了贞娘的手便进了里屋。

    大夫人正在边上指挥着人给芸娘化妆,见了她们两个进来,脸色顿时一沉,眼神凌厉地看了过来。

    锦娘装不看见,一脸惊慌地关切,歪了头去瞧芸娘,芸娘正好偏过头来,就触到锦娘似笑非笑的眼眸,心中一凛,藏在广袖中的手掌紧握成拳,死咬着牙关,抿嘴没有说话,微颤的眼睫却泄漏她内心的恐慌和愤恨。

    十全乃乃给她脸上扑上了一层比城墙还厚的粉,犹是不能遮盖脸上那东一块西一块的红斑,整张脸比戏里的丑角看着还要潸稽,原本小巧的鼻子,连鼻梁都被两侧浮肿的脸颊衬陷了。

    锦娘眼波流转间,笑意盈盈,脸上偏生装出关切之情:“大姐,你莫非昨夜梦游,做了啥不干净的事情,所以对会有此一劫?”

    大夫人听了好生恼火,怒斥锦娘道:“岂有此理,芸娘已经很痛苦了,你还来说风凉话?你也太没姐妹情谊了些。”

    此话一出,孙芸娘的脸一阵抽畜,脸上的厚粉簌簌往下掉。

    锦娘终是忍不住笑出声来,她也装得太辛苦了些:“是啊,母亲,你可有所不知,大姐姐此番模样,可不正是太有姐妹情谊才闹成的么?”说着,附近芸娘:“大姐姐,你说……妹妹说的对不?我和三姐姐能平安站在这里,你很失望对吧。”

    芸娘那原已经肿成一条线的眼睛立即睁大了好多,恐惧地看着锦娘,嘴唇微颤:“你……你……是你,对不对,是你耍了手段。”

    突然她就站起身直向锦娘扑了过来,揪住锦娘的衣襟,疯狂地喊道:“拿解药来,快点,拿解药来,快拿解药来。”

    锦娘嫌恶地将她甩开,拍了拍衣襟,讥诮地说道:“大姐姐魔怔了吧,怎么说胡话呢。”

    大夫人刚才听芸娘说是锦娘害的时,气得都快要炸了,正要发火,就看见边上的贞娘也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微眯了眼看着自己,似乎正等着自己发火呢。

    不由怔住,若说锦娘如今比过去强势了,她还能理解,毕竟二夫人如今升了位,又正得宠,她有了依靠,但贞娘呢,三姨娘可是被自己捏在手心里的人呢,她又凭什么也如此倨傲了起来?

    目光闪烁间,大夫人看向芸娘,自己女儿子性子她是清楚的,听锦娘那话,怕是芸娘不甘心嫁妆被换回,做了啥子事情吧,不由喝道:“别闹了。”

    锦娘一愣,没想到大夫人突然脑代转了筋,没有骂自己,不由看了过去,大夫人脸色黑如锅底,对锦娘和贞娘说道:“你们两个回去吧,芸娘她心情不好,说话没轻没重的,别介意啊。”

    这话说出来,边贞娘都诧异了,有点难以相信地看着大夫人,不过,她很快就说道:“母亲说得事,贞娘这就带着四妹妹回去,大姐,你也收拾好了心情,高高兴兴地做个新……嫁娘吧。”故意在那新字上顿了顿,语气里揶揄之味很浓。

    说着,拉起锦娘的手往外走,锦娘刚走到门口,就听大夫人在身后喊道:“锦娘……”

    锦娘回头。

    大夫人神情微微有些不自在,欲言又止地看着锦娘,锦娘心知她是信了芸娘的话了,以为自己真有解药呢,勾了唇笑道:“母亲,不管您信与不信,大姐脸上这毒真不是我下的,而且,我也是今儿早上才知道大姐中毒了,所以,我是没有解药的,我想啊,还是少作恶的好,不然,天报应。”

    大夫人听完,气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锦娘再不理她,转身跟着贞娘走了。

    花轿如期而至,孙芸娘盖着红盖头上了轿,二百四十抬嫁妆摆了满街,十里红妆,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街上看执闹的都在纷纷猜测着,相府嫡长女,嫁的又是宁王世子,真是风光啊,不知道那位大小姐,长得有多漂亮呢?

    “丑死了!”孙府对面的二层酒楼里,冷华庭坐在开着窗前,对身后的冷谦说道。

    “少爷若是不给她下毒粉,孙家大姑娘长和还是不错的。”冷谦难得一次说了这么长的话。

    “不下毒也丑,比冷卓然府里收的那些个女人丑多了,还是这么个性子,是个男人都不会喜欢,我不过是让卓然兄早些认识她的真面目罢了。”冷华庭歪着头,眺望着对面高大的府邸,若有所思。

    冷谦听了这话很有所感地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问道:“昨儿明明四姑娘中了毒,少爷怎么不肯让我去救醒她呢?天寒地冻的,很容易生病的。”从桌上拿了茶递给少爷。

    “太蠢了,救她做什么!”冷华庭接地茶,喝了一口说道。

    明明就是特地亲自去救了,偏还要嘴硬,冷谦真对自家少爷无语了,“幸好四姑娘自己聪明机灵,不然,今儿怕是起不了床了。”

    “哼,她就等着我现身救她呢,我偏不,伏在地上也不嫌脏!”冷华庭放下茶杯,推动着轮椅离开了窗前。

    芸娘嫁了后,府里便开始风风火火的c办起锦娘的婚事起来,贞娘自那次事情以后,真的与锦娘走得近了,锦娘也是熟悉了才知道,自己这个三姐姐一点也不像外表那么柔弱,精明又可爱,性子不温不燥,而且还幽默风趣,很对锦娘的脾气

    可惜锦娘到底是要嫁了,能在一起的日子真的不多,两人便更是珍惜在一起的情份。

    贞娘也有嫁妆要做,有时,两姐妹便会在一个屋里做衣裳,边闲聊边做活计,锦娘偶尔也会告诉贞娘一些现代意识的图案,绣在帕子,荷包,鞋面上,有趣又有新意。

    临嫁的日子里,锦娘感觉有些惶惶然不知所措,要说怕,又不知道怕什么,在这个府里混了几个月,才混熟了!又要去陌生的环境里,不熟悉的丈夫,新的规矩,都让她有些惶惑,有时玉娘也会主动过来跟她交好,偶尔也谈一些简亲王府的事,毕竟玉娘是嫡女,交际比锦娘广多了,所知道的东西也多些,但锦娘一直对玉娘淡淡的,大夫人教出来的女儿,就算不是很坏,那也好不到哪里去,心里生了腩应,主很难消除。

    临安嫁的前几天,大夫人送了两个丫头来,说是给锦娘陪嫁,两个都长得水灵灵的,不看也知道大夫人的用意思什么。

    大户人家里,陪嫁丫环是最有可能被姑爷收房的,所以,被送来的两个姑娘对锦娘是百般的讨好,锦娘倒没什么,不过是两个小丫头,虽然漂亮,但比起某人自己来,怕还差上一色,所以,她不太担心这个,再者,在府里与大夫人和两位嫡姐斗智斗勇了两个月,她倒不把两个小丫头放在眼里了,谁怕谁啊,到时,就看谁的手腕强。

    四儿和秀姑表现也是平平的,反正人还没嫁去呢,也不知道新姑爷是个啥脾性,也都是一个府里的家生子,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熟识,以后过去了,又在一起共事,一齐服侍四姑娘,不用弄得像仇家似的。

    只有平儿,有事没事就拿眼瞪她们两个,仗着自己是锦娘跟前的老人,对那两丫环颐指气使的,那两丫头,一个叫春红,一个就柳绿,原也是大夫人身边的二等丫环,平日里也是横惯了的,哪里受得了平儿的气,因此,在备嫁的日子里,偶尔就会有平儿与春红柳绿的争执声。

    锦娘忙着做嫁妆,没得心思管她们。

    这天,老太太使了人来叫锦娘去,锦娘正在屋里收拾嫁妆,时间太过仓促了,她准备得不是很多,正自懊恼着。

    一进老太太的屋,便看见二夫人正抱着轩哥儿在训两个丫头,锦娘抬眸看去,两个丫头都是十四五岁的样子,长得清秀,模样算不得很好,但也不坏,中等吧,只是看着中规中矩的,很老实稳重的样子。

    见锦娘进来,老太太便笑了:“除了秀姑,你自个身边的两个也要带过去吧,你母亲那边也送了两个,我再给你两个,这贴身的就有了六七个人,应该是够了的,你来看看,这两个人中意不?”

    锦娘听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