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科幻灵异 >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 第二百五十七章祖龙镇波(2)

第二百五十七章祖龙镇波(2)

是就带领一帮大臣谋士,兵甲无数、浩浩荡荡,开始出巡周天。

    途径楚地洞庭湖时,秦始皇一行大船百艘,簇拥拱卫着秦始皇的巨大龙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破浪前行。

    行至湖心之时,原本波平如镜的洞庭湖,突然之时乌云压顶、狂风顿起,湖水更像炸了锅一样翻起了惊天骇浪!

    一时间银涛巨浪、排山倒海,原来看似庞大的船队,这时竟然像一片片树叶那样,被怒波抬起摔下,惊得一帮文臣武将,一个个面无人色。

    那些能征善战、勇武非凡的护驾兵将们,虽然在陆地上势如猛虎,但在那冲天巨浪的洞庭湖上,却是胆战心惊、束手无策。

    武将没有用武之地,文臣谋士同样在那令人胆寒的惊涛骇浪面前无计可出。只有几个随行大臣病急乱投医,高声祈祷,请水神息怒,说是等陛下平安上岸,定当三牲供奉、建庙敕封

    只可惜用尽了法子,那风浪却是越来越大,而且有几条数丈长的大鱼,在秦始皇乘坐的那艘龙船前面,大张巨口猛地窜出,惊得船上的武士们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更别提弯弓射杀了。

    见看风浪逾烈,就要龙船覆没之时,那随驾同行的徐方终于算出了是怎么回事。连忙不顾自己生死,冲到甲板上大声疾呼,说是请那卞楚道友息怒,请他看在相处一场的份上,饶过众人。

    徐方话音刚落,只见一道水柱冲天而起,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说是他卞楚被那秦始皇逼得无处容身,愤恨之下,潜回楚地故土,最后投湖自尽!

    今天仇人相见,本想纵水吞噬无情帝王,以雪旧恨;但他卞楚感念徐方往日情谊,不忍看到故人落入鱼腹,故而请他转告秦始皇,或者归还他和氏玉璧、以慰其心;否则就要兴风作浪、问罪于他。

    徐方急忙望空施礼、高声道谢,然后急忙转身回舱,向秦始皇禀报详情,请陛下定夺。

    那秦始皇毕竟是千古一帝,深知万里江山得来不易,怎肯为了一方玉石,舍弃九五至尊之位?

    于是秦始皇略一沉思,立即答应下来,并立即取出传国玉玺,视之一番,不肯将这无上权力的象征假手他人,于是打开舷窗,亲手丢之于水中。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颗玉玺落入湖中后,眨眼间云开雾散、风停浪落,很快就恢复了轻风徐来、水波轻摇的祥和之景,使得秦始皇一行终于平安上岸

    按说秦始皇在洞庭湖有惊无险,总算平安而归,这事理当结束。但那秦始皇觉得自己横扫天下、成为人主,威加四海、至高无上,他岂能在一个水鬼面前低头?更何况那枚象征无上皇权的传国玉玺,竟然被以前手下的一个术士所得?

    所以秦始皇上岸回宫以后,决定以后绝对不会再坐船下水,看他一个水中之物又能奈他何;而且传那徐方见驾,令他无论如何,也要诛杀卞楚鬼魂,并且要他夺回传国玉玺。

    徐方感念卞和手下留情,本不愿与其为敌,无奈秦始皇上岸回宫,秋后算帐、一意孤行,决心要讨回玉玺,诛灭卞楚之灵,以出心中恶气。

    皇命难违,徐方深感骑虎难下,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功成身退、四海逍遥;如今一边是手足道友,一边是无上皇权,徐方知道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落个车裂腰斩,甚至于祸及九族、殃及子孙----多少功臣名将,因为一时之失,最后在秦始皇手下落得那个下场啊!

    但那徐方,毕竟并非庸俗之人。他接旨以后,分析利害、苦苦思索,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抗旨不遵;不过,皇命是死的,方法是活的,只要他能取得传国玉玺,即可复命-----至于那卞楚之灵,秦始皇自然无法知道他是死是活。

    于是,徐方上书秦始皇,表示他一定会将传国玉玺找回来,并且诛灭卞楚之灵。但是因为那卞楚法术高深莫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故而求皇帝在时间方面,进行宽限。

    秦始皇也明白,那卞楚隐匿在浩浩荡荡的洞庭湖中,而且能够兴风作浪,自是不可等闲视之;如今徐方受命追回玉玺、诛灭卞楚,已是难得,故而答应下来-----况且当时除了徐方之外,再也找不到更为出色的方士奇人了!

    那徐方领命出宫以后,带领众道友弟子等人,直奔洞庭湖。在那洞庭湖畔设坛作法,请那往日故友卞楚前来一叙。

    因为徐方知道自己法术虽高,但在洞中绝对不是卞楚的对手,一旦谈僵,万一和那卞楚反目,自己就会十分被动。

    三柱香毕,那卞楚之灵果然如约前来。虽然曾为道友故交,此次相见却已阴阳两隔,此番相见、不胜嘘唏。

    那卞楚说,自己生前的夙愿就是得到祖上的和氏玉璧,告慰先灵,因为那宝玉已辗转各国,易主无数,最后归于西秦,为秦王赢政所得。

    他卞楚那时虽然可以利用巫术取回,却不愿无故硬抢,所以才投身于秦,愿以自己之才,帮助秦王赢政实现灭六国、平四海的雄心夙愿,一方面解决各方征战不休、万民倒悬之苦,一方面作为补偿,向他讨回和氏玉璧。

    后来天下归秦、四海一统,那秦王赢政却不知足,而且想要捉拿于他,将他逼得无处容身,愤恨之下,回到楚地故土,投入了洞庭湖中。

    幸运的是,他卞楚生前修炼多年、深明术数,故而投湖之后灵魂不散、巫术仍在。后来他仗着高深法术,收伏众多溺亡水鬼以及有些道行的水族之类,在洞庭湖里成了气候。

    前次恰好那秦王赢政自投罗网,真是天赐良机。本想取他性命、以雪前仇,无奈有道友在侧替他求情,最后留下玉玺,放他一条生路

    徐方听那卞和如此一说,就知道他轻易不会归还玉玺。最后实在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说明了来意,想要向他讨回那颗玉玺。

    卞楚听他如此一说,立即沉下脸来,说是看在故交一场的份上,所以上次那么好的机会都没有向秦王赢政报仇,完全是看在道友的面子上放他一条生路,没想到,秦始皇那厮如此好了伤疤忘了疼,竟然不知好歹、得寸进尺!

    最后,卞楚让徐方回去告诉他,玉玺之事再也休想,下次如有见面之日,一定让他尸骨不全、魂归水府

    言罢,那卞楚立即不见,回到了洞庭湖中,把徐方一帮众人晾在了那里十分尴尬。

    徐方十分为难,无计可施。他手下一帮弟子和道友们,见徐方郁闷不乐,心中颇为不服-----想那卞楚一人而已,如何能敌众多道友巫术?不如众人合力降伏那卞楚,令他交出玉玺!

    起初徐方并不愿意与卞楚为敌,毕竟他们曾经相识一场,而且卞楚在洞庭湖上很是仗义。无奈皇命难违,加上众弟子和道友全力怂恿,最后横下心来,决定以巫术高下来了断此事。

    一旦决心已定,那徐方就准备依仗胸中所学,逼迫卞楚上岸,并且降伏于他,让他拱手拿出传国玉玺,好让自己回去复命。

    然而,用什么方法才能迫使那卞楚弃水上岸呢?要知道他们一帮道友和徒弟,虽然各有异术在身,却也无法在洞庭湖上与卞楚一分高下。

    就在徐方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同为巫门的术士单独来见徐方,自称有办法可以让那卞楚不战而降,拱手让出传国之宝。

    徐方当然大喜过望,忙问那术士究竟有何良策高见,能让卞楚主动来降?那术士俯耳一番,令徐方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