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

慢慢地走了进来,屋外金灿灿的菊花映得她有如一个绿色的精灵一般,让他瞬间清明起来,再抬眸,便触到一双清亮灵动的眼睛,淡定而从容,却带着一丝审视和探求,冷华堂微怔了怔,她……就是小庭既将过门的娘子?

    “锦娘,快过来,给王爷见礼。”这时孙老相爷也看到了自家孙女,他这还是第一次与这个庶出的孙女说话,但那慈祥的语气任谁也听不出来他们曾经的陌生。

    锦娘袅袅亭亭地走到堂中,规规矩矩地给简亲王行了一礼。

    简亲王爷笑着看她,嗯,真和王妃说的那样,身子好像不太好,年纪看着也小,好像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心里便有些微微的失望。

    “这就是四姑娘吗?嗯,不过,听说你读过不少诗文?”简亲王努力忽略对锦娘身体健康状况不满意,问起了冷华庭感兴趣的问题。

    老太爷虽然听老太太说过,这个庶出的四孙女会写一手字,还会作诗,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过,自己又对这个孙女并不了解,不禁就有点担心,怕锦娘一会子会应对不来,谁都知道简亲王是儒学大师,世子爷也是满腹经伦,若他们出题较考,就是自己,怕也有点难以应付的。

    “回王爷的话,锦娘学过一些,但并不精。”锦娘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她前世是喜欢古诗词,但并没读过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所以,还是保守点回答的好。

    “嗯,不错,女孩子嘛,会一点就行,只是本王那庭儿自小便酷爱诗词,前儿你写了一首小令过去,他很是喜欢,便央着本王又来和姑娘讨一首回去。”简亲王其实也就是借冷华庭的来当面较考锦娘的,虽然王妃很满意,可那是儿子的正妻,是要陪着儿子走一辈子的,儿子已经很苦的,他希望儿子的后半辈子有位贤妻伴着,那样自己百年之后,也能放心一些。

    第一十六章

    再写一首?锦娘有些诧异王爷的提议,不过,心里倒是对那个没见过面的丈夫有点小小的期待,一个身患残疾的贵族公子,会不会很忧郁呢,他会吧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词里?所以才会对自己写的诗词感兴趣?

    〃锦娘,王爷让你再作一首诗,你能作么?〃老太爷见锦娘低头沉思,也没回王爷的话,以为她在为难,心里隐隐就有些担心,忙问道。

    〃哦,回爷爷话,能的,只是孙女才疏学浅,写的东西怕是入不了王爷的眼。〃锦娘错愕了下,低头老实地答道。不能写也得写啊,开弓没有回头箭,谁让自己那天发神经抄了一首呢,反正也能背不少,最多再抄一首就是,只是这回要想仔细了,得选首不太出名的诗来写。

    老太爷听了便笑了,忙吩咐下人去备纸墨,锦娘便移步去桌案前。

    冷华堂静静地坐在厅里,这个女子从进门起就并未向自己投过一个目光,难道只是太守规矩所以目不斜视?

    他自认相貌堂堂风度翩翩,不管去何处,有他的地方就是风景,尤其是遇到女孩子,哪一个见了他不是含羞带怯地暗送秋波?

    今天竟然被这小小的女子无视了,这种感觉还真不习惯……

    要写诗吗?那就来个命题的吧……

    〃老相爷,四小姐的诗小侄前次也听小庭说起过,说是用词优美简练,意境深远,今日小侄有幸正好见识一二。〃

    锦娘听了这才抬头,才发现厅里还坐了一们容貌俊朗的世家公子呢,怎么刚才爷爷也没让自己行礼?不过只看一眼,便触到那公子一双柒黑如墨的眼睛正饶有兴趣地看着自己,若不是知道自己的未婚夫会是个残疾人,她还会误以为这一位就是呢。

    不过,长得还真帅,修长挺拔的身材,俊美精致的五官,硬朗中透着淡淡的儒雅气质,若不是他的眼底那一抹略带侵略的眼神,还有那丝难掩的自傲,锦娘还真会为他芳心摇动。

    锦娘看了一眼便又垂下眼帘,她可不敢在老太爷和简亲王爷面前对着帅哥作花痴状,不然就是失礼无状了。

    老太爷听了便是微怔,锦娘可是世子爷未来的弟媳,说是见识,就有相较的意识,世子爷怎么会要和一位闺中女儿相较诗词?不过,看王爷并没有阻止的意思,他就只好笑道:〃锦娘不过是写着好玩,她那点子学识,哪里能和世子相提并论,世子太抬举她了。〃

    简亲王却不以为然,笑道:〃堂儿,说起来,你在诗词上的造诣不如庭儿,四小姐的诗词连庭儿都很看重,不如你也在此赋上一首,给老相爷较考较考?〃

    简亲王如此说无非是想借冷华堂的诗来衬托冷华庭的才华而已,自家儿子身有残疾,做父母的,还是想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尤其是亲家,他希望华庭以后来相府能得到相府的尊重。

    有了王爷的应允,老太爷自是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心里还是为孙女揪着心,既不愿意孙女写的东西太好,把世子爷比了下去让世子爷没脸,又不能太差,会入不得王爷的眼,唉,这全凭孙女自己掌握了:〃锦娘,你……〃老太爷还是想提醒一二。

    但冷华堂已经起身,〃老相爷,上次四小姐乃是咏梅,今天不如就以竹为题,小侄与四小姐各作一首如何?〃

    老相爷见世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又是他自己命的题,料想他心里早有成诗,反而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冷华堂便潇洒地走到了桌案前,提起笔,刷刷几下,写下一首五言绝句。

    花厅外,孙玉娘蹑手蹑脚地躲到一大树后,透过开启的一扇窗向里望去,只听得爷爷在与人谈话,没看到人影,正要走开,一个俊朗的身姿突然出现在她的视线里,那人面如冠玉,气质轩昂,一身绛紫色锦袍穿在他身上,显得尊贵与优雅,他……他是何人?不会是与那个死丫头议亲的吧。

    正胡思乱想,那人突然转过头来看向窗外,孙玉娘的心头一颤,人也被定格了一般,他的眼睛深邃如潭,像要将她吸进潭底一般,她的脸刹时便红透了,明知偷看有违礼数,可她就是挪不开眼。

    冷华堂自信地拿起写好的诗恭敬地递给孙相爷看,锦娘静静地站在一边,见他写完了,便微微对他福了福,等他走开,自己也走到桌案边,提笔想了想,才下笔。

    简亲王见她写完,也不去看自家儿子的诗,让人拿了锦娘的诗给他看,嗯,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知道她小小年纪能写得这样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呢。

    诗当然是不错的,锦娘是:〃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王爷看着便不停地点头,比之前日的咏梅来,这首小诗虽然差色一点,却显出写诗人随遇而安的心境来,由诗要见,锦娘是一个心境平和,淡漠权势的女子,看来,王妃的眼光果然不错,很好,这样的性子正好符合庭儿的身份,怕就怕那心境儿高的,进了王府就想要得更多。

    这时,孙老相爷看了世子的诗也是赞不绝口,世子果然不愧是王位的承袭者,文采真的不同凡响。

    王爷听了只是微笑,拿了锦娘的诗给老相爷看,冷华堂听老相爷不住口的夸他,自是不好意思的谦虚几句,但看王爷拿了锦娘的诗在点头,他就有点着急,很想看看这个不把他看在眼里的女子会写出什么样的好诗来。

    孙相爷看了锦娘的诗后,虽然震惊于锦娘的才华,不过,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锦娘的诗虽好,但不如冷华堂的诗有气魄,世子的诗一看便知胸有沟壑,将来怕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孙相在朝堂权势里摸爬滚打几十年,自是一眼便看出世子的胸怀,嗯,男人麻,本身又生得高贵,会有野心是正常的。

    一抬头,见世子正眼怀期待地看着自己手里的纸卷,老太爷不由笑了起来,年轻人啊,还是不够沉稳,锦娘不过是个女孩子,何必与她争高下,争赢了又有什么意思,不过,想归想,他还是很好心地把锦娘写的诗递给了冷华堂。

    孙芸娘正在屋里绣着自己的嫁妆,再过一个月,她就要嫁进宁王世子了,宁王世子她也见过一两次,长得一表人才,年纪又轻,正是她梦中的良配。

    她身边的大丫头玉容走了进来,〃大姑娘,二姑娘说是有事请您到前面去呢?〃

    〃作什么?二妹妹她不是被罚抄女戒么?又在闹什么?〃孙芸娘头都没抬,仍绣着。

    〃大姑娘,二姑娘说这事很重要,非要奴婢把您请了去,您就可怜可怜奴婢吧,要是您不去,二姑娘必定会责骂奴婢的。〃红儿听孙芸娘不肯去,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唉,她又想做什么。〃孙芸娘很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活计,站了起来。

    红儿一喜,忙作辑道:〃奴婢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只听二姑娘说很重要,求您快去吧。〃

    孙芸娘也知道自家妹妹对下面的人很是严苛,经常打骂,算了,看这小丫头可怜,就走一遭又如何?

    第一十七章

    花厅里,冷华堂接过孙相递来的诗卷。

    好漂亮的簪花小楷!字体秀气但笔力却洒脱,怪不得小庭会拿着她的字不肯给自己看,再看那首五言绝句,果然才华不错,他不由转头看向那个安静地站在一旁的女子。

    她微低着头,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但神情却很闲适,不似其他闺中女儿见男子时的羞怯,也没有半点紧张,不过十四岁的样子,却淡定从容地站着,就这份从容的气度,比之自己的妻子,就要强过不只一点两点,小庭,果然好福气,父王心里,怕还是很看重小庭的吧。

    只是不知道这个女子若知道小庭是那样的身子,又时常像小孩子一样乱发脾气,会如何应对?

    锦娘感觉有人注目,不由抬起眼眸,见那位王府世子正含笑看着自己,便对他礼貌地点了点头,清亮灵动的眼眸里传递着友善,这个人以后可是她的大伯,不能随便得罪了。

    她长得并不很美,至少在他看惯了府里两位母妃之后,再看别的女子,他都觉得很平常,但看似平淡的微笑让他感一丝暖意,他心里某根僵硬许久的弦似乎被拨动了一下,这种感觉很陌生,冷华堂微皱了下眉,但随即也对锦娘笑了笑,心底里忽然很怕这个女子对自己的留下坏印像。

    “孙小姐不但字写得好,诗作也很有内函,果然是名门闺秀,大家风范。”冷华堂微笑着赞道。

    老太爷见世子爷的话说得诚肯,没了先前那副要相较高低的气势,倒是亲切了许多,心里便更为宽慰,便殷勤地留简亲王父子在孙府用饭。

    简亲王想着庭儿还在家里等着呢,便笑着拒绝了,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便是亲自考查儿媳,如今目的达到了,儿媳也让他满意,便要告辞回家。

    老太爷正要挽留,就听得有人在说:“玉娘给爷爷请安了。”

    老太爷一愣,却是自己的二孙女玉娘不知何时进来了,深闺小姐,没有长辈召换擅自到前院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老太爷顿时沉下脸来,瞪了孙玉娘一眼。

    孙玉娘心里微慌,不过老太爷向来对她和大姐和善,倒不是很怕,一抬眼就看见锦娘静静地立在桌案边,心里就来了气,凭什么孙锦娘能来,自己不能来?自己还是正经的孙家嫡小姐呢。

    这样一想,刚才的那点慌乱便消失了,反倒坦然了起来,心中窃想,眼睛就瞄向了冷华堂,一触之下顿时耳根子开始发热,忙垂了眼帘,不敢再看。

    简亲王原是想讨了孙家的二姑娘给华庭的,只是孙相爷太狡猾,舍不得把嫡孙女嫁给华庭,私心里,他心里就有了比较,也很想看看让孙相如此宝贝的嫡孙女是什么样子。

    这会子见有个女子不合礼数地闯进花厅来,还对着华堂秋波暗送,简亲王的心里便对这个女子有些不屑了,若这个真是嫡女,比起那位庶出的四姑娘来,差的可就不止一点两点了。

    人都已经来了,老太爷也不好太过让孙玉娘难堪,只好向简亲王和冷华堂介绍。

    “这是老朽的二孙女,名唤玉娘。”又瞪了眼孙玉娘道:“玉娘,还不过来给简亲王和世子行礼!”

    孙玉娘轻盈地走了简亲王身边,恭敬地行了一礼,“玉娘见过王爷,王爷万福金安!”

    王爷轻笑着说道:“免礼。”随手摘下身上戴着的一块玉佩递给孙玉娘作见面礼。

    孙玉娘微惊,但很快就欣然地接下,又福身道谢,心中暗自惊喜,简亲王随身戴着的哪一样不是好东西,既肯给自己,定是对自己印像不错,看来,自己是来对了。

    谢过简亲王,孙玉娘轻移莲步,走到冷华堂身边,福身行礼:“玉娘见过世子。”

    冷华堂拱手还了一礼:“二小姐有礼。”

    这就是孙家的二姑娘么?那天姨娘就是因为讽刺了孙家不肯将嫡出的二姑娘嫁给小庭,小庭才用砚台砸了姨娘的头吧,长得倒是比四姑娘要好看一些,但是……也太肤浅了吧,孙家既然已经定下了将四姑娘嫁给小庭,为什么又让这位二姑娘出来见客呢?

    冷华堂微抬头,有些不解地看向简亲王,却正好触到孙玉娘羞涩倾慕的眼眸,这样的眼神太过熟悉了,自他成年以来,几乎就被这样的眼神所包围着,冷华堂脸上带着礼貌地微笑,微微有些厌恶地撇开眼,刚才疑惑这会子倒是有些了然了,心里便不屑起来,孙相爷莫非想要将此女嫁与自己不成?

    转念一想又不可能,孙家嫡女,身份虽比不上皇亲贵胄,却也清贵,自己已有正妻,二姑娘不可能肯屈居人下的。

    简亲王原已打算告辞,只是被孙玉娘的到来延迟了而已,既然客套话已经说完,就没有再留下的必要,又与孙相爷闲聊了几句,才抬脚往外走。

    冷华堂也与孙相行礼告辞,临行前,走近锦娘,拱手一礼道:“四小姐,华堂今日有能见识小姐诗文,真乃幸之,希望他日还有机会再见小姐佳作,华堂就此别过。”

    锦娘听得一怔,这话怎么说的?怎么说得像跟男女约会似的?她可没想过这位将来的大伯有太大的交集,但人家彬彬有礼地与自己说话,总不能太无礼了吧。

    于是淡笑地将身子一偏,让过他那一礼,自己又福了福道:“世子爷言重了,锦娘不过写些闺中玩物,不敢再次献丑。”

    锦娘的意思也很明显,你我男女有别,我写的东西是女儿的闺中之物,不能随便拿给丈夫亲人以外的男子看。

    冷华堂听了不由笑了起来,此女果然聪慧,竟然委婉地拒绝了他,还想再说什么,孙玉娘高兴地走了过来,拉住锦娘的手道:“四妹妹,你和世子在说什么?你刚才写了诗给世子吗?”

    此话一出,锦娘吓出一身冷汗,什么叫自己写了诗给世子?自己议亲的对像可是世子的弟弟,写诗给丈夫的哥哥算什么?私相授数?不对,应该算偷情!孙玉娘也真是什么都敢说。

    冷华堂初一听孙玉娘的话心里也是一沉,孙家二姑娘怎么说也是嫡出之女,说出的话怎么如此不合礼数?但他就是想看看锦娘会如何应对,便含笑看着锦娘,并未出口解释。

    第一十八章

    “二姐误会了,刚才只是王爷在较考谨娘的诗词,并非写诗与世子爷。”锦娘淡笑着对玉娘说道,对玉娘的语气也很恭敬。

    冷华堂听了便微颔首,外面简亲王已经走出了一段路。

    锦娘忙对冷华堂再施一礼:“恭送世子!”

    冷华堂这才潇洒转身离去。

    孙玉娘站在花厅里看关冷华堂离开的背影错不开眼,锦娘不想理她,便还着秀姑悄悄往外走。

    “孙锦娘!”孙玉娘反应过来,喊道。

    锦娘无奈地停步:“二姐还有何事?”

    孙玉娘冷笑走过了过来,突然一扬手,一声脆响打在锦娘的脸上,锦娘不知道她会猝然出手,半边脸顿时火辣辣痛了起来。抬眼愤怒地看着孙玉娘,真是个疯子!

    “你在男人面前还蛮风s啊,连简亲王世子都对你刮目?也不想想自己什么德行,一副病殃子相,你配和世子说话么?”孙玉娘尖刻地骂道。

    锦娘环顾四周,白大总算早跟着老太爷送简亲王去了,在屋里的不过只是几个小丫环正在收拾茶碗点心,显然那几个小丫环看到孙玉娘打自己后都吓到了,收碗的手都有些哆嗦,这府里谁不知道二姑娘最是暴戾了,谁也不敢触她的霉头。

    锦娘看了这情形便知道,这里没人会为自己说话,就算告到老太太那,不过也是一个打一巴掌的事,算了,何必与疯子计较。

    她轻蔑地看了孙玉娘一眼,转身继续往外走。

    孙玉娘好不容晚逮着一个欺负她的机会,哪里肯就此放过,见她要走,就拽住了她的胳膊,“怎么?被我说中了?你不是很有本事的吗?你不是连我都敢大的吗?怎么不还手了?”

    一旁的秀姑实在看着气愤,二姑娘还想要怎么样?四姑娘都忍气吞生了,她很想上前去拉开二姑娘,可是不敢,她只是个奴婢,莫说二姑娘是嫡出的姐姐,打庶出的妹妹原就是常见的,就算二姑娘也是庶出的,那也是主子之间在闹的事,做奴婢看着主子不出大事,就算尽责了。

    “二姐,老太爷可就要回来了,你最好不要再闹。”锦娘扯着自己的衣袖,警告玉娘道,她实在有点心疼,这件夹袄可是才穿上身的呢。

    “哼,你少用老太爷来压我,上次你在老太太那y我,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今天,得一起讨回来,看我不打死你个小妇养的贱蹄子。”孙玉娘看锦娘就些服软,就不依不饶起来。

    说着作势又要打,锦娘回头就看见桌案上的纸写了诗的纸卷,突然灵机一动,说道:“你想知道世子刚才写了什么么?”

    孙玉娘一听,高抬的手便硬生生停在了半空,急切地问道:“他写了什么?”那个男子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