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书院 > 都市言情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121 部分

第 121 部分

很准。这样,如果你能在明年的比赛中闯进前十,即便唱功不够,我也会请专业老师帮你训练,并为你出一张唱片。”

    “哇!”一片哗然,惊讶声四起。好多双羡慕与嫉妒的眼光看向辛晓琪,也有些心理暗的猜想王梓钧是不是看辛晓琪的美貌了。

    庄立本在一边不满道:“唉,我说王先生,你怎么跑到我学校来挖学生了?”

    “放心,庄校长,只是出唱片,又不是退学。”王梓钧道:“辛晓琪同学,你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你。我今年的唱片已经在筹备中了,在年底之前肯定会市。”

    讲课结束后,王梓钧没能马溜掉,被学生团团围住索要签名,签近十分钟,杨佳慧才跑来喊到此为止,顿时把狂热的学生给喝出教室。

    出了教室,庄立本热情地拉着王梓钧去吃午饭,随行的还有几个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边走,庄立本一边说道:“王先生,你在课讲的那个中国风,我觉得很有些意思。古乐虽然优美,但毕竟不是那个时代了,想要更多的人接受,就必须老酒换新瓶。”

    “庄校长,你是长辈,叫我小王就可以。”王梓钧说。

    庄立本笑道:“那我就倚老卖老了。”

    王梓钧道:“您是古乐的理论大家,我还以为你会反对中国风呢。”

    庄立本道:“这是好事,我为什么要反对?”

    王梓钧说:“您是明白人,这所谓的中国风,说穿了不过是披着汉乐皮的西乐。我这叫挂羊头卖狗,您反对也是正常的。”

    “我可不是那种迂腐之人。”庄立本摆手说,“古乐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优美高雅,但大多数人不懂得欣赏,难不成还能硬着他们去听?中国风虽然只有一张汉乐的皮,但总归还有张皮,至少能吸引人们去关注国乐。或许这些人里,一万个其中有一个喜欢古乐也说不定。”

    王梓钧说:“老先生您真是开明。”

    庄立本叹道:“世事无奈,经历过那种战争年代还活着的人,有几个是迂腐之人?不说了,去尝尝我们廖师傅的手艺。”

    众人吃饭的地方是华冈艺校附近的一家餐馆,外表看去档次不高,不过听说老板手艺不错。

    大家坐下菜还没齐,一个学校的老师居然把辛晓琪拉过来,不知道是处于何种想法。

    “辛小妹妹也来拉,快坐。”王梓钧招呼道。

    那拉辛晓琪过来的老师说:“王先生,你的耳朵真的很厉害,居然只听晓琪说话就知道她唱歌好听。鄙人佩服!”

    王梓钧心头暗笑,后来大红大紫的辛晓琪,她要是唱得不好听那才有鬼。辛晓琪在华冈艺校毕业后,可是直接被保送到音乐系的。

    大家举杯干了一杯后,辛晓琪地老师怂恿道:“晓琪,王先生这么赏识你,你快敬老师一杯啊。”

    晓琪这才拿起杯子来。

    王梓钧把酒杯盖住,笑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

    辛晓琪说:“14岁。”

    王梓钧把她的杯子夺过来,说道:“14岁只能喝果汁。”

    庄立本笑盈盈地看着王梓钧,他今天找王梓钧出来吃饭可是另有要事。

    辛晓琪端着果汁和王梓钧碰了一杯后,那个训导处主人杨佳慧也举杯道:“王先生,我也敬你一杯。如果那位川菜馆的老板回来了,麻烦你告诉我一声,我去尝尝家乡菜的味道。”

    “行!”王梓钧举起杯道。

    其他老师都看得奇怪,杨佳慧这人平时话都不多说,这次居然主动向王梓钧敬酒,实在是奇怪。

    王梓钧的魅力也太大了。

    被这些老师你一杯我一杯的灌,王梓钧推脱不过,没一会儿脑袋就有点晕了。

    这时校长庄立本才说出了他请王梓钧吃饭的意图,原来是为了学校学生的前途。

    华冈艺校的学生成绩好的会升入大学,但如今这个年代率非常低,大多数人毕业之后还得走向社会。而华冈艺校的毕业生,需要的就业岗位非常独特,如果没有关系的话,连找工作都找不到。

    一顿酒喝下来,只有三分醉的王梓钧装成九分醉,大着舌头把事情答应下来。说是华冈艺校以后的毕业生,学校可推荐去王氏电影公司和海山唱片公司实习,合格的会直接留在公司工作。

    喝得昏天黑地,王梓钧需要靠李京浩扶着才能车,不过等车一开远,王梓钧就清醒了过来,骂道:“一群坏蛋,合作就合作嘛,非要劝喝酒。你妹的,人家14岁的小妹妹都拉来陪酒。”

    不管如何,王梓钧即便是装的,脑袋也有点晕了,跑回家去倒头就睡。

    到晚,刘妈喊吃饭的时候,王梓钧才醒过来,冲了个澡换衣服直接出去了。

    “你不吃饭了?”林清霞在后面喊道。

    王梓钧说:“不了,跟人约好了,去办方南那个事情。”

    “早点回来。”林清霞不知道他去找谁,但毕竟是帮朋解决大事,她不好过问。

    跟蒋三太子约好了在希尔顿大饭店喝酒,去的时候连个人影都没有,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一盘甜点都吃完了,那家伙才姗姗来迟。

    “哎呀,来的晚了,自罚三杯。”蒋三太子直接谢罪,搞得王梓钧不好意思。

    “不晚,我也才刚来。”王梓钧说道。

    蒋三太子笑道:“王兄你可风光了,最近名利双收,赌神的票房恐怕光台湾就5000万了。”

    王梓钧笑道:“差不多。最近兄弟正在研究古画,刚刚得了一副唐寅的,不知道蒋公子对此有没有研究?”

    蒋三太子摇头笑道:“我军校出来的武夫,哪里懂这些。”

    王梓钧说:“我也有些拿不准真伪,蒋兄你认识的大师多,不如你拿去辩辩真伪?”

    “呵呵,可以。”蒋三太子把画接过来,他再对画没有研究,但唐伯虎却是听过的。王梓钧无非是把画送他,然后求他办点事而已。他把画收了,如果事情好办就再不提此事,如果事情棘手,退回来就是,就说是帮忙鉴定完了。

    又闲聊了几句,王梓钧才提道方南的事情,说道:“我这个兄弟他脾气冲,好打不平,平时和和气气的,但眼睛里不得沙子。他歌唱得好,艺工队倒是蛮适合他的。”

    蒋三太子说:“这脾气我喜欢,进艺工队多费人才啊,不如让他到我身边来。”

    王梓钧也不知道他说的话几分真,笑道:“我怕他给你添麻烦,要是哪天跟别人顶起来,那就闯大祸了。”

    蒋三太子突然道:“咦,不对啊,那个方南是你的同学,也应该是孙希弼的同学。这种事情孙希弼怎么不帮忙?”

    王梓钧差点一口酒喷出来,问道:“蒋兄你认识孙希弼?”

    话一出口,王梓钧随即想到孙希弼曾经出现在蒋经国的追悼会。

    “你不知道他家的事?”蒋三太子惊讶地反问道。

    “不知道啊,他家是什么人?”王梓钧摇头,他只知道孙希弼家里不简单,但从来没细问过。

    “呵呵,孙立人。”蒋三太子笑着说了个名字便不再多言,把话题转到方南身,“这格我喜欢,不会出卖你,就先让他到我手下做几天事。”

    蒋三太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了,王梓钧哪里敢多说,又聊了一阵才告辞散去。

    回到家里,王梓钧先是给方南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事情的结果。方南他那哨所虽然有电话,却是军用专线,只能用写信的土办法。想必王梓钧的信寄到,方南已经接到调动命令了。

    把信写好,王梓钧忍不住好奇打电话给孙希弼,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儿。孙立人这名字很耳熟,好像是国民党元老,但具体的王梓钧就不清楚了。

    王梓钧在房里到处找资料,此时又没百度,找了一些文献发现对此人介绍也简略。

    孙希弼那边接到电话,王梓钧刚一问出口,便苦笑道:“梓钧,我不是故意瞒你。这种事情说出来也没意思,更何况,我们家现在正落难呢。”

    经过孙希弼一说,王梓钧才知道了清楚。

    原来这孙立人是抗日名将,新一军的军长,被欧美军事家称为“东方的隆美尔”,荣获过英国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而孙希弼,就是孙立人的长孙。

    可惜的是,孙立人五十年代因为“叛”,至今还被软禁在台北。而孙家在最初的几年,甚至穷困到卖地养,才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地步。

    事情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蒋介石已死,蒋经国虽然跟孙立人矛盾颇深,但也渐渐放开了对孙家的打压。而孙希弼这个长孙,也在孙立人以前的朋的帮助下走进政坛,妄图重新在台湾取得一席之地。

    虽然孙希弼现在的职务只是个不起眼的测量队长,但有人帮助后,一步步爬起来也指日可待。而孙希弼之所以高中会跟王梓钧一起念那个破学校,现在家里又着他抛弃原来的朋跟别的家族联姻,这些事情的原因王梓钧现在也都豁然开朗了。

    这胖子整天嘻嘻哈哈的,想不到身还背着一个家族复兴的重任,还真是看不出来。

    孙希弼道:“梓钧,你别怪我不跟你说清楚。我们家那个情况,不少以前我爷爷的老部下都要躲着,谁挨谁倒霉。我不经常来找你,也是怕影响你前途,你是名人,身份很敏感,要是被人觉得我们来往过密,恐怕对你不好。”

    王梓钧感动道:“我懂的,你这家伙。对了,我有个问题十分好奇。”

    “什么问题?”孙希弼问。

    王梓钧道:“你爷爷年轻时是体育明星,还带领中国篮球队拿到第一个世界大奖。后来又是名将,还是东方的隆美尔,想必很帅气。”

    “那当然。”孙希弼骄傲道,“我家里有我爷爷年轻时候的照片,比你还帅。”

    王梓钧道:“这么帅气一个老爷子,怎么生了孙子胖得像头猪。真是好奇怪。”

    “你去死!”孙希弼对着话筒大吼。

    王梓钧用手指捅着耳朵,说道:“当心电话线被挣断了。对了,改天一起出来吃饭,有什么好怕的。蒋副总统要是那么没自信,他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孙希弼道:“行,你说哪天。”

    “随便。”王梓钧说,“要不去你家,我去拜访一下老爷子,真想瞻仰一下东方隆美尔的风姿。对了,可以拜访?”

    孙希弼说:“可以。不过要被看守的警卫搜身登记,妈的,那几个警卫真他妈凶,老子哪天得势了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这些人。”

    “哈哈,不凶才怪。”王梓钧笑道。你说一个当兵的,被人派去整天盯着一个老头子,日子久了不烦才怪。

    挂了电话,王梓钧回到卧室。林清霞见他脸挂着笑,问道:“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王梓钧道:“方南的事情办妥了,去蒋三太子手下当差。”

    林清霞说:“怎么会?你去找蒋公子了?”

    “是啊。”王梓钧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去找他也是想把方南调到一个好点的地方,谁知道他居然自己要人了。”

    林清霞说:“这样也好,跟着蒋公子,只要不出纰漏,肯定有个好前程。”

    “那可不一定。”王梓钧心道,这位蒋公子,某一天自己都会得远走重洋。

    王梓钧除衣睡去,明年还要去海山唱片录歌呢。编曲这些早已经做好了,公司也开始忙着给他宣传,借着赌神的热映,想必销量会不错。

    第一卷 410【新唱片】

    410新唱片

    进入十一月,《赌神》在台湾的票房已经超过了5500万台币,香港票房也激增到700多万港币,陷入前所未有的疯狂之中。

    台湾这边还好说,这个票房虽然牛气,但毕竟还不算太离谱。但香港的700多万港币的票房,则是惊爆了一堆人的神经,这才一个多月,照目前的形势下去,再过一段时间下画,其票房岂不是会达到1000万?

    疯了!这些年在香港上映的电影,能达到500万港币都是屈指可数,上了百万就能排进年度票房前十。王梓钧这是要逆天么?

    被这票房一刺激,香港的赌片数量又增加了许多。

    其实这个数据并非是凭空来的,史无前例的赌片类型,加上王梓钧的导演号召力,以及借着《s雕英雄传》的余热,周润发、米雪支持者众多,外加王梓钧反串j角,另外公海赌船的噱头,鬼王叶汉的客串,最重要的还是影片的质量。

    如果非要再加上一点,那就是香港市民对于赌的嗜好。

    这一切的因素,都让《赌神》在香港炙手可热,一些狂热喜爱者,而是连续进电影院看了几十遍。

    《明报周刊》有文章道:“《赌神》的上映,再次证明了王梓钧导演能力以及市场眼光。其对于电影类型的运用和创造能力让人叹服,对于演员的运用也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比如说吴孟达,本是tvb无线台的一个跑龙套的小演员,以前的电视剧集中演技只能算马马虎虎,全无自己风格。但在《赌神》中,吴孟达那种挥洒自如的疯癫,却让人一眼就将他记住。据我所了解,现在至少有四家电影公司在找吴孟达拍片,其中三部都是赌片。无线台也因为吴孟达名气大涨,而提高了他的片酬,准备让他在下一部戏中演男二号……

    如果《赌神》的香港票房能突破1000万大关的话,那将会是一个难以言喻的票房神话,也证明香港电影市场的无限潜力。相信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这个市场,而香港电影也会迎来一个更繁荣的时期……”

    《赌神》的恐怖票房吓坏了一些人,近800万的票房,把排第二位的《她的爸的妈妈的》(是不是很想吐槽这个电影名字?)的581万甩出一大截,最重要的是《赌神》还在上映。对他们来说,《赌神》更是一种刺激,也是一种票房的诱惑。

    11月份,由许氏兄弟和赵雅芝参演的《半斤八两》也上映了,迅速地火爆起来,那票房增长的速度,直追《赌神》。

    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半斤八两》的香港票房会拿到853万,距离1000万也不远了。

    香港市民已经彻底摆脱了股灾的y影,物价的不断上涨,工资也在不停地涨,现在的1000万票房,大概相当于两年前的500万到700万票房左右。

    与香港的票房想必,迟一点上映的澳门那边就要少得多了,如今还没过200万港币,而且票房增长速度已经迟缓下来。

    三地加起来,也就是说,《赌神》上映一个多月,港澳台三地总票房已经一亿多台币。当这个数据被台湾媒体爆料出来后,王梓钧再次被无数年轻人当成了创业偶像。如今台湾的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一千出头,白领阶层也才两三千,赚到一亿也不知道要几百年,而人家一部电影就来了。

    普通人是不清楚这一亿台币的票房是需要去除成本,还要上税,给院线、给影院、给发行商是要分红的,在他们眼里这一亿票房大都是王梓钧的。

    就在此时,由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举办的“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1976年度名单也出来了,王梓钧顺利入选,要他到时候去领奖。

    王梓钧没空去领奖,他正忙着做唱片呢。

    关于新唱片的宣传,在10月底就开始了,消息一出来,众多王梓钧的歌迷欢欣鼓舞,今年他们可是等太久了。

    对于王梓钧的歌他们非常纠结,其他一线歌手都是一年发几张唱片,少的也有两三张,就这个王梓钧每年只有一张,而且经常跳票,今年更是磨磨蹭蹭到年底了才出来。可是王梓钧的歌却让他们无法忽略,《东风破》最近半年被当局封杀了,在电视台和电台都没法听到,街上的店面也不敢放这首歌。一些歌迷只能在家里,偷偷地小声放唱片听。

    最痛苦的是那些喜欢听王梓钧的歌,但囊中羞涩舍不得买唱片,或者是家里没唱机的歌迷。他们以前听《东风破》基本上是听电台的,现在是彻底没得听了,有人想补买唱片也找不到途径,因为唱片商店里这张唱片被强行下架了。

    只有少部分的人,有朋友或是亲戚在岛外的,央求他们买了《东风破》,拆掉原包装夹在其他唱片里给寄到台湾来。

    王梓钧的这张新唱片同样是十二首歌,四首国语、四首粤语、四首英文歌曲。其中英文歌全是剽窃的后世歌曲,而国语和粤语里,只有《蜗牛》和《海阔天空》是抄袭的周杰伦和beyond,剩下的六首歌都是王梓钧自己写的。虽然免不了借鉴后世歌曲的某些旋律,但基本算是原创。

    抄袭只能一时,不能一辈子都这样玩。事实上,以王梓钧来自后世的眼界,以及日渐成熟的自身能力,写出的歌根本用不着担心销量,电影同样是如此。

    整张唱片以励志和爱情为主,这也是被新闻局得没办法,最初拿去核查歌词的时候,其中两首直接被退回来,还有一首勒令修改其中某句歌词。

    对于王梓钧坚持在唱片中加入英文歌,郑振坤也是没有办法,只能顺着他的心思弄,反正也不愁销量。

    其实王梓钧上一张唱片中的英文歌还是颇受欢迎的,在香港、澳门、东南亚有许多的洋人,就是因为其中的几首英文歌才决定购买唱片。

    《东风破》那张唱片,王梓钧也拿到美国去,让罗恩帮他做美国的发行。freewill(自由意志)唱片公司自从王梓钧离开美国之后,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虽然靠着做摇滚节吸引了不少音乐人才和关注,但毕竟渠道不如那些大公司,罗恩也只是个还算不错的音乐制作人,能够在赚钱的同时缓慢发展已经算不错了。

    面对王梓钧的请求,罗恩本来是有点不情愿的,毕竟这张唱片里大多数都是中文歌曲,在美国不太可能有市场。而且他认为唱片中那首英文歌《yellow》非常好听,决定拿出来做单曲卖,至于其他中文歌就算了。

    王梓钧是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一起卖才肯开?